第 32 章
此言一出,董卓已然面无人色。
他涨红着脸怒喊:“孺子安敢!”赫然无法接受吕布叛/变这个事实。
不管他平日里如何怀疑吕布对他包藏异心,对吕布的忠臣如何抱有怀疑的态度,潜意识中总是相信自己能将吕布牢牢压制住,不会走丁原的后尘。
如今被现实甩了一个大耳刮子,董卓在短暂的愤怒后,露出一个冷笑:“好好好,尔等逆竖,来得正好。正是将你们一网打尽的时候。”
身居高位又格外害怕下属反叛的董卓,怎会不留后手?他趁着李肃一戟用老的功夫,扬声高喊,立时有甲胄撞击的响动从城墙的另一头传来,正是董卓事先埋下的伏兵。
吕布见此,神色大变,将手上的诏书往旁边宫侍手中一塞,自己提着长刀冲了过去,三两下就在李肃的帮助下,将董卓就地解决。
董卓已丧命当场,吕布见着从甬/道尽头黑压压涌入,密密麻麻的兵队,沉着脸大喊:“董贼业已伏诛,尔等兵士,丢戈投降,尚可既往不咎!”
那源源不断冲进来的兵群因为这话停滞了片刻,不多时,似有人在那边的人群中又喊了什么,这一群众多的士兵忽然群情激愤,举着兵/器又开始向前冲,毫无退意。
吕布骇然,旁边的李肃立即道:“将军且先撤入宫中,诸事稍后再议。”
一人之躯再勇猛,也抵挡不过千军万马。吕布未做过多的考虑就同意了李肃的提议,随着己方这一部分人快速撤退,进入宫门,令人阖上通道,又命令宫中卫兵驻守宫墙,防备这群人破门。
就在吕布等人撤离的时候,被董卓亲兵捉住的董璜反而借机逃生,杀了残余的几个董卓的亲信,登上董卓的车驾,声嘶力竭地喊道:
“我乃侍中董璜,吕布李肃等人,挟持天子,叛上谋逆,将太师残忍杀害。我本为禁军总领,司城防之利,今由我统御诸君,除暴安叛,解救天子,为太师报仇!”
众兵皆应,声势煊赫。
站在宫门阁楼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吕布脸色难看至极,恨声道:“早知此人不是好物,方才就该一刀结果此人,避免今时之患。”
又对身后的卫兵道:“取一长/戟来。”
阁楼上的卫兵不解其意,仍顺从地照办。
却见吕布执戟掷出,那笨重的长/戟如同被诸如了狂风之力,像一只利箭激射而出。
隔了十几丈远,那长/戟却视若无误,精准地从前方士兵的头顶飞过,将站在车驾上的董璜击落,立毙。
所有人都被这一幕震住,无论是上方的守卫,还是下方的卫兵,都惊骇失语,难以言喻的寂静重新笼罩宫墙。
唯有吕布的声音在上方盘旋。
“奉天子之命,已将恶贼董卓就地格杀。如若还有犯上作乱者,有如此人。”
……
同一时间,在一处简陋的民房。
“董璜此人,浑身俱是心眼,将董卓已然进城一事与吕布被王允策反一事告之于他,他势必会先向王允等人投诚,再趁着董卓身陨之际,顺理成章地接手董卓残余的势力,反咬吕布与王允一口。”
席斐安然静坐,缓慢地转动药杵,一语便道出了几里外正在发生的一切。
荀启对此表示认可,但他思及吕布的性格与能耐,玩味地回道:“只怕其中还有波折。以吕布之能,兴许能在董璜起势前一举击毙,让董卓的残存之势又一次群龙无首。”
药杵的转动随之而停,席斐侧过头,意有所指地看向荀启:“若是如此,只怕‘震慑’不成,适得其反。”
“真到了那一地步,王司徒便‘不得不’重新重用皇甫嵩,以此平定城中之乱。”
“所以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候。”席斐向荀启摊手,“草药取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