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靠它来发财
尉迟恭有黑白两位夫人,貌美如花,他的长子尉迟宝琪的长相,随了尉迟恭,皮肤随了他的黑夫人,又黑又丑,一看就是尉迟恭的儿子。
尉迟宝林的长相随了他的母亲白夫人,除了眼睛和鼻子像他爹尉迟恭,其他的地方继承了他母亲白皮肤的基因,生得一表人才,就算是跟他爹站在一起,如果没人介绍的话,外人也看不出他俩之间的关系。
唐朝工部主要有四个部门:工部、屯田、虞部和水部。尉迟宝林比李义大几岁,现任工部从五品郎中,掌管经营兴造、城池修浚、土木、工匠等。
尉迟宝林见到李义,说道:“我父亲已经跟我说了,你要找一批工匠。我已将此事上报给了尚书大人,他同意按照你开列的名单,我已经给你找齐了人,你跟他们见一见吧。”
唐朝的匠户属于官府,他们每个月有一定的时间要到官府服务,其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的营生。这些匠户并不是每天都要到官府报到的,尉迟宝琪知道李义要过来,特地把这些人召集了起来。
李义来到了一个院子里,里面有三十多名工匠,看到大人们进来,工匠们都站了起来。
李义看到这些人一个个表情都十分凄苦,他理解他们的想法,人家在长安生活得好好的,却被官府征来,要送往西域去服役,大家肯定都不愿意去。
李义说道:“你们没有去过西域,不要把那里想得那么可怕。安西都护府的生活条件虽然比不上长安,但是生活也是不错的。你们去了那里,工钱可以拿到在长安的两倍以上。如果工作得好,还会有其他的奖励。我敢保证,你们到那里服役两年,一定能够攒下一笔钱的。
如果你们有人愿意在那里落户,安西都护府可以给你们免费提供住房,还会有其他你们想不到的好处。总之一句话,你们去了一定不会后悔的。”
匠户在唐朝的地位不高,李义却知道今后他们在西域将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一定会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地位。不过,这话他在这里也不能说得太多。
工匠们听了李义的话,脸色这才好了一些。
李义说道:“从今天起,你们可以不必到官府当差了,回去好好陪陪你们的家人,等通知一起前往西域。你们出发前,我会发给你们三个月的工钱,算是安家费。”
听到这里,工匠们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大家纷纷表示感谢。
李义问道:“你们中间谁是铁匠,往前站几步。”
从人群中站出来了七八个人。
李义看到在这些铁匠当中,有一个身材魁梧、三十七八岁的中年汉子,他竟然没有左臂,可是脸上却带着一副自信的神情。
李义对他很感兴趣,问道:“你的左臂怎么回事儿?”
这位大汉说道:“大人!你别看俺没有左臂,可是俺照样打铁,手艺不输给任何人,横刀和陌刀都打得了。”
横刀和陌刀是唐军最锐利的兵器,一般的铁匠是打不了的。
铁匠得意地说道:“大人!如果有人不服气的话,您可以让他来跟俺比试一下。”
尉迟宝琪手下具体管理工匠的一个从八品的官员,说道:“李侯爷,他说得没错,他叫彭越,他的手艺是这些匠户们里最高的。他曾经跟着太宗皇帝出征高句丽,当时还亲自参战,结果丢了一条胳膊。工部特许他可以自立门户,而且不用交税。”
提起这段经历,彭铁匠呵呵直笑,一脸的自豪。
李义赞许地点头说道:“很好,彭铁匠,你跟着我走一趟。”
尉迟宝琪送李义往外走,到了门口,他说道:“我还有公务要忙,就不送你了。”
李义说道:“宝琪兄,你也跟着我去一趟吧,我有事儿跟你商量呢。”
尉迟宝琪把事情向跟随他的官员交代了一下,跟着李义一起来到了李府。
李义将一张图纸放在几案上,说道:“彭铁匠,你看看这个,能不能打出来?”
这是一张炒菜用的浅口铁锅的图纸,要求厚度均匀,表面光滑,弧度匀称。
彭铁匠看了半天,觉得难度很大,想开口承认打造不了,又有些不甘心。他仔细地揣摩了许久,终于摇了摇头。
他遗憾地说道:“薄厚均匀、表面光滑,这个俺没问题。可是这弧度匀称,俺打不了。”
李义对邢越说道:“这个不难,以你的功力,只要知道锻造工艺,完全可以打出来。”说着,他取出了一张纸来,放在了几案上面。
纸上写着“手工铁锅锻造工艺”。
我国手工铁锅锻造工艺起源于明朝,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并且获批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艺包括裁剪锅胚、煅烧锅把、锻打锅把、锅把成型、锻烧锅胚、煅烧锅身、锻去铁锈、锅胚成型、一次冷锻,二次冷锻、三次冷锻和镜面成型。
经过工匠们数千次、上万次的锤击敲打,锻造出来的铁锅光滑如镜,不生锈,不放油都不粘锅,导热均匀,做出来的菜味道更佳,是高档饭店的首选之物。
李义也只是知道这锻造的工序,但是,其中的淬火技术等细节,他并不清楚。不过,邢铁匠既然能够打造工艺要求很高的横刀,自然有着很高的工艺水平,打造出铁锅来,应该不成问题。
彭铁匠识字不多,对上面的字有些认得,有些不认得。不过,他已经看出了上面写的就是浅口铁锅的锻造工艺,眼神儿顿时灼热了起来。
李义用手指指着纸上的字迹,说道:“这就是锻造工艺,顺序是裁剪锅胚、煅烧锅把、锻打锅把……”
“等一下。”邢铁匠打断了李义的话。
李义疑惑地望着他。
“李侯爷,您为什么要传授俺这个,想让俺做什么?”彭铁匠警觉地问道:
“嗯?哦。”李义略一寻思,明白了他的意思。
技术保密,从古到今都是常态,尤其在古代更是如此。
技艺基本上是传子不传女,没有儿子就传给上门女婿,或者挑选本家的子弟,迫不得已才会传给外姓弟子,条件也会十分严苛。
在传授弟子的时候,师傅往往还会留一手,这就是很多的古代技艺到如今已经失传的主要原因。
李义随随便便的,就将这样高深的锻铁工艺传给外人,彭铁匠自然会怀疑他别有所图。
李义微笑道:“你不要误会。我也只是知道这些工艺的顺序,各种淬火的工艺、锻造的技巧,我却不清楚,这些还需要您自己慢慢地摸索。
这些东西对我没有用处,只有您这样的行家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来。”
“可是,可是……”彭铁匠还有些犹豫。
李义笑道:“你要是心里过意不去,那我就加个条件。你打造出的铁锅,五年之内,只能卖给我,不卖给其他人行吗?”
“那行。”彭铁匠激动地说道。
唐朝人注重契约精神,李义就与彭铁匠签订了铁锅采购包销协议。
彭铁匠走后,尉迟宝琪不解地问道:“李义,你打这些铁锅干什么用?”
李义笑道:“当然是靠它来发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