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夜谈

第4章 夜谈

夜色降临,星垂野阔。

新野城被黑暗所笼罩,城墙上挂着的灯笼在风中摇曳,光影稀疏。

城内亦是如此,黑暗无声无息地控制一切,哪怕是城守府,随着时间的推移,光亮也就在逐渐减少。

宴席已经散去。

以刘备现在的情况,难以像襄阳大族那般夜夜笙歌,酒席直至天明,所以,晚上九点过的样子,天完全黑下来之后,酒席就散了。

刘封在庭院内走着。

这里是他住的小院,院子光秃秃的,并没有竹石花草,地面平坦,由黄泥混合米浆,再用石碾子多次碾压而成,院子一角有着石锁石担等锻炼器具,在檐下,风雨难侵的地方,摆着一个武器架子,刀枪剑戟,一一在目。

他天生神力,酷爱习武。

这院子是按照刘封的品味而改装成这个样子。

来回踱着步子,他时而抬头望天,时而望着地面,陷入沉思。

演义上记载,诸葛亮投入刘备帐下之后,立刻获得了重用,作为谋主,刘备几乎是言听计从,于是,变相地掌控着军政大权。

真实历史,其实不然。

暂时来说,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不过是新进,虽然被刘备重视,称之为如鱼得水,然而,在没有做出具体功绩之前,并不会获得众人认可,要知道,关张等将从刘备起兵讨伐黄巾时就跟随,糜竺这个徐州土豪不仅把妹妹嫁给了刘备,还奉献了所有的家产,孙乾简雍又是老友兼老乡。

哪怕刘备知道引入诸葛亮也就代表着荆襄一带的士人对他有着认可,唯其如此,方才能壮大自己的力量,改变目前的困窘局面,他不敢也不能走得太急,暂时来说,现阶段,还是双方试探阶段。

就好比结婚前同居。

也只有在诸葛亮表现出能力的前提下,方才能够获得刘备认可。

那时候,也只会把内政和庶务交给诸葛亮,在军务上,诸葛亮也只能在一旁参谋,不可能独领一军。

现阶段,刘备其实欠缺的是内政人才。

孙乾简雍虽然是老乡老友,深得刘备信任,搞内政却一窍不通,糜竺擅长做生意,对治政也是门外汉,徐庶是寒门出身,对于军事策略有着建树,也不擅长内政建设,刘备欠缺庶务方面的熟练官僚。

所以,刘备集团现阶段的内政和后勤其实很糟糕。

之所以兵力无法上万,精锐士卒仍然是随他南下的一千多北方士卒,无非是因为内政混乱,后勤跟不上。

新野屯田不过是勉强温饱,要想壮大,却受制于荆州。

诸葛亮的投奔,哪怕没有表现出能力,刘备也不会怠慢对方,也会把他当成千里马来对待,以便引荆襄人士投奔而来。

如果,对方不仅有着战略眼光,还真的像管仲乐毅那般是既能治政也能领军的实干家……

那就真的赚到了!

酒席虽然散去,大部分官员已经离开,刘备却仍然留在前院,现在,在议事堂里的都是他的亲信心腹,诸葛亮也在。

刘封虽然被众人称为少将军,却没有具体职责,也就和其他官员一起离开了议事堂,回到了自家的小院。

他没有丝毫的睡意。

他在反复思考,在目前的局面下,自己应该做什么?

前世,刘封做事喜欢做好计划,明天应该做什么,晚上睡觉前便会想清楚,写小说前,也是先查好资料,做足准备,拟好大纲,甚至连细纲也有涉及,在正式开始前,往往就写了十多二十万字。

来到这个世界成为刘封,这个习惯依然存在。

现在的他在别人眼中是少将军,阿斗未出生前,是刘备的继承人,就算是看不惯他的关二爷,最多和他不亲近,也从未当面出言不逊过,一直以来,他都被养在刘备府中,随着赵云等亲兵将领习武,跟着简雍孙乾学文。

这种继承人的培养方法,如果没有阿斗的存在,倒还可以接受。

既然阿斗出生了,再继续下去也就没有意义,何况,就算没有阿斗,刘封也不想在这样继续下去。

他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力量只会来源于自身。

对他来说,他需要自己的班底,需要自己的地盘,需要自己的部曲,如此,方才能够把命运牢牢地掌控在手中,至少,当面临未知打击的时候,他有着力量可以反抗,而不至于束手就擒。

把命运寄托在他人手中,是极其愚蠢的事情。

别说刘备只是养父,就算是生父,把自己的生死交托在他手里,也不可取。

何况,阿斗出生了,为了避嫌,他也应该出府自立,这个选择应该符合很多人的意愿。

说不定,大伙儿都在看他怎么做?

在原本的历史上,刘封虽然勇冠三军,却缺乏生存智慧,对于政治斗争更是门外汉,失去继承者的地位之后,他更多的是自暴自弃,将一切寄托在父子情之上,最后,却逃不过颈上一刀。

临死前,他说悔不听孟子度之言。

这表明哪怕在死之前,他仍然没有搞清楚事情的重点。

就算他听了孟达的话,投降了曹魏,下场也不见得好,岂不见那个劝他投降的孟达孟子度,自身的下场也不见得好。

在这个乱世,能否实现抱负,须得抓住根本。

力量才是根本,武力,名望,资源这些便是力量。

就像仙侠小说中的修炼者,要想成就大道,财侣法地,缺一不可。

史书上,关于刘封的记载不多,只知道刘备入蜀不顺,调动荆州军团入蜀助战,刘封随诸葛亮赵云沿江西进,那时候,才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历史上,他独领一军的时候,正是统率孟达部进驻东三郡。

晚!

太晚了!

刘封深吸了一口气,驻足望着头顶的月亮。

月半弯,星光浅淡。

以他对少年刘封的认知,现阶段的刘封对于未来是懵懂的,只知道沉迷于骑马砍杀,根本就不知道阿斗的出生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想不到那么远。

在他身边,也没有所谓的策士帮他出谋划策。

他自身不仅年幼,也缺乏格局,个人魅力欠奉,仔细想来,真正靠得住的人一个都没有,哪怕忠心耿耿的穿山虎,可以为他献出生命的亲卫,在他们心中,第一重要的人还是刘备。

也就是说,刘备要是命令穿山虎杀死自己,穿山虎哪怕有着不舍,哪怕眼中含泪,依旧会举起刀来,不会多做犹豫。

这样的状况,须得改变才行。

过段时间,刘表病重,两个儿子争位。

大儿子刘琦害怕被杀,非要诸葛亮给他出主意,诸葛亮劝说刘琦,春秋时申生在内却忘,重耳在外却得安,劝说刘琦不要和有着蔡氏等荆襄豪族支持的刘综在襄阳争位,让他前往江夏统军,如此,方才既能避难,又可等待时机。

现在,刘封的境遇与刘琦虽说有大不同,然而,未雨绸缪的话,却也该如刘琦一般,出外领兵。

院外响起了脚步声,刘封转头望去。

刘备满脸带笑地从院门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刘封的亲卫穿山虎。

刘封让穿山虎等在前头,如果瞧见会议结束便让他来通知自己一声,他好前去拜见刘备,提出出外领兵的请求。

不想,刘备却没有换人叫他前去,而是亲自来到了他的小院。

“大人!”

刘封忙不迭地躬身行礼。

刘备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封儿,无需多礼。”

刘封仍然做足了礼节,方才起身肃立,他笑着说道。

“大人得诸葛先生相助,如虎添翼,孩儿不胜欣喜,在此,祝贺大人得以大鹏展翅随风起,以遂平生之愿!”

刘备拍了拍刘封肩膀,朗声笑道。

“说得好!”

随后,他脸上转换表情,有着一丝忧虑。

“封儿,听说三日前你坠马昏迷,现在,可还好?”

刘封稍稍低头。

“孩儿并无大碍,让大人担忧了,甚是不孝!”

刘备摇了摇头,仔细看着刘封。

“封儿,你长大了啊!”

坠马之后,他穿越而来,虽然有着刘封记忆,却并未按照刘封以往那般行事,为人处世有着大幅度的改变,不再傲慢,目无余子,而是平易近人,哪怕是面对仆人,也和颜悦色,说话轻言细语。

刘备这几日不在府中,回来之后,也忙着和诸葛亮接风,之后,又集结心腹商议大事,即便如此,他仍然把刘封的改变看在眼里。

故而,方才有着这一句。

“孩儿已然十八,以往太过懵懂,坠马之后,就像突然梦醒一般,现如今,天下大乱,权臣篡国,大人志向高远,想要复兴汉室,让天下重归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不致流离失所……孩儿已然成年,当助大人一臂之力!”

“好!”

“说得好!”

“就让你我父子同心合力,复兴汉室,平定乱世!”

刘备朗声大笑,连连称好。

“你说有事相求,但说无妨!”

“恳请大人允许孩儿出外领兵!”

刘封朝刘备拱手,弯腰躬身,语气诚恳真挚。

“出外领兵?”

刘备眼神闪烁,疑惑地望着刘封。

刘封没有回避视线,表情依旧真挚诚恳。

“如此,孩儿方能尽绵薄之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汉再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汉再起
上一章下一章

第4章 夜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