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把戏

第四十章 把戏

光德坊,岑府内院,书房内。

岑文本捧着热茶,却不就饮,皱眉沉思片刻,才对李湛说道:“若存身处东宫,凡事多加份小心便是了,不过冼马虽只掌管书籍,这劝谏一事,也是臣子应当的。”他微微叹了口气,似乎在犹豫什么,见李湛正望着自己,便又接着说道:“去年圣上听人说太子好嬉戏,颇亏礼法,便召东宫左右庶子于志宁、孔颖达二人入殿,赏赐颇厚,意在使二人多尽劝谏之职……”

李湛心里想的,却复杂的多。太子李承乾在历史上是个什么结局,他当然知道,但也仅限于知道而已,具体怎样,却知之不详了。此番入东宫为属官,他心底是很不愿意的,但是已成事实,想要改变的话,只能在以后了。在他的潜意识里,多少还有些警惕,同时隐隐想做些实事的想法,也不时冒出来---其实还是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这样只能违心从命,这种感觉让他很不爽。

岑文本放下茶杯,缓缓说道:“凡新任东宫属官五品者,按例须觐见面圣,如何应对,若存可要仔细准备,免得到时候君前失仪,总是不好。”

李湛点头应了,心底却忽然蹦出个想法:“是不是借此表现差点,好让太宗觉得自己不宜入东宫为官?”不过这个念头一起,马上又被他自己否定了:“别弄巧成拙,太宗一怒之下把自己削官罢职,又或者再远远的贬到哪个山沟里去……难道还让紫茵跟着自己吃苦么?”

贞观八年二月初三,太极宫,太极殿内。

此次东宫新任属官四人,一同循例觐见面圣,这里面最年轻的,便是李湛了。而最为年长者,莫过原给事中,新任东宫少詹事兼右庶子张玄素。

在这之前,李湛也曾远远的见过李世民,对于这个被评为“略输文采”的君主,他倒没有觉得与常人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也是俩眼睛一张嘴。不过那种习惯于发号施令而形成的气质。让他显得颇有皇者威严。

“主席咱都天天见……虽然是在电视上。”李湛如此想到,其实对于太宗李世民,他好奇的心思多过身为“臣子”地恐惧,这也让他在入殿觐见时,显得非常自然,倒让不明就里的几位新同僚,觉得此人态度从容,风度优雅了。

太宗先是对四人勉励了一番。然后才说道:“朕十八岁时。尚在民间,所以知道民间的疾苦,可是即位以来尤有过失,皇太子生于深宫,不明世事,犯错也是在所难免。”

李湛心头暗想。这算是给太子犯错找借口么?既然生于深宫不明世事,那时不时的放出来体验下民间疾苦,不就成了?不过世事哪儿有这么简单就能明白的?更何况贵为皇储,又岂能说出宫就出宫,即便是出得宫来,就能知道民间疾苦了么?

太宗的目光在四人身上扫过,接着说道:“诸位都是才学兼备之士,太子若是品行不修。漫游无度,深宜劝谏,不可放任了。”

四人皆起身应了,太宗吩咐赏赐绢帛,四人谢过之后,由黄门引往东宫,李湛尚未出殿,中宫跟出来宣口谕。着李湛留殿问对。张玄素等人颇感意外地看了看李湛。

李湛心头纳闷。问对?问的什么对?及至又回到殿中见了太宗,脑袋里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太宗赐坐。见李湛眼观鼻鼻观心的恭谨模样,先自笑了笑,才对李湛说道:“朕忽然想起来,听人说你自西域得了匹骏马,详情如何,可说与朕知道。”

“原来是为这事。”李湛心里嘀咕道:“知道你爱马,可别是打我这匹马的主意吧?”他略一蹙眉,做回忆状,说道:“那是贞观六年的事情……”将自己如何遇到野马群,如何发现那匹孤傲的野马,后来又是如何建马场、设围栏,驱赶野马入内,最后如何赤手空拳驯服野马的事情,娓娓道来。

刚开始讲起的时候,还略显滞涩,说到后来,李湛自己也沉浸在回忆之中:连绵不绝地远山,洁白圣洁地山峰、辽阔寂寥而又生机勃勃的天山草原、那些质朴热情的边军;就连漫天飞舞的大雪、冰冷刺骨的寒风,苍凉孤寂的戈壁,此时说起来都那么地亲切,仿佛自己在那里生活了许久似的。

太宗听的颇为认真,时而点头,时而握拳,待李湛说完之后,沉默良久,才徐徐说道:“想不到西域边塞之地,竟然也有如此美景……”

李湛心中一动,说道:“西域地方辽阔,物产丰富,更兼沟通东西,臣以为……”

太宗笑着摇了摇头,摆手说道:“你想说什么,朕都知道。”李湛低头腹诽道:“我还啥都没说呢,你知道,你都知道还来问我。”

太宗叹道:“说起宝马,朕在军中时,曾得过几匹,你可知道,战马于军人而言,不仅仅是骑乘之物,更是出生入死的伙伴……”说起他以前的战马,太宗的语气低沉下来:“听你所言,那匹马倒是和朕当年的飒露紫有几分相似。那年朕征伐王世充,于洛阳邙山下遭遇其部,朕为了探知敌情,亲率三十六骑突入敌阵,血战之中,朕与部众走散,身边除了飒露紫,便只有猛将邱行恭。彼时敌骑飞矢如雨,射中了飒露紫的要害……”

李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难道要对太宗说:“要不,臣把紫云献给您?”这话打死他,也说不出口。

太宗却忽然说道:“比之飒露紫,狮子聪地遭遇却更令人扼腕太息了。那狮子聪也是产自西域,前朝隋文帝得之,却无人能驯服,放入御马苑中,跳跃嘶鸣,不肯就范,直到后来裴仁基将其驯服。朝发西京,暮至东洛,可谓日行千里。”

“可惜及逢战乱,狮子聪便下落不明,朕每思之,未尝不引为憾事。自朕登基之后,便下诏寻访,终于在蒲州找到此马,你可知道,当时亲去探寻的宇文士及见到的是何等情景?”

李湛摇头道:“臣不知。”

太宗苦笑道:“名震一时的狮子聪,正勤勤恳恳的在磨坊中拉磨磨面……原先累垂于地的尾鬃已然焦秃,辕绳身陷皮肉,血渗于外。世人常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然千里马固然常有,可若是没有供其驰骋纵横的地方,即便是伯乐亦只能徒叹奈何了。”

李湛听到此时,才隐隐有些明白了,他想了想,对太宗说道:“此狮子聪之不幸。亦是陛下之幸。”太宗微微颔首,对李湛说道:“未知你那匹马,可日行多远?”

“呃……这个臣倒未曾试过,想来三四百里总是有地吧。”李湛想了想说道,对于马他了解不多,跑地快不一定有耐力,而有耐力地又不一定能跑快,所谓三四百里云云。也只是他的揣测而已。

太宗微微一笑,面色却有几分疲态,又问了李湛几句闲话,便让李湛去往东宫了。

东宫紧挨着太极宫东侧,一大半地地方都是东宫属官的办公地:左右卫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春坊,左右监门率府。东宫内坊。东宫朝堂,太子詹事府等。李湛被小太监引入东宫朝堂。还未看清楚里面是个什么状况,就听一人语气沉痛地自责道:“孤王知错了!”

李湛吃了一惊,口称孤王,想必就是太子李承乾了。这小子倒是飞快的瞟了一眼李湛,马上又低头做痛悔状。倒是他身前一须发皆白的矍铄老者,又是摇头又是叹气的,似乎满肚皮的话被堵在嗓子眼里,看得人颇为他着急。

这位太子右庶子孔颖达,往前在尚书右仆射书房内李湛倒是见过一次。想来又是因为什么事情来劝谏李承乾的吧?

李承乾还在那儿痛心疾首,自责自艾,说起话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到了后来,竟然长泪直流,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了。孔颖达原先准备好的说辞没派上用场,却不得不反过来劝慰道:“殿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臣等所虑者,想必殿下俱已明白。君子富而不骄,谦而受益,老臣惟愿殿下常有自省之德,而无规劝之词。”

李承乾正容说道:“孤王谨记。”

李湛在一旁看着,心里好笑,这小子长的虽然不怎么像太宗,玩心眼地水平却也有点相似之处。不过想想,也觉得没什么。自己上高中那会不也最怕人天天耳提面命地么?李承乾虽然比魏王蜀王都大,却也不过十八岁而已,正是所谓的“叛逆”期,整天有这么些个老头跟在身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动不动就正儿八经的上表劝谏----这小子其实也够可怜的。

李承乾玩这样的把戏,倒让李湛想起自己初中时的往事来,有一次上课被罚站,在教室门边上站着,一个任课老师路过,看样子是想问自己又犯了什么错,结果李湛抢先问了句:“老师您这节没课啊?”那个老师茫然地摇了摇头,转身走了,弄得李湛开心不已。

小孩心性,不过如此吧?虽然在这个时代,李承乾早在三年前便已经行过冠礼,表示成人了。

李湛看得出其中关窍,其他人又何尝是傻子?只是李承乾表演的太入戏了,他们除了暗自摇头叹息,又能怎样?张玄素无意中瞥见李湛似笑非笑的表情,眼底闪过一丝疑惑。孔颖达见四位新任属官全都来了,便转身为李承乾一一介绍。李承乾显得颇为礼敬,一再表示自己才德浅薄,望日后诸位尽心竭力云

“这小子不傻啊……怎么就那么昏头的想造他老子的反呢?”李湛多少还是有些纳闷,不过想想,世事难料,谁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些什么事呢?

布政坊,李宅,内院卧房中,紫茵略有些倦意的说道:“也没什么,只是这几天都觉得恹恹的,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

“春困秋乏,想来是天气渐渐热了,才会觉得如此吧?”李湛听了也没怎么在意,搂着紫茵日渐丰腴的肩膀,笑道:“寻常时候还是出去走动走动,整天在家里闷着,怎么会有精神?”

紫茵笑了笑,头抵在李湛地胸前,亮晶晶的双眼出神的看着李湛,不知道她想起了什么,忽然俏皮的一笑,说道:“湛郎可想过在城外置个别院?”

李湛有点小惊讶,问道:“怎么好好的想起来问这个?”

紫茵笑意更浓,微微闭起双眼,低声道:“住在城里久了,总觉得有些憋闷呢,要是在蓝田山中建一别院,待湛郎休沐时,往山中住上几天,也是好的。”

李湛有些尴尬的说道:“如今哪里有闲钱置办别院……对了,上回崔烈送过来的钱动过没?”

紫茵仰起脸看看李湛,笑道:“还来问我,你自己取了一多半地,怎么忘记了?”

“呃……是了,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李湛叹道:“往前在伊州,有个十几贯钱便觉得自己很富有了。如今几十上百贯淌水似地随手出去,却还觉得穷……”

紫茵浅浅一笑,对李湛说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茵儿以前在家中,常听父亲说起未来长安之前,家中困窘时的情景,可是父亲如今做了中书省地侍郎,锦衣玉食,又何曾想再回到清贫时的样子。”

李湛笑道:“这有什么不对?漫说是岳父大人,便是咱们家中,如今哪儿还有一点在伊州时的样子?”

紫茵想了想,叹道:“人心哪有满足的时候,湛郎现在也是五品的官儿,就没有想过……”

李湛打断她道:“不过是个五品的散官罢了,在东宫也是个可有可无的闲职,你当朝廷的官儿那么好做么?想升官便升的。”

紫茵眉眼弯弯地笑了起来,握着李湛的手说道:“还说呢,茵儿就是觉得湛郎如今太委屈了些,前者你不是说过,请代国公为你谋个实职么?怎么又会去东宫做什么冼马?”

李湛想了想,说道:“想来是圣上的意思吧……今日觐见时,圣上还留我问对来着。”

“圣上留你问对了?都问了些什么?”紫茵惊喜的抬眼看着李湛,似乎比自己见到皇上还要高兴。

光德坊,岑府内院,书房内。

岑文本捧着热茶,却不就饮,皱眉沉思片刻,才对李湛说道:“若存身处东宫,凡事多加份小心便是了,不过冼马虽只掌管书籍,这劝谏一事,也是臣子应当的。”他微微叹了口气,似乎在犹豫什么,见李湛正望着自己,便又接着说道:“去年圣上听人说太子好嬉戏,颇亏礼法,便召东宫左右庶子于志宁、孔颖达二人入殿,赏赐颇厚,意在使二人多尽劝谏之职……”

李湛心里想的,却复杂的多。太子李承乾在历史上是个什么结局,他当然知道,但也仅限于知道而已,具体怎样,却知之不详了。此番入东宫为属官,他心底是很不愿意的,但是已成事实,想要改变的话,只能在以后了。在他的潜意识里,多少还有些警惕,同时隐隐想做些实事的想法,也不时冒出来---其实还是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这样只能违心从命,这种感觉让他很不爽。

岑文本放下茶杯,缓缓说道:“凡新任东宫属官五品者,按例须觐见面圣,如何应对,若存可要仔细准备,免得到时候君前失仪,总是不好。”

李湛点头应了,心底却忽然蹦出个想法:“是不是借此表现差点,好让太宗觉得自己不宜入东宫为官?”不过这个念头一起,马上又被他自己否定了:“别弄巧成拙,太宗一怒之下把自己削官罢职,又或者再远远的贬到哪个山沟里去……难道还让紫茵跟着自己吃苦么?”

贞观八年二月初三,太极宫,太极殿内。

此次东宫新任属官四人,一同循例觐见面圣,这里面最年轻的,便是李湛了。而最为年长者,莫过原给事中,新任东宫少詹事兼右庶子张玄素。

在这之前,李湛也曾远远的见过李世民,对于这个被评为“略输文采”的君主,他倒没有觉得与常人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也是俩眼睛一张嘴。不过那种习惯于发号施令而形成的气质。让他显得颇有皇者威严。

“主席咱都天天见……虽然是在电视上。”李湛如此想到,其实对于太宗李世民,他好奇的心思多过身为“臣子”地恐惧,这也让他在入殿觐见时,显得非常自然,倒让不明就里的几位新同僚,觉得此人态度从容,风度优雅了。

太宗先是对四人勉励了一番。然后才说道:“朕十八岁时。尚在民间,所以知道民间的疾苦,可是即位以来尤有过失,皇太子生于深宫,不明世事,犯错也是在所难免。”

李湛心头暗想。这算是给太子犯错找借口么?既然生于深宫不明世事,那时不时的放出来体验下民间疾苦,不就成了?不过世事哪儿有这么简单就能明白的?更何况贵为皇储,又岂能说出宫就出宫,即便是出得宫来,就能知道民间疾苦了么?

太宗的目光在四人身上扫过,接着说道:“诸位都是才学兼备之士,太子若是品行不修。漫游无度,深宜劝谏,不可放任了。”

四人皆起身应了,太宗吩咐赏赐绢帛,四人谢过之后,由黄门引往东宫,李湛尚未出殿,中宫跟出来宣口谕。着李湛留殿问对。张玄素等人颇感意外地看了看李湛。

李湛心头纳闷。问对?问的什么对?及至又回到殿中见了太宗,脑袋里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太宗赐坐。见李湛眼观鼻鼻观心的恭谨模样,先自笑了笑,才对李湛说道:“朕忽然想起来,听人说你自西域得了匹骏马,详情如何,可说与朕知道。”

“原来是为这事。”李湛心里嘀咕道:“知道你爱马,可别是打我这匹马的主意吧?”他略一蹙眉,做回忆状,说道:“那是贞观六年的事情……”将自己如何遇到野马群,如何发现那匹孤傲的野马,后来又是如何建马场、设围栏,驱赶野马入内,最后如何赤手空拳驯服野马的事情,娓娓道来。

刚开始讲起的时候,还略显滞涩,说到后来,李湛自己也沉浸在回忆之中:连绵不绝地远山,洁白圣洁地山峰、辽阔寂寥而又生机勃勃的天山草原、那些质朴热情的边军;就连漫天飞舞的大雪、冰冷刺骨的寒风,苍凉孤寂的戈壁,此时说起来都那么地亲切,仿佛自己在那里生活了许久似的。

太宗听的颇为认真,时而点头,时而握拳,待李湛说完之后,沉默良久,才徐徐说道:“想不到西域边塞之地,竟然也有如此美景……”

李湛心中一动,说道:“西域地方辽阔,物产丰富,更兼沟通东西,臣以为……”

太宗笑着摇了摇头,摆手说道:“你想说什么,朕都知道。”李湛低头腹诽道:“我还啥都没说呢,你知道,你都知道还来问我。”

太宗叹道:“说起宝马,朕在军中时,曾得过几匹,你可知道,战马于军人而言,不仅仅是骑乘之物,更是出生入死的伙伴……”说起他以前的战马,太宗的语气低沉下来:“听你所言,那匹马倒是和朕当年的飒露紫有几分相似。那年朕征伐王世充,于洛阳邙山下遭遇其部,朕为了探知敌情,亲率三十六骑突入敌阵,血战之中,朕与部众走散,身边除了飒露紫,便只有猛将邱行恭。彼时敌骑飞矢如雨,射中了飒露紫的要害……”

李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难道要对太宗说:“要不,臣把紫云献给您?”这话打死他,也说不出口。

太宗却忽然说道:“比之飒露紫,狮子聪地遭遇却更令人扼腕太息了。那狮子聪也是产自西域,前朝隋文帝得之,却无人能驯服,放入御马苑中,跳跃嘶鸣,不肯就范,直到后来裴仁基将其驯服。朝发西京,暮至东洛,可谓日行千里。”

“可惜及逢战乱,狮子聪便下落不明,朕每思之,未尝不引为憾事。自朕登基之后,便下诏寻访,终于在蒲州找到此马,你可知道,当时亲去探寻的宇文士及见到的是何等情景?”

李湛摇头道:“臣不知。”

太宗苦笑道:“名震一时的狮子聪,正勤勤恳恳的在磨坊中拉磨磨面……原先累垂于地的尾鬃已然焦秃,辕绳身陷皮肉,血渗于外。世人常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然千里马固然常有,可若是没有供其驰骋纵横的地方,即便是伯乐亦只能徒叹奈何了。”

李湛听到此时,才隐隐有些明白了,他想了想,对太宗说道:“此狮子聪之不幸。亦是陛下之幸。”太宗微微颔首,对李湛说道:“未知你那匹马,可日行多远?”

“呃……这个臣倒未曾试过,想来三四百里总是有地吧。”李湛想了想说道,对于马他了解不多,跑地快不一定有耐力,而有耐力地又不一定能跑快,所谓三四百里云云。也只是他的揣测而已。

太宗微微一笑,面色却有几分疲态,又问了李湛几句闲话,便让李湛去往东宫了。

东宫紧挨着太极宫东侧,一大半地地方都是东宫属官的办公地:左右卫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春坊,左右监门率府。东宫内坊。东宫朝堂,太子詹事府等。李湛被小太监引入东宫朝堂。还未看清楚里面是个什么状况,就听一人语气沉痛地自责道:“孤王知错了!”

李湛吃了一惊,口称孤王,想必就是太子李承乾了。这小子倒是飞快的瞟了一眼李湛,马上又低头做痛悔状。倒是他身前一须发皆白的矍铄老者,又是摇头又是叹气的,似乎满肚皮的话被堵在嗓子眼里,看得人颇为他着急。

这位太子右庶子孔颖达,往前在尚书右仆射书房内李湛倒是见过一次。想来又是因为什么事情来劝谏李承乾的吧?

李承乾还在那儿痛心疾首,自责自艾,说起话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到了后来,竟然长泪直流,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了。孔颖达原先准备好的说辞没派上用场,却不得不反过来劝慰道:“殿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臣等所虑者,想必殿下俱已明白。君子富而不骄,谦而受益,老臣惟愿殿下常有自省之德,而无规劝之词。”

李承乾正容说道:“孤王谨记。”

李湛在一旁看着,心里好笑,这小子长的虽然不怎么像太宗,玩心眼地水平却也有点相似之处。不过想想,也觉得没什么。自己上高中那会不也最怕人天天耳提面命地么?李承乾虽然比魏王蜀王都大,却也不过十八岁而已,正是所谓的“叛逆”期,整天有这么些个老头跟在身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动不动就正儿八经的上表劝谏----这小子其实也够可怜的。

李承乾玩这样的把戏,倒让李湛想起自己初中时的往事来,有一次上课被罚站,在教室门边上站着,一个任课老师路过,看样子是想问自己又犯了什么错,结果李湛抢先问了句:“老师您这节没课啊?”那个老师茫然地摇了摇头,转身走了,弄得李湛开心不已。

小孩心性,不过如此吧?虽然在这个时代,李承乾早在三年前便已经行过冠礼,表示成人了。

李湛看得出其中关窍,其他人又何尝是傻子?只是李承乾表演的太入戏了,他们除了暗自摇头叹息,又能怎样?张玄素无意中瞥见李湛似笑非笑的表情,眼底闪过一丝疑惑。孔颖达见四位新任属官全都来了,便转身为李承乾一一介绍。李承乾显得颇为礼敬,一再表示自己才德浅薄,望日后诸位尽心竭力云

“这小子不傻啊……怎么就那么昏头的想造他老子的反呢?”李湛多少还是有些纳闷,不过想想,世事难料,谁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些什么事呢?

布政坊,李宅,内院卧房中,紫茵略有些倦意的说道:“也没什么,只是这几天都觉得恹恹的,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

“春困秋乏,想来是天气渐渐热了,才会觉得如此吧?”李湛听了也没怎么在意,搂着紫茵日渐丰腴的肩膀,笑道:“寻常时候还是出去走动走动,整天在家里闷着,怎么会有精神?”

紫茵笑了笑,头抵在李湛地胸前,亮晶晶的双眼出神的看着李湛,不知道她想起了什么,忽然俏皮的一笑,说道:“湛郎可想过在城外置个别院?”

李湛有点小惊讶,问道:“怎么好好的想起来问这个?”

紫茵笑意更浓,微微闭起双眼,低声道:“住在城里久了,总觉得有些憋闷呢,要是在蓝田山中建一别院,待湛郎休沐时,往山中住上几天,也是好的。”

李湛有些尴尬的说道:“如今哪里有闲钱置办别院……对了,上回崔烈送过来的钱动过没?”

紫茵仰起脸看看李湛,笑道:“还来问我,你自己取了一多半地,怎么忘记了?”

“呃……是了,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李湛叹道:“往前在伊州,有个十几贯钱便觉得自己很富有了。如今几十上百贯淌水似地随手出去,却还觉得穷……”

紫茵浅浅一笑,对李湛说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茵儿以前在家中,常听父亲说起未来长安之前,家中困窘时的情景,可是父亲如今做了中书省地侍郎,锦衣玉食,又何曾想再回到清贫时的样子。”

李湛笑道:“这有什么不对?漫说是岳父大人,便是咱们家中,如今哪儿还有一点在伊州时的样子?”

紫茵想了想,叹道:“人心哪有满足的时候,湛郎现在也是五品的官儿,就没有想过……”

李湛打断她道:“不过是个五品的散官罢了,在东宫也是个可有可无的闲职,你当朝廷的官儿那么好做么?想升官便升的。”

紫茵眉眼弯弯地笑了起来,握着李湛的手说道:“还说呢,茵儿就是觉得湛郎如今太委屈了些,前者你不是说过,请代国公为你谋个实职么?怎么又会去东宫做什么冼马?”

李湛想了想,说道:“想来是圣上的意思吧……今日觐见时,圣上还留我问对来着。”

“圣上留你问对了?都问了些什么?”紫茵惊喜的抬眼看着李湛,似乎比自己见到皇上还要高兴。

光德坊,岑府内院,书房内。

岑文本捧着热茶,却不就饮,皱眉沉思片刻,才对李湛说道:“若存身处东宫,凡事多加份小心便是了,不过冼马虽只掌管书籍,这劝谏一事,也是臣子应当的。”他微微叹了口气,似乎在犹豫什么,见李湛正望着自己,便又接着说道:“去年圣上听人说太子好嬉戏,颇亏礼法,便召东宫左右庶子于志宁、孔颖达二人入殿,赏赐颇厚,意在使二人多尽劝谏之职……”

李湛心里想的,却复杂的多。太子李承乾在历史上是个什么结局,他当然知道,但也仅限于知道而已,具体怎样,却知之不详了。此番入东宫为属官,他心底是很不愿意的,但是已成事实,想要改变的话,只能在以后了。在他的潜意识里,多少还有些警惕,同时隐隐想做些实事的想法,也不时冒出来---其实还是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这样只能违心从命,这种感觉让他很不爽。

岑文本放下茶杯,缓缓说道:“凡新任东宫属官五品者,按例须觐见面圣,如何应对,若存可要仔细准备,免得到时候君前失仪,总是不好。”

李湛点头应了,心底却忽然蹦出个想法:“是不是借此表现差点,好让太宗觉得自己不宜入东宫为官?”不过这个念头一起,马上又被他自己否定了:“别弄巧成拙,太宗一怒之下把自己削官罢职,又或者再远远的贬到哪个山沟里去……难道还让紫茵跟着自己吃苦么?”

贞观八年二月初三,太极宫,太极殿内。

此次东宫新任属官四人,一同循例觐见面圣,这里面最年轻的,便是李湛了。而最为年长者,莫过原给事中,新任东宫少詹事兼右庶子张玄素。

在这之前,李湛也曾远远的见过李世民,对于这个被评为“略输文采”的君主,他倒没有觉得与常人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也是俩眼睛一张嘴。不过那种习惯于发号施令而形成的气质。让他显得颇有皇者威严。

“主席咱都天天见……虽然是在电视上。”李湛如此想到,其实对于太宗李世民,他好奇的心思多过身为“臣子”地恐惧,这也让他在入殿觐见时,显得非常自然,倒让不明就里的几位新同僚,觉得此人态度从容,风度优雅了。

太宗先是对四人勉励了一番。然后才说道:“朕十八岁时。尚在民间,所以知道民间的疾苦,可是即位以来尤有过失,皇太子生于深宫,不明世事,犯错也是在所难免。”

李湛心头暗想。这算是给太子犯错找借口么?既然生于深宫不明世事,那时不时的放出来体验下民间疾苦,不就成了?不过世事哪儿有这么简单就能明白的?更何况贵为皇储,又岂能说出宫就出宫,即便是出得宫来,就能知道民间疾苦了么?

太宗的目光在四人身上扫过,接着说道:“诸位都是才学兼备之士,太子若是品行不修。漫游无度,深宜劝谏,不可放任了。”

四人皆起身应了,太宗吩咐赏赐绢帛,四人谢过之后,由黄门引往东宫,李湛尚未出殿,中宫跟出来宣口谕。着李湛留殿问对。张玄素等人颇感意外地看了看李湛。

李湛心头纳闷。问对?问的什么对?及至又回到殿中见了太宗,脑袋里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太宗赐坐。见李湛眼观鼻鼻观心的恭谨模样,先自笑了笑,才对李湛说道:“朕忽然想起来,听人说你自西域得了匹骏马,详情如何,可说与朕知道。”

“原来是为这事。”李湛心里嘀咕道:“知道你爱马,可别是打我这匹马的主意吧?”他略一蹙眉,做回忆状,说道:“那是贞观六年的事情……”将自己如何遇到野马群,如何发现那匹孤傲的野马,后来又是如何建马场、设围栏,驱赶野马入内,最后如何赤手空拳驯服野马的事情,娓娓道来。

刚开始讲起的时候,还略显滞涩,说到后来,李湛自己也沉浸在回忆之中:连绵不绝地远山,洁白圣洁地山峰、辽阔寂寥而又生机勃勃的天山草原、那些质朴热情的边军;就连漫天飞舞的大雪、冰冷刺骨的寒风,苍凉孤寂的戈壁,此时说起来都那么地亲切,仿佛自己在那里生活了许久似的。

太宗听的颇为认真,时而点头,时而握拳,待李湛说完之后,沉默良久,才徐徐说道:“想不到西域边塞之地,竟然也有如此美景……”

李湛心中一动,说道:“西域地方辽阔,物产丰富,更兼沟通东西,臣以为……”

太宗笑着摇了摇头,摆手说道:“你想说什么,朕都知道。”李湛低头腹诽道:“我还啥都没说呢,你知道,你都知道还来问我。”

太宗叹道:“说起宝马,朕在军中时,曾得过几匹,你可知道,战马于军人而言,不仅仅是骑乘之物,更是出生入死的伙伴……”说起他以前的战马,太宗的语气低沉下来:“听你所言,那匹马倒是和朕当年的飒露紫有几分相似。那年朕征伐王世充,于洛阳邙山下遭遇其部,朕为了探知敌情,亲率三十六骑突入敌阵,血战之中,朕与部众走散,身边除了飒露紫,便只有猛将邱行恭。彼时敌骑飞矢如雨,射中了飒露紫的要害……”

李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难道要对太宗说:“要不,臣把紫云献给您?”这话打死他,也说不出口。

太宗却忽然说道:“比之飒露紫,狮子聪地遭遇却更令人扼腕太息了。那狮子聪也是产自西域,前朝隋文帝得之,却无人能驯服,放入御马苑中,跳跃嘶鸣,不肯就范,直到后来裴仁基将其驯服。朝发西京,暮至东洛,可谓日行千里。”

“可惜及逢战乱,狮子聪便下落不明,朕每思之,未尝不引为憾事。自朕登基之后,便下诏寻访,终于在蒲州找到此马,你可知道,当时亲去探寻的宇文士及见到的是何等情景?”

李湛摇头道:“臣不知。”

太宗苦笑道:“名震一时的狮子聪,正勤勤恳恳的在磨坊中拉磨磨面……原先累垂于地的尾鬃已然焦秃,辕绳身陷皮肉,血渗于外。世人常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然千里马固然常有,可若是没有供其驰骋纵横的地方,即便是伯乐亦只能徒叹奈何了。”

李湛听到此时,才隐隐有些明白了,他想了想,对太宗说道:“此狮子聪之不幸。亦是陛下之幸。”太宗微微颔首,对李湛说道:“未知你那匹马,可日行多远?”

“呃……这个臣倒未曾试过,想来三四百里总是有地吧。”李湛想了想说道,对于马他了解不多,跑地快不一定有耐力,而有耐力地又不一定能跑快,所谓三四百里云云。也只是他的揣测而已。

太宗微微一笑,面色却有几分疲态,又问了李湛几句闲话,便让李湛去往东宫了。

东宫紧挨着太极宫东侧,一大半地地方都是东宫属官的办公地:左右卫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春坊,左右监门率府。东宫内坊。东宫朝堂,太子詹事府等。李湛被小太监引入东宫朝堂。还未看清楚里面是个什么状况,就听一人语气沉痛地自责道:“孤王知错了!”

李湛吃了一惊,口称孤王,想必就是太子李承乾了。这小子倒是飞快的瞟了一眼李湛,马上又低头做痛悔状。倒是他身前一须发皆白的矍铄老者,又是摇头又是叹气的,似乎满肚皮的话被堵在嗓子眼里,看得人颇为他着急。

这位太子右庶子孔颖达,往前在尚书右仆射书房内李湛倒是见过一次。想来又是因为什么事情来劝谏李承乾的吧?

李承乾还在那儿痛心疾首,自责自艾,说起话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到了后来,竟然长泪直流,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了。孔颖达原先准备好的说辞没派上用场,却不得不反过来劝慰道:“殿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臣等所虑者,想必殿下俱已明白。君子富而不骄,谦而受益,老臣惟愿殿下常有自省之德,而无规劝之词。”

李承乾正容说道:“孤王谨记。”

李湛在一旁看着,心里好笑,这小子长的虽然不怎么像太宗,玩心眼地水平却也有点相似之处。不过想想,也觉得没什么。自己上高中那会不也最怕人天天耳提面命地么?李承乾虽然比魏王蜀王都大,却也不过十八岁而已,正是所谓的“叛逆”期,整天有这么些个老头跟在身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动不动就正儿八经的上表劝谏----这小子其实也够可怜的。

李承乾玩这样的把戏,倒让李湛想起自己初中时的往事来,有一次上课被罚站,在教室门边上站着,一个任课老师路过,看样子是想问自己又犯了什么错,结果李湛抢先问了句:“老师您这节没课啊?”那个老师茫然地摇了摇头,转身走了,弄得李湛开心不已。

小孩心性,不过如此吧?虽然在这个时代,李承乾早在三年前便已经行过冠礼,表示成人了。

李湛看得出其中关窍,其他人又何尝是傻子?只是李承乾表演的太入戏了,他们除了暗自摇头叹息,又能怎样?张玄素无意中瞥见李湛似笑非笑的表情,眼底闪过一丝疑惑。孔颖达见四位新任属官全都来了,便转身为李承乾一一介绍。李承乾显得颇为礼敬,一再表示自己才德浅薄,望日后诸位尽心竭力云

“这小子不傻啊……怎么就那么昏头的想造他老子的反呢?”李湛多少还是有些纳闷,不过想想,世事难料,谁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些什么事呢?

布政坊,李宅,内院卧房中,紫茵略有些倦意的说道:“也没什么,只是这几天都觉得恹恹的,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

“春困秋乏,想来是天气渐渐热了,才会觉得如此吧?”李湛听了也没怎么在意,搂着紫茵日渐丰腴的肩膀,笑道:“寻常时候还是出去走动走动,整天在家里闷着,怎么会有精神?”

紫茵笑了笑,头抵在李湛地胸前,亮晶晶的双眼出神的看着李湛,不知道她想起了什么,忽然俏皮的一笑,说道:“湛郎可想过在城外置个别院?”

李湛有点小惊讶,问道:“怎么好好的想起来问这个?”

紫茵笑意更浓,微微闭起双眼,低声道:“住在城里久了,总觉得有些憋闷呢,要是在蓝田山中建一别院,待湛郎休沐时,往山中住上几天,也是好的。”

李湛有些尴尬的说道:“如今哪里有闲钱置办别院……对了,上回崔烈送过来的钱动过没?”

紫茵仰起脸看看李湛,笑道:“还来问我,你自己取了一多半地,怎么忘记了?”

“呃……是了,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李湛叹道:“往前在伊州,有个十几贯钱便觉得自己很富有了。如今几十上百贯淌水似地随手出去,却还觉得穷……”

紫茵浅浅一笑,对李湛说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茵儿以前在家中,常听父亲说起未来长安之前,家中困窘时的情景,可是父亲如今做了中书省地侍郎,锦衣玉食,又何曾想再回到清贫时的样子。”

李湛笑道:“这有什么不对?漫说是岳父大人,便是咱们家中,如今哪儿还有一点在伊州时的样子?”

紫茵想了想,叹道:“人心哪有满足的时候,湛郎现在也是五品的官儿,就没有想过……”

李湛打断她道:“不过是个五品的散官罢了,在东宫也是个可有可无的闲职,你当朝廷的官儿那么好做么?想升官便升的。”

紫茵眉眼弯弯地笑了起来,握着李湛的手说道:“还说呢,茵儿就是觉得湛郎如今太委屈了些,前者你不是说过,请代国公为你谋个实职么?怎么又会去东宫做什么冼马?”

李湛想了想,说道:“想来是圣上的意思吧……今日觐见时,圣上还留我问对来着。”

“圣上留你问对了?都问了些什么?”紫茵惊喜的抬眼看着李湛,似乎比自己见到皇上还要高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唐朝完美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唐朝完美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章 把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