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难以置信

第016章难以置信

第016章难以置信

虽然袁良是冶金专业出身,而且专业技术也没有完全扔给老师,可是要想在大明朝炼钢,困难其实并不门外汉小。

首先是技术跨度太大,在后世从配料到炉温,都是采取计算机控制,由于自动化程度更高,对于专业技术知道的要求反而不高。袁良在后世的国企中,专业对口的其实不足百分之十五。

可是现在他都是从零开始,虽然永城铁矿找到了,可是炼钢的钢厂却不能直接业在那里。

在明朝的高炉炼钢,与后世的高炉炼钢完全不同。这个时代的高炉,其实与烧瓷器的窑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原理几乎相同,无论外观怎么样,本质上都是一座小二楼。

一楼用来烧火加热,二楼则是放置木炭与铁矿石,随着一楼燃烧室加热,二楼的木炭在高温的作用下,开始进行热分解,释放热量,保持炉温。

其实很多穿越小说里写主角在明朝发明高炉炼钢,别说在明朝,就是跑到宋朝,采取高炉炼钢一样会被气死。在北宋元丰年间,高炉炼钢以及普及,军器监在汴河两岸架设高炉炼钢。生产的高峰期钢铁产量就达到了十五万吨;

袁良在简易高炉技术方面,其实并没有技术优势,相反他的所谓技术,只是纸上谈兵,任何一名铁匠都可以轻易秒杀他。

当然,也不是说袁良没有优势。他的优势就是大局观,采取木炭高炉炼钢成本高,效率低,按照苏东坡《上皇帝书》关于利国监的记载:“凡三十六冶……冶各百余人,采矿伐炭。”三个人(炉匠、矿工和炭工)年产十五吨生铁……

这样的高炉其实太小了,袁良考虑的是采取煤炭炼焦,焦炭高炉炼钢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永城是一块宝地,本身就是中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全境之内,几乎就是坐落在一块煤田上,任何一个地点往下挖,都能挖到煤炭,区别是哪里开采容易,哪里价值更高,在永城开采煤炭,唯一的难点就是优中选优。

另外需要考虑的就是,现在没有电,很多动能无法解决,比如铁矿石破碎,在这个时代,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其次是鼓风机,原材料运输。

这些技术难题,其实都非无解的难题。永城是平原地带,华北平原东南部,风力利用不太理想。唯有可以利用水能。

永城水资源也非常丰富,可问题是没有办法直接运用,境内像沱河、浍河、包河、王引河等河流,然而问题是,永城是平原,地形几乎没有落差,这样以来,水流流速事实上并不快。

袁良带着一众工匠,在永城周围到处勘察,这么倒是没有隐藏消息,事实上,在袁家在永城大规模买地的时候,烟雾已经释放出去了。

首先是訾寨,袁福用了两万七千两银子,买下了訾寨周围以及薛湖部分耕地,特别是薛湖,已经成了袁家的池塘。

当然,袁家最大的代价就是把位于商丘城城南的三千亩水田,送给了太仆少卿、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抚练国事。

练国事是永城人,也是练子宁的七世孙,练子宁是建文帝时期吏部侍郎,因辱骂朱棣,被割舌诛九族,仅幼孙练珍幸免于难。如今的练家在永城就像侯氏在商丘,属于顶级豪门。

用价值六万余两的两千亩水田,获得了练家的支持。袁福成功在永城购买了三万余亩劣田。

仅仅从田产的产量上看,这些劣田远不如三千亩水田,袁家是吃了大亏。当然,在练家看眼,这是袁家示好。

随着袁福用金银开道,很快就像永城县六房书办,三班衙役等这些不入流的小吏收买了下来。别看县令县太爷高高在上,事实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这些不入流的小吏去办理。

于是,袁家悄无声息买下永城铁矿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经过袁良在沱河、浍河以及包河等河流的查看,他终于决定在沱河杨树林位置设立一座水坝,用来蓄积河流,调查水流。

所有钢铁工程则在杨树林沿岸开始陆续兴建,沿着水坝,陆续兴建十几座水车,这些水车将作为钢铁冶炼的动力。

没有办法,无论是炼钢还是炼焦,都需要大型鼓风机,在后世,则不需要老眼那么多地形问题,随便接上电就可以了,在这个时代,只能靠河。

然后就是修建炼焦厂,煤炭的话袁良则没有保密,直接花了八千多两银子从一个小煤老板手中购买了一座小型煤矿。目前产量虽然不多,不过勉强够用,以后可以看情况扩充产能。

杨树林周边,其实是一座天然的树林。面积超过两三千亩,虽然名为杨树林,事实上并不是全部杨树,还有桐树、槐树以及桑树。

可是,为了修建钢厂,袁良只能毁林了。这些树林正好全部利用上,两三千亩的土地都被袁良圈了起来,里面开始建造房屋,大量一排排的房屋,却让袁福有些莫名其妙了。

“大少爷,咱们建这么多房子做什么?”

袁福看着袁良大手大脚花钱,又开始心疼了。

这些新建的房屋按照袁良的要求,地基挖至少三尺,用泥土和白灰夯实,然后再用青砖盖起来,不仅高大,而且宽敞。

袁良笑了笑:“这才哪到哪啊,咱们这个钢厂,以后需要的工匠多了,至少需要六七千人,这六七千人,就算四个人一间房,那也需要一千八百多间!”

“啊,原来是给工匠住的?”

袁福急忙道:“那就没有必要了吧,工匠会自己想办法,他们会自己搭建窝棚,有着挡风避雨的地不就行了?”

袁良摇摇头:“不行,咱们袁家钢厂的工匠,不仅仅要拿高薪,还要吃得好,穿得好!”

干了十几年钢铁工人,袁良非常清楚,钢铁工人太辛苦了,一千多度的温操作面,这个苦谁受得了?再说,钢铁工人都有职业病,年轻是还好,一旦上了年纪,到处是病。

袁福一脸肉疼:“人家钢厂都是随便搭一个棚子……”

不等袁福说完,袁良摆摆手:“这事你别管,按我说的做。”

袁福不会理解袁良的真实打算,这个钢铁厂能开多久,袁良其实心中也没有底,未来有多乱,只有想不到,没有李自成和张献忠他们做不到的。

采取青砖砖瓦结构建造房屋,一方面是考虑住着舒服,另外一方面则是考虑防御功能。

像普通老百姓的那种茅草屋,太容易燃烧了,随便扔几个火把,就会火烧联营,可是砖瓦结构的房屋不易燃烧,不怕箭射和攻打,随便可以变成一座堡垒。这个时代的火炮威力太小,对砖瓦房屋没有多大威胁。

房屋是分批建造,非常顺利。仅仅半个月功夫,就有两三百间房屋建造完毕,而且时间也到了四月底。

不等房间完全阴干水分,袁良就安排工匠们入住。

虽然是四月底,白天炎热,晚上还是有点凉,工匠们也容易生病,影响工程进度。

首先进驻的工匠难以置信的进入新房,他们看着层里墙壁洁白如雪,原木色的桌椅,还有四个大立柜,四张木板床。

袁良完全按照后世的职工宿舍修建的,每间房子差不多三十平方,地板用青砖铺的,非常平整。套间里还带着洗漱间,但是没有卫生间。

袁良也没有办法,他原本以为每个卫生间不安装马桶,安装上一个蹲坑非常简单,事实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这个时候可没有水管,很容易把卫生间搞得臭气熏天。

条件不够,只能将就了。

然而,袁良并不知道他眼中的将就,对于工匠们来说,就是天堂了。

王贵其实是军户,不过呢,他上面有两个哥哥,当军户也轮不着他,关键是军户不能经商,不能科举,又没有自己的土地。唯一的出路,要么给别人当佃户,要么卖身为奴。

他为了活下去,他就开始跟着千户所里的铁匠师傅徐明顺当学徒,当了六年学徒,攒了几两银子,娶了一房媳妇。

后来,千户所的铁匠跟着袁家在永城做工,他就是第一批过来的工匠。

谁曾想这干了不到一个月,工钱没有拿到,反而拿到了一个钥匙。

“这,这……这是给我们住的?”

“当然,你没听大少爷说吗?这个房间是单身宿舍,将来啊,娶了媳妇,就可以分一间!”

王贵有些扭捏的道:“俺现在就有媳妇,能不能单独分一间?”

管事甩手就给王贵一巴掌:“有媳妇不早说!”

他从钥匙筐里找了一会儿,找出另外一把新钥匙,甩给王贵:“赶紧的去吧。”

王贵拿着钥匙,一连问了好几个人,终于来到新建房角落的一个房间,上面用笔写着9527号。

王贵不认识字,但是,他却认识钥匙上贴着的字样,与门牌上一样,试了一下,果然打开了门。

这间房屋与单身宿舍面积几乎一样,区别就是多了一个偏房小隔间,也就是厨房。厨房面积不大,一个简易的炉子,一个灶台。

王贵媳妇到了晚上才找到王贵:“当家的,这是咱们家?”

“对,咱们家!”

王贵非常得意道:“终于可以有个地方住了!”

“这……要多少钱?”

“不要钱!”王贵指着这个房屋道:“这是大少爷赏的,只要一直在袁家干活,这个房子就可以一直住着!”

王贵媳妇难以置信的望着这个房子:“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好的事?”

“真的,这以后就是咱们家了!”

王贵非常开心。

“铛铛……”

就在这时,一阵阵钟声响起。

王贵走到柜子前,拿出碗筷,拉着媳妇:“走吧,食堂开饭了,我给说,食堂的饭可好了,一个人两菜,馍饭管够。”

王贵媳妇跟着王贵怯怯来到食堂,看着人山人海。他们自觉的排队,慢慢等待着领饭。

像王贵这样的人其实很多,工匠虽然辛苦,至少是手艺活,他们虽然穷,倒不至于打光棍。

终于等到王贵了,伙夫看着王贵身后的媳妇,自然明白了这是拖家带口的。他拿着勺子给王贵装了满满一碗萝卜炖粉条,粉条自然是红薯粉,货真价实。

这不是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是上面居然还有两块肉。

王贵媳妇的眼睛都直了。

在这个年代别说普通百姓,就算是小地方也不可能天天吃肉。

王贵与他媳妇狼吞虎咽的大吃起来,丝毫不顾及形象。

其实,整个食堂里根本就没有形象可言,这些穷怕了,饿怕了的工匠,生怕吃慢了,下面就没有了。

袁福不理解袁良这么做的意义,袁家这样以来开支大得多了。

虽然缴获了将近十万两银子,可是架不住袁良如此大手大脚的花钱,短短一个月时间,不仅缴获的银子花完了,就连永城货栈的活钱也花完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明末第一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明末第一帅
上一章下一章

第016章难以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