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一样的人,不一样的脑

6.一样的人,不一样的脑

人不可太固执,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守住永恒,等于蒙上你的双眼。

一天,一个商人在路上捡到一个小包,里面装着3枚金币。正当他为得到这笔意外之财而兴高采烈时,一位散步的人走来,说这包是他掉在这里的,要求归还。商人不以为然,声称:“谁捡到的,就是谁的。”

两人都据理力争,吵个没完,但在不知不觉中两人都自动调换了位置。金币原来的主人说:“既然我已经丢了就丢了吧。”商人则回答:“我是偶然捡到的,这钱不属于我。”这样他们的意见仍完全相反,就又争吵起来,不过彼此却互换了角色。

他们不知如何解决,于是到了法官那儿。法官仔细听取了两人的申诉,作出裁决:“你们谁都愿意让给另一人的金币,那么就由官方没收吧。”法官走了,两人却愣在那儿,仿佛有点后悔。

这时,法官回来了,手里拿着两个小包,说:“你们是这样固执,所以都失去了这笔钱。这给你们一个很好的教训:顽固坚持自己一成不变的想法而不试图理解对方,那就会受到损失。我也同样得到一次教训,那就是你们的慷慨和谦虚所给予我的教育。因此,我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份礼物。”

他递给每人一个小包,每个包里装着两枚金币。原来,法官为他们添了一枚金币。

每人失去一枚金币,却得到了更多……

有一次佛陀行经一个森林,那一天非常热,而且是日正当中,他觉得口渴,就告诉侍者阿难:“我们不久前曾跨过一条小溪,你回去帮我取一些水来。”

阿难回头去找那条小溪,但小溪实在太小了,有一些车子经过,溪水被弄得很污浊,水不能喝了。于是阿难回去告诉佛陀;“那小溪的水已变得很脏而不能喝了,请您允许我继续走,我知道有一条河就离这里只有几里路。”

佛陀说:“不,你回到同一条小溪那里。”阿难表面遵从,但内心并不服气,他认为水那么脏,只有浪费时间白跑一趟。他走了一半路,又跑回来说:“您为什么要坚持?”佛陀不加解释,仍然说:“你再去。”阿难只好遵从。

当他再走到那条溪流,那些溪水就像它原来那么清澈。纯净——泥沙已经流走了。阿难笑了,提水跳着舞回来,拜在佛陀脚下说:“您给我上了伟大的一课,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成功往往始于耐心,而失败往往始于急躁。在成与败之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空着的心,胜不骄、败不馁。

任何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法,只要运用恰当,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将会一踏糊涂。

有一次,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离职回国,纽约市商会为总领事设宴饯行,美国汉学家夏德应约担任了那位总领事临别致辞的翻译。在纽约商会和中国领事馆看来,让夏德先生担当此任实在是再恰当不过的。

但是当这位总领事起立致辞时,夏德教授却为之慌慌失措了,因为总领事说的是满口的福州话,他一句也听不懂。事到临头,他当然不能向商会当局临时解释说中国方言太多,他根本听不懂福州话。在一瞬间的局促不安之后,教授情急生智,他竭力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不仅默不作声,而且大做其笔记。当领事演说完毕之后,只见夏氏从容起立,用英语为总领事重新演说一番_一开头他便说,我(总领事)这次离纽约返国,内心里充满了一喜一悲的矛盾。喜的是即将重返祖国与亲朋久别重聚,悲的是与纽约请新交旧识从次握别……夏氏如此这般发挥了一气,说得情文并茂。当夏的“翻译”演说结束的时候,全场热情洋溢,掌声如雷。

秘方点拔:有两个人各持一杯水,并且都喝了一半。虽然两人所剩的水相等,但心情却不一样——患忧虑症的人,流露出一种无奈之情,认为“我已经喝了半杯”。而乐观者则充满希望之心,认为“我还有半杯水未喝。”。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不得不知的成功小原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不得不知的成功小原则
上一章下一章

6.一样的人,不一样的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