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谁知之者?
黄夜仙本体妖身达数十米,爪子更是比宫殿中的柱子还要粗,这般挥下,凡人触之必死无疑。
眼看爪子就快砸到姜铖头顶,他胸口一枚玉坠无声炸裂,一只金手印凭空落下,竟然将黄夜仙的前爪连根砸断!
前爪齐肩而断,断口白骨清晰可见!
“吱!!!”
痛不欲生地黄夜仙眼前一黑,还没有从痛苦中回过神,小夜碗大的蹄子蹬在了它的脸上,牙齿都被踢断了一颗。
姜铖单手在马背上一撑,身子跃起,在空中翻了个跟头,然后单腿砸在黄夜仙的脑袋上,砸得它眼冒金星。
吃痛难耐地黄夜仙就势打滚,同时甩动尾巴试图把踩在它头顶的姜铖扫飞。
姜铖看准时机,双臂如铁钳般抓住它的尾巴,死死夹在怀中。
他眼中金光大盛,上衣炸裂,露出古铜色上身。
身为皇子,他的胸腹却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伤疤,不规则形状的伤痕纠缠交错,粗看一眼怕不止百道。
这些伤疤透着奇异的琥珀色,每道伤痕里都刻有图案,刀枪剑戟,虎豹龙蛇,修罗夜叉,菩萨佛陀。
刀剑精美,龙虎生动,修罗悍勇,夜叉狰狞,菩萨持宝瓶,慈眉善目,佛陀结手印,法相森严。
姜铖背后则是一副观潮图,远方波涛汹涌,近处风平浪静,动静俱全并无甚么出彩地方。
姜铖暴喝一声,双臂肌肉虬结,身上的图案突然在此刻活了过来!
刀枪在舞动,龙虎在咆哮,修罗怒目,夜叉狂笑,菩萨诵经,佛陀低眉。
钳住尾巴的姜铖体内似乎有诵经声响起。
先是数人低吟,继而百十人轻语,最后是上千人放声诵读。
黄夜仙被这诵经声扰得头痛欲裂,脑袋中仿佛针扎般,难受地遍地打滚。
姜铖趁机跳到它脑门上,丹田之气上涌,内力汇于双掌。
“跋折罗印!”
姜铖双手连连变化,结成印法按在它的天灵盖上。
黄夜仙脑门坚硬似铁,但依旧留下两个略浅些的掌印。
来自脑门的剧痛刺激地它身体前后大幅度晃动,姜铖站立不住,跌落下来。
当此之时,小夜一仰脖子衔住他的腰带反向一甩,居然把姜铖甩回背上,撒蹄狂奔,在不远处小碎步踏着,看黄夜仙本体狂乱抖动。
玉豹骑终于赶到,摆开冲锋阵势。
静夜司数位天师各自捏符在手,只等黄夜仙再有动作便立刻砸下。
黄夜仙动作幅度一点点减小,眼鼻向外流血,呼吸渐弱。
“大风!”
姜铖并未大意,单臂高举又落下,玉豹骑飞星雷寂矛随着他手臂所指,又一次覆盖在黄夜仙身上。
看着都快断气的黄夜仙终于装不下去,身子一扭,缩成兔子大小快速逃遁。
天师们比它反应更快,各种符箓乱砸,黄夜仙左支右绌,终究还是因为伤势太重,被符箓击伤栽倒在地恢复成十米长的躯体。
气息将断未断,双眼开开阖阖,它挣扎着支棱起脑袋,怨毒地看着姜铖:“我在下面等着你!我大哥……”
话未说完,脖子一歪,便没了。
姜铖冷笑着从一名士兵手中接过马槊,踏马上前,一槊便从最柔软地下巴贯穿到黄夜仙的咽喉之中。
黄夜仙的修为并不算差,玉豹骑只是消耗了它部分力量以及造成些轻伤。
最重的伤势还是那道金手印,直接砸断一条爪子,在它分神的时候姜铖才有机会造成后续伤害。
跋折罗印固然霸道,却必须近身才有机会施展,综合来说这一战姜铖还是取巧了。
胸口那枚玉坠子的价值还在这头大妖之上,但考虑到此地乃是镐京,这样的交换便物有所值了。
姜铖从士兵手中接过一件披风披上遮住赤裸的上身,而后便是静夜司司役上前恭贺,“司丞大人神威莫测”、“真仙下凡”、“威猛过人”之类的恭维话不要钱似的从他们口中倾倒出来。
姜铖只是淡淡笑了笑,对着那具巨大的妖尸指了指,道:“装车游街后妖尸归入静夜司衙门,本官只要妖丹,其它的物件你们分了吧!”
众天师大喜,即便最宝贵的妖丹被姜铖取走,可一头百年大妖的尸体依旧能够被他们玩出各种花样。
玉豹骑开道,从城内雇来十头壮牛用胳膊粗的绳索拉着妖尸从煌炎门进入镐京。
煌炎门门洞可供十驾马车并排驶入,倒也不用担心挤不进去。
然而牛车虽然入了镐京,但行驶速度却快不了,只因围观居民实在太多了。
大夏各地也不乏实力强大的修士或者猛将有斩杀妖魔的记载,妖尸倒也不是没人见过。
只是镐京这个大夏最热闹,居住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地界上的居民却少有机会看到这种只存在于说书人故事里的“角色”。
一方面是因为镐京聚居了大夏最多的天师,他们的存在就是对妖魔最好的震慑。
另一方面,朝廷不希望容易引发混乱的妖类在京城出现,这等于说天子脚下也没有绝对的安全。
更关键妖类现世在人们眼中就是不祥之兆,只有乱世将至,才会妖魔辈出,流言、打油诗和童谣往往比官府公文更容易引起民众的胡思乱想,若是再有人暗中煽风点火,后果不堪设想,这才是最令掌权者忌讳的地方。
但是姜铖却完全没有遮遮掩掩的打算。
他此生最痛恨的莫过于“妖”了,若不是因为“锦叶宫妖案”牵扯到他,他又怎会在边陲遭受风吹雨打?
即便他清楚自己这么做会引起诸多人不满,甚至可能引起皇帝震怒,可发自内心的快意还是让他做出了这个决定。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姜铖忍不住脱口而出。
周围人声嘈杂,百姓的惊呼赞叹声把让人根本听不清姜铖刚才说了什么,唯有紧随在姜铖身边的季元听到了。
他急忙打马上前低声道:“将军慎言!霸王身份忌讳,镐京人多眼杂,难免有小人摆弄是非!”
姜铖微微颔首,忍不住攥了攥手中缰绳。
披着白色披风的姜铖被沿途百姓视为“天神”,不知多少良家妇女为之倾心,当街晕倒者不在少数。
镐京府与静夜司紧急调派人手维持秩序疏通道路,饶是如此队伍还是走了两个时辰才回到静夜司衙门。
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由此衍生出“锦衣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