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爱在不知不觉间萌生
异国他乡的一个月圆之夜。
卡森将谢以兮领到二楼的阳台上,那儿早已摆好了两杯咖啡。
卡森很绅士地做了个请的动作,“坐,咱们慢慢聊。”
她从诗词歌赋开始跟他讲述中国的文化,从李白到杜甫再到苏轼。
卡森认真地听着,看着月光下的谢以兮,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
听她侃侃而谈,那些诗歌似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全变成此时她周遭的光芒。
卡森的曾祖父是一位华人,他想在他骨子里应该也是埋藏了中国的文化基因的,否则此时他怎会听得如此痴迷。
李白的自由洒脱,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豪放豁达,这一个个逝去的生命似乎又再一次活了过来。
趁着今晚的月色,她给他讲李白的《月下独酌》,哪怕他形单影只,但仍然可以邀月共饮,与月同醉,在中国人眼里,月亮是有生命的。
里面不仅有月宫,还有嫦娥。
这些美丽的传说都给那轮明月更多的浪漫色彩。
卡森再次仰望那轮明月,似乎他看到的月亮不再是以前他所接触的冷冰冰的小行星,上面毫无生命,全是荒凉的岩石。
此刻,他能感受到遥远夜空所带来的温柔与美好。
这是被中国人赋予了生命的事物,它可以代表对朋友的挂念,可以表达自己对亲人及家乡的怀念,它也可以是情感的纽带。
这一切都太过美妙了,他想在他曾祖父还没去世前应该有无数这样的夜晚,抬头仰望星空,看着这轮明月,想着自己的祖国和亲人。
她给他讲杜甫的“三吏”“三别”,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让卡森明白为何四大文明古国最终只剩下中国,原来中国的历史上有如此多像杜甫一样的民族脊梁,是他们支撑着这个民族继续前行。
哪怕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他们也在为天下苍生而担忧,为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担忧。
这样的人格真的太伟大了,而且在这个国度里拥有这样人格的人不在少数,他终于明白为何在战后中国能迅速崛起了。
她给他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给他讲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这一天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大家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
说说彼此新近发生的事情,话话家常,谈谈心。
卡森觉得这些传统佳节充满了人情味,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应该慢下来,人们该好好享受一下这些暖暖的情谊。
谢以兮很高兴卡森能接受中国文化,她希望他能融入其中,沉醉其中。
那晚谢以兮再一次让卡森眼前一亮,他感受到作为东方女性的魅力,那种由内散发出来的古典韵味。
而卡森幽蓝的眼睛,直挺的鼻梁,以及一笑起来那整齐的皓齿,都像太阳一般温暖着谢以兮内心的冰凉之地。
那月光下的脸庞,那健硕的身影在谢以兮的脑中久久停留。
她的心跳莫名加快了一些,脸有些微醺。
她无法解释她那刻内心的变化,她想她爱的人应该还是李君熠,刚刚只不过是女性的荷尔蒙泛滥了一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