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声讨
“在去年之前,鬼子曾经多次派飞机来对宥林山进行地毯式的轰炸,但是我们一听到飞机的轰鸣声,就提前躲进山洞里去了。他们倒也奈何不了我们。后来鬼子可能见耗费大量炸弹,太不划算,就停止轰炸。我们也就在山上重新建起营房了。”唐靖隆详细地向乔飞介绍。
“喔,原来如此,看来鬼子为了打败你们这支山上的抗日连队,已经是什么办法都尝试过了。”乔飞点头,终于明白了。
“没错,日本鬼子几乎什么残忍的办法和手段都用过了,他们甚至还放火烧过山林,却也没能让我们投降。”唐靖隆越说越激动,还握紧拳头来说,“我和山上的全体战士都发过誓,一定要跟日本鬼子抗争到底,绝不罢休。”
“唐师兄,将来你们不再是孤军奋战,我和一帮好兄弟好姐妹也会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打鬼子。”乔飞受到唐靖隆的情绪感染,也变得有点激动,向他表明抗日决心。
唐靖隆已经将山上抗联的情况介绍完毕,乔飞就将自己和一帮师兄弟来到长春除了抗击日本鬼子之外,更要消灭魔灵的目的如实地向他说了出来。
由于唐靖隆和抗联士兵被鬼子困在山上多时,对于山下和城里的情况了解不多。虽然他早就听闻过松井野村如何作恶多端,却还不知道松井野村已经带着魔灵来到长春了。
他不禁义愤填膺地怒斥松井野村说,“松井那个老贼在别的地方残害国人还不够,又来长春兴风作浪,将来长春的市民既要遭受日本鬼子的殖民统治,又要被魔灵骚扰甚至是残杀,日子将会过得更加痛苦了。”
乔飞接着唐靖隆的话,说道,“所以我们一定要消灭鬼子和魔灵,解救广大的劳苦市民于水火之中。”
“可惜我和抗联士兵们都不会法术,对付魔灵着实毫无办法,就只能依靠你和胡大哥一帮师兄弟了。”唐靖隆面露愧色,有点沮丧地对乔飞说道。
“唐师兄,你不必叹息,有你带领抗联士兵拖住日本鬼子,使我和胡大哥他们可以腾出手去对付魔灵,你们就算立功不小,发挥的作用可丝毫不亚于我和胡大哥呀。”乔飞拍了一下唐靖隆的肩膀,开导并且安慰他。
唐靖隆得知乔飞在山下的城里还有一帮兄弟姐妹,便关心地问他说,“你们住在城里是否安全呢?要不要搬到山上来住?”
“不用了,我们就住在城郊的四里铺,鬼子之前经过多次扫荡,现在已经甚少关注那个村子里,我们的安全暂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就不搬到山上来打扰你们了。”乔飞摇头拒绝了唐靖隆的建议。
乔飞只说出其中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个不打算带领兄弟姐妹们搬上山的重要原因没有说出口。
山上无论是住的,还是吃的方面都比山下要艰苦得多,并且出入不方便,钱萌萌和祁夜灵那两个相对柔弱的女人可难难以承受这种苦,乔飞便果断放弃带她们上山的想法了。
唐靖隆听出了乔飞的话外之音,自知山上的条件无法跟山下相比,便识趣地不再劝说乔飞搬到山上来居住了。
这倒不是他的自卑心理在作祟,而是他真心认为只要乔飞和其余人等在山下的安全有保证即可,没有必要跟着他一块来到山上吃苦。
乔飞端起桌上的水杯来喝了一口温热的开水,突然机警地发现门外有点异动,便下意识地转头朝外面看去。
门外并没有危险的迹象,却让乔飞看到了令他感到惊讶的一幕。只见几个抗联士兵正在外面的雪地上活动。这当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们用手扒开地上的积雪,便捡起一片片还泛着青色的树叶来吃。
士兵们居然已经沦落到吃树叶的地步了。乔飞这一惊可非同小可。他转头看向唐靖隆,只见唐靖隆面色如常,却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并不像他一样感到吃惊。
看来唐靖隆对士兵们吃树叶的事情早就已经知晓了,所以他才不会奇怪,更不会阻止。
“唐师兄,他们为什么要吃树叶呢?”乔飞想不明白,就指着门外的士兵问唐靖隆。
“因为我们山上的粮食很少,每天都是只能让每个士兵分到一点,勉强不会饿死,却绝对不可能吃饱。他们饭量大,肚子太饿,顶不住就只能吃些树叶来充饥了。”唐靖隆详细地向乔飞作出解释。
乔飞这下明白了,树上的叶子即使不掉光,也会被士兵们吃光。好在树叶掉下来之后,被积雪深埋地下,暂且没有变枯,还是青色的模样,尚且能够吃下肚。
假若树叶已经变得干枯,难以下咽,就不知道士兵们还能够找什么东西来充饥了。
士兵们的肚子一直处于饥饿状态,显然不利于打鬼子。万一鬼子突然上山进攻,他们还能否打赢鬼子,都不一定。乔飞不由得替他们的处境感到深深的忧虑,简直比身为连长的唐靖隆更为着急。
乔飞犹豫一下,便立刻吩咐大壮说,“大壮,把你身上带着的干粮送给士兵们吃吧。虽然干粮不多,也不能让他们填饱肚子,但起码可以让他们充充饥,不必再吃树叶了。”
“好的,乔师兄,我这就拿去给他们。”大壮一边说,一边取出随身带着的一包干粮,站起来准备往外走。
唐靖隆见状,却连忙拦住大壮,劝道,“这可使不得,乔师弟,大壮师弟,你们的好意我代表士兵们心领了。可你们同样要吃东西,把干粮交给我们了,你们又吃什么呢?”
“我们呆会就下山走了,暂时不会饿着。”乔飞认真回答唐靖隆说,“在四里铺的老屋里还存有今天早上刚刚买到的大米,我们回去之后再吃也不晚。”
“对呀,唐师兄,我们的条伯比你们好得多,你就不必替我们担心了。”大壮附和着乔飞,一起劝唐靖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