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对百家的安排
农慧敏顿时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农家周游天下已经几百年了!
这期间,并非所有的君主,都不看重农家,只是,农家研究的东西,收效太慢,而农家为了研究天下作物,又必须满天下的跑。
因此,在短暂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之后,那些投资农家的君主,便放弃了!
“陛下,老夫,老夫……”
农慧敏哽咽着,却是不知道怎么感激了。
夏青摆摆手:“不说这些,寡人知道,农家所做的事情,那是利在千秋的伟业,收效慢,回报几乎短期看不到,乃是正常的!”
见到陛下与一群老农相谈盛欢,一众朝臣纷纷围了过来。
夏青指着陈平道:“陈相,记下寡人下面的这些话,编入史册,以后此话不许更改!”
“喏!”陈平弯腰领命。
身为相邦,虽然陈平的权利已经被分割了出去。
青豚将华国的中枢做了很大的改变,在他的设想中,除了后世的六部之外,他又增添了工相,这是负责研究的,一应新事物的开发,都有工相负责。
负责开发海外事务的外相,目前外相的事物还比较单一,因此,只是有了构想,并没有具体负责的人选,在未来,这将是华国最大的权力部门,甚至能够统筹调动本土大部分部门的能力。
因此,对于外相的人选,他想将来交给自己的子嗣去看管。
与外相一样的是府相,这个部门将要负责诸子百家的事物,算是一个主管文化的部门。
至于原本的工部,则是类似于建设局这样的职能,铺设道路、修建城镇等等都交由此部负责,并且改名为建部。
因此,此时陈平所处的位置,将会是他即将拿出来的内相。
负责的就是统筹内部的诸事,并没有太大的实权,但是因为夏青的各项政令,除开军士之外,都会下发给他,因此,倒也算是有一个清贵的职位!
没办法,腹黑的陈平,与夏青在某些地方最是相像,陈平又是第一个投靠夏青的文人,不管是为了安稳老臣也好,还是处于个人情感也好。
夏青必须将陈平捧起来。
况且,他知道,自己的一番运作,必然会导致武人地位最高的,若是不扶持一个能够与整个武人阶层比拟的人物出来,他还真的怕自己老去之后,华国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
夏青沉思一番,开口道:“汝且记下,墨家弟子与我华国数功颇多,今日特赐墨家巨子国士的荣衔,享受年禄三百金。”
年禄三百金!
众人窃窃私语,这个赏赐可真重!
华国的相邦,才有年禄三百金的地位,就连国尉也不过是两百金罢了!
要知道华国的压铸钱币,乃是最为精美的钱币,拿到列国去,那是等重的金子,能够当做一倍半的金子使用的!
要知道,四方国家无一不想学者华国这样铸造出精美的钱币。
但是,就算是他们在怎么改进办法,却是做出的钱币,都有沙眼的!
而华国的钱币,莫说是沙眼了,就连一丝一毫的差别都没有!
这一点更是让列国难以仿制!
就算是秦国,在试着按照华国的钱币制作了一批之后,都不得不放弃!
因为,泥模熔铸出来的钱币,多多少少都是会有批量性的诧异的。
他们却是不知道,不过是小小的将材料分成两次制作,然后用压力将材料压铸成型,就能够做出来精美的华币。
夏青对铸造钱币的办法,规定了最高级别的严格发令,以防泄密。
甚至,就算是华国钱币,目前并没有仿制者,他还规定了十年一换磨具的办法。
为的就是杜绝有敌国采用仿制的办法,对华国采取经济战。
当然,若是让墨家的精英们,采取手动雕刻的办法,的确是能够制作出和华国钱币一抹一样的东西出来!
但是,这样制作的钱币,却是远远超出了钱币本身价值的。
这样的话,仿制钱币来打经济战,可就不划算了!
等待小吏记完之后,陈平看过了并无缺漏,遂朝着夏青点点头,示意自己记完了。
夏青继续道:“除此之外,给法家、农家、儒家巨子,皆授予此位,待遇不变,其他百家,以后但有建功,也参照我国官吏之法,依次升迁,百家巨子,在职者,以国士位为顶!
此令世代百家巨子,皆可获得,另,建有大功之百家弟子,亦可获得勋爵。”
众人顿时欢呼起来,这么说,只要建有功业,以后他们的巨子也有如此高的赏赐可拿啊!
而且,这还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个官方身份啊!
众人彼此看了看,当年的诸子百家,此时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一半,华国建立已经七年了,但是召集起来的百家也不过是只有三十多家。
甚至,有的百家,连巨子带弟子,也不过是只有两三人罢了!
倒是儒家、兵家、法家、墨家人员最多,甚至还不乏在列国担任重职的!
夏青继续道:“学府犹若池塘养鱼,单独一两种,只能导致池水越来越差,带过上一段时间,就无法养鱼了,学府也是这样的道理,故此,今后之百家,只要不阴谋推翻我国,只要不愚昧百姓,骗取财物人口,皆可存在!”
众人纷纷看向儒家,这么说儒家有点擦边啊!
对于众人的小动作,夏青并不在意,他的打算是在儒家推行两套学说。
这时代最为流行的公羊说定为国内儒家,然后准备将后世的程朱理学拿出来,在海外推行。
他要魔改天人学说,然后让海外来愚忠华人。
三洞大吷当不能再有!
作为一个平均智商都已经快要赶上海外精英智商的种族,岂能成为后世的“易锐格呕”!
甚至那种起始与猩猩体内,最后不可言喻到了昆仑人身上的大猩猩病,这个谈之色变的病毒。
竟然还有人跪舔患了大猩猩病的秧雪生。
甚至,有人明知,亦还义无反顾的来一次临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