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军部之行

第三十七章 军部之行

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三日,薜元恺从四分区实地察看日伪的封锁与抗日军民**的情况回到吴家桥。才进屋,见侦察参谋严振衡和测绘参谋秦叔瑾在收拾行李,诧异地问:“又要转移吗?”

严振衡说:“我们和师长要到军部黄花塘去!”

粟裕听到他们的说话,从另一间屋子走过来,薜元恺连忙给粟裕敬礼,将四分区的情况向粟裕做了汇报。

鬼子和伪军竹篱笆将南通、海门、启东及余皋县一部用竹篱笆完全围了起来。他们将封锁线视为“清乡”的一个“法宝”,专门调集伪三十二师与三十四师担任警戒,不断沿封锁线巡逻,发现有人靠近就开枪,还恐吓群众:“谁拔一根竹子,谁就是新四军”,“哪家田边少一根竹子,哪家就是私通**”,“竹篱笆通上了电,谁碰上就要被电死。”

薜元恺说:“老百姓还真拿它没办法,诅咒说:可恨鬼子臭王八,竹篱笆,硬分家,粮田荒了没法种,有田有粮收不到它。后来四分区地方武装、短枪队、区队来了,给老百姓壮胆,教他们拔篱笆,如果鬼子和伪军找麻烦,让老百姓赖账,说是新四军游击队的干活。”

几个人笑了起来。

粟裕沉思良久,说:“看来要想个办法,给日伪致命一击。——用火烧,行不行?”

“我看可以,有的地方群众用火烧,比用手拔快得多,而且省力。”薜元恺回答。

正在四分区的陶勇与粟裕想到了一块,并和吉洛、张震东商量后发电报向粟裕请示,粟裕立即回电同意陶勇的方案,并指示二分区和三分区积极配合四分区的行动。

当天晚上,粟裕带着上缴军部海产品等物资和经费离开吴家桥,同行的有严振衡、秦叔瑾、管理科的王重,还有一个警卫连。第二天下午到汤家舍台北独立团驻地。第三天到林葛庄兴化独立团驻地。

台北独立团和兴化独立团是二旅李忠民的六团下放到地方,与台北、兴化地方武装合编的部队。兴化独立团派出一部,将粟裕护送到王文二垛。

沿途所见,满田黄秧,河边风车林立。众人心情愉快,唱起了《四季风车歌》:

“春风呀吹来呀暖又暖嗳!风车呀团团转,

播种插秧家家忙,为了抗日多生产。

救国公粮齐缴足,军队呀吃饱好作战。哎咳哎咳哟!

夏风呀吹来呀热又热嗳!风车呀种如梭,

太阳当头要车水,田里水满稻子活,前线胜利靠军队,一年呀收成靠风车,哎咳哎咳哟!

秋风呀……”

二十六日到安丰北边的野陈家,附近驻扎有七团的一个营。四分区因为是小林信男“清乡”区,地盘有些缩小,为弥补这种损失,粟裕将七团调给十八旅的刘先胜,要他们在淮宝、高宝地区开辟新区。

二十八日在晚间逆风坐船连过两道封锁线。七月一日下午十八旅长刘先胜的旅部。刘先胜护送粟裕一行到谭家套住了两个晚上。在谭家套得到四分区在陶勇和吉洛的领导下将小林信男构筑的几百里竹篱笆烧得精光的消息。

七月三日刘先胜送到刁家庄,七月六日,在十八旅作战科长蔡啸的护送下通过昭关坝。昭关坝的伪军暗通新四军,他们关起门,佯作不知,放他们通过。

粟裕过运河后乘船过邵伯湖,在扬州城北十五公里邵伯湖南岸的黄珏桥登陆,随后越过扬(州)天(长)公路,经顾家大庄、荣兴集、马庄、大通镇,于七月十二日到达新四军军部驻地江苏省盱眙县观音寺镇黄花塘。

黄花塘是安徽、江苏交界地区的一个小村庄,当时属安徽省,因有一口常年干涸难得蓄水的池塘而得名。这一地区是新四军二师的中心地区,大部为丘陵,地形起伏多变,进可攻,退可守,加上这个地区距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基本作战区较远,磨擦较少,群众基础好,政治局面相对稳定,一直是二师师部的驻地。一九四三年一月十日,陈毅、饶漱石率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由江苏盐城迁到这里,二师师部则迁到来安县大刘郢,黄花塘成为新四军继云岭、盐城之后的指挥中心。

新四军在“皖南事变”后已拥有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皖江、鄂豫、浙东八个战略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横跨五省,与华北八路军形成南北呼应的战略态势。

新四军的七个主力师中,有一师、二师、六师和七师是原来的新四军发展起来的,黄克诚的三师、彭雪枫的四师是八路军四、五纵队发展起来的,**的五师比较特殊,他的部队既不是由原南方游击队组成,也不是由南下的八路军部队组成,而是师长**从延安带一部分干部过去自己发展起来的,名义上属新四军序列,实际上受中央直接领导。罗炳辉的二师、彭雪枫的四师、傅秋涛的七师三个师,在淮南、淮北、皖中三地互为犄角,鼎立江淮,东逼南京的侵华日军大本营,北扼徐州日军华北派遣军,西瞰武汉京广交通线,南控长江水上运输大动脉。黄克诚的三师、粟裕统一指挥下的一师、六师则自北而南虎踞江苏。粟裕的两个师一北一南扼守长江口,直接威胁日伪统治中心南京和上海。

粟裕此行是参加军部的整风会议和汇报工作。军部按中央指示对师长以上干部开展整风运动,陈毅、饶漱石发电要粟裕亲自到军部参加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是**组织和成员的一种自我完善。

到黄花塘后,粟裕在陈毅和饶漱石的带领视察司令部各科。陈毅资格老、能力强,威望高。饶漱石则大权在握。在新四军的历史上,客观上一直存在着军政主官不和的现实。先是叶挺与政委项英间的分歧与争议,尔后是代理华中局书记饶漱石与代理军长陈毅不和。此时饶、陈二人矛盾尚未公开,但两位首长之间关系微妙。但不管陈毅还是饶漱石对粟裕都十分重视。

当粟裕在军部各科视察时,管理科长王重则在准备去扬州接楚青,严振衡、秦叔瑾和特务连则移往大通镇,后驻在李家楼。秦叔瑾得了疟疾,发寒发热,呕吐。

七月三十日粟裕到第二师见罗炳辉和谭震林。二师是饶漱石亲自蹲点搞整风的部队,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面很多,所以粟裕直到八月十号才回到军部。到扬州的王重已经将楚青接到黄花塘,粟裕与爱侣重逢,得悉儿子在扬州安好,满脸喜气。

回到军部后,粟裕让秦叔瑾到黄花塘来绘制苏中四分区反清乡要图,随后向军部机关和直属队介绍了苏中反“清乡”斗争情况。

时日寇新的部署已于七月下旬调防完毕。日寇第七十师团司令部设在扬州,第六十九旅司令部移驻东台,第七十旅司令部驻镇江,每个大队扩编为五个中队。第五十四、五十五大队开扬州整编,原防由岩切直属队及各大队抽机动部队接替,五十二大队仍驻如皋、海门及靖泰线。五十一、五十三大队至盐阜区接防。伪军方面,日寇为分散与国民党李明扬关系紧密的李长江部,在七月间调李长江二十四师颜秀五部去江都,二十五师秦庆霖部调泰州以东至姜堰线警备,令二十六师延伸至立发、柴湾、海安、丁所沿线。

苏中军区的形势继续紧张。

八月二十日,日伪北自阜宁,西自高宝、江都,南自如皋调集兵力,从东台、海安等地,突然向二分区台南、台北地区猛扑。此次“扫荡”日伪出动日寇四千多人,伪军三十五师、三十三师、二十八师、二十二师各一部约四千多人,总计出动八千多人。“扫荡”五天,扑空后分批退回,又转向三分区“扫荡”,也扑空。在敌情严重的四分区,日伪企图进一步强化南通,但所有清剿计划全部落空,敌“清乡”人员及特工在新四军的打击和争取下纷纷向新四军自首,各种迹象表明敌对四分区的“清乡”可能告一段落。

粟裕发电报指示,如果通中、通西各据点之敌全部撤退,即可能是“清乡”暂告结束。四分区应抓住此次反“清乡”胜利,在群众中进行深入宣传教育,以提高斗争热情与信心;对各界人士应进行普遍慰问,以便更进一步团结他们,对蒙难民众应发动各阶层人士进行普遍救济;对伪军则应扩大我反“清乡”伟大胜利的宣传,以促其动摇。粟裕特别提醒他们:“必须防止轻敌与骄傲,以防止敌人反袭。”

整风运动到月底提前结束,归心如箭的粟裕立即把侦察参谋严振衡来,布置回苏中的准备工作。

他说:“这次来淮南,我们走的是南线,兴化、江都、高邮地区和淮南路东的南部、中部都去了一下,情况比较了解了。现在要回苏中了,我不想再走老路,想从北面绕回去,从龙岗坐帆船经闵家桥到黎城镇(今金湖县)的淮河口,再视情况乘船或步行到淮安、宝应以西地区看看,争取在平桥以南、泾河附近过运河,再向南、向东南回三仓地区去。”

严振衡听了当时一愣:因为淮安、宝应以西地区和平桥以南、泾河附近地区敌情较为严重。回苏中可走的路很多,为什么首长要绕得这么远,而且专拣他们从来没到过、敌情和地形较复杂,而他们的地方工作较薄弱,甚至完全没有地方工作的地区走呢?

严振衡有点紧张,但粟裕主意已定,他就不便多问,也不好提意见,和秦叔瑾一起按粟裕的布置带着警卫连到移往铜城,随后到龙岗。

严振衡和秦叔瑾离开黄花塘后,粟裕和妻子楚青及王重也收拾行李准备前往龙岗。

临行,粟裕得到原苏中二分区副司令乔信明从上海治病回到军部疗养、临时住在招待所的消息。当时粟裕已定于当天下午出发,王重等随行人员都已做好准备,正在午休。为了不影响他们的休息,粟裕抽出午休时间,带了一些钱,一个人冒着酷暑匆匆前去军部招待所看望乔信明。

到招待所时乔信明夫妻正在睡午觉。听到粟裕的喊声,躺在床上的乔信明急忙用手撑着身体坐起来,激动地喊了一声:“粟司令!”

他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远在苏中的粟裕会来看望他的,喉头就像被棉花塞住似的说不出话来了。

汗水把粟裕的衣服都湿透了。乔信明的妻子于玲赶紧从水缸里舀了盆凉水给粟裕擦脸。天实在太热了,汗还是不断地冒出来。

“我这次是到军部开会的,因情况变动,今天下午就要走,所以只能抽中午时间来看看你了。”说着,粟裕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交给乔信明说:“这是我带给你的休养费,军部困难多,所以给你带一点钱,自己买些东西,补充营养,让身体快点好起来!”

乔信明是湖北大冶人,原来在彭德怀的红三军团当兵,随后在方志敏手下当参谋。抗日先遣队在怀玉山失利时,乔信明因弹尽粮绝而被捕,脚上铐着九斤半重的脚镣在监狱中度过三年。后在徐特立的亲自营救下重返革命队伍,走上抗日前线。由于长期的艰苦生活和三年牢狱,身体跨了,连马也不能骑,只能坐在担架上工作,直到下肢失去知觉,才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潜往上海治病。然而治病效果不好,只得回军部疗养。

乔信明是新四军里的一员猛将。他和叶飞率江抗二路孤军东进,攻占浒墅关,截断京沪铁路,火烧虹桥机场,杀得日寇闻风丧胆;在郭村保卫战中,他曾率一个营在顽军包围圈里如入无人之境,打得顽军到处乱窜;在黄桥决战中,是他带领一营在乱军中将翁达的独立六旅旅部消灭;在二分区他主管武装这一块,领导东台人民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抗日根据地。

乔信明想起以前驰骋疆场是多么的勇武神气,现在却被病魔捆住了手脚,上不了战场杀不了鬼子不说,还成了一个废物、累赘,顿时百感交集,禁不住失声痛哭。

粟裕理解他的心情,安慰他说:“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与牺牲的同志相比,你还有座青山。你好好休养,即使不能走路,革命工作还是有你做的!”

乔信明心境豁然开朗,脸上绽开了笑容。

与乔信明夫妻握手告别后,粟裕回到张庄,和王重前往铜城,后到天长县龙岗镇。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粟裕大将之弯弓射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粟裕大将之弯弓射日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军部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