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汉王爷,你今天又是要唱哪出啊?
吕震激情高昂的劝谏声顿时一滞,语气不免有些讪讪。
“微臣明白,臣知错。”
皇帝都发话了,他可没那个胆子挑衅皇帝的威严。
他又不是那些言官御史。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皇帝对汉王朱高煦的宠爱。
吕震下意识地就望向了朱高煦,面露讨好。
但朱高煦显然是不在乎这跳梁小丑,连形势都看不清楚蠢货,不值得他费心。
纵然是请立太子,但他可是亲王爵。
也是他一个外臣可以轻辱的?
没见到解缙和黄淮那两个老狐狸只口不提他的缺处吗?
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再说太多也没意思了。
想了想,朱高煦直接走到阶陛前,对着朱棣躬身行了一礼,这才拱手道。
“皇上,儿臣自请出塞就藩,永镇关外!”
他昨天就和中年文士方孝孺商量好了计划。
现在,也该办正事了。
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又是要闹哪样?
怎么好好的突然提起就藩来了?
心中满是疑虑,出于对二子的喜欢,朱棣不禁轻声问道。
“汉王爷,你今天又是要唱哪一出啊?”
朱棣很好奇。
他这个儿子,打小就和别人不一样。
当年太祖爷还在世的时候,这小子就敢硬顶着不下跪。
要不是这小子打小就机灵聪明,哄得太祖晕头转向。
小模样长得也讨人喜欢。
要是换成他小时候,怕是一顿竹笋炒肉是免不了的。
朱高煦看着朱棣那满是狐疑的眼神,心中有些无奈。
他有时候的行事是稍显怪异了一点,但那也只是有些时候。
他又不是神经病,至于用这种口气嘛。
不过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还是要给老爷子一个体面的。
要不发起飙来,怕是又得请皇后来救场了。
这么想着,朱高煦干咳一声,轻笑着解释道。
“皇上,诸位大臣,既然今天说到这了,那索性就把事情摊开了吧。”
“本王知道。”
“本王打小行事怪异。”
“一向看重礼法的诸位大臣都看不上我。”
“若是按照正常情况来看,大哥这个世子自然是要晋升为太子的。”
“只可惜。”
“靖难之役中,本王立下的功劳太大,而皇上又向来宠着本王。”
“所以,你们担心了,对吗?”
“是怕我抢了大哥的太子之位?”
听着老二说完,大臣们心里是如何想的,朱棣不清楚。
但他自己的心里却着实不是个滋味。
虽然老二打小行事不同寻常,但是天资颖悟而且讨人喜欢却不是假的。
而且,老二确实是帮了自己不小的忙。
甚至可以说,自己这个皇位都是被老二给挣来的。
可是皇位只有一个,朱棣又能怎么办?
不提老大是嫡长子这事。
单论老大朱高炽的行事作风,就实实在在地比老二靠谱一些。
平常的事,自己可以宠着老二,任由他胡闹。
可这是皇位,这事关朱家的江山社稷。
他,不敢冒这个险。
大秦帝国二世而亡的例子可是流传千古。
因此,虽然他偏爱老二,可心里还是倾向于老大当这个太子的。
不过愧疚是一定的。
想来,也只有以后给老二寻个好封地,好好补偿一番了。
朱棣暗暗在心中想道。
这会儿。
随着朱高煦将事情说开,大殿内顿时寂静无声,针落可闻。
身为皇帝的朱棣又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文武百官顿时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他们有预感,一场巨大的风暴可能要来了。
不过世事往往就是这么无常。
大殿之内骤然响起的一声轻笑,将殿内风雨欲来的气势消弭于无形。
“呵~”
“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不是一向号称铮铮铁骨,威武不屈的吗?”
“怎么,这会儿不敢说话了?”
朱高煦淡淡地扫了朝堂内的这些大臣一眼,将各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勋贵武将。
面色不安或者坦然直视的文臣。
这些人好不好,朱高煦不得而知,但历史的局限性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这些人的眼界还是差得太远了。
索性,有他在。
就让他来把大明的旗帜,插遍全球吧。
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的光辉,作为天朝上国怎么能不插上一脚?
此刻。
朱高煦一改往日慵懒散漫的态度,环视睥睨间,初显霸主之风。
“行了,诸位。”
“本王也懒得和你们再计较这些了。”
“现在,本王愿意退一步,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一听这个。
对朱高煦早有不满,现如今又自觉恶了皇帝的礼部尚书吕震索性破罐子破摔,直接问道。
“不知汉王有何高见?”
“两全其美?不见得吧。”
既然在皇上这里被汉王进了谗言,那他只能把宝压在世子身上了。
到时候。
只要太子一登基,他还是朝堂重臣。
一时的得失荣辱算不了什么。
吕震心中打定了主意。
朱高煦瞥了一眼吕震,淡淡道:“那本王倒是要听一听你吕尚书的高见了。”
....................................................................
ps:新人新书,求各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