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要学会在骂声中成长
20世纪80年代王选在从事激光照排系统研制时遇到的最大苦恼是,国内不少人只相信国外的名牌产品,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开始,面对洋货的冲击,国内很多人对国产系统缺乏信心。
1985年以前,很多人对照排系统市场的前景是表示怀疑的,理由是中国拣铅字太便宜了,新技术在价格上很难与传统方法竞争。
改革开放后,正在研制中的王选,迎来了一个更大的挑战,一些国外著名的大公司已经研制出了激光照排样机,并且他们来到了中国,开始抢占这块巨大的印刷出版市场。短短几年,已经有几十家报社用大量的外汇购买了这些产品。
从1988年开始,国产激光照排系统以强大的功能,仅有进口产品五分之一的价格称雄市场,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定货款就已经超过1亿元大关,一年后,来华销售照排系统的外国公司全部都退出了中国市场。
王选领导的方正团队始终坚信,电脑激光照排带来的是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其好处是不可估量的,因而推广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事实上后来的发展势头比我们想象的要迅猛得多。
王选说,从1978年到1988年,是最艰难的,我老说,要学会在骂声中成长。在这种压力下,我们就要坚信自己的方案,有极好的性能价格比,我们一定要把它研制出来,如果晚几年的话,可能市场就没有机会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国产激光照排系统在职988年成熟了以后,性能价格比非常好,而且价格差不多只有人家的五分之一,功能上也要强很多,所以我们的自信心一直没有动摇过。
从1975年到1989年的十四年间,围绕王选和激光照排的各种嘲讽和怀疑就一直没停息过。70年代,国内也有五家著名的科研单位进行汉字照排机的研究,但王选却认为,它们所选择的模拟存贮汉字的道路走不了多远,他提出,要走数字存贮式的激光照排道路。那时,王选还只是北京大学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助教,并且已经在家重病休养了十年。
当时日本流行的是光学机械式二代照排机,采用机械方式选字,体积大,功能差;欧美流行的是阴极射线管式三代照排机,对底片灵敏度要求很高,国产底片不容易过关;英国正在研制激光照排四代机,但还没有形成商品。当时国内从事汉字照排系统研究的单位,采用二代机或三代机的模拟存储方法,但由于与西文相比汉字字形的信息量庞大,所以难以解决存储和输出等技术难关。于是1976年王选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技术路线,跨过第二代和第三代照排系统,直接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王选后来回忆:"当时我是一个小助教,一点名气都没有,当我提出用数学的办法来描述字形,使信息量极大地压缩,当时这都是纸上谈兵。人们很难想象,日本连这个第三代阴极射线管照排机都没有过关的时候,忽然北大一个小助教提出来要搞第四代,基本上是相信的人极少,有人还把我讽刺为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说你想搞第四代,我还想搞第八代呢。"(资料来源:中央电视台网站。原文如此。)
从1976年至1993年,王选先后主持设计并实现了六代汉字激光照排控制器,采用双极型微处理器与专用芯片相结合的技术,在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较低的计算机系统上完成了页面描述语言的解释处理,使我国的电子出版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共获得8项中国专利,一项欧洲专利,并被评为首届中国专利发明创造金奖,王选也成为我国第一个欧洲专利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