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寻蟒虎洞逢奇迂 结义桃林效古贤(1)

一 寻蟒虎洞逢奇迂 结义桃林效古贤(1)

第一回寻蟒虎洞逢奇迂结义桃林效古贤

九月金秋,碧空如洗。骄阳虽仍似火却己难驱怡人的清凉。这是一片群腐乳山环抱的密林,经霜的树叶落了许多,绿色的林中泛起淡淡的金黄。

突然,这片林中如同飙落雷炸罡飓狂旋。立时山摇地动树折木摧碎屑翻卷嘶哮连连。约有盏茶的功夫一切又归于平静,依旧是阳光明媚万里晴空。远山近树四野平和唯余一片霾尘。

烟尘渐渐散去,林中景象大是令人瞠且。好端端的一片树林己经是枝断干颓残叶碎木一片狼籍,约有两三亩许已地被夷为平地。

这时一个人影从一株大树后闪出跃上一截半人高的断树之上。此人二十几岁的样子穿一身灰色的道袍,俊秀的脸上带有血痕额头汗珠欲滴,手执宝剑气定神闲昂然而立。

在这片刚刚被毁出的空地中间,倒伏的枝干连连颤动,忽地一下从底下窜出一物。天那!竟然是一条硕大无朋的蟒蛇。它长有三.四丈身粗近水桶巨头赛马首,估计不下七八百斤重。它身披坚甲从头到尾满布棱形斑纹,黑黄相间还掺杂着无数红色斑点,黑色的舌信不住地伸缩吞吐灵动之极。

道装打扮的人刚刚站定巨蟒己朝他游来,离有两三丈时忽地人立而起高有丈余,硕大的蟒头居高临下正对着他。一人一曾紧张地对持着,如箭在弦续势待发随时准备拼死一博。

这种蟒蛇极为罕见,它身形巨大性情暴躁行走如飞力大无穷。林中的虎豹熊兕远不是它的对手。能长得如此之大真不知历经了多少岁月,更不知有多少熊虎野兽葬身于它的腹中,它才是真正的山林之王。

这位道装少年姓李名荃,登封李家湾村人。自幼聪慧过人心地善良,一个偶然的机会救助了一位游方道人。这位道人传授他一些道家的武功,临别时又赠他几部经书从此他与道结了缘每日研习不断。

李荃从小父母双亡是哥哥把他抚养长大,只是嫂嫂心地狭促贪恋家产不容于他。见他每日不是练剑便是读书从来不理地里院里的活计,嫌他吃闲饭每日唠叨不止。对此他总是一笑了之从不计较,嫂嫂以为他年弱好欺吵闹愈甚。李荃无法潜心研习于是在一天夜里悄然离家,想寻找一个清静的所在。

半个月后他来到了嵩山脚下,这里的景色之美使他大为惊喜。只见峰峦险峻林森树茂错落迭幛,重重苍碧宛如翠屏黛幕。佳木奇藤琪花瑞草幽岩灵洞飞瀑流泉秀美绝伦实乃人间之仙境。

若能置身其间此生实不虚也。李荃喜不自禁蹬高远眺见景色又异,近处长林古木清晰明彻,远方突崖绝壑朦胧微痕。群山连绵起伏跌宕如波兴浪涌,又似万马奔突大有惊天之势荡人魂魄。

"风神气韵,妙得天成"。李荃看了许久叹道,"真没想到天下竟有如此佳境,早知有此何须在家中每日听许多唠叨被人嫌弃白白费去许多时光"。他再也按捺不住飞快地朝山中跑去。

几天后,在少室山的东侧一个极其幽静的地方,立木为柱复草为盖缚薪为扉。李荃祝告天地结庐名山,日习文夜习武参研道学融于山水之间矣。

这里突崖盘错峰壁如削古松屏遮,一线瀑布直挂崖边伸手可及。崖下石**之中栖有双鹰,树顶虬干之上常嬉松鼠直如神仙洞府一般。他参研道学立志要通彻达境,于是自号达观子。

他每日饮清泉掘黄精采野果,志高节范安之若素。一把竹算筹一根悬磁针,几本道藏经和那柄师父赠送的青钢剑每日相伴,参悟习练极是刻苦。这年他刚十四岁。

一年一度金风送爽,达观子趺坐蒲团神游太虚,忽被一阵鹰啸惊醒。但见东方天际彩云开处现出半轮红日,峦巅林稍被染上了瑰丽的红色。崖边古松枝叶涌动一阵清风挟着晨雾袭来,清凉湿润令人睡意全消。

这时有一物随风而落,他身不动将右臂探于庐外长袖轻舒内力微吐将其吸过托住一看原来是片树叶。这片叶子颜色嫩黄洁净无尘,叶展半轮柄细如针长不盈指状若摇扇,乃是崖上一株千年白果树的叶子。白果树干直如笔冠盖如伞,因其叶似鸭掌又名鸭脚树。果实似小杏果叶皆可入荮,味甘苦平涩,无毒,有引疳解酒温肺益气之功效。

山中不计日和月,一叶落知天下和。李荃屈指一算进山整整十年了,十年之中参研修习虽有所获但和这长久的光阴相比较尚不很尽人意。

每逢叶落时他都要采撷山果下山易粮以备冬储。这几天用功较勤感觉有些倦意,他慢慢地站起来活动一下腰肢扶住棚柱正要吟诗一首,却是触手有感他顺势摸去。这棚柱是他伐来的松干,摸到的刻痕乃是"闻鸡起舞""道法自然"八个字他立即振作起来。

"闻鸡起舞"乃是祖逖勤奋努力之典故,"道法自然"乃是参研修习道学之根本。在结庐的第一年他便用剑隽刻于柱,以此为铭以正行止。

祖逖,晋代名将年少志高。当时天下动荡百姓疾苦,忧思甚切常夜不能寐。每闻鸡鸣便曰:"此非恶声"。遂于月下拔剑起舞寒暑不辍,终成一代名将北定中原名垂青史。

嵩山有两条山脉东西蜿蜒一百五十里,东山脉是太室山西山脉叫少室山,嵩山七十二峰东西各三十六。相传,古代圣帝大禹有两房妻妾她们便是涂山氏姐妹,同事一夫一起居住时间久了尽管是一奶同胞也难免不和。

大禹国事繁忙无暇顾及,便在这嵩山的东西山脉各建一住处住所令其分开居住。东方为大姐姐居住,西方为次妹妹栖身。故东山脉称做太室山,为正,原之意。西山脉称为少室山,为次,偏之说。

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便建在少室山的五乳峰下,这五乳峰因有五个独立的山头而得名。其实这五个山头形态各异并不象是五乳,而分别是旗.鼓.剑.印.钟的形状。因此五乳峰又分别被称做旗峰.鼓峰.剑峰.印峰.钟峰。达观子结庐便在印峰的山腰处,他顺着古藤攀援而下很快隐于云雾之中。

少室山产野果最多的地方在他结庐之处的南二十里,没有道路山石参差迭障很是难走。他用了一个时辰才来到往年采撷之处,这里地势平缓树木种类很多。除了常见的雪松.桧柏.鳞杉外杏.枣.栗.榛也很多。

每到春季花儿盛开五光十色煞是好看,为此他曾来此赏玩。眼下却己经果实累累,大如拳小如豆,红黄青白颜色不一形态各异。

他拾起一个暴裂的刺球剥出里面的栗仁放进口里,脆嫩香甜很是可口。他捡拾采摘不时放进嘴里一颗,脆的是栗子柔的是枣子。就这样边采边尝边欣赏美景不知不觉走出了很远。

竹筐满了布袋也满了,于是他心满意足地身背肩扛地往回走。走了一阵感觉不对,这是哪里呀?他四面打量很是生疏。他每年都来这里以为是轻车熟路怎么也不会迷失方向,也真是巧不知何时天也阴了起来。见不到太阳,又没带磁针无法辩别方向。

在山林中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迷失方向。山深林密浩斡如海走出来谈何容易,最后渴死饿死或精疲力竭不能抵御野兽的袭击,总之后果不堪设想。

达观子对此倒不在乎,凭自己多年山林中生活的经验和一身武功决不至于束手待毙。再说这片林子也不算大方园不过二十里,只要照直走凭自已的脚程顶多两个时辰就能穿过。不能犹豫趁着天色尚早抓紧上路,他主意拿定辩认一番走了下去。

越走树木越密天光几乎全被遮住,四周益显昏暗远一点的地方已看不清了。突然身边的草丛中跃起一物,他心里一惊定晴看去那物巳消失在树后不知是狐是兔。刚定住神头顶上扑啦啦一阵响急抬头见一只大鸟向前飞去,并发**"嘎嘎"的叫声很是剌耳。

他不敢大意抽出宝剑全神戒备着朝前直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朝此方向只能越走越近。其实他己是东西错位南北颠倒,正所谓是背道而驰越走越远了。

林里越走越黑暗他摸索道朝前走,脚下全是残枝败叶踩上去软软的不知有多厚,感觉倒很舒适心里却舒适不起来。正走着忽觉眼前亮光一闪他奇怪地停下脚步,接着轰隆隆的雷声传来,原来亮光是闪电看来要下雨。

刚弄明白雨点己经落下,紧接着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下起了瓢泼大雨。借着闪电的亮光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粗大的树干斜在那里,他想躲到下边避雨。跑到跟前发现树心全空正好容身,他心中大喜便将布袋竹筐塞了进去然后自己也挤了进去。

他久居深山常以苦为乐,随迂而安己成自然。此刻蜗居树**听着外面的风雨声,品尝着山果觉得极雅。不禁诗兴大发略略思索吟道:

采秋逢雷雨,

欣然进古松。

闲品一山果,

闷听万马腾。

正自品评此诗的平仄韵律对仗是否严谨工整时,外面己是风停雨歇雷声远,几缕阳光射林中。

他手脚并用爬了出来觉得林中格外清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才发现洞中的气味不仅霉朽还有淡淡的腥躁。他细细地打量着雨后林中之景,见树木高挺,碧绡雾缦几缕金光从树隙射下透过雾霭直落在地。清风徐徐拂来,涤昏荡秽,山林之妙足令人心凝神释冥化苍然。他不禁发出一阵长啸,顿时鸟雀惊飞狐兔遁迹唯闻雨珠叮咚。

达观子来到树洞前将布袋和竹筐拉出来准备上路,却见洞中有几粒散落的枣子便伏身去拾口中念念有词:"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后面的话他生生地咽了下去。只见他双目圆睁张开的嘴巴再也合不拢,象是被点了**道一般。

就在这漆黑的洞里有一双绿莹莹的眼睛赫然而现,与他存身之处不过数尺,若不是竹筐相隔几乎就肌肤相亲了。这是什么怪兽的眼睛?大似鸽卵阴冷森然慑人魂魄令人胆寒。

那双怪眼似是看见了他动了起来,什么每临大事有静气,什么泰山崩之于前不为所动,什么骤然临之而不惊的这些铭信统统飞到九霄云外。他托地跳将起来发出一声厉吼,发疯般地将劈空掌向洞中打去。

只听洞中发出一声闷响,无数木屑伴着一团腥朽之气从洞口反激出来。达观子猝不及防弄了满身满脸,吁吁气喘中吸进了些许腥秽之气心中顿感烦恶。

伴着一阵腥风从洞中箭也似地窜出一条又粗又长的东西,只见它头大如斗色泽光鲜,斑斑驳驳纹路纵横血盆大口怒张露出勾状尖牙,一条分叉的舌信黑黝黝的不断伸缩。长长的身躯约有水桶粗细正擦着他的腿源源不断地滑了出来。

"巨蟒"!达观子颤声叫道。此时他己是呆若木鸡,双腿无力休想移动半步。他对蟒蛇并不陌生,如此巨大的不但从未见过听都没听说过。

蟒蛇的性情不一,有的温顺得可以养在家中陪孩童玩耍,有的却是极其凶暴,但是个个力大无穷。一条重有百斤的蟒蛇寻常壮汉是斗它不过的,就是虎豹等猛兽也要避它而行。

他望着源源不断滑过的蟒身心也收得越来越紧。忽然,他感觉有什么东西罩在头顶,似乎有一股吸力要使他离地而起。这又是什么古怪?仰头一看那条巨蟒的头不知何时已到了他的上方,大口张开做势欲吞。

可把他惊得魂飞天外,情势危逃是不可能了唯有一拼或有生机。求生的**使他精神一振,嚎叫一声手中宝剑朝上剌去。

这一剌虽是匆忙拿捏却是极准,拼尽全力出手真是疾如风快如电加上如雷般的怪吼万无不中之理。然而剑剌出后手上却没有丝毫触物之感,睁眼望去血盆大口仍罩于顶只是略高些。

一剑走空心有不甘,他双腿微曲催动内力使出朝天一柱香的招术再次上剌。这回看得清楚他快巨蟒更快,随着剑的上剌蟒头随之上抬,等他回剑时又随之降下。

两剑走空达观子心头火起猛地第三剑剌出,乘蟒蛇躲避之际他纵身想跃出险境。谁知蟒蛇更是狡滑血盆大口如影随形始终罩于顶上,真如悬剑在额危急万分。他前后左右连连纵跃终于躲过了这名符其实的灭顶之灾。

达观子亡命奔逃了一阵怎么也突不出巨蟒的堵劫,看来它是志在必得。逃生无望他将心一横暗想不就是个死吗?男子汉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悲,想至此立时心绪大定心不再慌手脚也不再颤了,靠在一棵大树上全神戒备。

巨蟒游到他面前,将身盘起高昂着头不地摇摆准备再度扑来。这时他才看清蟒蛇的全貌,硕大的身躯盘在一起足可占满庐棚。如此之大便是将自巳吞下去也不会吃饱他全神盯着蟒头盘算着应对之法。

蟒蛇捕食有三大绝招,一扑咬二缠勒三扫尾。寻到猎物后它习惯地先扑咬,接着将身躯卷来缠住猎物生生勒死后从容吞食。若是扑缠落空它会用长尾来横扫,以此蟒之力天下还没有哪种猛兽能抵得它一扫,轻则骨断筋折重则立即丧命。

他已想好了应对之法,应主动进攻抢得先机。要攻其头防其尾,多以树木来掩护进行游斗。这时蟒头后仰正蓄势欲扑,他移到树侧避免后退无路。说时迟那时快巨蟒张开血盆大口挟着风声扑来。

他飞快地闪到树后从另一侧绕出挥剑狠狠劈向蟒身,这一下使足了力气谁知它的鳞甲太过坚韧,竟将宝剑弹了回来只留下一道白印。蟒蛇一扑不中反遭暗算鳞甲虽然无恙却是痛彻骨髓。

巨蟒从未吃过这样的亏它怒气大发想用尾来扫树木茂密无法行使,只好向前移动寻机再扑。达观子依仗树木的掩护巧妙躲闪并不断偷袭得手,最后竟然忙里愉闲用剑将断枝削尖以甩手箭的手法连中蟒身。

连扑不中却遭袭击巨蟒狂性发作势如狂涛般地连扑而来,粗壮的身躯盘绕翻卷尾巴横扫。顿时林中象开了锅一样,树木折断枝叶翻飞泥土砂石迸射如雨,几个往复这片树林几乎被搅成一片空地。

达观子哪里见过这排山倒海的气势,横扫千军的雄威。若不是见机得早别说是人,就是狮虎犀象,铜铸的金刚铁打的罗汉也不能幸免于难。

达观子慌乱地向后退去,忽然脚下一软下陷有半尺深。急忙用力抬脚却是抬起左脚右脚陷下,拔出右脚左脚陷得更深。三下两下弄得膝盖以下全是泥水,这才发现这里是片烂泥沼自己正处边缘。附近还有一些兽骨白森森的令人毛骨悚然,不知是被猛兽遗弃还是沼中溺毙的尸骸。

前有恶畜后无退路达观子真是六神无主了。刚刚虽占了小小的便宜却于巨蟒毫发无损,反倒激起它的狂野之性。难道就这样完了吗?他不甘心挣扎着脱离泥沼想道反正也是一死,放手一博倒不失为壮烈。饶幸取胜为人间除去此害岂非快事?

想至此牙一咬心一横豪气顿生,他整整衣冠从树后闪出纵身跃到一株断树之上昂首向天巍然而立,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之慷慨悲壮。这就前面所叙述到的情景。

达观子引亢悲啸荷剑高诵道:"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其声朗朗其势凛然,激越铿锵直透四方。

此乃老子道德经文。其意为:天地长久不变,是因其不能生长自已而生万物,不为自已而为他人故能长生久远。人若要天地之法则以天下苍生为重自己为轻,慷慨赴死,他的真元将会长久存在。不以私心行事,反而成就了他的伟大。

这几句经文以内力送出,草树雾霭为之一震。巨蟒狂怒正盛舌信急速吞吐口中丝丝喷气,身躯后仰如满月之弓,劲力蓄定正欲全力扑来。经文吟诵便一反常态,初时呆立不动继而全身松弛下来凶焰己是渐消。

达观子见状大是奇怪,又一想管它呢良机不可错过。他悄悄将剑举起双腿微曲,将内力提到极至准备突然出手。见他举剑巨蟒微微转动只是和他对恃并不扑来。他突然双腿用力使出凌空飞刺的招术直向蟒头剌去,这一招计算准确时机恰到好处,内力充盈动作疾速万无不中之理。

然而如此精准的一招依旧落空使他惊骇之极,甚至怀疑这条巨蟒是否鬼魅幻化。其实巨蟒虽有异常乃是居高临下将他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楚,行止机敏人天生就不如兽,达观子的全力一博在它看来不过略略快些罢了无什了不起。

达观子一招落空又一招断瀑过涧攻了过去,此招乃是他从太乙剑法中几经揣测衍化出的一个险中求胜的制敌杀招。特点是于平缓回守中异锋突发,虽没经过实战但他对此颇为自信。

可是不论他身法如何灵动,剑招多么神速对它和对人似不一样。那巨大的蟒头好整似暇总在剑招的空隙中出现,只要他剑势稍缓长长的舌信便会拂面而至。

达观子也真不含乎,剑法展开随意杜撰。由原来的拚力实打变为虚实结舍,或两虚一实或三虚一实不等这样似是可以节省些内力。而那巨蟒似是变得有了耐心,随着他的变化而变化亦是虚实相间。

二十招后他越打越气馁,甚至后悔自己没早些逃掉。高手过招容不得半点疏忽松懈,何况和巨蟒相比他根本算不得高手,稍一走神巨蟒消失了。

这畜牲莫非又故技重施吗?抬头一看那张血盆大口正当头罩下,其速极快要想躲避已是不及。他哀叹道:"想我达观子满腹经纶,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本欲一展才华不料今日葬身蟒腹,更可怜的是无人知晓"。眼睛一闭听天由命。

过了一会,他发现自己仍好好地站在那里。仰脸望去蟒头却不知去向。这可奇了他为什么不吃我?达观子想了想恍然大牾,听人说蟒蛇习性和人不同。不是早午晚一日三餐,它十天半月才进一次食现在可能是不饿没有食欲。想到这里暗自庆幸抬腿便要溜之乎也,却觉脚下不便低头一看只吓得亡魂皆冒,他己被蟒蛇圈在中间了。

他正要跃起脱困却见蟒头迎面阻拦,换了几个方位皆是如此。打不过逃不掉蟒不吃,他觉得自己就象一只被猫抓到的老鼠正被**戏耍。正无奈何处忽然想起一句俗话:打蛇要打七寸。这说明七寸是蛇的要害那么这个畜牲的要害在哪里呢?他头望去蟒头下的七寸正是脖颈,又一想不对蛇儿扬起身子的弯转之处才是

七寸。如此说来这七寸并非长度而是名称,难道人的足三里**位还要从村外三里远处去找吗?它的要害应在这扬起的根部,事急从权姑且一试。

达观子主意拿定右手剑使出凤凰三点头的招术,剑自颤动幻出三点寒星直剌蟒的下颌,左掌内力充盈一声怒喝直朝它的要害拍去。

蟒蛇虽鬼终是畜类,和达观子相比心机上自是差着一筹。见宝剑剌来只顾头部躲闪不料要害遭袭心中大惊,情急之下将头猛地低了下来硬接此掌。

"哈哈,要害果然在此"!达观子兴奋得叫了起来,他抢得先机得理不饶人云剑护顶纵身跃出困境又是一掌拍出。巨蟒扭转身躯躲过袭击长尾一扫碎石断枝如疾风暴雨般向他袭来。这一招来得突然他使出浑身解数才勉强躲过,只落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他看出了门道插剑于地,双掌齐出掌力破空直袭要害。巨蟒则是腾越盘绕左右穿梭,忽而潜行于地忽而飞掠在空。一个攻得凶狠疾劲一个躲得轻巧灵动,同进同退妙到毫端恰似习武对练一般。

转眼又是二十余掌仍是掌掌落空,达观子内力不继己经气喘起来,他灵机一动何不如此这般来个骄敌之计。于是他逐渐将掌力减小,一直减到只有二.三成的样子。巨蟒信以为真也开始懈怠起来。

见计得售他心中暗喜成败在此一举,于是他提丹田之气贯于双掌劳宫**。待内力己到极至觑个空当大喝一声双掌齐出,一道掌风呼啸着直奔巨蟒的要害。

他的武学已经很有些功底,在江湖也勉强算得二流高手。这一仗内力虽耗去不少,此时孤注一掷全力施为威力亦是不可小觑。巨蟒本以为他己是强弩之末,岂知掌风突发凌厉之极其威更胜原来。它只好将身突降护住要害硬接此掌,它虽身躯壮硕鳞甲坚牢掌风之下亦是疼痛难当。

这全力施为的一招本应万无一失,殊不料这畜牲应变如此之快将其化解,这真是百密一疏功亏一篑。巨蟒遭此暗算狂性又发来势更凶,他双掌又出这回内力可真的只有二.三成了。

这点掌力对巨蟒来说不过搔痒一般,见他计穷于是全无顾忌直冲过来。达观子连剑都来不及拿连连败退,急切间使出了九宫连环步。这种步法看上去平平无奇,方方正正三三排列,其实深奥之极。

和蟒玩九宫无异于对牛弹琴,他足踏方位大袖飘飘从容行走却根本不能摆脱它。于是加力疾行却觉身后没了动静。他不敢贸然停借势回头望去,却见那畜牲己转身离去。他停了下来注视着它,更奇怪的事出现了巨蟒游到他刚才被困之处将他插在地上的宝剑衔起,头也不回地竟自去了。

这可真是奇怪,达观子此时方觉此蟒行事和寻常兽类有些异样,心中大是不解。习武之人对自己的兵器极为珍视,往往有剑在人在剑失人亡之说。迂到高手技不如人失去兵器倒也罢了,被这畜牲抢走可算丢人丢到家了。此剑乃是当年授业道长所赠如何肯舍,情急之下拔腿便追。

他几个纵跃接近蟒首,正欲发掌忽觉腰间一紧还没明白过来便如腾云驾雾般地飞了出去。仗着他有两下子身在空中飞行双手挥舞竟然抓到一根树枝,他借势翻身骑在了树叉之上。

待惊魂稍定向下一看,一切都显得有些小原来他居于三丈之上了。再寻那畜牲正悠哉游哉地衔着宝剑穿行而去转眼间隐于密林之中了。

达观子觉着自己不含乎,亡命之余尚想见义勇为稍带为人间除去一害,结果害没除成倒落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他的轻功并不十分好,如此高的树若在平时下去本就不易。现在内力大耗浑身乏力阵阵虚汗,偏偏这棵树又粗又直少有枝杈全无蹬脚之处,树皮斑驳就象那畜牲的鳞甲稍有不慎便会割破皮肉。

总呆在树上也不叫事,万般无奈达观子只好施展顽童村汉的爬树伎俩斤斗把势地下到地面。手臂脚踝多处划伤火烧火燎地痛,他一**坐在地上只觉得浑身如同散了架。

巨蟒身躯沉重留下的痕迹很清晰,达观子背起竹筐提着口袋紧追不舍。丢了剑脸上固是无光,居深山离不开它来防身。再有就是对于蟒蛇来说剑既不能吃又不会用,也许是一时好奇拿来把玩待玩得腻了半路扔下亦未可知。

追了有半柱香的功夫眼前豁然开朗,他眯起眼睛四处打量。这里的山石层层叠叠高的有两三丈低的也有一人高,参差错落形态各异。地上碎石铺满全系风剥雨蚀而就,石缝中稀稀落落长着不知名的野花草。

追踪到此路上没见到宝剑的影子,看痕迹巨蟒己进入石丛中。达观子观看了一会,觉得这里隐隐有萧杀之气。他犹豫片刻放下竹筐布袋折了根粗如手臂的枝干权做兵器,挥舞几下风声呼呼倒也顺手。

他实在累了便坐了下来把筐中的山果抓些胡乱充饥。山野之中凉风习习颇觉清爽,尤以大腿根部为甚。低头一看"阿也"!地叫了起来,不知何时长裤的裆部开了一个大洞,内部情形隐约可见。

这一惊不亚于初见巨蟒。他生性好洁不管多忙多累衣冠总是整洁如新,如此之窘态实无前例。惶恐之余想到此处除了自已更无他,便有鸟兽观之亦无伤大雅于是心下释然。他将竹筐布袋置于石上手提木棒继续追踪。

进倒石丛中身临其境更觉凶险。岩石的形态也更加奇特,有的上丰下锐看似摇摇欲坠像要迎面倒来。有的扭曲层叠像是被挤压的面团令人气窒。还有的突兀狰狞状似怪兽做势欲扑。再加上藤蔓拦路蛛网罩顶,似乎每块岩石后面都潜藏着危机。

他不顾这些沿踪蹑进。初时地上有稀疏的花草痕迹比较清楚,绕来绕去地上的花草渐稀痕迹渐无。他蹲下站起到处查找再无迹象。难道这畜牲上了天不成?又找了一阵仍无所获大是气馁。

看天色己是申时,虽然尚早也不能耽搁只是不知向何方去追。正踌躇间环顾四围目光一瞥心有所动,这是什么?他感到有一物很是奇特忙定晴细看。"维妙维肖,呼之欲出"!他不由得惊叫起来。

在一处绝壁的下部突出一巨大岩石,其形酷似虎头。他仔细观瞧不仅形状像,就连眼晴耳朵和口中的牙齿都依稀可辨。不知是天然生成还是人工雕琢。

寻不到蟒寻到虎倒也有趣得紧,好奇心令他奋力向前。硕大的虎头高有两丈,巨口张开深凹成洞。仔细看去虎头怒目俯视活灵活现极是威猛,真是鬼斧神功妙得天成。何为虎视眈眈,何为威震四方?今日再次领教。正观赏间他面色突变,失去的那柄宝剑赫然插在虎口洞内迎面的石壁上。

虎口洞不算很大,高有丈二纵阔均约丈五。他前后左石仔细打量皆无巨蟒潜藏的迹象,洞中一目了然无遮无挡更是无法藏匿。

今日之事步步奇处处险,可以说是一步步被引到这里。细想那巨蟒也透着怪异,若是普通兽类怎会做此令人匪夷所思之事?忽然一个异样的感觉涌上心头,莫非我达观子时来运转要有奇迂吗?想到此他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

他勉力镇慑心神来到洞中口念无量天尊仔细打量着宝剑,石壁坚硬平整剑插在一条缝隙中,这条竖缝与一条横缝相连与它处略有异状。达观子纵身跃起左手抠住石缝将身悬定,这回不但瞧得清楚而且触手有感面前是块方石嵌于石壁。

这块方石定是人工所为,里面莫非藏有非常之物?他心里一阵激动拔出宝剑轻轻将石撬落,眼前现出一个方形石洞他将剑抛下从中取出一只木匣跳了下来。

捧到洞口明亮处仔细观看,木匣长约一尺半宽有一尺厚半尺,色泽紫黑光润入手沉重上面贴有封条。他轻轻吹去灰尘现出封条上的字迹:大魏太平真君二年七月七日上清道士寇谦之藏于名山用传同好。

寇谦之!不就是那位太上老君亲授天师,赐与<<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图录真经>>兴五斗教,创天师教的寇天师寇真人吗?达观子喜出望外这可是他最崇敬的前圣先贤,寇真人珍藏的东西绝非寻常之物。

他用衣袖将木匣擦拭干净,仔细端详着合不拢嘴。紫檀木的匣子制做极为精细,发黄的纸质很是陈旧看来年代久远,上面的隶书字迹定是寇真人亲笔所书。他抱在怀里不忍释手就像一个孩子突然得到心爱之物,高兴得一刻也静不下来。不知里面藏有什么宝物,他几次想打开观看都强自忍住。

他将宝剑取来暗想这巨蟒绝非凡间之物,千方百计将自己引到这里实是一片好心。若非如此凭自己这点本领和它较量无异于以卵击石,便有十条命也丢了。于是他望空抱拳道:"蟒仙,在下达观子愚昧之至,不知阁下好意多有冒犯,引领之德铭记不忘"。

等他返回庐棚巳是次日黎明。他先将木匣供奉起来,沐浴更衣后跪行大礼道:"寇天师,弟子天生好道奈资质鲁钝修习十年进境甚微,今蒙恩赐定不负所托"。

传说中于深山幽洞偶有奇迂者,大多获武学秘籍神兵利器或灵丹妙药。也有获奇珍异宝金银财物者。有人痴迷于此竟远赴深山密林寻觅,殊不知此等事情可迂而不可求,究其源不过是一个"贪"字在作怪。这木匣之中究系何物?达观子没去猜测只想得到后自己应尽之责。

他深吸一口气竭力抑住激动的心情稳住颤抖的双手轻轻划开封条,一声无量天尊木匣打开了。见里面有一长方形的黄绫包裹,解开黄绫里面是一本白绢装钉的书。这部书薄薄的不过十几页,封皮上有五个金文古籀,奇形异状辨识不出。由于年代久远边角己见腐朽泛黄,他小心翼翼地用骨签挑开封皮里面夹着一张桑皮纸。

<<黄帝阴符经>>,他眼前一亮激动得叫了起来。桑皮纸上写着这五个字,与封条上的字迹相同。下面小字楷书是寇谦之的签名并押有红色印章。达观子只觉得血往上涌呼吸急促,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部失传己久的天书异宝。

想当年姜子牙潜心研习这部经书,挥兵伐纣开出周朝八百年基业;一代宗师鬼谷子将此书传于苏秦苏季子,头悬梁锥剌股终于悟出玄机游说天下联手抗秦,被举为六国都丞相成就一番大业。

他揉揉眼晴,<<黄帝阴符经>>五个字赫然醒目。掐掐胳膊,疼痛清晰绝对不是梦中。失传已久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至宝就在眼前,圣券在手**难抑他将经书摆好虔心再拜。

日出东方晴空万里,雾霭如纱漫断山腰。达观子神色木然斜依棚柱,如泥塑木雕般久久不动。<<黄帝阴符经>>翻开摆放通篇古籀奇文。有的像字有的却似鸟兽鱼虫,还有的像是什么符号.标记.图形。他对真草隶篆都习练过,这种文字却是首次见到。十个中**不识,那一.两个还是依据篆书的形状推测得出仍是不敢确定。

莫非自己福薄命浅造化低,最终还是与至宝无缘?他并不是知难而退之人,只是突兀的变化感情上的大起大落令人沮丧。头悬梁锥刺股前既有古人后便有来者,他立誓不懂就学就是走遍天下也要访得识这奇文之人。

‘‘‘‘‘‘‘‘‘‘‘‘‘‘‘‘‘‘‘‘‘‘‘‘‘‘‘‘‘‘‘‘‘‘‘‘‘‘‘‘‘‘‘‘‘‘‘‘‘‘‘‘‘‘‘‘‘‘‘‘‘‘‘‘‘‘‘‘‘

时近腊月天气越来越冷,达观子下山己有两个半月了。他到处寻访能人异士到现在仍是一无所获,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信马由缰地漫行在荒野间偏偏又下起雪来,飘飘洒洒很快四野一片白。

他紧了紧风帽寒风仍从领口钻入,腹中空空益发显得有些冷不由得想寻个可以吃酒的去处。四下环顾陌生得很竟然不知身处何方,仿徨间见前面似有一村野人家忙催马上前。

这是一户穷人家,刺蓬为篱柴扉半掩,他打声招乎牵马进院。屋门开了一个衣着破旧的老汉探出头来望着他显得有些紧张,他说明来意后老汉请他进去。

家里只有老两口,老妇病倒在床不时发出呻吟之声。达观子看罢心中很是凄楚,这老夫妇日子可怎么过?在这样的家里别说讨碗酒御寒,清锅冷灶的恐怕连口热水都喝不上。

他正要询问老妇人的病情外面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啪啦"一声估计是柴扉被人踹倒。接着许多进了院子老夫妇脸色顿时煞白。

门被推开了,"陈老头,真是难得一见。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回有银子了吗?拿来吧"!一个身材不高生有一双鼠目留有鼠须的瘦刀恰站在门口叫道。他声音尖细恰又似鼠叫令人听着很不舒服,见有生人在鼠目不住地向达观子打量。

"大管家,再宽限些日子吧,我实实地拿不出来呀"。陈老汉哀求道。"你们这种人就他娘的欠揍,当初借的时候笑脸相陪该还时就哭丧着脸,想赖帐是不是?今天本大管家来了可不是你三言两语就能打发走的。这银子你是还不还"?大管家脸色阴沉恶狠狠地说道。

陈老汉继续哀求老妇也从炕上爬起来夫妇二八齐向大管家跪倒哀声恳求声泪俱下。大管家不为所动厉声叫道:"再不拿银子出来我可要命人拆房了"!

达观子实在看不下去强压怒火上前将老汉扶起,接着又将老妇搀到炕上。"这位公子爷,你赶快离开这里他们有钱有势惹不起的"。老妇说道。达观子安慰她几句转身抱拳道:"原来是管家到了,失敬失敬"。"好说好说"。管家拱手还礼。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此乃天经地义之事"。达观子道。"着哇,还是阁下明白事理。请问阁下贵姓高名与这位陈老汉是何关系"?大管家连连发问。"在下达观子乃是过路之人来讨水喝,与这位老汉并无关系"。达观子说道,"只是在下有一事不明,这欠债还钱并无异议。不过这欠债挨揍讨债拆房却不知是谁立的规矩"?

大管家上下打量着他鼠目一转哼了一声道:"本管家倒是看走了眼原来你是来生事的。不过还是奉劝你闲事休管,你赶你的路我讨我的债他还他的钱。彼此无涉各自方便岂不强过趟此浑水"?

达观子见他不过是一富户的管家话语却带有江湖中人的味道,估计有点来头便说道:"你们富户和寻常百姓之间这点事情怎说得上什么浑水?何必说得如此严重,但不知他家欠你们多少银子?拿借据来我看"。

"喝!还真出来急公好义的了,看来你是想替他还。陈老汉共欠纹银连本带利共计八两"。陈老汉急道:"怎有这么多?我不过借了你们二两银子用来治病"。

就为了区区几两银子便要打人拆房,凭什么这样凶狠?家奴如此主人想必更加凶恶,达观子决心要见识一下。大管家将借据拿了出来,达观子一把抓了过来向陈老汉问道:"是这个吗"?陈老汉不识字依稀记得个大概,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茫然地点点头。

"我现在手头不便你们先把我的马牵去为质,等晚间寻来银子再去换回"。达观子道。"不行,我们只要银子马再好谁知是怎么来的?不明不白的我们再闹个窝脏,你这种勾当哄小孩子还行想骗本管家你算是打错了主意"。一句话惹恼了达观子几把将借据撕碎朝他脸上扔去。

大管家在这一带横行了十几年从没人敢对他说个不字,今日之事简直是奇耻大辱。他发疯般地叫道:"你给我出来"!达观子不顾陈老汉的劝阻大步朝外走去。刚出得屋门便听呼的一声风响一条齐眉棍迎面劈来,刚要躲闪另一条朝他腰间横扫而至疾劲凌厉似非庸手。

达观子习武以来还是第一次与人交手,若不是和巨蟒大战一番全无实战经验,就武功练得再熟也难躲过这突如其来的暗算。事发突兀他应对奇快伸左手将迎面劈来之棍向外一点,用的乃是四两拨千斤的功夫。同时左腿一撑身向右滑出三步。只听"啪"的一声响青砖砌就的门垛被打缺了一大块,另一条棍失去了准头两棍相交又是一声响两条棍变成了四节。

没想到这些人出手便使杀招分明是要置自已于死地,达观子怒不可遏反臂一掌正抽在持棍立劈那位家丁的后心。仓促间不过用上三.四成力却被他打得栽倒在地口吐鲜血昏死过去。他一晃身朝另一持棍家丁的面门抓去,家丁挥断棍招架却架了个空只觉前胸遭击身子腾空而起卡在院内的老枯树上。

他一掌一腿料理了两个偷施暗算的家丁正要朝管家走去,又被四个手持钢刀的家丁围住。见他们虽是普通家丁却是训练有素,达观下不敢托大亮出了宝剑全神应敌。这四人见他武功高强不敢妄动,双方僵持起来。

大管家见状急道:"上啊,将这家伙摆平,回去有赏......"达观子目光如电一扫而至,吓得他立即噤声。身处险境必须出奇方能制胜,乘其惊魂未定应尽快出招。他主意拿定突然朝对面之敌刺出一剑将其逼退两步,此剑志在退敌接着返身回刺。

后面的人见他背部破绽己现一心想讨赏只顾攻来,不料寒光闪现剑锋直指前胸再上前一步定要送上门去贯胸而死。只吓得他亡魂皆冒等刹住脚步剑锋又不见了,却听旁边的同伙一声惊叫接着便是钢刀落地的声音。

达观子连连得手心中大喜暗想不过如此,于是将身形展开剑点掌击在一片呼痛声中四个家丁全部败下阵来。大管家见势不妙转身要逃刚跑两步忽见达观子挡住去路,他一咬牙手中峨嵋刺舞得滴溜溜乱转出奇不意地刺去。

偷袭暗算是达观子深恶之事。今天的一切都是这位管家所指使,如此卑劣之徒岂能饶过。见峨嵋双刺来得已近招术已老,他左手横出抓了个正着。峨嵋刺的中间有个圆环套在中指根部和钢刺以轴连接,达观子稍稍一抖随着一声鬼叫管家双手中指同时脱臼。

达观子怒气未消抓住他的后腰单臂较力"嘿"的一声向空中抛去,眼看飞到院外,在人们的惊叫声中一个人影从外面跃起将人接住轻轻落到院内。身法之妙,轻功之佳令人称奇。

来人年近四旬身材细高,面色白净长眉星目鼻直口方蓄有五缕黑须。他头戴冲和巾身着灰便袍,周身上下整洁清新全无半点污渍折皱。神态从容举此儒雅充满书卷之气却又腰悬宝剑手执拂尘,原来是一位武功高强的道长。

好一派仙风道骨,达观子看罢暗暗喝采。此人虽着便装在观中的地位不低,凛凛一身正气却又为何出手相救这恶人?看来人不可貌相需要小心了。

"元清道长"。在场的众人连走来观看的百姓都上前见礼,元清一一还礼后来到达观子面前上下打量起来。见这个年轻人衣着简朴身材颀长,英秀俊逸气宇非常很是喜爱。"这位公子,贫道稽首了"。无论如何礼不可缺达观子还礼道:"原来是元清道长,失敬失敬"。口气冷冷自是含有戒心。

元清微微一笑道:"贫道出家在东五里处的紫霞宫,出外访友盘桓月余今日返回恰迂此事是非未辨仓促出手多有唐突,望乞鉴谅"。"在下达观子乃嵩山人氏,偶经于此见这些恶奴逞凶故出手略加惩戒。事已言明,道长乃方外之人既己插手便请同来评判是非"。他疾恶如仇口气虽有平和却不无责难之意。

幸亏陈老汉言明以往才消除了他对无清的怀疑。"你们出去"。元清道长一摆手家丁们乖乖退到院外,"达观子,这个名字好别致"。"在下原名李荃自幼好道故自取名号让道长见笑"。元清很是高兴道:"原来是位道友这可真是幸会。刚才非是贫道不辩是非,这些歹徒横行乡里虽多行不义尚罪至死。道友出手惩戒并无过错,倘若闹出人命来道友可以一走了之,这场官司可就着落在陈老伯的身上了"。

达观子忿然道:"一人做事一人当,岂能连累他人"!元清盯着他摇摇头暗道:此人空有一身本领却如此稚嫩全凭义气行事,如此美质良才若不加以雕琢岂不可惜。"贫道欲请道友移驾紫霞宫吃上几杯素酒然后纹枰论道,不知尊竟如何"?元清早见他的马上挂有一棋袋料他精于此道。

"道长如此盛情敢不从命了"。达观子爽快地说着将一锭银子扔给大管家道,"陈老汉债务己清以后不得再来寻事,否则决不轻饶"!大管家早己吓破了胆喏喏连声怎敢再来自寻晦气。说话间元清己给老妇诊了脉放下几粒丸药嘱其服用。

元清道长在这一带颇有侠名,百姓敬重恶徒忌惮所以他的话无不遵从。他命管家带人出去是想单独和达观子谈谈,再就是闻得阵阵恶臭想是管家吃此一吓裤中秽物已满。他胸襟宽阔为人平和,见管家己如此也算得其所哉,不想令其难堪过甚故令其退。果然管家只觉裤内粘稠冰凉行走不便,只好摇摆而移靠在门口左右为难起来。

在紫霞宫真武楼前平台上,元清道长负手而立仰望星空很是悠闲。达观子坐于蒲团面对棋局正苦苦思索,他已输了两盘都是中盘告负。这局棋他志在必得使出浑身解术刚到中盘又是举步为艰了,一番长考后他终于落下一子如释重负般地吁了口气。元清道长看了看没有说话朝楼内走去。

达观子见状心中一动暗道莫非有误?细审之下未见有异便放下心来。"为人不可锋芒太露,你得失之心太重棋风虽然犀利应变还算机敏,但缺少对棋理的领悟"。元清回来说道。他取来一卷东西展将开来是一幅己经发黄的地图上写"大唐疆域图"五个大字。这与弈棋何干?达观子不解。

元清道:"这大唐的疆域有多大你能想像得出吗"?达观子想了想摇摇头。"南北东西何止万里"。元清又将他最近所到之处指出达观子唏嘘不巳。真是不可思议,达观子久久地俯视着地图和棋局终有所悟。他仰望星空月如冰轮,放出银色的光令天地皆明。更兼远山近树楼塔殿阁淡妆素裹如冰雕玉琢,一时间只觉心胸豁然气朗神清。

二人归座重新把酒论道。"昔曰韩信忍**之辱最终成就汉室天下。若是他胸无抱负定要拔剑而起又将如何"?达观子己是心开天籁初晓机理答道:"倘若如此则只见匹夫不见楚王只见大乱不见大治矣"。如此灼见足令元清叹服二人遂频频举杯。

初见达观子时元清以为他只是一位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的江湖中人,只是出道尚浅涉世不深处事稍显稚嫩。又见他举止言谈不带江湖之风却有书卷之气且骨格透着清奇凛凛一身正气遂起爱才之心

一天的相处令他大是惊奇,达观子不但所学极广还有不世之奇迂。元清庆幸此番相迂遂倾心相授。达观子意外结识高人心中大慰,两人志同道合均感相见恨晚。

"道长,在下还有一事不明,普天之下贪官恶人为何如此之多"?这是达观子常想之事。元清道:"天地万物皆有定数和变数。假如一个幼童迷路哭泣行人多会关切询问,此乃人之善念亦可称为定数。同是此童啼于路边手中捧有一锭黄金,行人还会照常关切于他?又有几人不生觊觎之心此乃变数。所谓见财起异见钱眼开,便是这种样子。身为百姓一生困顿无财可见何能起异?身为官员权财直面,久之极易心中起异,于是为官不清起来因此身败名裂者还少吗?

"皇上固不喜贪官但酒色遮目他是看不到这些的。朝中对官员虽有课考,大多是山珍海味一顿彼此相安人人清廉,章程形同虚设。贪道闲暇无事近年来会同几位江湖朋友搞了个<<贪官册>>,里面桩桩件件触目惊心事实准确无误,贪官害民贪官误国呀"!

一席话说得达观子血脉贲张,不杀尽贪官百姓怎安?可是杀一只喂饱之狼还会再来一只饿狼,看来要想根除贪官还应先整肃朝纲想到此达观子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杀一个贪官不足以救一方百姓"。

元清满有兴致地问道:"此话怎讲"?达观子道:"杀一贪官不如做一清官,欲天下治须肃朝纲"。有如此之酌见己非初见之达观子,元清大喜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痛快!天将降大任于贤弟任重而道远,<<黄帝阴符经>>奥蕴非常。贤弟之奇迂乃是定数,将来解柝参研亦在贤弟。若寻得识奇文者有待机缘参悟亦非易事,你何不趁此时机多读些书以备所需"。

正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就是识得奇文以苏秦之能尚苦读数载方悟到真谛。自己怎比得先贤?切不可顾此失彼而疏学业。元清拿起他所摩<<黄帝阴符经>>道:"江湖之上人心难测,此经乃道家名典至宝切不可轻易示人。岂不闻‘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以后访贤时只需临下单字勿使成句,不为解文只为辨识以防万一"。

达观子心中感激牢牢记下。他将酒倒满二人举杯,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风清月朗万籁俱静夜己深沉。达观子和元清道长于真武楼前乘兴对剑,论起天下英雄来。

冬去春来,在通往长安的路上达观子正乘马急行。今春皇上隆恩科开制举选拔贤才。他本无功名又没在国子监就读所以需先到县里应考,不想获得头名使他信心大增。县令对他大加褒奖举家皆喜全族皆荣,兄嫂给他打点行装备酒送行。

李家湾十九为李姓本家,走的这天全村的人都来相送。此时他已复用原名李荃,拜别兄嫂和众位亲友以乡贡的身份赴京赶考去了。

这里离长安不算很远,乘马两天便可赶到。他心里兴奋路走得也快次日近午时长安城遥遥在望了。离长安越近景色越美游人也渐渐多起来,他恐惊扰行人将马放缓。遥见前面酒旗高挑,立刻觉得口中发干腹内也似空空如也。

见他到来早有小二迎上,李荃见这酒馆倒还干净便命小二先去饮马。自在外面的席棚下寻个位子坐下,简单要了两个菜自酌起来。酒馆的隔壁还是酒馆,小二的呼唤声厨子的刀勺声和客人们的猜拳声掺杂在一起很是热闹。

这时传来一阵胡琴声抬头一看见有位老汉边走边拉朝这里走来,他衣衫破旧此时还穿冬天的棉袍。他身后跟着一个相貌清秀手持竹板的年轻姑娘,穿着倒还整齐些只是蛾眉微蹙淡含忧郁。老汉见外面人少朝李荃略一点头算是招乎脚步不停地向里走去。

这是串亍头酒馆卖唱的,多为生活所迫才教女儿几段鼓词奔走他乡,被人欺侮是常有的事。李荃略略点头以示客气自顾吃酒。忽听里面嘈杂声起来句句污言秽语和众人粗野的哄笑。

"各位爷,各位爷,小人只能伺侯这几个段子。大爷点的小女实实不会"。这是老汉哀求的声音。一个人笑道:"姑娘不会这有什么关系,大爷我会呀过来过来让大爷我教给你什么叫‘十八摸‘"!接着是一阵大笑。"对呀,过来让我们公子爷教教你"!呼叫嬉笑乱做一团。

没想到皇城之外天子脚下歹人竟如此猖狂,李荃火往上撞双眉竖起陡即又复常态照旧吃酒静观其变。忽听姑娘惊叫起来老汉连连哀求,他忍耐不住正要站起忽觉一物带着风声从窗中飞来。

李荃本是背对窗户听风辩器判得奇准,他头也不抬飞快出手抓个正着只觉入手奇重知己被人附以内力,遂用功化解原来是老汉的胡琴被抛出。他若无其事地半举在手一盅白酒饮下后将胡琴轻放桌边,里屋立时静了下来。

卖唱父女乘机从里面逃出来,"老丈,胡琴在此"。李荃将琴托于掌心内力微吐胡琴稳稳飞到老汉身边,他将内力一收胡琴完好无损复归原主。老汉不及道谢拉着女儿慌忙奔走,刚出席棚便被里面的人追上。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太白阴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侠 太白阴经
上一章下一章

一 寻蟒虎洞逢奇迂 结义桃林效古贤(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