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名望:“红得发紫”与“名不见经传”

正视名望:“红得发紫”与“名不见经传”

正视名望:“红得发紫”与“名不见经传”

“慕名”几乎已成了现代人的通病,然而令人忧心的是,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由于现代人对名利的期许过高,一旦自己没有办法达到预想的目标,便容易否定自己,陷入忧郁的境地;而看到别人爬上高峰,心中的妒恨就会源源不绝地出现,被这样的念头折磨,便很容易出现脱轨的行为举动。

翻遍了人类史册,像爱因斯坦这样“平地一声雷”享名于世界的人,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最值得惊异的是,以一个“数学教授”的地位,竟能如此“走红”,成为全球报章刊物的重要资料;以“科学家”身份,竟能如此闻名遐迩!

更令人惊奇的是,爱因斯坦的名字虽然早已“红得发紫”,可他自己竟然“还不知道”,直到后来他突然“发觉”了,在答复新闻记者询问时,他还说他“成名”得连他自己都“莫名其妙”。

这样一名“世界红人”,除了科学之外,竟然没有一件事物可使他过分“喜爱”,而且他也不过分“讨厌”哪一件事物。

大多数人所孜孜追求的名声、富贵或奢华,他都看得非常轻淡,这样的爱因斯坦也因此留下了无数佳话。

据说有一次,某艘船的船长为了优待爱因斯坦,特地让出全船最精美的房间等候他,谁想到竟被他严词拒绝了。他表示自己与他人无异,所以绝不愿意接受这种特别优待;正是由于这种虚怀若谷、执著而又坦然率真的人生态度,难怪他一直都是许多人敬佩的对象。

观察目前社会上,那些口口声声谈装扮、标榜个性风格的年轻人却多半也穿着路边摊上的衣服,每个人都像穿制服似的,并无什么特色可言。就好像打着宣传广告说“我崇尚流行”,而实际上却没有自我一般,如此的流行便意味着盲目,更是种浪费。

毫无疑问的,创造流行,使之蔚为风尚,可引入财源,但是追随流行者,花钱必形同流水。因流行如巨轮不断向前转,追随者必须不断跟进才行,追求流行者不能存,道理即在此。

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的发型曾经风靡一时,我们认为约翰·列侬们当初可能是因没钱上理发厅而蓄长发,本意不在引人模仿,他们所企盼的是摇滚乐能成为旷世之音,而无意插柳柳成荫,其披肩的长发竟也成为注目的焦点。其成为乐坛巨匠,是因为对音乐的狂热和不同流俗的胆量,他们的流行是走在时代前端的,不同于一味地模仿。

我们容易陷入名利的陷阱,犹如夸父追日般,看着光芒四射的朝阳却永远追寻不到,只拥有疲累与无尽的挫折。如果我们不必抬头非要争取一线炫目的光芒,也许在转身的那一刻忽然发现,其实早已有七彩阳光照耀在我们身上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
上一章下一章

正视名望:“红得发紫”与“名不见经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