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心意已决
谢氏和苏冬林争吵过无数次,最厉害的一次是她搅黄了女儿的婚事的时候,那个时候苏冬林红着眼睛要和离。
儿女们跪着苦嚎了多日,她也低头认错,勉强算是过去了。
可是这次,苏冬林没有历数她的过错,也没有发滔天之活,就这样直接写了休书。
明明苏冬林比从前每次都平静,但谢氏这次却很害怕,她也顾不上此刻家中还有客人,直接哭着去寻郑氏,跪在她面前,苦苦哀求。
郑氏正在朱家的大姐二姐说话,谢氏就满脸泪痕的冲进来,抱着郑氏的腿,跪道:“娘,我是做了不少糊涂事,可我都为了这个家啊,现在当家的要休了我,你可要给我做主啊。”
郑氏看了主家两个姐姐,不等她开口,祝家人便起身,说她们去照看兰儿,等有空闲了再坐下来说话。
郑氏绷着面皮将主家人走出去,回头看到大儿媳,皱眉道:“进屋说话。”
郑氏气大儿子,一把年纪了,一点眼神都没有,明明客人在,偏偏要弄出这一出,再等一刻钟说话会死吗?
虽然朱家人并不算是外人,但谢氏这不管不顾的姿态,让郑氏很气恼。
郑氏坐在屋中,谢氏哭哭啼啼的跟进来,“娘,正月他爹要把我休了……我在苏家这些年,没有功劳也算是有苦劳,孩子们都拉扯大了,他、他却这样对我……”
郑氏有些意外,她这个儿子,向来没什么脾气,尤其是和谢氏成亲这些年,许多事情都忍了,为什么突然会要和离。
郑氏问道:“他为什么要休了你?”
谢氏哭噎顿了一下,再次落泪,“媳妇做了些错事,惹他生气了……媳妇知道错了,不想一家人就这样破散,求娘帮我求求情……”
哭哭啼啼半天,一点有用的都没有,郑氏有些急了,使劲拍了拍桌子的扶手,“你倒是说说,你到底做了什么,一个字有用的没有,我怎么帮你?”
郑氏一逼问,谢氏反倒开始支支吾吾,她也不知道婆婆到底知道了那些事情,万一自己说漏嘴,岂不是得不偿失。
看她这般,郑氏冷笑道:“怎么,口口声声说要我给你做主,却不敢告诉我到底是什么事,这么心虚,还敢叫屈?”
谢氏跪在地上,抱着郑氏的腿不肯松手,一直道自己错了。
郑氏道:“既然你不说,那我去找冬林,听听他怎么说。”
那厢,苏冬林找到文家业,低头道:“爹,我不想家里高兴的时候说这些,只是我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看着比自己还高还壮的大儿子,文家业低声叹了口气,“你想好了吗?”
苏冬林一脸酸涩,“想了一年多了。”
苏冬林是老大,从小到大就被爹娘教导着要多包容弟弟妹妹,后来成亲,又被交代要照顾妻儿,他是长子,又是长兄,有什么事情都会和爹娘还有兄弟商量,这次休妻,算是自己做的最大的决定。
苏新平走上前,拍着大儿子的肩膀,“你是我儿子,也是正月她们的爹,你既然做了这个决定,爹不会劝你什么,只是正月她娘嫁到咱们家这么多年,替你生儿育女,操劳家事,若是没有太大的过错,我们不能随意寒人家的心。”
苏冬林点头,“爹,我会在祖宗面前把事情说清楚。”
话说到这个份上,文家业便知道儿子心意已决,心里颇不是个滋味。
谢氏嫁到苏家以来,颇受郑氏的瞧不起,从前穷苦时,日子磕磕碰碰的过去了,没想到现在什么都好起来了,老大家的日子反倒过不下去了。
把休书给了谢氏后,苏冬林反倒不急了,自己搬到偏院的空屋子里,待兰儿出月子,就把他家的事情给弄清楚。
郑氏没从大儿媳口中听说什么,反而听苏新平说,大儿子休妻心意已决。
郑氏知道大儿子现在不是心事,又得知老大写休书的前一天和老二老三喝酒,便把两人叫道里屋,问问他们是怎么回事。
这几年,谢氏做过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哥俩怎么着也想给大哥留几分情面,便说让大哥告诉她。
郑氏气急了,“怎么你们两个也支支吾吾的,她到底做了什么?我知道她故意亏青儿的钱,还有悔婚,难道还有比这个更令人不齿的?”
苏冬桥不想让大哥难堪,也不想娘着急,便道:“大哥已经窝了一年多的气,娘若是心疼他,便再忍些日子吧,趁这段日子,让大哥冷静冷静,大嫂反省反省,于他俩都有好处。”
被儿子劝说着,郑氏也觉得有些道理,毕竟是这么多年的夫妻,也不能说休就休,冷静想想也好。
苏家人为了苏冬林和谢氏着想,暂时先把这事放一放,可是谢氏却不想安生,她求不到郑氏,便把自己的儿女都召到一起,把撕扯的破烂的休书扔到桌子上,哭嚎他们的爹要休了她,若是不想没娘,就赶紧求他爹回心转意。
苏家的五个孩子这次都来了。
文天佑和苏冬青三年才回来一次探亲,因着这个缘故,蒋氏想让家里的大人孩子都到京城来,小辈在苏冬青和文天佑跟前露露脸,以后有事也好找文天佑这个姑父。
苏冬林却不让苏正月和她相公来,正月的亲事成了南阳城的话柄,闹的他娘都写信问过了,这个时候一起去京城,肯定会惹爹娘生气。
蒋氏不想这个时候同他争吵,面上是应了,不让苏正月一家跟随去京城,实际上却让他们在后头偷偷的跟着。
待到京城后,蒋氏故意拖延时间,待女儿女婿追上来,才同苏冬林说,女婿到京城办事,只是顺路。
她之所以非要苏正月两口子一起来,是因为亲家在她们即将要离开南阳城时,给了她许多银子,说是盘缠,其实是想让自家的儿子同这个大将军的姑父亲近亲近。
蒋氏得了亲家的莫大好处,所以才敢阳奉阴违。
苏正月两口子已经到了京城,不可能不去苏家和文家,蒋氏摸准了自己男人不会在京城闹,所以才敢这么胆子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