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又是一本穿越小说
“那你觉得,将来出版后会火吗?”夏红军故意问道。
“怎么说呢.......”潘茜沉吟了下:“估计当前读者不太会接受,或许以后会好点吧?”
呵?
这不就是《大话西游》电影的命运吗?
开始票房惨淡,最后成为经典。
那就等着吧。
根据《大话西游》电影创作的小说一共也不到十万字,有了电脑就是方便,夏红军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搞定。
到了九月中旬夏红军已经全部完稿,将其打印出来,又拿着一张五寸软盘——里面拷着这篇小说的文稿,去找坐落在西直门外的天启公司老板高东辉。
高东辉一听说夏红军有小说想出版,大喜,又听说穿越小说更是兴奋不已。
“红军,你终于又重操旧业了,哈哈......我太高兴了。”
能不高兴吗?
夏红军前面那两本穿越类小说《寻秦记》《明》出版之后大获成功,一时间市场上跟风无数,各种穿越小说开始在市场上流行。
当然这两本书给天启公司带来滚滚财源,而高东辉正准备让他再接再厉的时候,偏偏这家伙不写了!
专门玩纯文学!高东辉怎么劝也不行。
不过人家真有本身,别说诗歌,连小说也获得茅盾文学奖!
当然那本小说《渴望》借着电视剧热播,一度脱销,也让公司狠赚一把,安慰了高东辉“受伤的心。”
这次他又要写穿越小说了!
“你随便坐.....小丽,倒茶!把我最好的大红袍拿出来来!”高东辉一边喊着,自己一屁股坐在老板椅上兴致勃勃看起来。
一个穿着西装,身材婀娜的漂亮姑娘走了进来,冲着夏红军微笑,又给他沏上茶,又退了出去。
看来老板都喜欢找个漂亮女秘书啊。
这边,高东辉看着看着,神色由兴奋变得迷惑。
“红军.....我怎么有点看不懂?”
“咋不懂?”夏红军喝了口茶抬头问道。
“这几个主要人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我怎么看的一头乱麻?”
“辉哥,这本书不能像《寻秦记》那样一目十行,要仔细品味。”夏红军简单把故事情节和时间线又梳理了一遍,高东辉这才明白过来。
“这本书写的很欢乐,很有点香江那边电影的味道,特别是周星驰拍的,叫什么“无.....无......”
“无厘头。”
“对,无厘头!就像周星驰演的《赌圣》!”高东辉点点头。“只是.....”
这样的小说在内地吃香吗?
还有,还有把《西游记》篡改成这个样子,不会不会招来一些人特别是官媒的批评?
甚至能不能通过文化部门的审核,拿到书号?这都是作为一个公司老板所必须考虑的。
夏红军慢慢品着茶。
的确是好茶,色橙黄明亮,香气馥郁如兰花香汤,比自己老家的茶叶好多了。
反正他不着急。
过了好一会儿,高东辉突然又冒出一句:“红军,你这部小说是不是想拍成电影?”
“当然。”夏红军笑道:“最好是叫香江人来拍。”
“那行,这本书我要了!”高东辉最后下定决心。
没准,又是一部爆款呢!
风险,风险肯定是有的嘛,不过有句老话,“富贵险中求嘛.....”现在出版市场竞争激烈,能争取到一部好书的出版权很不容易。
双方很快签订了出版合同,版税依旧是10%。
夏红军刚准备走,高东辉突然想起什么:“对了红军,我有个朋友在南粤电视台工作,他看了你写那部《燕京人在纽约》很感兴趣,想拍成电视剧,你同意不?”
哎呦.....
真的让南粤电视台抢去了?
南粤电视台在八九十年代非常活跃,作为改革开放的南大门,曾经引进了一大批港台及海外电视剧。像大家熟识的《霍元甲》《万岁千山总是情》以及日本的《排球女将》《血疑》等,情形可谓万人空巷,个个争看珠江频道。
自己拍摄的电视剧也屡屡爆款,像89年上演的《公关小姐》,以及现在正热映的《外来妹》非常受欢迎。
可以说这个时候南粤台完全和燕京台想媲美。
对了,此时的燕京台正忙着杀青《编辑部》的故事呢。
既然愿意拍就去拍吧.....反正改编权也只值2000大洋。只不过将来主演是不是姜文?
这就不是夏红军所考虑的。
看到夏红军同意,高东辉就说那打电话告诉南粤台的朋友,很快就会燕京签订版权购买合同。
开车回家的路上,夏红军突然又想到是否在港台发行个繁体版的?
前几部小说夏红军没有往这方面考虑,因为那几部小说内容在港台肯定不会畅销。
但是这本《大话西游》不一样了,无厘头搞笑的风格,估计适合那边读者的胃口。
不过.....《大话西游》电影当年好像在香江上演平平,勉强保本。
管他的,先试试再说!
夏红军自然不认识香江的出版商,不过他想到了一个人——柳慧芳。
让她帮打听打听?
说干就干。
夏红军回到家,立刻用座机拨通了远在香江的柳慧芬的大哥大。
没过多久,电话里里就响起女人的声音。
“红军,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是不是又要来香江访学?”
“不,不是.....”夏红军赶忙否认:“柳姐,你干嘛不回燕京小住?”
去年春天,柳慧芬就在距离月牙胡同不远的一家名叫板凳胡同里买一座中四合院,分为内院外院,比夏红军这座小四合院宽敞许多。
不过从未见柳慧芳来住过。
听了夏红军这话,柳慧芬在电话里娇笑道:“怎么?想姐姐了?”
这话......
夏红军干咳一声没有接话,直接说明的目的,说自己写了一篇奇幻小说挺有意思的,想在香江那边发行,肯不能帮忙找到出版商。
“没问题。”柳慧芬一口答应,说你把稿件寄过来,我找几个行内的人帮忙看看,帮你找个合适的出版社。
夏红军也没怠慢,挂掉电话后立刻到书房打印了一套底稿,厚厚的一摞,然后到邮局以包裹的形式寄给远在香江的刘慧芳。
一切都办理妥当,夏红军终于又闲了下来。
对了,还有件事!
今天是1991年9月下旬,历史上戈麦就是这段时间自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