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日薄西山
第358章日薄西山
“卫国,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这么看着我?倒像是不认识了似的。”
萧雅被周卫国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笑着问道。
周卫国回过神来,这才收回目光,向前快走了几步,与萧雅并肩而立,笑着说道:“从鲁中军区回来了,所以来你这儿看看,眼下没事,萧雅,我们一起走走吧。”
萧雅笑着点了点头,两人就并肩在根椐地的小山路上走着。
如今,根据地可是越发热闹。
当萧雅和周卫国顺着小道走着的时候,想要彻底避开活跃在根据地的战士,还有百姓们,那可不容易。
两人走着,原本气氛十分美妙。
回想着马上就要开始的婚礼,周卫国几次想开口,情不自禁之下想说些情话,结果就有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团长好!”
周伟国抬头,原来是几个过来的战士。
周卫国笑着回问了一句,接着喝萧雅又向前走着,正准备说上了句,又有声音传来:
“周团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周卫国再抬头看去,原来是在根据地的一些老乡,就这样一路走下去,尽顾着打招呼了,终于找着机会想和萧雅说上几句,扭头看去,萧雅正忍不住在偷笑。
这时,周边的人终于少了些,两人就在山头上看着黄昏时分越发美丽的落日。
萧雅笑着说道:“卫国,其实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
说这些话的时候,萧雅倒是有些忸怩了,低头不敢去看周卫国,用手玩弄着自己的衣角。
周卫国问道:“关于婚礼的事情,政委是不是找你说过?”
萧雅点了点头,接着又抬头看着周卫国,说道:“卫国,你知道的,我知道你的心意,只是政委他……我说不过他们。”
周卫国哑然失笑,这和政委他们所说的可不一样。
萧雅会答应婚事,八成是老李那个厚脸皮的给强行说服的。
周卫国有些无语,只是抬头看去,见萧雅有些局促,笑着说道:“小雅,不要给自己压力,也不要多想。其实这不止是老李他们的意思,我又何尝没有这样想过?今天会议上,老李他们突然说要给咱们举办婚礼,我先是下意识的想拒绝,但紧接着你不知道,其实我的心里比谁都高兴呢!”
萧雅咯咯地笑了起来:“真的,我的阿土真的是这么想的?”
周卫国郑重地点了点头:“我发誓,无一天不是这么想。”
“就你会说情话!”
“当然,毕竟是复旦大学的周才子!”周卫国自卖自夸。
“是啊,所以说起情话来也是信手拈来。”
说笑了一阵,气氛越发的美妙。
周卫国不知何时拉起了萧雅的手,两人继续看着落日,此刻的黄昏再也不是那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落寞,反倒是由心的一种喜悦。
两人之间很有默契,是那种谁也不用说话,就懂得彼此心意的默契。
就这样静静地坐着,许久,周卫国说道:“小雅,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两周之后,你就会正式成为我的妻子。”
萧雅嗯了一声,又调笑着说道:“卫国,你可是咱们虎头山独立团第一个结婚的,再加上又是咱们独立团的团长,你娶了妻子可得对她好,要给战士们以身作则,做个好榜样才是。”
周卫国笑道:“这是自然的,我要是敢对我们家小雅不好,先不说别人,张楚、鑫璞还有老李他们,就能第一个过来吃了我。”
“没办法,谁让我们家萧雅这么好,到哪里都有一群人,抢着要来守护的!”
萧雅掩着嘴巴笑了起来。
时间快速地流逝着,这天下午,周卫国什么都没干,就像政委李勇说的,如今独立团根据地稳定。
他这个团长的,也就是主要的军事指挥官,在没有军事行动的前提下,在整个虎头山,用李勇开玩笑的话说:
还不如各农民呢!
所以整个下午,周卫国就陪着萧雅。
至于再经过的士兵还有乡亲们,那也都是有眼力劲儿的,周团长正和未来的媳妇儿培养感情呢,谁好意思过去打扰?
传闻则是出来了,都说团长跟萧雅同志多么恩爱,多么恩爱呢!
另一边,张楚,孙鑫璞他们,为了两周之后周卫国的婚礼,四处忙碌着。
该采购的物资,该准备的礼节,该布置的婚房,各方各面,用张楚的话说,咱们都得替卫国操办起来,团长结婚,这可不能闹了笑话。
同样帮忙的还有一些女同志,比如范小雨和陈怡。
对于陈怡来说,这一世的周卫国与自己并没有太深的感情交集。
即便是陈怡,对于周卫国的那份感情,其实也是相当朦胧的。
再加上萧雅的出现,这份感情也就自然而然的随之消散了,所以,当陈怡得知两周之后周卫国会和萧雅举办婚礼,她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真心地为周卫国祝福。
至于范小雨,萧雅是她的表姐,作为表妹,范小雨,对于周卫国和萧雅的婚事,那是相当的积极。
整日里在自己姐夫面前跳过来跳过去的,问长问短,还时刻监督着说,结婚之后一定要周卫国对自己的表姐好,宠着表姐,不然,让她知道了肯定是要来找周卫国算账。
周卫国只能像是哄姑奶奶一样,好生哄着,这才算结束。
虎头山根据地因为即将到来的团长的大婚,整个根据地的军民都陷入一派热闹之中。
这消息没有包住,就连敌占区县城的鬼子伪军们,很快也听说了此事。
莱阳县城。
日军旅团长近卫文已经憋屈了一个多月了,当得知虎头山根据地,周卫国准备和自己的未婚妻结婚一事,他先是大怒,觉得这周卫国实在是不把大日本皇军放在眼里。
结个婚也敢如此的招摇,如此的明目张胆,还把消息流露到了县城来了,这是干什么?
有鬼子参谋建议道:“旅团长阁下,眼下那虎头山根据地的团长周卫国结婚,这是八路军放松警惕的时候,咱们或许可以趁此机会去攻打虎头山。”
明明是很好的提议,这参谋说完之后,许多鬼子大队长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旅团长近卫文却是比以前聪明多了,当即说道:“此事未必这么简单,周卫国这个家伙狡猾狡猾的,他有多少手段,有多么狡猾,你们应该也都清楚。
如果这次的结婚又是他们故意布置下的陷阱,就等着咱们自己往里边跳呢?
如今,咱们莱阳地区对八路军的形势越来越不好,咱们甚至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对八路军根据地发起大扫荡。
如果贸然出击的话,很有可能怂兵折将,得不偿失。”
就这样,日军旅团长近卫文下令继续死守县城,绝对不能轻易出击。
不仅如此,日军旅团长近卫文为了表达对周卫国的敬意,不管是真也好,是假也罢,是来祝贺周卫国也好,还是来趁着机会探查虎头山根据地的具体情况也罢。
两周之后,婚礼开始举行的时候。
一支队伍,走两名鬼子和几十名伪军组成,竟是给周卫国送了一份贺礼过来。
当然,也就是一些日常的红布料之类,倒是颇为喜庆,真像是给结婚之人准备的。
消息传到虎头山之后,八路军干部们也都有些傻眼,我们八路军团长结婚,小鬼子还跑来送礼的,这还真是头一遭。
传消息的通讯兵表示:“团长、政委,这次送礼过来的有两个鬼子,剩下的几十人都是伪军,他们为了表示情意,只带了一些送过来的物资作为贺礼,而且我们检查过,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另外,那两个鬼子,还有所有的伪军都是空着手过来的,身上我们没有找到任何的武器。”
政委李勇点了点头,说道:“近卫文这个老鬼子还真是有意思,眼下这一出儿是在赌咱们八路军心胸开阔,不会拿他的队伍怎么样吧?或许是趁机来打探消息。
卫国,你怎么看?”
周卫国想了想,说道:“咱们中国是礼仪大邦,一向是先礼后兵,小鬼子既然没有主动交火的意思,又是空手而来,还送了礼物,咱们八路军也该有八路军的气魄。
小鬼子是想来刺探咱们虎头山根据地的发展状况,那咱们就如他们的意,让他们好好的看一看。
有一句老话叫不战而屈人之兵,胜之于朝廷。
我们不但不需要躲躲藏藏,还可以大摇大摆的把根据地的发展建设表露出来,不管是我们部队的军事力量的进步,部队规模的扩大,还是根椐地各项经济建设的稳固,都可以把一部分表露出来给小鬼子,更能让莱阳的日军意识到咱们八路军的崛起,再不敢贸然发动军事行动。”
李勇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是这个道理,我看就这么办。”
于是周卫国和李勇下令。让人进了根据地。
要说这小鬼子也的确有意思,虽然是被周卫国给打了不少次,眼下对周卫国倒是敬佩。
两个鬼子到了之后,用还算流利的话语,向周卫国表达了祝贺,祝福新人什么白头到老、举案齐眉之类,成语用的还挺熟练,惹得虎头山根据地的八路军,还有百姓们忍不住偷笑。
当然,仇恨自然不会少,只是眼下是周团长大婚,这小鬼子又是来送礼的,大家也就没再说什么。
送礼途中,这鬼子伪军也在趁机查看虎头山根据地的情形,他们亲眼目睹了虎头山根据地周围百姓们的富足,还有发展经济建设的成功,各处集市的喧闹,各种物资的丰富,他们甚至在随便一户的百姓家中就找到了大量的存粮、蔬菜、各项物资,一个个过得相当富庶,甚至比敌占区县城里不少百姓都过得阔绰。
从军事力量上,这一路走来,那两个小鬼子看的是心惊胆战。
他们看到了不少正在操练着的八路军队伍,那一挺挺重机枪,一具具掷弹筒,还有许多改造的新式武器,他们甚至都没有见过。
一直到见过周卫国,把礼物送了上去,又从虎头山根据地离开。
那两名小鬼子开始在心里庆幸,庆幸旅团长的判断没有出错。
这虎头山根据地,即便是在他们团长大婚的时候,整个根据地的防御依旧相当的谨慎,军事力量很强大,就连入村子的时候,人还没到,村民就已经把他们发现了。
到了驻地入口,两个名哨,两个暗哨,鬼子甚至不知道暗哨在什么地方,就突然有战士从某处跳出来,将枪口对准了他们。
要不是有人领路,就他们这支队伍,连驻地入口就摸不到,就被直接干掉了。
在某处村庄里,那两个小鬼子,甚至看到有个大娘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的凳子上还放着一颗木柄手榴弹。
这可把小鬼子吓得不轻,生怕那大娘把手榴弹的引线一把,直接朝着他们丢过来。
好在八路军战士这边,事先和百姓们通过气,百姓们也都知道这两个小鬼子,是莱阳的日军被周团长打怕了,派来送礼表示求和的。
就这样,来送礼的鬼子伪军队伍返回莱阳县城之后,两个鬼子连忙去指挥部,向近卫文汇报了在虎头山根据地的所见所闻。
接着,尤其地表示了虎头山根据地如今的强大,他们手头的装备相当的精良,就连村民们手头都有大量的弹药,贸然进入他们根据地,只会损兵折将,那虎头山根据地,已经在周卫国的指挥下被经营得像是铁桶一般。
得知具体情况的近卫文也是心有余悸,幸好没有听参谋的话,贸然出兵攻打虎头山根据地。
如今的局势已经越发地不明了,从其他战区传过来的消息也不太好。
大半年前,国军甚至都主动跳出来与日军宣战,抗日的队伍越来越多,力量越来越大。
而日军方面的进军步伐逐渐变缓,各方面的进攻都遭到了停滞。
日本帝国已经逐渐露出败相。
过了四三年之后,各方的日军队伍掀起的扫荡的规模,已经大不如从前。
就比如华北方面,日军原本针对八路军大规模发动破袭作战之后,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大扫荡,相继以失败告终之后,如今也只是零星的象征性的偶尔扫荡几次,可派出去的兵力也是一次比一次少,受到的反击也是一次比一次的强。
有时候派出个一两千人发起了大扫荡,人还没到地方,就直接被人家八路军部队击溃了。
战略相持阶段,在悄然之中逐渐改变,
甚至在不久之前,八路军某部队,首次正式强行攻打下了日军的某座县城。
这令近卫文在心惊胆战中意识到,大日本帝国或许已经日薄西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