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要有一颗公正的心
《新书·道术》说:“无私谓之公,反公为私。”韩愈说:“物不得其平则鸣。”可见,公平之说,占已有之。公平之人,公平之事,在史籍典册中,更是不计其数。就说唐代的大理寺少卿戴胄吧,此人办事就颇为公平。一次,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皇后之兄长孙无忌带刀进入皇宫,在官门口站岗的监门校尉未发现,按照唐律,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便都犯了法。可是,当朝宰相封德彝却说,无忌是一时疏忽,不能算犯法,校尉麻痹大意,应该杀头。唐太宗居然点头同意这么办。这时,戴胄挺身而出,明确表示:这样量刑不公平。他说:无忌带刀入宫,校尉没有发觉,两方面都是由于一时疏忽,如果量刑,应一视同仁,怎么能重此轻彼呢?戴胄说的理直气壮,有根有据,唐太宗只好答应重新商议。而再次商议时,封德彝仍是力主原判,戴胄便据理辩驳,寸步不让。指出,无忌和校尉,论其过误,情况相同,而枝尉是由无忌带刀入宫的缘故而致罪的,“于法当轻”。现在,轻罪反而重判,重罪反而轻判,“生死顿殊”,很不合理。坚决要求据法重新判决。唐太宗觉得戴胄说得有理,终于接受了他的意见,把无忌和校尉都免罪了。
这里的几个人物,长孙无忌是“国舅爷”,又是卓著功劳的开国元勋;封德彝是当朝宰相,大权在握,更有皇帝偏袒;监门校尉则不过是在官门口站岗放哨的小官,戴胄自己也不过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院副院长。可是他居然禀公直言,坚持公平断案,这是很不容易的。然而,惟其公平合理,才得到了李世民的首肯。除了戴胄,象包拯、海瑞这些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也都是办过一些公平事的。人们口碑流传,同样说明了公平之可贵。
历览古今多少事,公平之心,人人都不可缺少,这不仅是处事的必需,做人的起码道德,也是对一个人是为公还是为私,是高尚还是低下的一个严肃考验,同时是搞好群众关系,搞好工作的一个起码条件。你办事公平,说明你大公无私,大家就敬重佩服你、信任你。尤其是担负领导工作的同志,更要办事公平。如果办事不公平,搞邪门歪道,你那个单位就会出现歪风邪气。比方说,两个人发生了纠纷,让你去处理,是实事求是公半处理,还是偏袒一方,压制另一方,评奖评级时,是按照条件公平合理,还是不顾规定条件,只凭个人好恶亲疏,任意宽严;分配工作,是量才为用,选贤任能,还是任用亲信,排斥异己;批评表扬,是合情合理,一视同仁,还是不顾事实,厚此薄彼,“区别对待”,等等。对这类问题,你公平处理了,大家看得很清楚,自然信服了;你不公不平,假公济私,自以为很聪明,很得计,大家却看得明白。结果是,人们不仅对你不信服,甚至当众戳穿谜底,让你下不了台;而奸邪小人,则可能利用你的不公平,投你所好,乘你之隙,从你的不公平中捞到好处。这样,矛盾就多了,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工作就难开展了,所以,公平是待人处世的一个重要问题,切不可等闲视之。
当然,完全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也不那么容易。有时候,虽然主观上想公平,由于人的认识局限和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客观效果不一定那么公平。加上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要求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早晚东西各不同”,你即使公平了,站在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人认为不够公平。有道是:“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暖和麦要寒,采桑娘子要晴天,种田哥哥要雨天”,正是说的公平难。有鉴于此,周恩来同志就曾引用上述谚语说:“我们不要资产阶级的公平,要无产阶级的公平。要平不那么容易,只要公就行了。”出以公心,就可能把事情处理得公道些,而如果有私心杂念,那就难免不平,就会“木匠的斧子一边砍”了!
此外,对人对事要公平,不可偏袒偏护,而当别人处理与己有关的问题时,则不宜过分计较公平不公平。韩愈在《劝学解》中说得好:“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整天斤斤于公平不公平,老想着“但余自发无公道,只恐东风亦世情”,就会患得出失,甚至把本来公平的事情也看作不公平,从而积郁不平之气,影响思想情绪,以致影响同志关系、上下级关系,妨害工作。
“豆麻些事无须计,但祝黄河捷报来。”沈钧儒先生在《杂诗》中抒发的情怀,对于爱事计较的同志,当是一剂良药,不妨记之座右,时时自勉。
“白发惟公道,春风不世情。”一个公平的人,一定是一个群众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