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后记

第168章 后记

杨远新

一个作家除了作品外,应该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因此,我的情感,我的爱恨,我的追求,我的理想,我的一切,全都融入在了作品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都是我用汗水、用心血浸泡而成。每一个画面,都经过了我眼睛的鉴别;每一幅场景,都经过了我心灵的筛选;每一道主题,都经过了我思想的凝炼;每一个人物,都多少有我本人的影子。所以,作家凭作品说话,作家凭作品立身,这是绝对的真理。

我深知,我的作品很稚嫩。我明白,我的作品很粗糙。我懂得,我的作品很肤浅。正因如此,我要总结,我要深思,我要奋发,我要再创造。生命不息,创造不止。生命不息,追求不止。我坚信,我会有更好的作品奉献社会。我坚信,我会得到更多读者朋友的认可。

我申报过重点作品选题,虽未获通过,但我毫无怨言。我也不自暴自弃,坚持写出来,交由读者检测、评判。在我心中,读者是最优秀的专家,是最公正的评委,因为他们从不搞团团伙伙,从不拉山头,从不玩宗派,也从不附加任何条件。

我提交过作品参加评奖,评上了我不狂妄,没评上,我不气馁。读者说好,才算好;读者喜爱,才是最好的奖励。诚如大众所说:金杯银杯,比不上读者的口碑。没有哪一个评委、没有哪一家评奖机构,能够像读者那样公正无私。读者是真正的上帝。我有多部作品被数次转载、连载,就连犯罪分子也喜欢看,反复看,这比得到什么大奖都令我高兴和鼓舞。

我希望评论家关注我的作品,但我从没低三下四求过任何权威。我希望权威部门主持召开我的作品讨论会,但我从没因此请客送礼拉关系,更不愿花钱买版面,买好话听,那无异于自己麻醉自己。

这一切皆因为我是一个业余作者,我是一个人民警察,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是一个中国公民,我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我有自己的良心尺寸,我有自己的做人底线,我有自己的追求目标。无论环境千变万变,无论社会覆地翻天,无论世界发生什么,我所坚持的这些不会变。人要有信仰,民族要有信仰,社会要有信仰,人类要有信仰。宇宙间什么都可以变,都应该变,人的一生什么都可以变,都应该变,但信仰不能变、不应该变。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信仰不能没有。一个人什么都可以丢失,但信仰不能丢失。一个人没有信仰,就等于没有脊梁,直不起身,挺不起胸,抬不起头,看不准路,迈不出步。一个人尚如此,假如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没有信仰,那后果简直不可想象。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没有信仰的社会,是一个可恶的社会;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是一个可怜的国家,其结局是任人糟蹋蹂躏,四分五裂。中国13.5亿人只要坚守信仰,随便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信仰战胜一切。没有信仰的人也是有的,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汉奸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卖国贼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贪污腐败分子呢?

我并不辉煌,但我很轻松。我并不富有,但我很潇洒。这是因为:情场,我不深涉。赌场,我不光顾。官场,我不眷恋。股场,我不沾边。米饭,我能食三两。白酒,我能饮半斤。女人,我驾驭一个。居室,我拥有两间。没有什么可以阻当我创作。我也毫无理由不潜心创作。创作成为生命的主体。我将坚持不懈地创作。我希望读者能够认同:杨远新侦探文学留下了时代的脚步,是时代的缩影。若如此,我此生还有何求?

借《杨远新文集》出版之机,我要感谢很多给我爱心、给我真情的人——

单位是大树,员工是树上的枝和叶,树大才能枝繁叶茂。我的工作单位湖南省公安厅无疑是一棵大树,让我这棵细枝、这片嫩叶,吮他爱的乳汁,吸他美的清泉,才得以保持四季常青的生命力。单位的领导、同事,是树上的粗枝、巨叶,时刻为我遮风雨,挡严寒,呵护我安全、顺利地成长。历届公安厅党委给了我诸多关爱,我深藏于心。以《杨远新文集》顺利编辑出版为例,首先得到了时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党委书记刘力伟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扶持,他指示有关方面要作为一项文化强省、文化强警工程高度重视和扶持,这其中有很多细节令我终身难忘,因此我才完全下定了编辑出版《杨远新文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时任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党委副书记、全国人大代表胡旭曦同志对《杨远新文集》的编辑出版关怀备致,批示有关方面大力协助,多次嘱咐我严把质量关,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厅政治部、厅警务保障部、厅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局、厅政治部宣传处、厅劳动服务公司保密印刷厂,严格落实厅领导的指示精神,给予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确保了《杨远新文集》顺利高效出版。在此,我向以上部门的领导邹安宝、蒋建湘、赵赞训、侯占先、何宝林、瞿宴平、吴大军、姚涤非、马宏成、李承毅等表示感谢!厅政治部宣传处调研员李广联同志承受高温酷暑的煎熬,对《杨远新文集》加班加点审核把关,提出宝贵意见。厅劳动服务公司保密印刷厂厂长文晓强同志带领员工为《杨远新文集》的印刷出版克服了诸多困难,堪称呕心沥血,精益求精。曹红娟、曹红波对排版质量十分讲究,从无丝毫麻虎,每遇反复修改的地方也毫无怨言,作仔仔细细地比对,展现了高度的敬业精神。这里一并致谢!

家乡是沃土,只要你不是一颗发霉的种籽,落下去就有发芽、破土、探头、昂首成长的机会,哪怕害虫咬,哪怕野猪侵,都能茁壮向上。因为这片沃土无限广袤,无限深厚,蕴含着世间最丰富、最真挚的爱,他毫不悭吝、毫不偏袒地倾注给每一株嫩芽,助推为参天大树,加入森林的行列。位于西洞庭湖畔的汉寿县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沃土千里,碧水无垠,滋养出了很多的名人伟人,对像我这样的普通匠人从不薄待,要风给风,要雨给雨,我在家乡工作的日子里,相继得到了汉寿县聂家桥公社熊家铺大队党支部书记邓应林、汉寿县聂家桥公社公社党委书记郭志才、汉寿县创作组组长曹一心、李扬中、汉寿县文化馆馆长刘金泉、汉寿县党史办副主任冯生敏、汉寿县委书记白连清、何秋舫、周立民等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保证了我的成长质量,做到筋骨强健,眼睛明亮,便能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倾吐出一篇篇贴近大地贴近人民的作品。如今为了让这些作品汇编成《杨远新文集》,向世人、向未来传递,家乡各级领导和父老乡亲给予了博大关爱和鼎力支持。尤其是汉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袁佑清、汉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何朝晖、汉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武俊、汉寿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党委书记邱鹏飞、汉寿县文联主席龚建平、汉寿县作家协会主席曾宪红、汉寿县沧浪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协堂等,把《杨远新文集》的出版提升到了打造汉寿沧浪文化品牌的高度,并在2015年6月17日召开的“汉寿县文化品牌建设暨首届沧浪文化研讨会”上给我频发了特殊贡献奖,这是对我的极大鞭策。数年来,历届汉寿县公安局党委对我的采访、写作、出版以及家庭生活提供了数不胜数的便利条件和热情关怀,让我感受到了汉寿乡亲和警察同行的双倍情意。这里,我向家乡领导和人民、向家乡警察同行深致谢忱!特别向公安局的老领导曾庆嘉、徐德福、余立友、戴幼辉等致以崇高的敬礼,祝他们晚年幸福,健康长寿!

母校是花园,老师是花园上空的艳阳,我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走来,与无数的鲜花为伴,时刻得到艳阳的照耀,甜蜜美满,幸福无限,所以我对曾经就读的每一所母校、对曾经教育我的熊家铺小学老师张理云、张维永,汉寿二中初中老师卢甲武、石国柱,聂家桥中学高中老师戴月英、钟代斌、罗先刚、胡秉权,武汉大学教授孙家富、向新阳、唐荣昆,对严格教育我做合格党员作家的武汉大学中文系党总支书记何安德、副书记刘俊昌、陈广胜有着无尽的怀念和感恩。特别是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文艺理论家、茅盾文学奖一、二届评委陈美兰教授对作家班、对我本人的教诲尤其深刻,在校时,她将攀登当代文学高峰的明灯挂在作家班每个同学的面前,给我们指明了奋斗的目标。无论我们毕业后走到哪里,这温暖的阳光一直照耀着不舍不弃。她对我本人的创作更是重视和关心。早在18年前,江苏人民出版社为我出版《中国刑警在边关》一书时,她从百忙中挤出时间作序,除了肯定长处,更重要的是指出了我在思想性、艺术性上存在的不足和今后一个时期应该努力突破的重点。我按照她的指引做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如今《杨远新文集》出版,她再次放下手头的重大研究课题,不分白昼黑夜地审读学生680万字的习作,热情洋溢地作序。母校情,恩师爱,如天阔,似海深,令我倍感幸福和自豪。我把无尽的情意藏在心底。我要求自己: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才是对母校、对老师最好的感谢和报答。还有我上一届作家班学兄、著名作家、青岛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杨志鹏,抽出宝贵时间为《杨远新文集》布局谋篇。还有我作家班同学吉成搁下正在冲刺的长篇小说创作,为《杨远新文集》第十卷《沧浪流水》作序,字里行间充分体现其专业水平和真挚情怀,对此我铭记不忘。武汉大学不仅师生情深,同窗情真,只要是武大校友,就会有一种特殊的情分和天然的凝聚力。阳卫国、张波夫妇与我中文系同届,经常一同行吟樱园、鉴赏桂园、领略枫园、品评梅园、探幽理学院、问鼎珞珈山,共同聆听何国瑞、陈美兰、向新阳、孙家富、余传朋、郑传寅、李慧芳、曹国臣、刘良明、易中天、黎山尧、曾庆元、张箭飞等名师的教诲,由此结下友谊,后又同回湖南工作,并与张波都在公安厅锅里吃饭,主客观都使得校友情谊越发光大。他们夫妇年轻有为,尽管都做官,且男主角渐渐做到高官,地位虽变,友谊不变,我的每一部作品里都充满了他们夫妇俩的爱意。这里我就不说感谢了,只希望继续给我关注和关心。

朋友是清风,吹散眼前的雾霾,驱开内心的郁结,让我明白无误地看准要走的路,昂首阔步地向前迈进。我与向远华、刘建佳的交往又一次证实了我的这种感受是千真万确的,达到了真理级别。早在1996年,那是我人生中遭受挫折,工作转型,创作处于苦闷、徬徨的时期,经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朋友陈少华介绍,结识了向远华、刘建佳,没想到一席谈话打动了我的心,给了我继续坚持公安文学创作的力量。人只有在饱受挫折煎熬时,才特别期盼友情的滋润,也才能分辨出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一句真言,一分真情,一个真诚的眼神,一个真实的举动,胜抵万金。从那以后,我与他俩一直保持着交往,这种交往并非朝朝暮暮,也并非吃吃喝喝,但凡需要沟通时,只要一声招呼就可以相聚,无论他俩在中铁十二局内的权柄如何日渐加重,也不管他俩的社会地位如何逐年攀升,友情毫无影响,从没改变。有的朋友只要得势,立马就变得陌生、高深,而他俩不是,始终关心我的生活,关爱我的家庭,关注我的文学,是我值得信赖、值得感谢的朋友。我人生中结交的像他俩这样的朋友还有很多,如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谭昌友、杨林、戴志勇、陈永安、胡晓明、张尚海、蔡玉龙,如关键时刻对我出手相助的彭碧艳、陈建国、徐双荣、李安娜、彭冠、边振德、刘咏梅等,如几十年的老友左连生、刘云迪、周国忠、周政坤、张万忠、张剑波、彭潮、杨明波、杨成云、杨名夏、郭慧明、黄维健、历可夫、曹嬿婉、曹劲风、胡开贵等,都时时像清风般抚慰着我,使我坚定不移地在文学创作的羊肠小道上攀登。还有两位英年早逝的朋友王利亚、刘昌宏,他俩生前曾经给我很多帮助和鼓励,我对他俩永存感念。

家庭是春泉。搞文学创作如同闭门修炼,其苦其累唯有自知。我一旦进入创作过程,对家中一切便不管不顾。编选《杨远新文集》的五年时间里更是如此。家人对我是百分之百的容忍,我对家人则是零忍让,稍不如意,就怒形于色。家人为我付出的多,我为家人付出的少。我的老伴陈双娥将所有家务一肩扛的同时,还为《杨远新文集》的出版承担了大量的文字整理、录入、编辑、校改等繁杂工作。她身为国家二级作家,这五年里除了写点诗词之外,就是为《杨远新文集》而忙碌。儿子杨一萌、儿媳李佳亦如此,把策划、设计等全部主动揽在了肩上。家人把对我的后勤保障工作更是做到了极致。五年里没日没夜的编辑工作,我能够始终保持精力充沛,做到体魄强健,皆因生活、医疗等得到保障。要感谢我的两个孙女杨天江和杨天汭,给了我精神的鼓励,力量的鞭策,情感的慰籍,对《杨远新文集》的编撰和出版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家人的每一个举动,每一桩关爱,就如同春天的泉水滋润着我的心。

湖南人民出版社,作为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湖南出版界的龙头老大,几十年来一直对我这个业余作者不舍不弃,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慷慨无私地把阳光撒满我的全身,把雨露注入我的心田,可我却未能回报走红的光泽,获奖的荣耀,发达的显赫,为此我深感惭愧。但该社历届领导黄起衰、熊治祁、李沛诚、李建国、曾赛丰、田树德并不以此为考量,他们的标准只有一个:人民大众欢迎的作品就是好作品。本届社长谢清风、副社长李声笑对《杨远新文集》更是给予了特别的重视、特殊的关照,我向其表示深深的谢忱!责任编辑赵颖峰在编辑《杨远新文集》期间,相继出任湖南人民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其忙碌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他对《杨远新文集》把关一丝不苟,令我感动。责任编辑曾诗玉除了自己对《杨远新文集》严格把关,字斟句酌之外,还组织、邀请相关专家逐篇逐章仔细审读,会诊疑点难点问题,确保了质量关,其优秀的编辑作风和对出版事业的敬畏精神令我钦佩。在此,我向赵颖峰、曾诗玉以及为提高《杨远新文集》质量和编辑水平付出大量心血的丁大重、李进先生等专家学者道一声发自心底的感谢!

湖南天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杨远新文集》的总策划,北京修哪儿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年轻的设计师王昕宇先生和湖南省公安厅劳动服务公司保密印刷厂曹红娟女士共同为《杨远新文集》设计了精美的封面和版式,这里我一并表示感谢!

我在编辑《杨远新文集》的过程中,浩然老师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现在我眼前,他是我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榜样和导师,我是读着他的《喜鹊登枝》《艳阳天》开始创作的,至今他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儿女》仍然是我创作上的坐标,他的人品、他的艺德、他的精神,对我影响最大,成为我难以逾越的高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始终不变的认为:浩然是一个英俊的男人,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是一个无私的党员,是一个善良的农民,是一个守责的丈夫,是一个热情的大叔,是一个慈祥的父亲。他创造的艺术高峰、他拥有的读者人群,他滋养的新生作家,他人品与文品的高度统一,中国文坛难有第二。只要是清醒的作家、有良心的文艺理论家,都会认可浩然在中国文坛上的崇高地位。

我在编辑《杨远新文集》的过程中,汉寿县创作组组长曹一心老师辅导教育我的画面就像一幕幕电影似的在我脑海里回放。他是我人生和创作的第一引路人。2015年9月22日,是这位尊敬的长者逝世十周年的日子,我永远怀念他,他在天堂看到《杨远新文集》出版问世,那张善良的脸上定会绽放出孩童般的欢笑。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人家说县里培养不出作家,他说县里是培养作家的好摇篮。人家说杨远新成不了作家,他说杨远新肯定能成作家、而且能成大作家。就是他的这两句话,让我在创作道路上坚守了一生,从没有半点动摇。

我在编辑《杨远新文集》的过程中,越发清晰地记得:编发我第一首诗的党史作家冯生敏,编发我第一篇小说的著名诗人方存弟、编发我第一篇曲艺的著名作家刘勇、编发我第一篇散文的编辑家李启贤、编发我第一篇获奖报告文学的诗人、编辑家郭味农、编发我第一篇获奖侦探文学的编辑家赵耀升,介绍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想尽千方百计为我提供优越创作条件的剧作家、汉寿县文联副主席陈定熙,我的长篇小说《春柳湖上》的主要人物黄春江的原型黄贤湘,他们虽然相继作古,但都永远活在我心中,每每想到他们我就信心倍增。

我在编辑《杨远新文集》的过程中,时刻都想说:向长期关心我成长,扶持我创作的老领导、老前辈原湖南省副省长杨汇泉、原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李贻衡、原湖南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党组副书记黄定宇、原湖南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党委副书记彭代福、原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方玉洁、原湖南省公安厅副巡视员、户政处长黄崇日、原常德地委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常德市政协主席王大元、原汉寿县委书记周立民、原汉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肖晋、高德顺、原汉寿县县长解正南、原汉寿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郭志才、原汉寿县创作组长李扬中、原汉寿县畜牧水产局长李学新、原汉寿县文蔚公社炊食员夏家财、原湖南省文联主席谭谈、原湖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执行主席周健明、原湖南省文联执行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未央、原湖南省文联执行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谢璞、原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孙健忠、原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扬、原小溪流杂志社主编金振林、原常德市文联副主席、《常德日报》总编易尔康等表示衷心的感谢!祝他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我在编辑《杨远新文集》的过程中,一直在回味:是著名作家贺宜、编辑家、理论家王华良引领我走上长篇小说创作之路,是著名作家谢璞引领我走上中篇小说创作之路,是著名作家金振林引领我走上儿童文学创作之路,是著名编辑家王中兴引领我走上小小说创作之路,是著名作家邬朝祝引领我走上民间文学创作之路,是著名电影编剧、连环画作家范若由引领我走上电影电视剧创作之路,是著名戏剧家杨任重、朱诗林引领我走上戏剧创作之路,是著名编辑家、曲艺家王宏志引领我走上曲艺创作之路,是著名高级记者周江南、高级编辑许光汉引领我走上新闻报道之路,如果没有他们手把手地教,心对心地传,我也许永远入不了门,至少要通过更长时间才能摸索出门道。

我在编辑《杨远新文集》的过程中,始终告诫自己:这套880万字的《杨远新文集》,尽管署的是作者个人的名字,但它是集体情感、智慧的结晶,凝聚了无数甘当人梯的编辑家的汗水和心血。衷心祝愿刘霄、刘杰英、刘美贤、刘春梅、刘春霞、蔡栋、鲁安仁、马小娟、郭良原、张钟声、向明胜、贺振扬、周广稳、王建幸、李动、李红珠、宗廷沼、许尔兵、黄爱民、赵玉立、李秀成、张廷波、吕燕英、吕仲泓、吕国勇、余茞芳、姜淦洲、姜楠、章连涛等所有爱我的编辑和所有我爱的编辑快乐无限,幸福无限,时时好运,天天开心,合家康泰,万事如意!

借《杨远新文集》出版之机,我表达了深藏心中已久的情感,有一种格外轻松和愉悦的感觉。我要感谢的恩人还有很多很多,恕我不能全部道来。总之,我将以更加勤奋的创作态度,奉献出更加高质量的作品,回报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国家!

2014年5月16日3时58分草于T1次11车11号下铺

2015年11月18日下午改于长沙麓谷楚信园106。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山小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大山小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8章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