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282】人才(一更)
这些日子宴殇收到了不少的国书,以往国书大多都是想要签订和平条约的,但经历了这数次战争后,再送上来的国书,就都变成了想要臣服大宴的附属国条约。
宴殇在收到这类国书的时候,召集了核心大臣,带着华墨兮一同开了一个会,商谈此类国书的处理方式。
有大臣表示赞同,大宴人力有限,就算是攻破了那些国家,也没有那么多人去治理,而且有的国家贫穷又落后,大宴就算是攻打下来,也需要耗费人力和财力去经营,并没有多大的好处。
现在这些国家愿意主动臣服大宴,成为大宴的附属国,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
当然也有人表示反对,大宴兵强马壮武器先进,士兵们战意盎然一路高歌猛进,正是一举拿下周边诸国,完成天下一统大业的时候,岂能因为几个小国家而放弃统一天下的大业!
“皇上,虽然拿下这几个国家,短时间是弊大于利,但从长远角度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皇上,臣也赞同拿下这几个国家,从战略意义上来讲,只有完全的统一,才会有真正的和平!”
拒绝谈和,拒绝附属国的大臣,明显要比赞同的大臣更加激进,也更加的有野心和斗志!
而宴殇和华墨兮,显然也偏于后者,他们努力了这么久,从末世位面兑换了那么多我战略物资,为的可不是几个附属国的存在!
宴殇和华墨兮彼此对视了一眼,都能够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勃勃雄心。
“大宴的剑既然已经出窍,不达目的便不会罢休!”宴殇在诸多争论声中,语气铿锵的开口说道:“诸位爱卿也不用争吵,四路大军都有着他们各自的使命,不胜不归!”
宴殇心意已决的时候,其余人是没有反对余地的,所以那些大臣们都沉默了。
随后的时间里,宴殇将吏部官员叫了出来,让他们做好官员储备工作,四路大军每攻克下一座城池,就务必要保证有至少有两名文官前去报道,至于武将方面,宴殇对兵部也有类似要求。
“朕的要求很简单,这些官员不要求有大才,但一定要能够保证战后地区的平稳过度,你们可能做到?”
“是,臣定当尽全力为皇上分忧!”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一同应是。
自从战争开始后,他们就一直在做这样的工作,这几年的科举考试和武举考试,他们都十分用心的在操办,已经积攒了不少可用的人才。
不过人才不怕多,他们想到人才的问题,就不由得想到了一件事。
“皇上,臣有一个提议,还望皇上和皇后娘娘能够应允。”吏部尚书转了转眼睛,突然就有点贼兮兮的说道。
华墨兮挑眉,这些大臣虽然都十分尊重她的意见,但一般无事的时候,可不会提到她的存在。
宴殇想了想,倒是隐约中猜到了一二,“你这是又想打综合学院的主意了?”
吏部尚书当即便弯腰行礼道:“皇上圣明,老臣的心思果然瞒不住皇上!”
宴殇暗叹了一声老狐狸,却是转头看向了华墨兮道:“学院的事,还是让皇后自己做主吧。”
大臣们是一点都不意外听到这样的话,毕竟他们皇帝陛下怕媳妇是全国百姓都知道的。
华墨兮也没什么意见,就是有些好奇,“学院的学生都会根据各自的情况去参加科举武举,你们也没有必要非得去学院走一趟吧?”华墨兮可不记得自己有拦着学院的学生去考科举啊。
吏部尚书状似苦恼的说道:“这就是娘娘您有所不知了,您那学院的学生啊,一个个都谦虚的很,明明学富五车,能力出众,却一个个偏偏觉得自己还有不足之处,非要在学院学习,根本就不来参加科考啊!”
“而且除了部分不愿意科考的学生外,还有一部分并不适合科考,但他们都是有着一技在身,微臣就想着,也将他们登记在册,若是有用得着的地方,也好将人安排上。”吏部尚书打学院学生的主意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所以调查的很是清楚。
华墨兮想了想,也确实是这样的情况,综合学院的学习氛围极好,许多学生入院后,就不愿意毕业了。
因为综合学院设立了许多科目,所以有的学生在学习完了这一科目后,还会选择学习其他科目,或者同一时间学习两到三个科目,用实际行为验证了何谓学无止境,甚至有的连官都不愿意做了。
“行吧,你可以去学院统计,但不可以强求。”华墨兮思考过后还是应允了,不过她明显有些不放心,“有的人既然不想入朝为官,便是他在某方面确实不适合入朝,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是,老臣遵命。”吏部尚书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
“不过还请娘娘应允,若是有需要他们的地方,希望他们可以出手,学院里的那些匠人和手艺人,实在是不太好请。”吏部尚书说完指了指工部尚书,“老臣这话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工部尚书总是来臣这里抱怨,说是手艺人都入了学院,连工部都缺人了。”
工部尚书见说到了自己,连忙出列解释道:“确实是这样,现在手艺好的那批人,都被学院招揽了,臣这里工作量却越来越大,实在是有些吃不消了。”
综合学院最初还真没有这么多手艺人,或者说是匠人,但随着第一批匠人的入住,综合学院的学习环境也被宣传的人尽皆知。
尤其是对匠人们的优待,很是容易的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匠人前去,他们有的成为了夫子,有的成为了学员,已然将综合学院当做是了匠人们的乐土。
“既然如此,两位尚书便一同前去吧,好好和学院的夫子们谈谈,他们都是心有国家的人,不会拒绝你们的。”华墨兮见两位尚书都说话了,笑着答应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