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藏书之明堂
“族孙墟特来拜谒三叔祖。”阿墟一见老者之面就是一记跪拜大礼。
老者捋了捋下巴下的长长黑须,点点头,一副和蔼面庞的微笑道:“久闻君上失而复得一弟,你便是那公子墟吧。果然是少年君子,我卫氏一族的年轻一辈,你和那子南劲可并称第一。”
“子南劲?听这三叔祖所言对其评价甚高,难道他真得如此高才吗。子南劲此人既然能统御卫氏旁系一脉,与嫡系一脉相抗衡,想来必定非凡。看来我应当寻个机会,去会一会这位族兄了。”
阿墟心中这般想着,口中却道:“三叔祖谬赞了。子南劲乃我族中翘楚,族孙又怎敢与之相提并论。”
“哈哈。你小子也不用过于谦虚。老夫虽苟活七十余载,但也自问阅人无数,凡老夫过目之人,一眼便可分出孰优孰劣。以你当下之才能足以和那子南劲相较高下,只因你比之年幼十岁,当下正是隐而不发之龄,以你之才日后若破笼而出,必定一鸣惊天下。此一点,子南劲较你却要差上许多,他有当今之才,只因比你痴长几岁罢了。”老者哈哈一笑,口含玄机的说道。
“三叔祖之言,族孙墟愧不敢当。”阿墟心中被老者之言惊得不轻,又是深深一礼的谢道。
老者突然正色道:“小子,老夫观你年少机深,凡事多惯于隐忍。但古人有云‘年少本轻狂’,少年郎本就该张扬显性,意气风发,凡事隐忍过度,于你于人总归为不利之举。”
“老夫虽不问族中事,但嫡系与旁系之争却是心中了然,那子南劲年不及三十便已统御旁系一脉,以其之才,当今君上绝不是其对手,假以时日卫国君位必会易于他手。老夫观嫡系一脉年轻子辈,根本无人是其对手,故而族中两脉相争之事老夫也从不过问。”
“但今日你之出现,却完全打破了老夫以往的判言。追根究底,老夫总算尚属卫氏嫡系一脉,与你已故祖父乃是至亲兄弟,嫡系一脉之衰亡,绝对不是老夫所愿看到的结果。以往不过问,不是不愿而是不能。你之出现,又让老夫看到了我卫氏嫡系一脉兴盛之机缘。”
“今日老夫便破例提点你一句,你若能摈弃以往隐忍不发之举止,行些少年郎本该之举,奋发竭力一世,或取你兄而代之,或助你兄辅政于国,那子南劲绝非你之敌手,数十年之后,说不定能使我卫国成就先祖昔年之霸业。少年郎你只需谨记,世间之事,本无对错,只是存乎于一心而矣。”
老者长言一通,便不再说话,含笑望向阿墟。阿墟并未回话,只是深深一鞠。
“世间之事,本无对错,只是存乎于一心而矣。”这最后一句话,几乎顿时间便把阿墟喝愣当场。
十余年间的种种所历之事,一时间全部涌上心头。鬼谷里看人眼色的奴仆生活,今日里的卫公子墟,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可是自己的行事准则好像从来没有变过,只要遇事多会一味的隐忍,即使反击也定会谋定而动,一击必中,绝不敢拖泥带水,这样的习惯是他十年的奴仆生活所养成的,已经成了他的一种本能。
他自认凭此习性,所遇之事大多都会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极少会出现偏差。鬼谷时的他也常偷偷听鬼谷先生授课,所闻所见的都是些“潜谋于无形”“谋定而后动”“谋之于阴收之于阳”的道理,这些道理也自然而然的被他奉为了金科玉律,即便是行事为人也都参照此理。
可是他的这位三叔祖却告诉他“少年本轻狂”“存乎于一心”,这道理与他所奉行之法则却是完全的不同。不过仔细想想,少年本轻狂,在世间活了十七年的他,好像真的没有轻狂过,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郎却从没有轻狂的活过,细细想来绝对是人生一大遗憾。
正当阿墟思想瞬息万千,举棋不定之时,“世间之事,本无对错,只是存乎于一心而矣”却突然出现于他脑海之中,一行大字金光灿灿,如刻板样清晰的刻在脑间,字迹清晰无比,忽大忽小,一时间脑中之杂念都被它生生压了下去,仿佛这世间只剩下了这一行金字而已。
回过神来的阿墟却是惊奇无比,这种金字仿佛刻在脑中的现象竟然再次出现了,自他离开鬼谷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出现。
以前在鬼谷里,每次偷听先生讲论总会时不时的在脑中出现这样的金字,离谷之后再也没出现的事,让他以为这可能是鬼谷子使了一种神秘的术法,就像一些神奇传记里提到的妖术一样。
可是现在他知道自己错了,眼前的三叔祖明明就是个刚刚修炼到五级的武者,武功连他都有不如。以前的他还可以推脱看不透鬼谷子,所以鬼谷子会使什么妖术也能说得过去,但自己面前的这个老者却是万万不可能的,没有为什么,武者的直觉可是很准确的。
阿墟还发现,这些能让他脑海中生金字的话语,几乎全部都是他未曾听过的真言至理,每次听到总能让他产生一种与之共鸣的感觉。
难道脑海中能否生金字还与是不是真言至理有关系?阿墟脑中竟产生了这么一个奇怪的想法,也是一个可以稍微解释通这种怪相的想法。
接下来,这位三叔祖又和阿墟交谈了几句,却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话,刚才那种让他产生共鸣的话则再也没有出现。
心中有事的阿墟,不愿再在老者面前多做耽搁,依然举止有礼的问了几句关于他想去御史府的藏书之地的事情,老者都和他说了,也同意让他去浏览书籍。这样的待遇平常人自然不会有,他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公子墟这个身份确实很有用,尽管他不想过多的去使用这个身份。
周朝藏书之所,多以明堂、石室、金匮一类的名字来称呼,而卫国的藏书之处明显可以呼之为名堂了。
眼前所见的乃是一片木制平房,无砖无石,每一间只有十排书架,藏书百数,而这木房几乎有三四十间,并排而建,却又间间有小门连通。每间房的窗户都开得很大,站在房中任何一角都不会有阴暗之感。
明堂这一称呼,倒也名符其实。
阿墟进入这藏书之明堂倒也没有任何限制,有卫公之令,他可以随时进入。阿墟先从第一间藏书室先行看起。
每一间藏书室的门前都挂着一个显眼的木牌,上书几个大字“小心火烛”。阿墟心里明白这是教人莫要失手起火焚了这藏书明堂,木屋木架竹简,均是易燃之物,防火确实大意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