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始皇帝崩
第459章始皇帝崩
始皇帝三十五年的秋天,凄风苦雨,绵延不绝。
关东形势急转直下,中原、河北、山东和两淮等地的郡国不待咸阳拿出决策便急速征发兵役,火速平叛。
现在武烈王公子宝鼎主掌朝政,始皇帝信任他,而朝中“集权”和“分封”两大政治势力在连番风暴的打击下已经严重削弱,更重要的是,十万蓝田大营镇戍军和二十万北疆镇戍军都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上,假如始皇帝和武烈王调派这些军队进入关东平叛,那惨遭镇压的不仅仅是关东叛逆,还包括关东地方势力。
关东各郡国既然稳定不了地方局势,又平定不了地方叛留之何用?势必被咸阳大力整肃,后果不堪设想。
始皇帝果然动了以中央军东进平叛的心思,这一想法得到了太尉御史大夫赵亥、驷车庶长公子腾、郎中令公子成、内史卿王贲、中尉卿李信的支持,但廷议上,武烈王公子宝鼎断然否决。治粟内史甘罗、少府卿赵高、大监军杨端和和中将军辛胜从中央财政和大秦本土安全出发,坚决支持宝鼎的决策。
始皇帝大为不解,廷议结束后,把宝鼎请进了宫内,与其商讨。
关东地方势力越来越肆无忌惮了,这次不待咸阳下旨,就发兵平叛,直接把中央的发兵权给夺了过去,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央再一味忍让,不但关东地方势力会得寸进尺,恐怕就连大秦本土郡县也要效仿了。
“就当前关东的局势来说,关东各郡国的这一做法无可非议,中央就应该给他们更大的权力,让他们能够在叛luàn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镇压。”宝鼎不紧不慢地说道,“如果中央继续抓紧权力不放,事事掣肘,只会让关东局势越来越糟糕。”
“这个道理谁都清楚。”始皇帝说道,“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土统一了,统治关东的不再是诸侯国,而是我大秦人,如果中央不断放权,地方势力会迅速壮大,最终必然形成割据自立的局面。”
“现在阻碍大秦稳定的敌人不是那些妄图割据自立的地方势力,而是关东人,是六国余孽。”宝鼎郑重其事地提醒道,“地方势力即便妄图割据自立,要分封诸侯,也不会急于求成,他们总要等到自身实力足以抗衡中央的情况下才会采取行动,但现在他们的实力够了吗?现在关东的局面允许他们割据自立吗?目前中央财政已经摆脱危机,大秦本土固若磐石,京畿大军实力强悍蓄势待发,而关东局势又动dàng不安,假如地方势力要割据自立,必然陷入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困境,试想他们能坚持多久?贸然割据岂不是自取败亡?”
始皇帝无法认同宝鼎的解释。
宝鼎的意思显然是想利用关东局势的来遏制地方势力的发展,但关东各郡国与关东叛军的对抗固然可以遏制地方实力的发展,却也进一步了关东局势。关东局势越大秦的形势就越危急,未来不管是关东各郡国借助戡luàn之便发展了自身实力,还是关东盗贼蜂拥而起叛luàn演变成燎原之势,实际上最终遭到伤害的是关东庶民,是帝国国祚。所以,在始皇帝看来,不管是为了帝国自身利益,还是为了遏制关东地方势力,都应该在关东局势尚未严重到不可收拾之前,以雷霆之力平息叛打击地方势力,继而让中央逐渐控制关东,实现更大程度的“集权”。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关东郡国去平定叛让两者去自相残杀,这一策略的确有可取之处,但关东局势一旦因此而失控,咸阳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重新稳定关东?”始皇帝质问宝鼎,“咸阳即便做了渔翁,也未必可以得利,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难道你视而不见?”
宝鼎望着忧形于sè的始皇帝,目光中掠过一丝悲伤。
如果始皇帝的命运没有发生改变,那么他的生命最多还剩下两年时间,然后帝国的新皇帝登基,接下来历史轨迹将转向何方,宝鼎不知道,但他知道一点,帝国的新皇帝威信不足,而坐镇四方的几位封国王都拥有一定的实力,在“分封”贵族集团的推bō助澜下,新皇帝和他的诸侯王兄弟们必然要发生jī烈的冲突,帝国可能无法逃脱内战之祸,帝国也必然面临分裂之危。
正因为如此,宝鼎要为始皇帝驾崩后如何维持帝国的生存,如何确保帝国的和平统一而布局,所以他现在要不遗余力地稳固本土疆域,要竭尽全力蓄积财赋,要全力以赴镇戍京畿。至于关东,他无暇顾忌,他也没有能力去顾及。
这些话他不能如实告诉始皇帝,他只能想方设法阻止始皇帝破坏自己的布局。
“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都将土崩瓦解。”宝鼎说道,“再给我两年时间,两年后,大秦本土国力必将恢复到统一前的水平。当初我们凭借这样的国力吞并了六国,统一了中土,那么两年后,我们也可以凭借这样的国力横扫关东,把阻碍帝国和平统一的叛逆一扫而光。到了那一刻,还有谁能阻止中央集权的步伐?”
最后这句话击中了始皇帝的要害。为了能在有生之年实现中央集权,为了能让帝国在中央集权道路下万世传承,始皇帝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
始皇帝三十六年正朔,诏告关东各郡国,允许各郡国便宜行事,命令他们不惜代价以最快速度平定叛恢复关东地区的稳定。
咸阳把平叛的重任jiāo给了地方郡国,中央大军却戍守京畿要隘,没有任何出关的迹象。
地方郡国借机大肆扩张军队,而平叛的步伐却悄然停止。
养寇自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果地方郡国把叛luàn平定了,还有什么借口扩张军队?还拿什么理由把地方财赋据为己有?自身实力不发展,又如何稳定地方,对抗中央,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年底“上计”,关东的山东、两淮和江东等地的郡国借口叛luàn严重,道路受阻,连上计使都没有派出,好在河北、中原、江南和大秦本土各地郡国的上计使如期赶到咸阳,确保了今年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
=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麃公、公孙豹病逝,再加上前几年病逝的司马锌、白览、桓齮等老将军,一批功高卓著的老秦将领先后辞世,老秦豪mén贵族的权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卫尉卿李瑶年老体衰,告老归乡。舞阳侯杨端和接替他出任卫尉一职。
始皇帝三十六年太尉méng武突然中风失语,不得不请辞归家。
在丞相公子宝鼎的极力举荐下,内史卿王贲出任太尉一职,而公子婴代替王贲,出任内史卿一职,主掌京畿军政。
至此,帝国朝政基本上被宗室和老秦人所把持,关东系和熊氏、隗氏外戚逐渐淡出朝堂,由此带来的一个崭新局面就是“集权”贵族集团遭到极大的削弱,而“分封”贵族集团在中央的实力也急骤消减,代之而起的则是以武烈王公子宝鼎为首的以甘罗、赵高、章邯等寒mén军功贵族为主体的坚持“集权”和“分封”共存政治理念的贵族集团。
这个贵族集团掌控了朝政,控制了大秦本土,控制了大秦军队,并在公子宝鼎的努力下,迅速构建了一道守护帝国的坚固“长城”。
=
始皇帝三十六年夏,两淮再度发生水灾。
楚王公子昌联合两淮镇戍统率王昕以及陈、泗水、东海、九江等各郡太守联名奏请咸阳调拨钱粮予以赈济。
始皇帝要从关中和荆宛两地调粮赈济,但宝鼎极力劝阻,两人再度发生争执。好在这时候匈奴人突然攻伐河西,北疆局势再度紧张,在宝鼎的坚持下,始皇帝不得不采纳了宝鼎的建议,命令中原、山东和江东三地紧急调拨钱粮帮助两淮赈抚灾民。
始皇帝三十六年秋,因为赈济不力,饥民揭竿而起骤起,席卷两淮,并迅速向中原、山东和江东等地蔓延。
这次暴luàn范围广,规模大,危及到了各郡国自身的生存,迫使他们不得不全力以赴进行剿杀。
始皇帝和太尉王贲、御史大夫赵亥、驷车庶长公子腾等大臣再度建议调京畿大军进入关东戡
丞相宝鼎断然否决。
现在河西局势非常危急,大月氏在匈奴人的疯狂攻击下,倾覆在即,相比起来,外患比内忧更严重。
为救援河西,宝鼎恳请始皇帝,即刻下诏征发北疆边郡十万壮勇,集结于代北,威胁陷匈奴人于腹背受敌之困境,迫使匈奴人撤兵河西。
考虑到整个中土局势,始皇帝还是向宝鼎做出了妥协,采纳了宝鼎的决策。
=
始皇帝三十七年正朔。
叛军在两淮攻城拔寨,烧杀掳掠,关东局势异常紧张。
与此同时,北疆局势也紧张起来。匈奴人看到秦人在代北大量增兵,以为秦人要乘机出塞攻击,不得不撤出河西战场,转而与秦人对峙。
严冬时分,关东叛军在秦军的四面围剿下,死伤惨重,再加上天寒地冻、饥寒死者无数,饿殍遍野。
北军统率章邯冒雪出塞,与匈奴人谈判。章邯告诉左贤王,代北招募壮勇是为了应对国内动dàng的局势,而不是为了攻打匈奴人,所以这一次纯属误会,请匈奴人不要做出错误的判断,以免双方兵戈相见大打出手。
匈奴人无奈,只能吞下这口恶气,维持双方的停战约定,再图河西。
=
始皇帝三十七年皇帝病倒。
宝鼎非常紧张,与太子扶苏日夜守护,但始皇帝的病情越来越重,宝鼎不得不面对现实,安排始皇帝的后事。
这时候,不要说王贲、公子腾、赵亥等中枢大臣,就连始皇帝都知道宝鼎为什么这两年弃关东于不顾,全力以赴稳固本土了。
“记得二十多年前,朕请公子豹去乌氏寻你,他回来告诉朕,说你是个痴儿。”始皇帝握着宝鼎的手,低声说道,“朕不相信,朕把你bī出了北疆,结果证明,朕的判断是对的,你不但不是痴儿,还是天之骄子,是我老嬴家的天才,是我大秦的鼎柱。”
“皇兄是古往今来第一帝,彪炳史册。”宝鼎黯然说道,“从今往后,再也没有哪一位帝王可以超越皇兄了。”
“你怎么知道?”始皇帝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问道,“你难道未卜先知?”
“我知道。”宝鼎的眼圈忽然红了,嘶哑着声音说道,“皇兄书写了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有生之年,我将辅佐二世皇帝续写皇兄的辉煌,续写我大秦恢宏的历史。”
始皇帝欣慰而笑。他需要宝鼎的这个承诺,他也相信宝鼎会信守承诺,只是这一生中,他最大的遗憾是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未来这个理想只能靠宝鼎去实现了。
“朕相信你。”始皇帝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朕想知道,朕没有完成的事,你能完成吗?”
宝鼎摇摇头,“皇兄,请相信老嬴家的子孙,相信你的后代,终有一天,他们能实现你的理想。”
始皇帝的眼里lù出一丝失望,“当真需要两代三代,乃至于百年时间?”
宝鼎紧紧抓住了始皇帝的手,“皇兄,请相信老嬴家的子孙,相信他们比我们更聪明,相信他们比我们更有能力统治这个天下。”
始皇帝也紧紧抓着宝鼎的手,缓缓闭上了眼睛,一滴泪水悄然坠落。
宝鼎的心很痛很痛,他突然感觉自己失去了生命,失去了灵魂,只剩下一副空的躯体。
=
夏,始皇帝崩。
太子扶苏继位,大赦天下。
九月,吴王公子高自立于江东。
紧接着,楚王公子昌割据于两淮。
十月,齐王公子骧建都于临淄。
十一月,南海王公子峤据岭南而立。
十二月,项梁、范增于彭蠡泽举旗,重建楚国。江南楚人倒戈,项梁挥军进击,桓炀、盖聂败走江陵。项梁随即占据长沙,攻打江陵。
=
二世皇帝元年。
正月,田儋、田荣等齐国贵族占据胶东和琅琊,向临淄攻击。
二月,魏豹、孔鲋在薛郡举旗,重建魏国,向大梁方向展开攻击。
张良拥戴韩成为王,在上蔡举旗,向颍川方向展开攻击。
张耳、陈馀、蒯通等拥戴赵歇为王,在河北巨鹿举旗,向邯郸展开攻击。
另有陈郡的陈胜吴广、泗水郡沛县的刘邦、东郡巨野泽的彭越、九江郡的英布等各路豪杰乘势而起。
=
咸阳惶恐不安,君臣们面对崩溃的关东局势各有策略,唯有丞相公子宝鼎在安葬了始皇帝后,始终冷眼看着关东局势的发展,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三月,北军统率、大庶长章邯奉旨赶到咸阳。
觐见了皇帝之后,章邯又拜见了丞相宝鼎。宝鼎递给他一份文卷,然后君臣二人安静地坐着,等待章邯看完文卷。
“你对目下关东形势有何看法?”宝鼎问道。
章邯面lù鄙夷之sè,“一帮土jī瓦狗而已。”
宝鼎看看皇帝,君臣相视而笑。
“你需要多少军队才能横扫关东?”宝鼎问道。
“丞相早已有成竹,所等待的,不过是出击时机而已。”章邯躬身为礼,“一切遵从陛下旨意,丞相命令。”
宝鼎微微颔首,又问道,“北疆情形如何?”
“我大军南下作战,正是匈奴人攻击河西的最佳机会。不出意外的话,匈奴人将马上再攻河西。”章邯再度躬身,“遵照丞相的命令,máo子睿已经在大河解冻之前悄然渡河,秘密藏匿于祁连山下,等待时机给匈奴人致命一击。”
“曝布等人是否准备妥当?”
“曝布白公差、召平、马兴已经按照预定计策做好了攻击准备,只待匈奴人攻击河西,大军便杀进河南。”
章邯稍稍停了一下,继续说道,“熊庸和乌重的六万步骑大军已经抵达井陉要塞,司马断和屠睢的四万步骑大军已经进入中山,只待陛下一声令下,即可展开攻击。”
宝鼎目lù赞许之sè,“辛苦了。到目前为止,该跳出来的人都lù面了,可以收网了。”
“你马上和公子婴去蓝田大营,那里有三万中尉军,五万关中全部jiāo给你指挥。”
“王离已经带着五万蓝田将士先行赶赴函谷关,他将和你会合于中原。”
“各军会合于中原之后,全部受你的节制,听你的命令。”
宝鼎望着章邯,笑道,“给你二十三万大秦悍卒,一年的钱粮,能否横扫整个关东?”
章邯翻身跪倒,“末将万死不辞。”
踌躇了片刻,章邯xiǎo心翼翼地问道,“如何处置叛逆和降俘?”
宝鼎望向皇帝。
皇帝想了一下说道,“罪大恶极者杀,余者皆赦。至于朕的几位兄弟,请送到咸阳来,朕亲自处置。”
章邯领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