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47章
这种十八线小镇的房价不算高,一百平米的房子可能还不如S市半个厕所,但要让成百上千的家庭搬迁,那就不是厕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第一,要资金充裕。
第二,要政府支持。
第三,当地要有足够工作岗位容纳新居民。
这三点随便拎出来一个就够让人头疼的了,更别提当中还有多少乱七八糟的琐事,并非上嘴皮下嘴皮轻轻一碰就能敲定的,得慢慢商量细节。
因此眼下最要紧的还是一大一小两个女孩。
“哎呀,被子都发霉了,赶紧拿去扔掉,小宋,帮我搬下床,把床底下扫扫。”赵姐爱干净,太见不得这种场面了,若不是条件有限,她恨不能将这老屋都推翻了重盖一个。
陈半只负责扫地扔垃圾,不知不觉也装满了三个大号麻袋,原本阴暗恶臭的老屋瞧着终于算敞亮干净一点了。
还有些时间,赵姐决定给老的小的做顿晚饭再走,而宋、王两人围着十岁的小女孩,以成年人的口吻询问她对以后上学的事有什么想法。
小女孩有些拘谨,可谈及未来却非常有主见,她表示自己很想上学,但爷爷和妹妹需要人照顾,她得等妹妹长大之后再去学校。
如果那时候她还有机会的话。
陈半听得正入神,忽然有人扯了扯她的衣角,她偏过头,看向那个身量只有三岁,面瘦枯黄的小妹妹,“姐姐,这个送你。”
陈半笑眯眯的蹲下,“这是什么啊?”
“是我自己做的鸡毛毽子。”
“你手真巧,做的好漂亮,会踢吗?”
小妹妹摇头,把毽子塞到她手里,“姐姐踢,姐姐踢。”
陈半哪里会踢什么毽子,她对小妹妹道,“谢谢你送我这么漂亮的毽子,你喜欢什么,我下次来带给你。”
小妹妹想了一会说,“图画书。”
陈半揉揉她乱糟糟的短发,点头应道,“好,图画书,我下回来一定给你带。”
大的那个想上学,小的这个看样子也想上学,可又不能把年过七旬的老人独自扔在山里。
陈半灵机一动,起身对宋总道,“不然我们折中一下,把爷爷暂时送去养老院,姐姐可以在学校住寝室……”
宋总问,“那妹妹呢,还这么小。”
一旁的王哥道,“或者可以寄养在亲戚家?我们给些生活费就是了。”
“听爷爷说好像没有什走动的亲戚了。”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多时,赵姐炒好了菜,端到小桌上,喊老人和两个孩子来吃,她方才听到了几人的对话,一边擦手一边道,“寄养在我这吧。”
“啊?”
“其实我早就想跟你们说了,我现在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和精力都不比从前,不想再这么东奔西跑,打算找个环境好一点的小乡村养老,嗯……不能说养老,退居二线吧,没事能给你们搞搞后勤。”赵姐叹了口气道,“我无儿无女的,有个孩子陪着,日子也不会过的那么枯燥,你们觉得呢?”
王哥和赵姐一起走南闯北十几年,经历过不少事,跟亲兄妹没什么两样,听她这么说不禁有些感慨,固然是舍不得,可若赵姐能把小妹妹带在身边抚养,无疑是皆大欢喜。
于是王哥坐到小桌旁去询问老人和孩子们的意见。
能让两个小孙女走出这大山,老人自然是愿意的,不过两个孩子怕她们都走了,爸爸回来会找不到她们。
眼看着太阳要落山了,一行人只能先回去打听孩子们父亲的消息。
晾了一整天,路已经没有上午那么泥泞了,走起来倒还顺当,但到了山下大家仍然是体力告竭。
王哥道,“来的时候就是我开的车,回去该你开了。”
宋总道,“我一只鞋咋开?”
赵姐道,“别看我,我腿都软了。”
三人的视线齐齐落在陈半身上,一副不用勉强的模样。
陈半到底年轻,就算累也累的有限,一鼓作气是把车开回了宾馆。
小镇的宾馆十分简陋,陈半洗完澡,瘫在了硬邦邦的单人床,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不是自己的,大脑也一片空白,这时候想起时小之,都觉得像是上一辈子的事。
偶尔,陈半也会好奇,好奇游戏里的宋菱初现在怎么样了,好奇时小之过的好不好。
但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她去做。
陈半深吸了口气,打电话给社区派出所,拜托民警们帮她调查那两个孩子父亲的情况。
民警知道陈半如今是助学扶贫组织的志愿者,自然义不容辞,第二天上午便给她回了电话,称那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半年前和几名工友一起搭乘火车前往N市,没过多久又一个人乘坐大巴车前往某个小镇,那之后就和工友断了联系,再没了消息。
这种情况通常只有两种可能,就像赵姐说的,要么是不愿负担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拍拍屁股跑了,要么是出了什么意外,失踪或者死掉了。
想要找到人,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不管是哪种可能,这两个孩子都很难再等到父亲回家。
大家坐下一商量,决定把实话告诉老人和孩子,毕竟比起无望的等待,触手可及的未来更重要。
父亲失联半年,妹妹虽然懵懵懂懂,但爷爷和姐姐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默默难过了一场,便收拾东西下了山。
那之后在政府、志愿者组织、社会爱心人士的三方合力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程顺利展开。
而安置住房正式投入建设时,陈半已经前往下一个城市。
一年又一年。
她在这条路上竭尽全力,片刻不停歇,结识了许多像赵姐、王哥、宋总那样的人,做出了许多令她感到自豪的成绩,她的生命变得充实,方向愈发明确,曾经对她而言仿佛天崩地裂的打击,再回想起来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
就这样又迎来了桃花盛开的季节,陈半也迎来了生平第一次的经济危机。
不是她的经济危机。
扶贫助学志愿者协会会议室内,坐着十几张愁容满面的脸,说着各不相同的方言。
“要我说,这次的事归根结底就赖小陈。”
“我看恁可不像什么好银,拥给嘛能赖着人小陈?”
“她抬高了我们慰问物品的规格啊,她没来之前,我们的慰问物品是什么,大米,面条,食用油,五百块的慰问金,她来之后呢,大到棉被衣服,小到锅碗瓢盆,还动辄要给人家换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呀,我现在去看孩子,一千块的慰问金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了。”
对此,也有人感同身受,“还真他娘有道理,这话说的。”
陈半坐在角落讪讪一笑,态度却很坚决,“反正我不去。”
“难道你不想以我们协会的名义盖小学?”
“我当然想啊。”
“那不就完了,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全国性的慈善拍卖会,多少名流,多少媒体,关键是有土豪啊,人家给我们送来了邀请函,我们必须得去!不然以后再有这种事,还轮得到我们吗!”
“我知道,可为什么非要我去呢?”
众人呼啦啦的站起身,把事实摆在陈半的眼前,“来,瞧瞧,在场除了你,还有人低于一百五十斤吗?一个个长的就像贪污腐败好多年了,不说别人,就我这张脸,出现在新闻上,谁能相信我们协会筹集善款是要盖小学,准以为我是要给二奶买房买车。”
“可不是,要论形象气质,你在咱们协会里是最好的了,这件事非你莫属。”
“别这么独.裁嘛,我们举手表决,同意陈半做慈善拍卖会代表的请举手。”
话说到这个份上,陈半没理由再推脱,可这场慈善拍卖会,她是真的,不太想去。
据悉时半游戏研发公司是这场慈善拍卖会的主创方之一,如果不出意外,时小之肯定会参加。
一想到会遇见时小之,陈半就有点心慌。
距离她们分开,已经过去整整三年。
……
慈善拍卖会在B市举行,陈半提前两天抵达,由工作人员来机场接她前往下榻酒店。
“陈小姐是第一次来B市吗?”
“不是,但之前几次来都匆匆忙忙的。”
“那这回您可得好好转转,B市有意思的地方多着呢。”
陈半难得有两天清闲,也想散散心,便问道,“比如呢?”
工作人员笑道,“比如这几天酒店旁边的场馆就有漫展,都是和您差不多岁数的年轻人,别提多热闹了,我早上还看到蜘蛛侠跟柯南坐在一块喝咖啡。”
陈半不喜欢逛景区,对漫展这样的活动却很感兴趣,在酒店安顿好后,她一个人来到了场馆,发现和想象中的有些不太一样。
说是漫展,却没几个动漫人物,大多是经典的游戏角色。
这些游戏陈半小时候都玩过,可以说陪伴了她整个青春期,现在见到他们一群一伙的挤在一起,还真有种破次元的感觉。
陈半忍不住过去求合影。
漫展嘉宾看到她拿着手机,微微皱眉。
“呃……是需要用相机吗?我临时来的,没有准备……不好意思啊。”
陈半长得漂亮,态度真诚,实在很难让人狠下心拒绝她。
“没关系,手机也可以。”
“太感谢了!我真的特别喜欢你COS的朱雀战神,这个羽毛简直和游戏里一模一样!”
“嗯!我为了细节完美准备了好久呢!”
陈半凭借对游戏角色的了解,迅速和漫展嘉宾打成一片,拍了不少好看的合影,她满意,漫展嘉宾也满意,同她加了微信求返图。
“对了,为什么这场漫展都是游戏里的角色啊?”
“你不知道啊,大家都是听说小之老师会来,才跑到这参加漫展的,当然要cos游戏角色啦。”
“小之老师……是我知道的那个时小之吗?”
“不然还有哪个小之,小之老师真是一个传奇,十七岁就做出了流光,可惜连署名的资格都没有,现在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流光是一款单机游戏,讲述作为问道者的主角,历经磨难,饱受屈辱,最终剑指天道,挽救苍生的故事。
流光风靡那年,陈半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