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1)

我是谁 (1)

洗漱完毕,阿蛮打开衣箱,拿出一套绿色的衣服,问道:“二小姐今日穿这件可好?”

我点点头,其实并不知道穿哪件好,就由阿蛮挑吧。换好衣服,阿蛮扶我坐到铜镜[1]前梳妆。虽然铜镜的效果无法跟现代的镜子相比,但镜中人的相貌还是基本能看清的。

我端详着镜中的自己,忽然一惊——怎么穿越后成了别人,相貌倒一点没变呢?小乔不是绝代佳人吗?本人虽然自信长相还过得去,但也绝对担当不上绝代佳人之名啊……我再次怀疑我是不是穿越到了三国……不过也好,我还是我,省得哪天看到自己的影子还反应不过来是谁。

待梳好头化好妆,我发现完成后的效果还不错。乌黑的长发,大多松松的系在后面,只在脑后有一个简单的发髻,别了一支发钗;另有两束头发分别从耳旁垂下,也是松松的系上,很自然的搭在前面。妆化得简单而清新,先用了香粉,然后阿蛮不知用什么东西为我描了眉,再扫了点胭脂,最后用小指沾了点红色的东西涂在唇上,就算完成了。

我对着镜子东照照西照照——似乎自己还挺适合这样的打扮,或许真可以称得上是古典美女了。呵呵,自恋了一把。不过从整体装束来看,似乎是在汉代[2]。

“老爷和夫人说了,这几日二小姐都不用去请安,早饭[3]也会送到二小姐的房里来,二小姐只管安心休息就是。”阿蛮说道。

还要每早请安啊?阿蛮不说,我倒是不知道的。幸好这几日不用去,要不然又要出差错了。我一边想,一边对阿蛮机械地点点头。

不一会儿,早饭端上来了,虽只有白粥和几样小菜,却看得饥肠辘辘的我胃口大开。古代的吃的还不错,比我想象的好多了。

吃过早饭,似乎无事可做。趁着娘和姐姐还没有过来,我决定先向阿蛮了解点情况。我实在急着搞清楚自己现在是谁,穿越之前发生了什么。

怎么开口呢?我想了一想,对阿蛮道:“阿蛮,你跟我有多久了?”

阿蛮愣了一下,但很快答道:“阿蛮自二小姐十六岁[4]起就跟在二小姐身边,如今已经整整七年了。”

那我现在已经二十三岁了,倒是和我在现实中的年龄一致,不会是巧合吧,我暗想。阿蛮叫我小姐,我应该还未出嫁。二十三岁的女子还没嫁人,这年龄在古代是不是有点大了?我长得也不难看啊……不过姐姐应该也还没出嫁吧,真是奇怪。

“阿蛮,你多大了?”

“阿蛮比二小姐小七岁呀。”阿蛮的表情有点疑惑。

“嗯,你现在也十六岁了,也该嫁人了……”我用关切的语气说,虽然觉得自己有点装模作样。哎,没办法,我根本没跟阿蛮待过这么多年啊,怎么可能有所谓的主仆之情。

果然,阿蛮一听便急切地说:

“二小姐在说什么呀……难道二小姐又想赶阿蛮走吗?阿蛮早说过了不愿嫁人,阿蛮要伺候二小姐一辈子。”

啊?看来“我”以前就说过这样的话啊,真是歪打正着。

“谁说要赶走你了”,我微微一笑道,“我也舍不得和你分开呢。只是……”我犹豫了一下,想着要不要进入正题告诉阿蛮我失忆的事。

“二小姐!”还未待我开口,阿蛮忽然哭了,“阿蛮会再去求老爷,别再逼着二小姐嫁人了!但无论如何,二小姐可千万别再做昨天那样的傻事了!”

-----------------------------------------------------------

[1]铜镜早在商代就已出现。目前发现最早的铜镜属于齐家文化晚期,由此推断,中国的铜镜历史至少有四千年了。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鼎盛时期,汉镜出土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2]在汉代,一般女子的发型多为露髻,不加发饰,头发中分平梳,向后做绾,垂髻于脑后;而贵族女子则一般梳高髻,并戴发饰。汉代女子已有面部化妆,主要有红白黑三种颜色。

[3]现代人都习惯于一日三餐,但据专家学者考证,其实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时就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食不时不食”(《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汉代以后,一日两餐才逐渐变为三餐,且开始有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

[4]本书中的年龄均为虚岁

※※※※※※※※※※※※※※※※※※※※

附录2汉代女子的装束

在汉代,一般女子的发型多为露髻,不加发饰,头发中分平梳,向后做绾,垂髻于脑后;而贵族女子则一般梳高髻,并戴发饰,发饰有步摇,簪,珥,华胜,采胜等。汉代女子已有面部化妆,主要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红色是用花制成的胭脂,主要涂于腮红、眼影、嘴唇。白色是一种白粉,作用类似于粉底。而黑色主要是炭条,用以描眉。

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在服装方面,宽衣肥袖是汉代服装区别于其他民族服装的最大特点。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腰身大多裹得很紧,且用一条绸带系扎腰间或臀部。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但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成了深衣的主要模式。此外,汉代妇女也穿“襦裙”。这种裙子上窄下宽,不加边缘,因此得名“无缘裙”。汉代妇女也有穿裤的,但大多仅有两个裤管,用带子系扎。

在著名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实物中,有一种素纱禅衣,整件服装薄如蝉翼,衣长128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在领边和袖边还镶着5.6厘米宽的夹层绢缘,但全部重量只有48克,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稀世之品。

汉代男女的鞋的样式没有严格区别。男子多为方头,女子多为圆头,但又可通用。在日常生活中贵族着丝履。妇女出嫁时,应穿木屐,还需在屐上画上彩画,系上五彩的带子。

在配饰方面,因为儒家说玉有七种品德,都是做人不可少的,于是“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影响到社会各方面,贵族不论男女,经常必佩带上几件美丽雕玉。

三国和西晋时的服饰与东汉基本相同。三国服饰按其组成可分为:冠、衣、裳、袜、履、饰品等六部分,材料为丝、麻、葛诸种织物。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梦回三国之小乔传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梦回三国之小乔传奇
上一章下一章

我是谁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