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卖身葬兄

第六章 卖身葬兄

二日之后,凌浩宇仍未找到他附身的载体,心里不免泛起了嘀咕,会不会是赏善罚恶那两个老家伙算错了,自己要附身的载体不会是没死吧,或者是死后被人毁尸灭迹什么的,那我可就惨了,如若不能在正月初六午时前附身进载体,看来我只能接受魂飞烟灭的命运了。对着天空大喊三声:“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忽,心里平衡了一点,一大早,凌浩宇无精打采,失望透顶地在康襄城的大街上转悠…康襄城虽然有乾隆盛世几十年的兴旺做底子,城中乍看一片繁华之景,但浮华背后却与诸多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露宿街头的一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纸醉金迷的奢华,一边是饥寒交迫的度日。看来大清王朝的命运也已经走向衰败了。

凌浩宇沿着康襄城最繁华也是乞丐最多的平阳街缓行,临街的商号、当铺、油铺、酒馆、戏楼门庭若市,几乎清一色的八旗子弟和一些**的政府官员来往其间,很少有百姓光顾。来到德翠楼前,迎面围了很多老百姓,像似发生什么大事一样,越聚越多。李星本来就爱凑热闹,只要有热闹看,凌浩宇准是挤到最前面,看个现场直播,方觉得过瘾。

这次更不例外,凌浩宇穿透人群,站稳了身子抬目观望,只见人群的空地中间,一床破旧的棉絮被上睡躺着一个人,身长一米八左右,上身裹着一块粗糙的白布,两只脚丫子裸露在外,腿上明显能看到大块大块发紫的淤青。虽看不到长相,估计年龄不会很大。挺躺在地上的人究竟是怎么死的,便不得而知了。

旁边跪着一位女子,头上系着白布,身上穿着一件土灰色的薄棉袄,上面各种颜色的补丁接连成片,但缝补的却极为精细,规整。看女子的摸样颇为俊俏,年龄也就在十五六岁,一双清纯的大眼睛,饱含着颗颗朵大的泪珠,正扑塔扑塔地掉落在地上。凌浩宇一看心里不由暗想:“好可爱啊,也好可怜啊。”女孩面前铺着一张淡黄色的白纸,四角压着几块碎石,冷风轻吹,薄纸沙沙作响,犹如女孩柔弱的求助声,声声不息。凌浩宇低头一看,纸上赫然用毛笔写着四个大字:卖身葬兄。凌浩宇心里一凉,鼻子酸溜溜的。说实在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眼前这世道,活人都顾不上吃穿了,哪还顾得上死人的入土为安。康襄城里多少穷的连一口薄棺都买不起的人家,不都是随便找个地方将自己死去的亲人埋了,也有丢在荒山野岭的,成了饥狼的腹中饱餐,难得见到眼前这位年龄尚幼的女孩这般,即使将自己卖了也要为亲人买口薄棺安葬。

就在凌浩宇呆望着女孩瘦削的脸庞,心生怜悯之时。人群里急匆匆地冲进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大娘,看年龄五十有余,两鬓斑白,愁眉紧蹙,一瘸一拐地来到女孩的面前,声音颤抖地呼道:“荷瑶啊!这可使不得呀!你哥哥临终前嘱咐你的话你都忘了吗?你可不能这样糟蹋自己呀!”荷瑶搀扶起偎倚在她身旁的老大娘,明澈的泪珠再次清流而下,低泣道:“王大娘,我主意以定,您就不要劝我了,我兄妹俩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过得艰难,荷瑶心里却感到甜蜜蜜的。如今哥哥狠心离我而去,临走连套好衣衫都没穿上,若是再将哥哥弃尸荒野,鹰嘬狼叼,皑皑白骨,我心何忍啊!大娘……”荷瑶泣不成声。王大娘老泪纵横,拉着荷瑶的手泣道:“荷瑶啊!你哥哥倘若是地下有灵,泉下有知,见你为了葬他而卖身,他能心安吗?”“我知道哥哥疼我,荷瑶愿意为哥哥做任何事情,哪怕死我都愿意,大娘,就让我为哥哥尽一份绵薄之力吧!。”荷瑶执意不肯回头,心甘情愿地卖身葬兄,决无半分悔意。“哎,这将如何是好呀!老天爷你怎么不睁开眼,可怜可怜这苦命的孩子吧!”王大娘仰天长泣,一片赤城地祈求老天爷的保佑。

“大娘,这里天寒地冻的,您还是先回去吧!”荷瑶反过头来劝起了王大娘。王大娘心知自己有心无力,抱着荷瑶痛哭了好一阵,只好哀悲满怀地徒自离去。王大娘住在离康襄城十里远的山窝窝里,是荷瑶兄妹俩的隔壁邻居,虽是邻居,却也算作是兄妹俩的半个爹娘。十年前,荷瑶兄妹俩的父母死的早,临死时,曾将一双未成年的儿女托付给王大娘照看。

王大娘和王大爷膝下无儿无女,老两口为人心地善良忠厚,见兄妹俩丧父失母,甚是可怜,便答应了下来。王大娘将兄妹俩接到自己家里,一年又一年,辛辛苦苦地把兄妹俩拉扯大。兄妹俩不但乖巧懂事,对王大娘老两口也极为孝敬。

头几年的年景好,家里有了余粮,王大娘老两口将剩余的口粮换成碎银,送荷瑶的哥哥进城读书,习字,万一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等自己老了,也好有个照应。荷瑶的哥哥不负众望,终于考上功名,最差也是个典史级别的官衔,本以为可以光宗耀祖,孝敬二老。谁知这个毫无背景的穷苦人家的孩子,即便是远近闻名的科第秀才,功名在身,却硬是被黑暗的官考制度给挤了下来,别说是仕途一片黑暗,甚至连施展才华的机会都给覆灭了。

后来听说是康襄城富商张梁的儿子张吾德顶替了荷瑶哥哥的功名身份,花了二百两银子买下了顺宁县县丞的官职,官居七品。而荷瑶的哥哥又再次成了远近闻名的白衣秀才。秀娘的哥哥百般投诉无门,家里又是一贫如洗,也只好打消上京告玉状的念头,苦居在家,终日郁郁寡欢,愤恨成疾。

荷瑶的哥哥不但才高八斗,而且相貌英俊,但就是手无缚鸡之力,读书人的一贯特征。荷瑶知道哥哥心里的苦衷,因此家里的苦活累活都是妹妹荷瑶扛着,从来不依赖哥哥,唯一希望哥哥能够振作起来,一家人快快乐乐地生活。随之这几年的年景越来越差,又遭遇灾荒,老两口自己都难以糊口,更别说养活兄妹俩。于是兄妹俩为了减轻王大娘老两口的负担,主动提出回到了父母留下来的几间破旧的土房自力更生,兄妹俩每天靠为大户人家做些零工度日过活。

后来,乡里的富绅赵大宝差人请荷瑶的哥哥去作他两个儿子的先生,明知道赵大宝横行乡里,品行恶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流氓地皮,但为了过活,荷瑶的哥哥只好勉强答应,做起了史上最年轻的先生。赵大宝知道荷瑶哥哥的才华和学问,请他到家里作儿子的首任先生,倒是真想把两个儿子好好培养培养,到时候花钱买个官当当,也好光宗耀祖,因此荷瑶的哥哥每月都能挣些碎银,既能吃上饱饭,也能报答年老体衰的王大娘老两口对兄妹俩的养育之恩,也算是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读,得到一点回报和安慰。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清朝的新式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清朝的新式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章 卖身葬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