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二) 非十二子

第五章(二) 非十二子

“到底要怎么做才好呢?现在我们就是对社会在怎么感到不满,也没办法呀。”鹰飞转过了头问。秦谨学看着周围的人,包括在外面的李潘都是现在看起来值得信赖的青年,“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秦谨学慢慢的说。“现在起来想掌权纯粹是扯淡。与其想着如何以后掌权,还不如现在实实在在的为人民做一些事情。大家不是对现在的政治不满意吗?那么我们现在也试着去获得一些权力看看,然后就是知道了领导革命的难度了。”

“老大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就去加入政府,然后为以后夺权做准备?”冥月笑着问,不过看他的表情,冥月并不欣赏这个主意。

“那么你准备就这样吃饱了饭,然后不负责任的骂政府很舒服吗?”王永翔问。王永翔对秦谨学的看法比较支持。

“我只想经商挣钱,不想加入到那个熬七八糟的政府里面。纯粹都是一些贪污犯组成的政府。”鹰飞撇撇嘴说。

“我还是好好的当我的兵,不管怎么样,边疆都要有人去守卫的。”西门坚微笑着说。

这时候,李潘会到了教室。秦谨学看了李潘一眼,继续说了下去。

“大家都期望中国变得更好,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不是从天而降的。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开创的。其实现在的皇帝又何尝不是期望国家更加强大,更加富裕。但是如果大家光把这种美好的愿望挂在嘴边,自己不努力又怎么能够实现大家的愿望呢?”秦谨学难得的唱起了高调。

“说是这么说,可是如果自己的努力都变成了那些吸血鬼的粮食,我可是不愿意这么奉献的。”鹰飞回答。

“那些吸血鬼只是少数,为什么他们可以占有这么多的财富,这不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吗?大家可以说我们不愿意这样,但是那些家伙们有太大的力量,我们无法和他们斗争。恶贯满盈这个成语大家知道吧?”秦谨学说。

“老大的意思是这些家伙们的报应会到的?”冥月问。

“不,这个成语的出处是这样的。一个人的邻居是个很差劲的家伙。于是这个人要搬家,他的朋友说,你的邻居是个坏人,他的报应马上就要来了,你不用害怕。这个人回答,我知道他的报应快来了。但是我不想做那个使他的罪贯满盈的那个牺牲者。”

教室里面的每个人都露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笑容,但是很快着笑容变成了苦笑。秦谨学的意思大家知道,没有人会期望自己作为牺牲者存在的。

“大家爱我们的祖国吗?”秦谨学问。

“废话!”“你是什么意思?”下面的人们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不满。

“那么你们爱什么样的祖国?是非常强大的国家,是能够让大家感到荣耀的祖国?还是无论是什么样都依然热爱我们的祖国。”秦谨学问。

“当然是无论什么情况都热爱我们的祖国。”鹰飞大声回答。秦谨学的目光缓缓的从其它人身上扫射过去。

“我爱这个国家,但是根本不喜欢那些借着这个国家满足自己的私欲的混蛋。所以可以说,我对现在的当权者们很厌恶。”李潘说。

“不错,我爱国家,不爱皇帝。”鹰飞接着说。

“很好。”秦谨学说,“我的看法和大家一样。中国自古以来真正的知识分子都是很傲慢的一群。或者说是很骄傲的一群。当然我说的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不是那帮奴才。中国的知识分子们都学习儒家的文化,对于他们而言,是没有什么可以称为是可以拯救自己的神的存在的,中国知识分子信奉的人生观是进而造福天下,退而独善其身。不需要什么神来拯救自己。所以即使是宗教势力很强的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仍然坚持自己的‘子不曰:怪、力、乱、神’的态度,是一种完全以人为本的态度。能够拯救自己的只有只是自己。”

停了一下,秦谨学问:“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是谁呢?”

“你不是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吗?”冥月问。

“是,但是这只是人在一种意义上的存在。人真正的存在的意义在哪里?”秦谨学回答。

“这是心理学里面的自我的肯定的认识。”李潘回答,“就是自己在社会上纷繁的关系里面确定唯一的自己的过程。谨学你要大家确定这些东西吗?是不是有点过分。”李潘的声音里面充满了冰冷的意味。“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自从你开始认识你自己,你就不会有舒服的感觉了。当然这时候,你就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了?可是有几个人可以背负完整的责任的?我感到怀疑。负面的作用是不是太大了?”

其他的几个人用疑惑的眼光看着交谈的两个人,这种单纯的理论的讨论大家没有听明白。这时候李潘继续说下去:“你一直走的是偏锋,你的认识是建立在否定的基础上的,包括否定自己,而且太理论化了。以后再讨论这个问题不好吗?”

秦谨学笑了一下,“也好,以后在讨论这个问题好了。”

“等等,谨学。你先说一下也好。别让我们这么不明白,现在不懂以后也许会懂的。”王永翔说。

“不错,先说一下好了。”其他人也纷纷的说。

“随你们了。”李潘无所谓的回答。

“那我就说一下。我觉得理解这些,就用禅宗来说好了。”秦谨学说。

“禅宗?师兄,我不记得你信佛教呀?”西门坚奇怪的问。

“其实禅宗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那些士大夫们不愿意信神而产生的世俗化的佛教的思想。主要依靠的是大乘佛教的教义。修习禅第一步是要大家锻炼身体,开始注意规律的生活,提高身体素质,排除那些杂念,专心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儒家的教导差不多。在你的生活规律中,增加打坐的一项,在打坐的过程中,所要做的就是排除所有的念头,就是冥想的初级阶段。”

“可以理解。好处也很大。那么接下来呢?”冥月问。

“接下来,就是中等层次的冥想。把简单的事物放大,考虑事情的时候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宇宙中思考。这样你在有所进境的时候会感觉到,你的思想想内无限深邃,向外无限广阔。最终的结果就是你会感觉到,你不是宇宙的一小部分,而是整个宇宙的全部。”秦谨学回答。

“也就是典型的自大狂,或者那些自以为是什么先知或者神的代言人的那种家伙。”李潘讽刺的说,教室里面一片笑声。

“这就是目的?不会吧?高等阶段又怎么样了呢?不会我们都成了**的教主那种神仙了吧?”冥月笑着说。几年前流行的邪教**一直是年轻人嘲笑的对象。

“这个阶段是一种认为任何对立的事物都是同一种事物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过修习这种境界的过程很有趣。我认为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混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然后借用了佛教的形势出现。打一个比方,就是你经过了第二种阶段,把自己看成了整个宇宙的存在。这时候,在你看来,水蒸气和水和冰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都是一种名为H2O的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就象著名的慧能六世祖的话‘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你看到了浪花和平静的水面你不会有不同的认识。”

“就是平静和运动已经没有区别了吧?”王永翔问?

“不,他们都是水的一种状态罢了。”秦谨学回答。

“哦?那么最高级的阶段是什么状态?成佛了吗?”鹰飞感兴趣的问。

“成佛也是一种追求。有追求就不是真正的最高状态。在最高级的状态,已经无所谓有或者无。就是你已经不追求什么了?同时你也开始认识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这种状态已经连‘无’都没有了。只剩下了真实。不,应该说只剩下了事实。你因为没有了自我的认识,就进入了完全的客观的世界。也只有在客观的世界中,你才能够达到一种实事求是的状态。没有了对立。完全是客观,完全是事实。不过我在修行的时候还没有达到这种状态。但是在修行的时候,我发现了自我的存在,一个真实的完整的自我的存在。”秦谨学说。

“不会吧,如果说你可以进入这种状态的话,那么连你的存在都否定了,那么你怎么能够确定一种观察呢?连接收信号的载体都没有的话,你是如何去接收各种信号呢?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你怎么能够连你自己都不去确认呢?”冥月问。

“不是连你自己都否认。而是你不执著于你的存在。不去依靠你的存在。中国的传统的创世论里面认为,在世界最出阶段,这个世界只是一片混沌。混沌是没有‘有’和‘无’的,也没有任何的对立的事物。所有的东西都完全融合在一起。然后最先产生真正绝对的事物是‘无’,既然产生了第一样具体的事物,那么立即有了相对的事物,那就是‘有’,道德经里面说‘无为万物之始,有为万物之母。’而禅宗里面所说的那种最高境界我认为就是混沌的状态。”秦谨学自己说的也不太确定,不过他还是认真的向大家解释着。不过不出他的预料,大家的反应是一片茫然,不过经过了这几天的交流,大家对秦谨学对于那些虚无飘渺的事物的钻研程度有了充分的认识,所以也没有过多的惊讶。

鹰飞问:“问题是这和自我有什么关系?”

“关系很大。首先确定了自己的存在然后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需求。实际上,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是生活在别人的标准下。或者生活在社会的标准下。没有自己的标准。”秦谨学回答。

“别人的标准?不会的我只做我喜欢的事情。”冥月问。

“是吗?那么简单的说一下你的喜欢什么?”秦谨学回答。

“我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喜欢能够让我自己开心。”冥月回答。

“那么什么是自由自在,什么是开心?你能够确定这是你自己的标准吗?还是这只是别人不这么干,而你这么干,就是自由自在?因为你可以不受很多的限制,这就是开心吗?”秦谨学问。

“这个。。。。。。”冥月语塞了,他还没有想过自己的标准是不是和社会上的那些标准有什么联系。真正想起来,也许自己的标准真的只是社会标准的一种,并不是自己的标准。

“我说的自我,就是能够承担责任,在自己能够付出的范围内的标准,如果是那种不管别人的死活,执意妄为,那么这些也是社会中的一种标准。不过是被反对的标准罢了。”秦谨学接着说。“选择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是自己选择的,真正的自己,不是被环境所蒙蔽,不是被别人所诱惑。而是经过了自己的修养,自己的认识,然后的出的结果。

我一直说,人类发展的方向就是一种社会化的方向,如果你真的认识了自己,认识了世界,那么你自然而然的就会把社会化的方向作为自己的选择,如果你没有认识自己,那么你就会把自己的价值过大的扩张,背离了社会化的方向。

儒家的人生态度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一系列过程。大家的最终目标可以是这几种中的一种。荀子首先提出的就是《劝学》,就是要大家端正学习思想,认识学习的目的然后懂得学习的方法。任何事情都有起始和终点,学习的起点就是知道自己的不足,终点就是成为圣人。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能够确定直线的方法就是找好的老师。认识礼义的本质。我们如果要能够夺取政权,那么我们要学习的的对象就是现在政府,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现在政府的经验,认识其中合理的部分,同时认识其不合理的部分,为我们以后做准备。而在好老师的家角度上,除了选择现在的政府,还有其它的好老师吗?”

“问题是现在的政府都是些**的家伙,我们要是加入他们,我们以后能够被群众所接受吗?”冥月问。

“**是个人问题,你如果为群众做了很多的事情,那么你认为群众们不知道吗?大家都不是傻瓜,谁对他们好,谁是在利用他们,大家其实清楚的很,你不用担心这些。而且如果连群众都不能够团结起来,那么你怎么能够确定你以后会被群众支持呢?不要觉得天上会掉馅饼。只有靠自己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秦近学合理一口茶继续说:“其实你要领导别人,譬如你手下有十个人,那么你就得能够照顾这十个人,你得让这十个人吃饱,穿暖,有钱。为这十个人创造出能够发挥他们实力的条件。”

“那是我领导他们还是为他们服务呢?”冥月问。

“当然是你领导他们了。没有了你,谁来照顾他们?只要你能够照顾好他们,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会全力的支持你的。因为换了别人的话,他们的利益就无法像跟着你一样的到最大的保证。那么除了跟随你,你说他们跟谁呢?你能够照顾的人越多,那么你的实力就越强,当你的能力能够照顾整个国家的时候,你说这个领导的位置你不来干谁来干?”

“要是这些人不是那么聪明,被别人欺骗了,结果出卖我呢?”鹰飞问。

“要是你蠢到被下属出卖,那么你就没什么存在的价值了。笨蛋的消失对社会是一种正面的效应。”李潘冷冷的回答。“没有相应的实力,而去图谋权力的人,死了活该!”

鹰飞想要反驳几句,但是还是忍住了。

“那么要是我周围的人也认识到了这些那么到底谁听谁的?”冥月问。

“很简单的,不用听谁的。只要双方协调就好了。一定要凌驾在别人的头上,一定要指挥别人的家伙,都是一些因为不被别人承认的人。如果他有足够的价值,自然会被别人承认。你认为还有必要通过指挥别人,通过显露自己的存在而证明自己的价值吗?凡是这些要通过对别人指手画脚,让别人知道他的存在的人,都是没有自己的实力,而通过依靠某种势力的能力才能够被别人知道的家伙。就像现在的很多的政府官员一样。他们其实没有什么政治能力,但是他们通过依附别人的势力然后得到了地位,这些人只是拥有一些能够让当权派认识他们有当狗的能力罢了。”秦谨学回答。

“可是现在都是这些狗在掌权,你说为什么?”鹰飞问。

“这就是立场问题了。皇室现在的目的不是继续推动国家的社会化的进程,而是要保住他们当权的地位,如果中国社会化的程度继续提高,那么自然的他们的存在的意义必将减小,直到他们没有存在的意义为止。最后,皇室的消失就是必然的结果。而皇室认识到了这个结果,没有人会主动的放弃自己已经得到的特权的。于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特权,阻止中国社会化的进程就是他们必然的选择。他们允许科技的不断进步,他们允许经济的不断提高,但是他们不会允许整个社会的不断前进。”

“为了能够让他们的政权能够存在,他们就得在管理国家的职位上安插他们的狗,不然让那些有着改革思想的人在这些位置上,那么变生肘腋的话,他们如何应对呢?”秦谨学说。大家暗暗的点头,赞同秦谨学的看法。

“而且,即使就是从个人的角度上看,我们如果让人来帮忙的话,我们也会选择我们认识的人,因为我们了解他们。周围我们不了解的人很多有足够的实力来帮助我们,但是因为我们不认识,我们不了解,于是我们也不可能让这些能够干的更好的人来帮助我们。更何况我们也是人,人最终都会成为利己主义者,所做的事情都会以依附自己的利益为目的。我们害怕别人会把我们辛辛苦苦才创立的东西据为己有,于是我们在潜意识里面也会排斥更强的人假如我们的事业里面的。”秦谨学停下来看着大家,没有人说话,于是秦谨学继续发言。

“任何事物都是在前进的,也没有任何的事物可以永恒不变的。只要是不变化的事物,那么必然会有彻底被消灭的时候。这也是必然的规律。如果夸张的说,我们现在的这几个人,就是可以说是认识了这种规律的人。然后有一天,也许我们会领导新的社会的建立,最终推翻现在的帝国。假设整个帝国都没有人认识到这种趋势,或者主动的把社会向那个方向牵引的话。那么终将有一天外国的势力在发展起来之后,就会入侵中国,最终毁灭中国。一个王朝、一个政权的价值,就在于它领导整个社会向着更加社会化的方向前进,当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时候,它的价值就完成了,就结束了,就会有新的政权来接替他的存在。这就像人死了,还活着的人就会继承他的还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事物,然后利用这已有的东西继续生活,继续发展。一棵树死亡了,那么就会有新的树木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发展一样。中国已经存在了五千年,和中国同一时代发展的文明现在都已经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这个国家从来都不缺少思考者,从来都不缺少‘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有其君。先天下只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的知识分子的存在。”说到这里秦谨学有点激动了。

教室里面一片静寂,然后嘲讽的笑声在教室里面传了出来。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帝国斜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帝国斜阳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二) 非十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