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强强联手糜家亲 皇恩浩荡擢校尉
朝廷的传旨黄门也在这几天到了,说了一大堆皇恩浩荡之类的,不过意思倒是很明白,说你们在广陵这里有力的威慑了黄巾军,现在剿灭了贼首,你们大功一件,朝廷是不会忘记你们的。wWw.WenXueMi.CoM现在给你们升官,赏赐。我被提升为长水校尉了,纪灵作为我的副将随我赴任。我自然重谢了那个小黄门,并且托他还给朝廷的十常侍送去了不菲的珠宝玉器。这些阉人我虽然很讨厌,但是现在还不是跟他们计较的时候,花店钱财,将他们为我所用又何乐不为。结果还真不出我的意料,收到我送去的重利,那十常侍原本对我这个旧老后裔原本还有些忌惮和排斥,现在大为改观,一致认为我是个识时务为俊杰的后起新秀,这也难怪毕竟像我这样的大家后人对他们这些卑贱的阉人客气送礼的还真是不多,让他们这些扭曲了人性的畸人感受到了那变态的优越感,自然在以后我的升迁路上,他们一路放绿灯。
在去长安的宣曲赴任前,还有几件事情要办:
第一是广陵附近山谷这个C**总部据点绝对不能有失,这里掌控着大汉朝所有的情报网,还有数量庞大的联络点,商铺店肆的运营,钱财粮布的储运,各地豪杰的招募等等,必须有人坚守。
第二必须做好广陵城的内应,将来直下广陵埋下伏笔。
第三要前往徐州,跟那里的糜家搞好关系。
这些年来,糜家不甘于在生意场上的地位,开始在政治上谋求地位,徐州作为糜家的大本营,这几年经过糜竺糜芳两兄弟的不懈努力和重金贿赂徐州太守。终于在徐州城的上层钩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现在要想拓展他们的关系网,在这兵戈不断的乱世生存下来就必须找对人,才可以像那位战国英雄吕不韦一样凭借自己的审时度势,奇货可居,终于达到人生的巅峰。袁家官居四世三公,权倾天下,大汉朝半数多的太守刺史都出自其门下,作为袁家的嫡子,袁术正是他们所希求的最佳人选。而对于袁术来说,像糜家这样的商家大户正好可以填补在军需和对外联络上的不足,而糜家多年经营徐州,要想将来轻松拿下徐州少不了糜家的帮忙。因为大家的利益相同,所以会谈很成功,糜家愿意尽其所有商号服务袁术的情报网,并奉上一笔可观的活动经费给袁术军作为军用。
而袁术任命糜芳为C**总部的代理部长,负责C**的日常事务,桥蕤为副手,负责总部的安全防卫还有监视糜芳的作用。凡涉及军情的所有战报都得直接通报袁术,有袁术批示,方可成行。糜竺仍然留守徐州,继续监视徐州动向,韩暹作为联络员跟随糜竺办事。对于糜家那位天资娇媚的糜环我也有耳闻,让我留在身边作为人质。
等这些都安排妥当,我们才大摇大摆的出发,纪灵负责整个车队的安全,张勋负责押运粮草,我因为还不能适应当时没有马蹬的坐骑而选择跟糜环,夏儿坐马车,对于此次换防宣曲,想必也是朝中那位叔父的主意,作为袁家嫡子,袁槐本身无子,一直视袁术为己出,当然不愿意自己侄儿去战场上拼杀,特别是上次袁术受重伤,命悬一线,更加坚定了他老人家要保护侄儿的决心,这次就是他力荐的结果,宣曲那个地方靠近京畿,朝廷有什么风吹草动也好就近照顾,升迁机会也大,且远离战火,他老人家也不必担心刀枪无眼,伤了袁术的性命。这点连纪灵也看出来了,看来这位素未谋面的叔父还真是思虑周到,爱护之心不言自明。天凉了,我也让人送去了几件上好的狐皮大氅给他,来到这个时空,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
一路上,都也相安无事,黄巾军自张角被剿之后,势力大不如之前了,而朝廷和地方的大军却是愈战愈勇,战事朝一边倒的态势。谁也无暇顾及我们这支千人车队,半个月后,我们一行顺利到达宣曲,印信交割完毕后,我成了这里最高的军政长官。
当日,本地的士绅贵族,蛮夷头领为我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希望借此搞好与新来主官的关系,从而保证他们现有的利益不因为换了长官而受损害;对于他们这种心里我自然明白,初来乍到,以后筹兵筹饷还少不了麻烦他们,现在倒有现成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对于他们给我的礼单,我是来者不拒,这样送的人放心,收的人也开心。这一晚喝的是宾主尽欢。对我这个新到的主官他们是接受了一半。
宣曲这个地方,作为大汉朝的主要养马场之一,附近有很多被迫内迁的游牧民族,大多来自北边,也有少数来自西边和南方,他们在这里主要是为大汉朝养马放牧,他们被禁止经营任何农作营生,平时就靠交换牲畜来获得生活所需品。朝廷内迁夷民养马也是为了弥补战马的不足,当时相比北方的战马又高又壮,南方马不但脚力短小而且耐力也有限,往往在与北方匈奴的的战事中落败。
如何确保战马的数量和质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要知道骑兵作为在科技不发达的条件的古代,是移动速度最快,攻击力最强,作战半径最广的最强兵种。这也是当时的匈奴骑兵,后来的蒙古铁骑敢于饮马长江的最根本的原因。骑兵影响之广甚至到了近代的抗日战争中,骑兵也是屡建奇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骑兵都是作为一支特殊兵种而存在。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历朝历代都重视与北边的关系,却只有秦朝蒙恬,汉武的卫青,霍去病,明朝的徐达曾经大规模出击北边,结果也只是点到为止,未能彻底消灭北边的边患。主要就是因为骑兵数量有限,兵源充足可战马奇缺,汉武为了筹集当时的二三十万骑兵曾经强征全国的马匹充军,也只能勉强维持军需。可见战马的缺失是中原朝廷一直未能入鼎北方的主要原因。战马虽然可以通过与北边的贸易交换获得,用现代的词叫做军需严重依赖进口。匈奴人也不是傻子,他不可能让你买他们的战马,过后再来打他。所以他会千方百计的阻扰马匹流入南方,有时候甚至不惜动武,只要他们有强大的骑兵,不愁没有生活必需品,与南方接壤的有广袤的边界线,他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守卫薄弱的地方入侵南方,待到南方集结军队前来的时候,早已经逃去无踪了。而追击人少了,反被对方剿灭,去多了,战争就爆发了,而且己方骑兵有限,形不成优势,在草地上步兵跟人家骑兵对阵,那不是空降兵**兵,一打一个准。另外付出的军费开支也是人家抢走的那点财货的好几十倍,不值得。这也造就了后世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那种又恨又疼的心理。
除了战马,骑兵的素质也相差很多,南方人吃的是五谷杂粮,生的是短小精悍,不像北方人日日都以奶肉为食,生的高大威猛。且常年放牧骑射,个个练就了一身好骑术,射箭也是一射一个准,有“马背上的民族”之誉。董卓能在汉末乱世坐上第一把交椅凭得就是实力,吕布是其一,更重要的就是他带领的西凉铁骑,西凉地处南北交接之地,董卓本身就长的身材彪悍,一副胡人样,他招募的也多是胡人,战斗力比起关中那些土生土长的骑兵,自然厉害无比,终于为他的西凉铁骑赢得汉末骑兵排行榜上的状元骑兵。
骑兵的重要性如此重要,要是拥有一直强大的骑兵何愁将来大业不成,纵然不能统一宇内,也可以独霸一方,安心过往我的一生。这里马匹不愁,兵员也不愁,俨然间我面前出现了一支强大的骑兵武装——
在宣曲错综负责的部落中,长水部落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一支,部众近十万,能上马弯弓的有5万多人,我这个长水校尉也因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