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流言

第171章 流言

卫王已反,目前形势却也不是他出手得最好时机,索性卫王想要坐上那个位置,必不敢对百姓如何。

眼下,他只能等一等。

封泽一边叫魏星安顿好神兵,收集各方消息得同时,普行寺依旧闭寺不开。

卫王造反,各方都不平静,贺3琛与赵钦身为世家子,这个时候不能还在外,必须得回家族中去。

纵然贺琛再不舍,也只能跟着赵钦告辞离去,一个回襄州,一个回北陵。

而苏纺四人,也不能一直待在普行寺里,转日也下山回阎罗堂去了。

如今局势,封泽不放心,便将影七和影三派去保护苏纺。

刚回到阎罗堂半许,佟府就来人了,正是佟夫人身边得大丫鬟,专门来请苏纺过府一叙。

想着他们去一趟岫族竟就过了大半个月得时间,先前回来也还没顾得上去佟府,苏纺想了想,也没耽搁,当即就让辛夷架了车,往佟府去。

照旧是常嬷嬷在门口相迎,到了正院,正碰上佟太守自院里出来。

常嬷嬷忙顿住,让佟太守先行。

佟太守却是一眼看见苏纺,眼中带着些许亮光,“这便是苏阎罗吧?苏阎罗治好了内子,佟某还未当面致谢,这厢见了苏阎罗,佟某便在此谢过苏阎罗了。”

佟太守三十来岁得模样,虽五官端正,却大腹便便,还留着两撇胡子,看上去略显老态,苏纺瞧着,委实觉得他有些配不上娴静柔美的佟夫人。

不过,这是佟夫人的选择,她也不好多置喙,当下只颔首一二,表示她与辛姐姐一见如故,这是应当的。

佟太守知道夫人还等着,也不多言,笑了笑便先离去了。

常嬷嬷这才引着苏纺继续往院里去。

佟夫人早等在正堂门口,见了苏纺,未语先笑,上前拉了苏纺的手,挽着她往里就坐,一边道:“你一远行便是一两个月的光景,好容易听说你回来了,我还来不及叫人来请你上门一叙,你便又出了门,也不知你在忙些什么,倒忖得我这个整日念着你的闲人也太闲了些。”

直到在罗汉榻上端坐下,佟夫人还未放开苏纺的手,自有丫鬟立时上了茶点,苏纺反手一转,顺势摸上了佟夫人的脉,“药丸该是都吃得差不多了吧?”

提起这个,佟夫人想到自个已经换洗过两次的月事,眼眸都不觉带了笑,“正是差不多了,我正想问问你,药丸可是要接着吃?若是,就劳你多费心了。”

苏纺收回手,也抿唇笑了,“不必,余下的药丸吃完便罢,辛姐姐切记操劳,放宽心态,相信过不多久,就有好消息了。”

这话点得明白,不只佟夫人,表示一旁的常嬷嬷都是止不住的笑意。

这一切,可多亏了苏纺,换做以前那二十几年的光景,她何曾想过自己也有一天会如普通女子一样每月都有月事,做一个正常的妇人,也可能怀孕生子?

望着眼前娇娇俏俏与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姑娘,佟夫人心中没来由就是一软。

想着近来的不太平,她看了常嬷嬷一眼,常嬷嬷会意,立时挥手叫伺候的丫鬟们都退了出去。

佟夫人顿了顿,这才道:“这半月也不知你去了哪里,你可知发生了变故?”

她手指着北方,苏纺看得分明,刚想颔首,想到什么,便不由摇了头,“我去闲云山里采药去了,这才刚回来,倒是没听说有什么事啊,不知有何变故?”

听封泽说辛家军如今正在宣州对战卫王,佟夫人乃是辛家女,说不得能知道些更详细的事呢。

佟夫人一叹,“你可知卫王?早在大半个月前,卫王在封地云州举旗反了,势如破竹,已经接连拿下来了几州,如今被我父兄阻在宣州城门之外已有五天,势头却不减,听说卫王集结了有十几万大军,我辛家军不过十万,纵然有城墙屏障,也只能守不敢主动攻,也不知最后能不能抵住卫王。”

若辛家军挡不住,那……

佟夫人简直不敢想那个后果。

也是鄞州隔了两州罢了,靖州过去往北,这已经是传的沸沸扬扬的事了,便是普通百姓,那也是人人皆知,他们这地界,风声也传了过来,只是没那么详细罢了。

就近的百姓可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自古有战,不论是外敌还是内乱,最后遭殃的都是百姓,可此番卫王打得旗号名正言顺,他亦是封家子孙,一时间,竟有无数官员靠拢支持他谋反,端看岳州常州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就可知了,若不是朝廷反应及时,命辛家军迅速赶往御敌,只怕宣州也已经被卫王拿下了。

而过了宣州,便是利州,利州之后便是惠州,直入北陵,帝都可危啊!

如今国无储君,当今膝下亦无嗣子,这就是弱势了。

从封泽那里,苏纺是知道卫王于此是筹备了多久的,一旦发动,自然是强龙入海,如鱼得水,誓不罢休的。

更别提宣州背后的惠州,那可是林家的地盘,林家在此盘踞了数百年,岂是好相与的,倒是不知道卫王对林家有何后手,只怕对正在宣州城的辛家军不利啊。

果然,苏纺刚提及林家半分,佟夫人便愁了眉,她小心的看了看堂外,声音也压低了几许,“说起来,我还要谢你,我今早刚收到书信,我那侄儿才刚中了剧毒,多亏你给他的那粒药丸救了他性命,否则……”

下毒之人不可谓心不歹,专挑了好下手的侄儿对付,可偏偏她侄儿乃是兄长唯一的嫡子,是辛家未来的家主,贵重不已,不说兄长,便是她父亲,对侄儿也是百般疼爱看重的。

这么个境况之下,若是他出了事,父兄伤心之下,还不知怎么撑着呢,这岂不就是给了卫王可趁之机?

这手段真是高明。

佟夫人不用猜,从书信中的只言片语也能知道,背后之人定是林家无疑。

苏纺听罢也是一阵喟叹,卫王久攻宣州不下,还真是狗急了跳墙,什么手段都拿得出手。

不过这到底离着鄞州千八百里远,他们这边说说担心担心便罢了,别的实在是鞭长莫及。

苏纺只得劝慰佟夫人放宽心,一切自有天意。

离了佟府,回到阎罗堂,苏纺可算能好好歇歇。

却没想一觉之后,竟是整个河西府都传遍了卫王造反的消息。

索性河西府离的远,卫王意在北陵,也不怕他会打过来,因而,河西府的百姓们一点也没有危机感,反而茶余饭谈,议论纷纷,好不畅快。

如此形势下,倒是没有在河西府引起恐慌,百姓们依旧是过自己的小日子。

梁府里,梁老夫人比百姓们传遍要先得知卫王反了的消息,她第一时间就派了人往南边送了家书,告知梁有慧这厢的事情。

虽也知道凭南边的势力,想要知道卫王造反的消息也许比他们还容易,但她得了消息专门送信去也不算突兀,好歹也能博个好感。

估摸着这厢书信已经到了柳府,梁老夫人再听着婆子学说外边的流言,老神在在的端了茶慢慢品着。

在心里偷偷讲个大逆不道的话,不是她看不起谁,讲真,纵然当今膝下无子,国无储君,那个位置该换个人来坐,但怎么换也换不到卫王头上。

这世人莫不是都忘了,南边那位,可才是当今嫡亲的胞弟,且也是嫡出,正儿八经的嫡统。

这般想着,梁老夫人嘴角都抿了笑,无不得意当初她英明,将小女儿嫁去了南边。

河西府上层圈子里,旁的人没有梁老夫人这诸多心思,但也有心绪有几分不宁的,譬如新来的都尉夫人贺氏。

河西府新任都尉姓李,没什么根基,依着几分军功一步步爬到了五品都尉的位置,娶的妻子贺氏自然也只是小门小户,却好歹同十大世家行二的贺家有那么多关系。

扯藤牵丝的,算起来是贺家拐了十八道弯的旁支的旁支,已经不显,更别提被贺家给记住。

但好歹在贺家那本氏族志上,巴着尾巴根有那么一笔带过。

因此,贺氏虽是小门小户的不显山不露水的,但也知道一些弯弯绕绕。

譬如,南边的仁帝,同当今同是先太后的骨肉,同时贇国公的亲外甥,听说,小的时候,贇国公最喜欢的不是当今,而是仁帝。

而如今卫王造反,起因是当今无子又不肯立嗣子。

她不知怎么的,就无端想起了南边的仁帝。

比起卫王来,那位可才是嫡出,且膝下皇子也是无数,正值壮年,且还有能子嗣呢。

跟梁老夫人一样,她不太看好卫王,倒觉得仁帝值得一赌。

贺氏素来是个会钻营的,跟着丈夫走马上任,这些个结交当地上司同僚或望门女眷的事,她素来是信手拈来。

几乎是刚到任河西府时,她就将河西的这些个弯弯绕绕的上层圈子给摸透了。

自然也知道梁家有位姑奶奶正好嫁去了南边,虽说别人都不太提,也觉得忌讳,但她也打听出来的,那位梁四姑奶奶嫁的人家不是别人,公爹正是南边的大员柳中元,其人深得王皇后看重,在王皇后跟前是说得上话的。

贺氏心思百转千回,紧接着,就想到了那位梁三姑奶奶,陈家的二太太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一本医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一本医经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1章 流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