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周利坤,神笔写风流
周利坤,《中国地质矿产报》驻福建记者站记者。1984年9月27日上午,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我当记者之前,是在野外搞地质勘查的。对那种艰苦的生活,我还是很留恋的。有很多事终生难忘。那年在岭里搞区调,听到山那边喊救命,我们3人便飞跑过去,发现一个老人正在乱草丛中,双腿被一棵大树压住,无法动弹,嘴里连声呼救,我们挪开大树,把他抬出乱草地,问他发什么了事?他一边呻吟着,一边比划着告诉我们,是他自己砍树,树倒下时来不及躲避,压断了腿。他那样子,他那声音,都表现出极其痛苦。我们依照他的指点,把他背到了离山两公里的家中,拿了他的生活必需品,又接着把他背到距他家一公里以外的分队驻地,用分队的汽车,把他送到了公社医院,没有收他家中一分钱。半途,有群众误以为是我们的车把他压伤了,还指责驾驶员。后来当群众真相大白后,男女老少,无不感激。
平时,我们称不认识的群众为“老乡”,沿用当年红军的称呼,我们觉得顺口,群众倍感亲切,关系不似当年胜似当年,不是鱼水更是鱼水,我们无论走到哪里,群众就像当年热爱红军一样热爱我们。我们更是把群众当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这极大地推动了找矿工作顺利开展。群众开水渠时,发现黄铁矿,以为是铜或是金,立即向我们报矿。我们查看以后,就把真相告知群众,并向群众解释黄铁与铜、与金的不同之处。
做好群众工作是前提,普查组内部搞好团结是保障。一个普查组,只有几个人,要合得来,工作开展起来才有味。如果自己的人合不来,普查工作是很难搞好的。我们普查组出外工作,还带上象棋,跳跳棋,羽毛球,有空就开展文体活动,这也是同事之间融洽关系,提高单位战斗力的好办法。白天野外作业,晚上整理标本,当天工作要当天理完。下雨天就在室内组织学习,一般没有星期天。因为要抢晴天,抓阴天,不阴不晴当好天,雨天才是星期天。如果地质系统的大学生调到地方工作,那可就吃香了,因为有本事呀!对于当地的矿产资源,山水分布,别的人搞不懂,学地质的心里有本账。抓起工作来有的放矢,说起话来言之有物,令人相信,令人钦佩。所以从事地质工作的调到地方后,有好多都担任了县长、书记等要职,像陆东明更是担任了省级领导工作。但在本系统可就不行了,因为大学生太多啊!领导岗位有限,不可能大家轮流来担任吧。像我们省局正副局长3个,其他党组成员4个,加起来才7个。测绘大队3个正副领导,要求都是工程师。不过有一点是我们地质战线的光荣传统,那就是历届领导班子团结的都很好。所以有战斗力,工作出成效。
我调到《中国地质矿产报》福建记者站工作后,责任就是宣传地质工作者。我牢牢把握住一点,那就是写地质工作者,不仅是写出“艰苦”的一面,更要写出“以苦为乐”的一面,表现出地质工作者的崇高与伟大,使人读后,觉得做地质工作者无上光荣,从而向往地质工作。地质工作者,除了艰苦的一面,的确还有值得向往的一面。地质工作者都有高学历,都有技术职称,也就有相应的社会地位。
地质工作者队伍中,真正差一点的要数钻探工,没有学历,没有技术职称,年轻时全凭苦力,年纪大了,特别是到了50岁以后,体力差了,重的东西扛不动了,高山峻岭爬不上去了,便自而然被冷落了,没有人理睬了。年轻时找对象难,年老了生存难。可是,钻探工又是地质工作的一个主要工种。现在有的队,机器在运转,实际是提上来了空转,没有人招呼。下达年度生产标准,早完成早回家,在家里可以生活半年。回来以后,要整顿好,非常费劲。
找矿的过程,也就是培养人的过程,也就是出人才的过程,还是出学术成果的过程。闽东南地质大队工程师李迎春,编成《山海经》,响誉全国。厦门水文公司工程师郭秉奎,水文工作保证质量,提供数据绝对可靠,所以无论到哪里都深受地方欢迎,都能很快打开局面。地质科研所高级工程师潘国祥,多年来埋头钻研技术,不卷入人际关系当中去,拿出了硬邦邦的学术成果,不用他也得用他,所以评了高级工程师,最近被发展为中共党员。归侨地质工作人员,也是了不起的。闽西大队有几个归侨,放弃了国外舒适豪华的生活,为国找矿。他们的生活遭遇很悲惨,但一致为找矿出力,矢志不渝,高风亮节,事迹催人泪下。福建雨季时间长,3月份至6月份,潮湿,多雨,雷电,大风,导致绝大多数地质工作者患风湿、关节炎病,非常痛苦。地质工作者中,除了本行业技术拔尖人才外,也还有大量的文艺人才。像闽东南地质大队张结同志,独自主办《闽东南地质报》,报纸虽小,但质量上乘,深受本行业和地方同志欢迎,起到的宣传发动作用非常之大。他原在部队搞文艺,发表过大量诗歌、散文,是难得的文艺人才。我的责任,就是把他们不为人知的事迹向社会广泛地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工作,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国家地质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