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荣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
中国的领导者大多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因而养成稳重熟虑的心思,“喜怒不形于色”也是他们必有的修养。
距今1600年前,东晋偏安江左,建都建康(今南京),当时北方民族势力强盛,不断地以武力压迫东晋,司马王朝深受其苦。
当时东晋由谢安担任宰相。有一次,北方前秦大举南侵,以号称百万的大军渡江南来,而东晋迎敌者只有数万人,以寡敌众的例子,古来即多,但如此悬殊的兵力,却教东晋人民失去信心,人人准备再度逃难。
惟有宰相谢安,虽处于非常局势中,却仍冷静沉着。当他一切准备妥当后,便悠闲自在地饮酒下棋,好似不知前方有战事一般。
在谢安的运筹帷幄下,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东晋艰苦地打赢了这场战争,获胜的消息很快地传回京城的宰相府邸,这时谢安正与人对弈,看完捷报后,谢安仍若无其事地下棋。“有何要事吗?”客人好奇地问着。谢安答道:“没什么,只是前方的战士击败了敌人而已。”
在客人面前,即使是大军获胜,谢安也不改其沉着的态度。送走客人后,谢安返回屋内时,一不小心踢到门槛,撞断了木履齿,但谢安竟毫无所觉,喜悦之情竟硬生生地压抑下来。
凡夫俗子,遇喜则兴奋,遇悲则哀伤不已,内心的情感硬是难以控制,然而一位领导者却无法纵情悲喜,单独一人时或许尚可以发泄感情,但是面对他人或部下时,却得时时维持着稳重的形象,这岂是一件简单的事。
楚汉相争的时候,有一次刘邦和项羽在两军阵前对话,刘邦历数项羽的罪过。项羽大怒,命令暗中潜伏的弓弩手几千人一齐向刘邦放箭,一支箭正好射中刘邦的胸口,伤势沉重,痛得他伏下身来,主将受伤,群龙无首。若楚军乘人心浮动发起进攻,汉军必然全军溃败。猛然间,刘邦突然镇静起来,他巧施妙计;在马上用手扪住自己的脚,喊道:“碰巧被你们射中了!幸好伤在脚趾,没有重伤。”军士听了,顿时稳定下来,终于抵住了楚军的进攻。
古代的中国民间生活,悠闲自在;但居上位者,却是激烈地竞争着,尤其是权力的争夺更是不择手段,勾心斗角,互相排斥。在这种争权夺利的环境中,人人尽量掩饰自己的本性,来迎合权势,如果任意表现出来,就容易被对方乘虚而入,甚至抓住把柄,说不定因而失势,遭致杀身之祸,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养成“喜怒不形于色”的性情。
领导者必然得冷静沉着,才能做精确的判断,《孙子》书中曾言:“主不可怒以兴师,将不可愠以致战。”领导者一旦露出了真情,就容易为人所看穿,以至于受到拨弄,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喜怒不形于色”,亦即尽量压抑个人的感情,而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应付事情,这种性格才配作为一位领导者。
这种性格至少有二大优点:当集体遭遇困难时,如果领导者露出不安的表情或慌乱的态度,便会影响到组织全体,一旦根基动摇,就会带来崩溃。这种情形下,如果能保持冷静、若无其事的态度,最能安抚民心。与对方交涉谈判时,应具有冷静、成竹在胸的泱泱大风。如果把持不住露出感情,如同自掀底牌一般,容易被对方控制,而屈居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