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希望之光
“靠边停车!”
正专注驾驶农用三轮车的魏新民一愣,“高伯伯,咋了?”
高拴柱用手指指向车窗外,“新民,快停到饭店门口。”
魏新民只好靠边停下,在他们一侧,连续有几家饭店。
“高伯伯您?”
高拴柱的神态简直是意气风发,“小子,好久没吃家乡饭了吧?高伯伯请你下馆子!”
魏新民内心隐隐不安,“高伯伯···已经够麻烦您了···咋能再让您破费呢?”
高拴柱笑道:“好小子,高伯伯当年并没有看错你。你现在是咱们塘圭里的希望。高伯伯无论对你做啥都是应该应分的!”
魏新民心头一热,双眼尽显感动的目光。
高拴柱则是一副激动和欣喜的表情,这都源于魏新民给他带来的希望。他心里清楚,这一次造林的成败都寄托在身边这个年轻的后生身上。
他们这对情同父子的爷俩就这样,一路畅谈着,也相互温暖着。当这辆农用三轮车最终停靠在塘圭里村村委会门口时,早已经夕阳西下。
村委会的成员都还在,一听到门外熟悉的马达声,就一窝蜂地迎了出来。
魏新民一看这几位熟悉的村里‘老人’都迎了出来,顿时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赶紧礼貌地依次打着招呼。
陈勇刚先是寒暄几句,随即埋怨高拴柱,“老高,咋才回来?我们老哥几个已经等候小半天了。”
不料。高拴柱却朗声大笑道:“老陈,咱们村有希望了!为了这个希望,你们就算再等上一个通宵都不冤!”
陈勇刚与其他几位成员面面相觑,不晓得这个意气风发的小老头哪来的底气。
高拴柱的底气来自于魏新民以及对方给他带来的振奋消息。当魏新民把他所学习和工作的农林学院成功培育出的抗旱胡杨新品种对陈勇刚等人讲述出来时,同样给大家带来振奋,电工刘森兴奋地一拍桌子,“太好了!咱们村有救了!”
高拴柱则踌躇满志,“何止咱们村?整个的甘宁都有救了!”
治保主任夏立斌却有一点疑虑,冲魏新民质疑,“小魏,你说的那种树苗真的能种上就不会死了?”
魏新民点点头,“是的。这种胡杨无论抗旱性还是抗风,都是普通胡杨无法比拟的,我们已经在其他沙漠地区做过实践的,它的存活率高达百分之七十!”
夏立斌露出惊愕的表情,“存活率会这么高?咱们以往种树的成功率几乎为零呀。”
“那是没选对树种。俗话说,种树不选苗,累死一场空啊!”
“小魏,咱们啥时能有足够的胡杨树苗?”
魏新民一伸右手,“咱们如果马上干的话,最快五年。”
“五年?”
就连高拴柱也耷下的表情,“这么久?咱们哪等得起?”
魏新民解释道:“植树造林可是一项漫长而系统的工程。要想在咱们这里保证造林的成功率,不仅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养护,更需要足够的,且达到几年树龄的幼苗呀。这些树苗的来源只能靠咱们自己培育。所以,我们在大面积植树之前,需要在本地建立一个培育树苗的苗圃才行。”
“啊?难道咱们不能直接引进现场的树苗吗?”
魏新民摇摇头,“不行。由于胡杨新树种刚培育成功,尚未能大面积推广。我只能通过个人关系,从学院引进少量的树苗。至于其他大量的树苗,都要靠咱们购买树种,自己培育。而且,为了保证树苗的成功率,最好等到树苗达到三年以上的树龄。”
接下来,魏新民又讲述了一些客观条件。比如,要保持足够的水源,需要建设一条保障供水的水源,还有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需要反季节的栽种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大量资金做保障。
高拴柱与陈勇刚等人相视几眼,彼此都陷入了沉默。
魏新民返回自己的家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魏老嘎刚刚点亮家里的照明,正想热上一口剩饭,却没有料到养子会突然拎着行囊闯了进来,令他猝不及防,感觉就像做梦一般。
“爹!”
当养子冲他发出激动的声音,才让他慢慢清醒过来。
“新民···是你吗?”
魏新民很久没见到养父了,眼看他愈加老迈,鼻子不由一酸,丢掉一切身外之物,再紧走两步,噗通一声,直挺挺跪在了老迈的养父面前。
魏老嘎顿时老泪横流,却带着嗔怪的口吻,“孩子···你咋回来了?”
“爹···我离家太久了···早该回来了···”
“你···难道没收到我的信??”
“收到了,但我必须要回来。”
“孩子···这是为啥呀?”
“爹,我知道您是为我着想。可我现在是一名党员,不能啥事都为自己着想呀。”
魏老嘎把养子拉起来,脸色充满阴云,“新民,你跟我讲一句实话,是不是老高唆使你回来的?”
“爹,不关高伯伯的事,是我自愿的。”
“难道你不放心我?”
“不仅仅是因为您。我心里也放不下众乡亲呀。”魏新民动情道,“我当年就要饿死的时候,是您收养了我。可您当时过的却是有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如果不是高伯伯他们时常周济咱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魏老嘎黯然叹息,“说来说去,你还是听老高的。”
“爹,这里需要我呀。如今,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光靠老一辈人,如何能绿化成功?又如何能脱贫致富呢?”
“这些,都是老高对你讲的道理吧?可他自己的儿子却在南方发大财。他咋不说服自己的儿子?”
“你是说鸿博哥吧?他不像我,对家乡绿化作用不大。”
“唉!你觉得就你行吗?”
“我····凭我个人也不行,不仅需要全村人的支持,还需要上级部门出台一下扶持的政策。”
魏老嘎沉默了许久,才撂下一句话,“自从你不大时,这里就大搞造林运动。可是,那么多的投入,基本上是血本无归。我就担心你也会陷入这个泥塘中。最终把自己都搭进去了!”
魏新民不由心头一震,为了家乡脱胎换骨,他已经牺牲了自己的爱情。这样的代价对他来说,简直有剜心之痛。到最后,会不会都是一场空呢?
他无暇顾及这些,联想到家乡这么多年承受的沙暴侵袭之苦,想到高伯伯那双殷切的眼神,等待他的就算是万丈悬崖,也要一往直前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然而,为了这场植树造林运动,没为自己留下退路的岂止是魏新民,在这个地区的最高行政首长孙海博何尝不是如此。他已经把自己任期的头等工作任务定为甘宁县的造林固沙,彻底遏制葛辛滩沙漠向南蔓延的事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