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东追西捕》后记
第六节《东追西捕》后记
杨远新
满湖碧荷,漫山绿茶,遍野金穗。
渔歌互答,牧童横笛,村村擂茶香,户户酒意浓。
三月桃源桃花节,六月鼎城白鹭节,十月汉寿金芦节。
这就是我俩的家乡常德。一个曾激起屈子放歌、留下陶令植菊、引来太白寻访的美妙而奇特的地方。
凡到过常德的人,没有不为常德而骄傲的。
然而,张君团伙贪得无厌,滥杀无辜,无恶不作的行径,却败坏了常德在世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一时间,商店、酒肆,大有谈常德人色变。有的酒店老板见三五个常德人光临聚餐,先是胆战心寒,继而不敢收钱,生怕是张君团伙成员。
我俩生于常德长于常德,如今虽然在他乡工作,但一口浓重的常德口音和一腔眷恋家乡的深情,却永远无法改变。我们身为常德人而骄傲,而自豪。“9.1”惊天大劫案发生后,我们为常德人中出了张君、李泽军、陈世清这样的败类而愤怒,恨不能一把逮住这几个恶魔,捏成稀泥。
案发后,由于职责使然,为了查清张君所使用的“王瑞军”等假身份证的真相,为了掌握张君团伙数年来漏管失控的根源,为了充分发挥人口信息网上追逃的威力,我们其中的一位曾三上津市、四下安乡,五走常德,融入侦查破案大军一体,亲见亲闻亲历张君团伙被我英雄的公安民警一网打尽的全过程。每一位参战民警,都有一串感人的故事,每一位指挥员,都是一部耐读的书。我们被深深地感动着,夜不能眠。
愤怒出诗人。豪情出文学。我俩一次又一次地冲动,哪怕再忙再累,也要用我们手中的笔,表达我们对张君团伙的恨,抒写我们对公安民警的爱,倾吐我们对家乡的情。由于职责是做一个称职的民警,而写作仅仅是我们业余生活的一种,这些年来,我俩多以创作短篇侦探纪实为主,往往是从一个侧面来表现重大案件,而这一次,从冲动之始,我们就选择了全景式的表现形式,力图全面真实、客观深刻的再现。
同时,我俩对自己的侦探文学创作水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爱之深、恨之切的效果,也才能达到鼓舞人的效果。我俩认真回顾自己创作600万字侦探文学的得与失,认识到侦探文学应该是战斗的,同时也应该是美丽的,是智慧的。“写新时期侦探文学,做大中华铁血儿女”。我俩创作的侦探文学,必须给读者以力量、精神和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我俩创作这部作品时,朝着这个方向作出了努力。成与败,只能由读者来评说。我们希望听到真实的评说。
创作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公安部刑侦局、湖南省公安厅及户政处、治安总队、常德市公安局、津市市公安局、安乡县公安局、鼎城区公安局、武陵区公安局、汉寿县公安局、石门县公安局、益阳市公安局、武汉市公安局政治部、人民公安报驻重庆记者站、深圳周刊杂志社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孙健忠、人事处长彭克炯、深圳周刊杂志社主编刘美贤、常德市公安局副局长廖建华、户政科长杜慎进、副科长高红娟、刘远平、刑侦支队办公室主任龚超明、鼎城区公安局长文敏、常务副局长周国政、津市市公安局局长黄兴茂、副局长陈世杰、户政科长余习荣、安乡县公安局副局长范海涛、刑侦队教导员杨子渊、户政科长张云、益阳市公安局户政科长薛政凯、副科长李虎的鼎力相助,还得到了人民公安报驻重庆记者站站长张劲、常德市公安局宣传科副科长吴林芳、常德日报社记者贵仁群等同志的无私支援,这里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此书创作刚过半,我们在京的好友彭碧艳、陈建国、刘昌宏、谭昌友、杨林、戴志勇、陈永安、胡晓明、张尚海、蔡玉龙、刘咏梅、郭占彤、边振德、金宏娟等就其得失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我们写好下半部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愿这种友谊成为我们今后创作的推动力。
数年来,江苏人民出版社对我们的侦探文学创作给予了热情关注和大力扶植,1997年、1998年,相继出版了我们的侦探文学集《中国刑警大扫黑》《中国刑警在边关》,这次,又为我们推出长篇侦探文学《追捕魔头张君》,审稿、发排、出书,仅月余时间,可谓“深圳速度”。这三部书累计近百万字,每个字都凝聚着责任编辑许尔兵的心血,他那热情待人、严谨治学、办事高效的态度和作风,给我们留下美好印象。这里请允许我们道一声衷心的感谢。
此书付梓之际,我们又收到了杨一萌为本书写的序言,几多褒奖,几多期望,几多鼓励,几多鞭策,行云流水般地从字里行间传递。我们铭记心底。唯有创作出更多更美的侦探文学作品,才是最好的回报。
我们写毕后记,适逢中国共产党80周年华诞,作为两名老党员,谨将此书献给党、亲爱的妈妈生日的贺礼。
(与国家二级作家陈双娥合作)
2001年7月1日凌晨于长沙火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