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月光的朦胧
叛军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地在城下列阵完毕,却没有立即进攻。他们在等待着进攻的帅令。尹子奇也没有急于下令攻城。他不同寻常地穿上了元帅军服,在亲兵们的簇拥下,骑马踏过壕沟上铺着的厚木板,缓缓地来到城下。
张巡就在城上。他看到对着城门来了一队骑兵。这队骑兵整齐威猛还高举着各色旗帜,便知道是尹子奇来了。他正了正盔甲,在城头静静地等待着。
离城头一箭远的地方,尹子奇的亲将向城头猛喊道:“城上唐军听着,我家主帅要请张巡张大人前来答话!”
过了一会,就听到城上传来了喊声:“中丞大人有请尹将军前来回话!”
尹子奇笑了。虽然他已经料到了张巡不会低头服软,但他还是想在决战之前与张巡对话一番。他纵马来到城下,抬眼望去。城上白绫之下,站着身穿红衣的唐军将士,将士中间是一位清瘦之人。尹子奇不用想就知道那人是张巡。可他又有点失望,张巡年纪看上去约有五旬,像一位一点也没有大将的风范。但尹子奇却感到了一股凛然还有哀伤之气从张巡身上如利剑般地迸射出来,直冲向他的心口。尹子奇赶紧拱手说道:“城上就是张巡张大人吧,子奇这厢有礼了!”
张巡微微笑道:“尹将军,你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了!”
尹子奇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张大人,就不要说这个了。你我血拼于睢阳城头,但子奇并未仇恨过张大人,因为你我各位其主也都是忠义之人。但此时,睢阳城内已经粮尽,张大人是否考虑避免再见血光了?”
张巡哈哈一笑,说道:“尹将军怎知我城中粮尽了?来啊,将面饼抬起来,给尹将军看看!”
王顺和黄三抬起了框子,南霁云按张巡吩咐,拿起一张面饼仍向了尹子奇。
尹子奇微微抬手,接住了面饼。这是一张刚做好的面饼,两面被烤的金黄,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尹子奇抬头,又看到将士们纷纷从筐中拿出大饼,还冲尹子奇高喊道:“尹将军,吃啊。”王顺还举起一只煮熟的天鹅,笑呵呵地说道:“尹将军,方才中丞训斥过我们了,说怎能骂人呢?尹将军,本想以这只天鹅送给尹将军赔罪,可我知道尹将军天天大酒大肉,就算了吧。”
尹子奇没理睬王顺,而是拿着大饼笑道:“张大人,各位将军,子奇就不打扰诸位的兴致了。今日我来就是想告诉诸位将士,睢阳城早晚要被攻破,还望张大人与诸位将领三思。子奇告辞了!”
“尹将军慢走,巡不送了!”张巡拱手说道。
尹子奇也向张巡拱了拱手,又仔细地看了一眼,拨马回去了。不一会,四城之外的叛军兵士也缓缓地撤回了营寨。
兴师动众地出动大军却又草草收兵,这招致许多将领的不满。其实他们早已不满。久攻不下,许多将领产生了厌烦情绪,他们将这种情绪转化成了对尹子奇的不满。在他们心中,尹子奇已不再是无所不能的元帅。
有十几位将军来到了中军大帐,拱手问道:“元帅,为何还未攻城就下令撤军,这岂不让睢阳唐军笑话咱们?”
尹子奇用眼睛扫了一遍将军们,说道:“城上唐军还有粮食,我们贸然攻城只能损伤兵士。但据我观察,唐军这些粮食可能是从犄角旮旯里搜出来的,并不多,我们顶多再困他们十天或半月,张巡等人就休矣。”
众将领有些不解,直直地看着尹子奇。尹子奇笑道:“我在城下时曾仔细看过唐军,他们脸上均是瘦黄的颜色,这与我平日观察的相符,就是说他们断粮多日了——”
“那元帅为何说他们现在的粮食从犄角旮旯里搜出来的?”一位将军打断了尹子奇。
尹子奇并没有因为这位将军的鲁莽而生气。他心平气和地说道:“今早张巡让兵士抬大饼给我看就是在做戏。城上唐军当着我的面吃这样的大饼时,那种神态就像捧着稀世珍宝一般。”说着,尹子奇拿出了南霁云扔给他的那块大饼,说道:“还有,这大饼虽然烤的两面焦黄,但掰开里面,则有着淡淡的霉味,说明这些粮食并不是在仓房里放着。”
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将军们听的稀里糊涂,也不知道怎么反驳尹子奇,只好拱拱手告辞,唉声叹气地离开了中军大帐。
将军们走后,尹子奇脸上便挂起了寒霜,同时他感到一座巨大的山向他压来。尹子奇呆坐在了帅桌旁。突然,他又想起昨日唐军冲寨。他站了起来,立即下令向彭城、通桥和临淮方向加派探马和巡逻骑兵,防止唐军突然增援睢阳。
因为有了粮食,睢阳城内又显现出了生机和活力。但生机和活力是有限的。城中尚有一千六百兵士和五百百姓,一万斤粮食维持不了多少天。喜悦过后,许远脸上第一个挂起了愁云。他又不得不坐在府衙大堂内,开始精打细算。
张巡也一脸哀愁地坐在许远身边。他在为吴氏感到悲伤,更为睢阳而担心着。昨日之前,他已经绝望了,想着只要叛军攻城,城必破。可昨日北营寨的骚动,地下挖掘出来的粮食,还有漫天的天鹅让张巡看到了希望。而唯一的希望就是援军的早日到来。可援军何时能到来呢?张巡无法断定。他怔怔地坐着,一动不动。
太阳从东面的树梢爬到西边的屋顶上,终于疲惫地带着满脸的通红跌入了地平线。夜色拉开帷幕后一个时辰,明月又从东方升起时,张巡与许远走出了府衙大堂。他俩没有吃晚饭。宋刚端来的饼子和天鹅肉汤又原样不动地端了回去。许远已经下令,每人每天供应四两面饼,这样就可以维持十天。如有援军前来解救睢阳,那时也该来了。
走到街上,张巡抬头看到圆圆的明月,不由问道:“许大人,今天是什么日子?”
许远诡秘地笑道:“九月十九了。”
“哦,”张巡埋怨地说道:“许大人,过得这么快啊。今年的秋天怎么还不冷,我还以为是八月呢。对了,许大人,我们中秋节那天是怎么过的?”
“呵呵,还快吗?”许远笑了笑,说道:“我不是和你一样都饿昏了头,哪里还能记得什么日子。中丞大人说过中秋节,那时我也想到了。可我拿什么给将士们过节呢?再发金银,将士们该骂我了!”
张巡知道,许远的前半句是假但后半句是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说眼前的这位许大人还要为睢阳城长久计,。于是他点点头说道:“许大人,趁着月色我们还是赶紧去巡城吧。”
“中丞大人请!”许远拱手说道。
“许大人请!”张巡也拱手施礼。
许远见张巡脸上不再只是哀伤,一把拉住他的手,踩着月光轻快地先向南城走去。
二人登上南城城头,值守的军士刚要行李问候,就在城门楼东面笛声穿过清冽的月光穿了过来。张巡赶紧摆手示意军士不要说话。
那笛声的旋律开始有些生疏有些杂音,还带着些许的哀伤,但慢慢地,笛声变得顺畅平滑悠扬婉转,哀伤之中又带着叫人感到不由自主地刚强。张巡和许远并不知道低声的曲子,这或许是吹笛兵士自创的。可在这沁满鲜血的城头,在这被叛军围困数月的孤城,还有在这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笛声如天籁之音,又似乎从遥远的家乡传来一般,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张巡是第二次在孤城中听到如此的笛声了。恍惚间,他想起了家人,想起了齐慧、雷万春、东方思明、王二保和数千战死的将士。他望着月光之下明亮的城墙和不远处灰暗的叛军连营,不由低声念道:岧峣试一临,
岧峣试一临,
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
安知天地心!
营开边月近,
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
遥闻横笛音。
这是张巡伴随着低声即兴而作的诗句,许远没有说话,他怕惊扰了这动听的笛声,但他在心中牢牢地记下了这首诗,并回到府衙后立即撰抄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如倾如诉的笛声停下了。而城上将士们仍沉浸在方才的笛声中,久久地回味着。
直到响起兵士们低低的说话声之后,张巡和许远才迈步走到城门楼下。见两位主将前来,王顺、黄三等将领立即带领兵士们拱手施礼。张巡和许远连忙还礼。
礼毕,许远走到众兵士中间,动情地说道:“各位将士,想必都记不清哪天是什么日子了?今天是九月十九,中秋佳节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方才中丞大人问我中秋节怎么过的,我只能说那天我们宰杀了十匹战马。都怪许远无能,无酒无肉犒劳众位,不仅如此,在饥饿困顿了近两月之久,现在许远还定量供应面饼。委屈各位将士了,请受许远一拜!”
说着,许远向着兵士双手抱拳,腰深深地弯了下去。
许远的举动让将士们吓了一跳,随后才是深深地感动,接着又是一阵愤然。王顺和黄三赶忙上前搀扶起许远,说道:“小的们怎敢承受许大人如此行礼呢,这可折煞小的们了!”
接着,兵士们纷纷喊道:“许大人能跟我们推心置腹地说话,莫说什么酒肉了,就是像昨日一样饿的前胸贴后背,小的们也心满意足。”
“是啊,怎么能怪许大人呢?”兵士们纷纷喊道:“许大人已经竭尽全力了,要怪就怪那些置睢阳于不顾的混蛋们!”
“就是!他们为何不肯救援睢阳呢,要没有我们,尹子奇早打过长江,横扫江南了!”
“中丞大人,我们到底还有没有援兵啊!”兵士们扭头看着张巡。
“有!而且很快就要来了。”张巡向将士们拱手说道:“说到援兵,张巡心中着实羞愧。初守睢阳时,巡曾说过只要坚守三个月李巨大人会带领河南唐军就会前来与叛军决战,可已近九个月,援军仍没来。南八将军出城求援归来后,巡又说道鲁炅将军的援兵会在十日左右到来,可过去了近三十天了,援军没有来。但巡坚信,我主万岁不会忘记睢阳置睢阳于不顾!至于援军何时到来,巡现在只能恕罪了。但从昨日北营寨的情形来看,援军前来解救睢阳的日子应该很近了!”
兵士们笑了。他们说道:“中丞,您言重了。就是没有援兵,我们也将誓死跟随两位大人!我们只是确定有没有援兵。”
这是将士们对自己的信任。张巡的眼泪瞬间涌出了眼眶。泪眼中,张巡远望着远方。朦胧的月光下,张巡看的并不远。当然,他也看不到领受救援睢阳圣旨的张镐单刀匹马的来到了南阳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