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敲门就进去

第八节 敲门就进去

一个姑娘经历了诸多的挫折,怎么也找不到成功的人口,很是迷茫。一次,她到美国旅游,在旧金山市政厅参观的时候,信步漫游到市长办公室门口,她不由自主地敲了门,谁知,一个壮实威严的保镖走了出来,惊问道:“小姐,我能帮你什么吗?”她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顿了一会,心想,既然敲了门,那就进去看看吧。她精神十足地对保镖说:“我能进去看看市长吗?”保镖仔细打量了她一番,说道:“可以啊,不过,你得稍等片刻。”说罢,他用监视和市长通话,联系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不一会儿,那个胖嘟嘟的市长,大腹便便施走了出来,很高兴地和她一直拍照、聊天,像一对神交已久的忘年交。那一次,她开心,心情很好。

美国之行后,她悟出了一个理:敲门就进去。再后来,她终于找到成功的人口。她就是央视《说名牌》双胞胎美女主持人之一马嵘乔。敲门就进去,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更是走向成功的敲门砖。否则,成功的人口永远在遥不可及的地方。

长时间的坚持,固然重要,但接近终点时的片刻决断,往往更为紧迫和珍贵。我们也许有长途跋涉的勇气,有长期吃苦的准备,但有时,缺乏的正是敲门就进去的精神。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巴拉昂是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跻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1998年因前列腺癌在法国博比尼医院去世。临终前,他留下遗嘱,把他4.6亿法郎的股份捐献给博比尼医院,用于前列腺癌的研究;另有100万法郎作为奖金,奖给揭开贫穷之谜的人。

巴拉昂去世后,法国《科西嘉人报》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他说,我曾是一个穷人,去世时却是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走进天堂的。在跨人天堂的门槛之前,我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走,现在秘诀就锁在法兰西中央银行我的一个私人保险箱内,保险箱的三把钥匙在我的律师和两位代理人手中。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当然,那时我已无法从墓穴中伸出双手为他的睿智而欢呼,但是他可以从那只保险箱里荣幸地拿走100万法郎,那就是我给予他的掌声。

遗嘱刊出之后,《科西嘉人报》收到大量的信件,有的骂巴拉昂疯了,有的说《科西喜人报》为提升发行量在炒作,但是多数人还是寄来了自己的答案。

绝大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是的是金钱,穷人还能缺少什么?当然是钱了,有了钱,就不再是穷人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一些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没遇到好时机,股票疯涨前没有买进,股票疯涨后没有抛出。总之,穷人都穷在背时上。另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现在能迅速致富的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一些人之所以成了穷人,就是因为学无所长。还有的入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每个党派在上台前,都给失业者大量的许诺,然而上台后真正爱他们的又有几个?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答案,比如:穷人最缺少的是漂亮,是皮尔·卡丹外套,是《科西嘉人报》,是总统的职位,是沙托鲁城生产的铜夜壶等等,总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巴拉昂逝世周年着所有人的好奇,问纪念日,律师和代理年仅9岁的蒂勒,为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什么想到是野心,而代在公证部门的监视不是其他的。蒂勒下打开了那只保险说:“每次,我姐姐把箱,在4856l封来信她11岁的男朋友带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回家时,总是警告我小姑娘猜对了巴拉昂说不要有野心!不要的秘诀。蒂勒和巴拉有野心!我想,也许昂都认为穷人最缺少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的是野心,即成为富己想得到的东西。”人的野心。在颁奖之巴拉昂的谜底和日,《科西嘉人报》带蒂勒的问答见报后,引起不小的震动,这种震动甚至超出法国、波及英美。前不久,一些好莱坞的新贵和其他行业几位年轻的富翁就此话题接受电台的采访时,都毫不掩饰地承认: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某些人之所以贫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即缺乏野心。

光目标远一点点掌风所至,半寸厚的木板应声而断。

这是跆拳道功夫中的劈技,练功人可以用肉掌砍断木板。高手讲,其实,多者几天,少者几分钟,大多数普通人都可以练成这样的“绝技”。

道理何在?当你准备劈木板时,你的眼睛肯定是盯着木板的上面,对么?那么你的手掌与板接触时,掌力已经是强弩之末。而假如你的眼睛盯的是木板后面半尺的地方,的手掌劈到木板时正好力量的峰点,因为你的目标还在半尺之外,所以,手掌会穿越木板的阻碍!把目标定得稍微远一点点,你可能做出让其他人惊讶的结果。

很多企业都在讲“愿景”,专家们为经理人作职业规划也在讲“愿景”,关键在于能否做到。

三星中国公司经常组织员工去做公益活动。有一次,他们到北京香山公园,爬山兼收集垃圾。香山公园的环卫工人是比较尽职的,路上包括树林里的垃圾很少,许多三星的员工空手而归,只有两位韩国籍高管,每人都收集到满满两大口袋的垃圾。在员工们惊讶的目光面前,他们讲:你们为什么只盯着脚下呢?原来,他们发现公园里有个不大的水潭,水面上漂浮着一些不容易打扫的垃圾。这两位高管脱掉鞋,卷起裤腿就下到水里,把水面上漂浮的垃圾都收集了起来。

其实,其他员工未必没有看到水潭里面的垃圾,只是没有想到要去做、或者不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而已。很多事情我们没有做到,是因为视线和思考的焦点不到位。比如掌劈木板。很多事情我们没有做到,是因为我们没有“敢于”或者“愿意”去想。比如“能否下到水里去收集垃圾?”那么,我们能否把自己的目光看远一点点、把自己的心理承受边界扩远一点点?

一念之间的成功日本的清酒与我国江南的黄酒比较类似,都是深受欢迎的普及型大众米酒。

但日本的米酒在明治之前是比较浑浊的,这是美中不足之处。很多人想了各种办法,却找不到使酒变清的法子。那时候,在大孤有一个名叫鸿池善右卫门的小商人,以制作和经营米酒为生。一天,他与仆人发生了口角。仆人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他在晚间将炉灰倒入做成的米酒桶内,想让这批米酒变成废品,叫主人吃亏。干完了小勾当,这个卑劣的仆人逃之天天。

第二天早晨,善右卫门到酒厂查看,发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现象,原来浑浊的米酒变得清亮了。再细看一下,桶底有一层炉灰。他敏锐地觉得这炉灰具有过滤浊酒的作用。他立即进行试验、研究。经过无数次的改进之后,终于找到了使浊酒变成清酒的办法,制成了后来畅销日本的清酒。

似乎善右卫门在“一念之间”就酿成了清酒。他的成功似乎是灵感乍现的结果,是神灵的格外恩赐。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被称为世界“假发之父”的富豪刘文汉,是靠餐桌上的一句话启发而灵感降临,一举发家的。1958年,刘文汉到美国旅行。一天,他与两位美国人共进午餐。当谈到什么新行业可以在美国大行其道时,其中一个人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假发”。刘文汉眼睛一亮。这顿午餐成了刘文汉发家的起点,回到香港,他立即创办了假发工厂。假发业为他迎来一条广阔的致富之路。

真的,有一种成功只在一念之间就实现的,与这种成功相对的是另一种情况,即对成功孜孜以求,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成功却不肯光顾。似乎成功很偏心,对有些人特别青睐,对另一些人却特别刻薄。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长此以往,米酒的浑浊一直是身为酒商的善右卫门的一桩心事,他肯定一直对此深以为憾,一心一意惦记着这米酒能变得清纯起来。所以当突然发现自己酒桶中的酒如梦想中那样清澈见底时,他的第一感觉是:洒在酒中的脏东西对酒具有沉淀功能,根本来不及思考是谁在搞破坏,就盯住这一巨大发现不放,这才最终酿成清酒。善右卫门制成清酒确属偶然,但这偶然是对善右卫门长期思索的最终报答,他的灵感乍现,是一颗热烈跳动的心换来的丰厚收获。还有刘文汉,他们成功的情形大致如此。不要因为努力一时不见结果而垂头丧气,更不要以为成功是神灵的恩赐而守株待兔。

“一念之间”能获得成功,是因为在此之间,已经经过了千锤百炼。

成功的真谛有人问一位智者:“请问,怎样才能成功呢?”智者笑笑,递给他一颗花生:“用力捏捏它。”

那人用力一捏,花生二,只留下花生仁。

“再搓搓它。”智者说。

那人又照着做了,红色的种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实。“再用手捏它。”智者说。那人用力捏着,却怎么也没法把它毁坏。

“再用手搓搓它。”智者说。

当然,什么也搓不下来。

“虽然屡遭挫折,却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这就是成功的秘密。”智者说。花瓶与木桶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

且一扔了事,干脆利索,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

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有。这就是,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后即可发现:1O~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O.1~1克的和0.1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是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发现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于考古或天体研究,从而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

这位极善思考的聪明人,就是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

可是,我们做到了吗?没有。

打碎瓶子的经历,我们肯定有过,可是,当包含其间的规律从我们的身边淘气地溜走时,我们拥抱过它吗?

没有!就因为迟钝!

如此看来,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万别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打碎了有位奥地利医生叫奥斯布鲁格,他父亲是个卖酒的,为了判明高大的酒桶里还有没有酒,这位父亲经常用手在桶外头敲敲,然后由声音判定桶里还有多少酒,是满桶还是空桶。父亲的这一做法启发了他,他便由此推论,人的胸腔腹腔不也像只桶吗?医生敲敲病人的胸腔腹腔并细心听听,不就可以由声音判明他的病情了吗?于是细细钻研,认真总结,终于发明了著名的诊病方法——叩诊。

有人更聪明,由木桶而提出了著名的“木桶理论”,即: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反之,只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怪不得人们常常大声疾呼要补缺补差抓落后环节,原来其意盖出于此。

如此看来,这个世界处处有哲学,瓶里有,桶里也有。。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好父母的经营之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好父母的经营之道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节 敲门就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