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滩涂变黄金

第76章 滩涂变黄金

如东县地处江苏省中部,是江海平原有名的鱼米之乡,是全国重点产棉县之一。两千多年前,如东县还是一片荒凉的沙洲。世事沧桑,多少潮涨潮落,多少代辛勤耕耘,如今,如东县像一片嫩绿的桑叶,斜放在南黄海边上。“海风人面黑,春草鹤田青“。这是当年文天祥来这里时的描绘。“春江堆蟹籽,海白结盐花。”这是王安石对这里的咏叹。

滩涂依陆傍海,每年以25米到35米的速度向外淤长,年增加4500多亩滩面。就像修建楼房层层加高,如东县的土地也在年年生长,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民谣云:黄海滩上处处宝,金牛天天出一条。这里,文蛤、青蛤、四角蛤、俯拾皆是;这里,竹蛏、泥螺、沙蚕随处可见;这里还盛产身价颇高的螃蟹苗和鳗鱼苗。

如东全县滩涂面积75万亩,占南通市滩涂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加上已围垦的共达104万亩滩涂,这与县内144万亩耕地相比,几乎是又一个如东。

这片滩涂外边是布满沙洲的两百万亩浅海区,整个沙洲群在海水下呈五指状向东、东北和东南发展,形成世界罕见的辐射沙洲,构成了宽阔的大陆架,这里是鱼、虾、蟹、贝活动的天堂。

从这里向外至35米等深浅范围内的海域,面积达五千平方海里,盛产大小黄鱼、鲳鱼、马鲛、鳓鱼、虾、梭子蟹等上百种经济鱼类,是著名的吕泗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首民歌《十二月鱼鲜》,将这些特点作了艺术的浓缩和概括,听了令人动容和倍感骄傲。

文蛤肉,被誉为“天下第一鲜”,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远在南北朝陶弘景《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过它的鲜美。“碧霞双竹”——所用三竹蛏,早在唐朝便和文蛤一同被列为皇宫贡品。人说:不尝蛤子鲜,怎知黄海味。名菜“爆炒虎爪”,即用四角蛤精心烹制而成。

从1951年到1981年的30年间,如东县人民先后十次围垦,修筑一百多公里海堤,向大海要回来29万亩土地,以目前109万人口计算,等于全县人均增加近二分七厘土地。雄伟的拦海大堤,是人民力量和意志的象征。

如东县有一条时而与海堤平行,时而逶迤远去的绿色林带,是北宋范仲淹倡导修筑的“捍海大堰”——后人称为范公堤的遗址。范公堤虽早已失去挡潮的作用,但却是千百年来如东人民与黄海风潮作斗争的历史见证。二十世纪初,南通实业家张誉在如东沿海兴办垦牧公司,是近代历史上一次较大规模的围垦活动,望着这方方整齐划一、作物茂盛的田园,你不能不赞叹往昔的开发之功。

六十年代前的野鸭荡,如今变成了绿洲。青砖托红瓦,短笛途可闻。新苗连天碧,歌声压涛声。

1979年,如东县科委在海滩上建立起了“如东县海涂开发试验站”和国内第一座耐盐植物园。科技人员在上级部门指导下,经过几年艰苦探索,闯出了一条用“水草萍绿”改造盐碱地的新路。

1981年冬天围垦的滩涂,土质含盐量高达千分之十四,1500亩荒滩只长了913棵盐蒿。1984年由县五位科技人员承包,试种耐盐水稻,当年亩产630多斤,多少块盐碱荒滩,就这样变成了希望的绿洲。

如东县棉花原种场,被誉为海涂开发先锋,他们坚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种植了几十种经济作物,建立了奶牛、种兔、种禽、罗氏早虾、鳗鱼和淡水鱼养殖场,办起了榨油、服装、水泥制品等工厂,最近,他们跟日商开展补偿贸易,速冻蔬菜厂正在破土动工。如同黄海滩上一颗明珠,展示了综合开发利用海涂资源的灿烂远景。

如东县文蛤每年出口量占全国一半,资源量数以万顿计,十余年来已为国家创外汇两千多万美元。鳗鱼苗,被西方人称之为“水中黄金”,“软黄金”,如东县的出口量已连续四年在省内夺魁。洋口养鳗场除了养殖鳗鱼苗出口,还大力发展成鳗、烤鳗,1983年全场实现利润达74万元。鳗苗资源丰富,水域广阔,技术日臻成熟,养鳗业前程远大,未可限量。条斑紫菜,富含蛋白质和碘、磷、钙等物质,当年黄海渔业村曾创下亩产1300多元的高产纪录。目前,如东县正积极筹集资金,引进加工机械,规划紫菜养殖万亩以上,以便让这种佐餐佳品,涌上更多家庭的餐桌。对虾,号称虾中之王,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在如东县也早已试养成功。五十年代围垦起来的盐场,正在走盐虾并举的道路。这里有多处适宜对虾养殖的滩涂,大者两万亩以上,小者五六千亩。如东县对虾养殖有着令人鼓舞的光明前景。在如东几十万亩滩涂上,还有着蕴藏量极丰,含有较高蛋白质的沙蚕,每次出口这种鲜活商品,都用冷冻车专送上海,直飞东京。如东县重视海产品保鲜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多层次增值。仅县水产局洋口冷库,冷藏量达1500吨。

如今的如东滩涂,处处变黄金。

1985年3月26日夜于如东县第二招待所5栋302室。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男山女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男山女湖
上一章下一章

第76章 滩涂变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