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信殿议爵
日头渐落,霞光满天,殿内光线有些昏暗,内侍们已经将高脚青铜灯点燃,一时间灯火通明。
宫女静步来回为始皇帝及几位重臣置墨添水,每个动作都极为小心轻柔,宫规制度森严,稍有不慎,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大臣之间则就各项事宜彼此交换意见,只觉没有任何纰漏了,就相互满意地点点头,印上各自的官凭文印,再改由宦官将竹简文牒呈到御前,由殿上的皇帝做最终批示。
众心为公,这个时候的秦廷还是很和睦的。
随着最后一份文牒批示完毕,殿上的这位千古一帝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李斯等人也纷纷吁了一口长气。
“众卿辛苦,时日不早了,就在宫中用了晚膳再回府吧。”始皇帝一展大袖,中气十足道。
此话一出,宫女纷纷上前撤去大臣们案几上的文砚墨宝,内侍宦官则将成堆的竹简文牒整理成档,以供御史大夫属部下发执行诏命。
“为国分忧,乃臣子份内之事,岂敢言苦。”以李斯为首的几位大臣纷纷礼拜道。
酒菜肉食端了上来,大臣再度行礼谢恩,才吃没几口呢,就见店外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
“御前护军统领蒙毅急报。”
君臣动作一滞,唯有蒙恬虎目一亮,有喜色洋溢而出。
“蒙毅?”始皇帝放下手中酒觥,“不是准了他一月的休沐期吗?这个时候来的什么急报?”
皇帝不解,李斯等人也不解,唯有蒙恬意气风发,不由得挺了挺胸廓,想必那事属实无误。
“宣。”
不一会儿,宦官捧着奏章和木盒缓步上殿,因为是急报,又一时好奇,始皇帝亲自动手拆开封印,抖了抖竹简上的泥屑,细细端详起了其中的内容。
须臾...只见冕旒轻微晃动。
再过半晌....始皇帝已经抑制不住内心激动,腾地从御座站起,不停的来回踱步。
再一沉下心绪,动手打开了面前的木盒。
接着,只见始皇帝双目放光,抓起木盒里粒粒晶莹剔透的细盐,看着细盐从指间滑落,不由得纵声大笑起来。
几个大臣面面相觑,不得其解,一时又不敢上前询问缘由,只得等始皇帝笑完了,这时,右相冯去疾才躬身禀道,“陛下,老臣观此物剔透细腻,可是细盐?”
李斯等人疑惑更重,不就是一盒磨得细了些、白了些的细盐吗?皇宫不缺这个东西,老大怎么就高兴成这样?
“的确是盐,众卿,你们都尝尝。”始皇帝笑意未减,捏起一点食盐就放进了嘴中。
“陛下不可。”这一突然的举动吓得侍候在旁的宦官大惊失色,急忙想要阻止,却被始皇帝一脚踹开。
“狗奴才,滚开!蒙家三世忠烈,还能害朕不成。”
宦官将木盒小心翼翼地端下来,众人纷纷递传尝试,的确是盐不假,但是却比自家平日里吃的青盐细腻多了,味道也要纯正很多,莫不是....?
才这样想,就见始皇帝举着蒙毅的急报竹简说道,“众卿,这的确是盐,但是,你们可知此盐从何而来?”
众人摇头。
“告诉你们,这是一个无名庶子从我大秦遍布四野的盐石里面提取出来的!都知道盐石有毒,这不假,可是如今却有人能把有毒的盐变成可供人食用无害的盐,你们说说,这样的大功,朕该如何赏赐?哈哈哈.....,这人叫吴嵩。”
说完,始皇帝令宦官将蒙毅的奏章下呈给几位大臣传阅。
少许,殿内便响起一片惊诧之声,便有首相率先发声。
“缺盐之苦,已扰我大秦数百年,几欲成了大秦的心腹之痛,百姓只能以盐布裹味,南北边关将士也因缺盐而致身虚体弱只堪固守边城而无力追击外敌,陛下,倘若真有人能从盐石中提取出可供常人食用的盐,断可除我大秦缺盐之苦,这无异于旷世大功,此人若不重赏,恐伤天下人之心。臣等,为陛下贺,为大秦贺!”左相李斯侃侃而谈,听闻此讯,也不由得心下大喜。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秦贺!”
“哈哈哈,众卿免礼,朕的话没说完呢,蒙毅在奏章里说,那个名叫吴嵩的小子不仅愿献出制盐之法,还保证在六日内炼制出削铁如泥的精铁,此二法一旦用以民政军务,你们说,我泱泱大秦,何愁四夷不平?”
龙颜大悦,真真儿的龙颜大悦。
这时,又见始皇帝把脸一斜,话头直指蒙恬,“蒙卿,这人出自你蒙家,蒙毅说乃是你家庄上赴边徭役的庶民路边拾遗而来,此事当真?”
有赞赏,也有猜忌,天下初统,六国余孽深藏于民间蠢蠢欲动,想刺杀始皇帝的不是一个两个,荆轲事件至今历历在目,让殿上这位老大不得不让人慎重细思,防微杜渐。
蒙恬急忙出班,跪道,“回禀陛下,蒙毅所言确实不假,昨夜臣下庄户四更连夜来报此事,事关国朝大计,臣下不敢怠慢,特令蒙毅前去查验,臣弟未回,真假不明,故未敢奏明陛下,陛下明鉴。”
蒙家与秦始皇的关系很特殊,三代侍君,鞠躬尽瘁,虽然不像王翦家族是地地道道的秦国‘土著’(原住民),却备受始皇帝的信赖,如果说李斯等重臣为国之基柱,蒙家除此之外,甚至可以说是始皇帝的一大依仗,此时蒙家在始皇帝心中的重视程度,乃至朝野上下对其已经有了‘非谋逆大罪而不杀’的传言。
“罢了,事出仓促,于情不明,倒也合乎情理,免礼吧。众卿,今日国朝得此喜讯,当庆之,至于这个叫吴嵩的庶子当作何赏赐,众卿就此事议议吧。”始皇帝缓缓道,说罢坐回御座,静心等待几位大臣给出商议的结果。
众臣轻置酒觥,信殿响起轻微的议论之声,几位大臣彼此颔首拂袖,互换己见,待得须臾,征得首相李斯默许,右相冯去疾自坐前出班,奏请了大家一致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