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汉亡

第六十五章 汉亡

“枢密使,我们与刘氏皇族已经有了不小的仇怨,您拥立他们做皇帝,那就是要我们的命啊!

我们这些大老粗数年如一日在外面拼死拼活,死在战场上也认了,但要是死在自己人,还是自己的皇帝手里,我们心有不甘啊!

所以枢密使,求求您了,这个皇帝只能由您来当啊!”

“没错!更何况枢密使您能征善战,声望颇高,那个什么刘赟,俺以前听都没听说过。而且您之前也才刚造反一次,那咱们为啥不造的干脆些,以免留下后患呢?!”

“就是!枢密使您难道能忍受刘家人杀您全家这件事吗?倒不是我想揭您的伤疤,而是我i都替您觉得不甘心。

他们用自杀逃掉了您的复仇,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枢密使,您起兵攻陷京城,致使汉主身亡,这已犯了诛夷三族之罪。

如今刘氏复立,我们哪还有生路?

此次北征说不定就是朝廷的阴谋,目的是调开我们,然后将我们统统消灭。

既然朝廷如此狠心,我们不如趁大军在外,拥立您为帝,杀回京师,才可保全性命。”

众将士你一言,我一语,场面顿时变得乱糟糟一片。

郭威几次大喝,都没能镇住场子,忽然之间有一小兵朝着郭威跪下,其他人见状也都纷纷跟着下跪。

郭威刚欲呵斥,身后却有个小兵撕掉了一面黄色的军旗,披在了自己的身上。

此乃黄袍加身,郭威就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但像他这种地位的人么,别的不说,矜持总是要有的。

他连忙扯掉身上的黄旗,呵斥道:“胡闹!”

随后又对其他士兵说道:“你们都快起来了!我是不会去做这个皇帝的!你们拜托错人了!”

此时魏仁浦又从一旁冲了出来,滑跪到郭威面前,拱手道:“枢密使!我等上下三军,可全都指望着您了!”

“……”

郭威是不想当皇帝么?不,他太想了。

从他看到刘承佑要杀他的那封密诏起,他就已经在想着当皇帝的事情了。所以他才会演那么一出戏,又说刘承佑要杀掉所有的将领,又说自己身为臣子死就死了。

实际上,这都是他跟魏仁浦的计谋。

正如李业之前所猜测的那般,就算刘承佑把李业等人交给郭威,郭威也会找到其他的借口,来进一步削弱刘承佑的权威。

从这一点上来说,李业倒是有点见识。

之后,郭威本可以在刘承佑死后,举兵进入京城自立为帝,但他没有这样做。

他派人告诉太后,说一切照旧,只不过现在是由你这个当太后的,来处理朝政。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在等待一个好的机会。

郭威深受他的第一任妻子柴氏的影响,柴氏以前是李嗣源后宫中的妃子,见多识广。本身又出身于书香世家,对郭威的影响颇深。

是她让郭威知道,光有武力不足以威慑众人,只有智谋才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因此郭威闲来无事,就喜欢看书。对魏仁浦这样足智多谋的书生,也是敬重有加。

从书中郭威得知一个道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郭威深以为然。

纵观唐末至今,王朝短命的最大原因,郭威觉得很大原因都出在得国不正上。

大多数的武将弑君篡位,根本就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完完全全就只是想当皇帝才这么做的。

所以郭威觉得如果自己跟他们一样,那自己所建立的国家,也不会太长久。

因此,他想要找一个好的理由,好的借口,来让自己顺理成章的当皇帝。

首先,刘承佑对于他的迫害,在众人眼中,是非常明显的。郭威是个不屈服于命运的受害者,这一点已经让深深印入了天下人的脑海里。

其次,郭威打的是清君侧的名号,而且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从邺都出兵一路杀到京师之后,他没有按照天下人所想的那样直接篡位,而是继续表露出对刘氏皇族的效忠之心。

到了现在,他依然表现的没有当皇帝的心思,是他手下的将士害怕刘赟即位后报复,所以才拥立他当皇帝。

虽然最后还是要走上篡位这条路,但至少过程是说得通的,理由也能为大众所接受。

这一切都是魏仁浦和郭威的计谋,从见到那封密诏开始就下的一盘大棋。

这场大戏的主演,就是郭威自己。而配角,则是他身边所有的心腹亲信。

孙变、赵匡胤等人,早就知晓这里面的事情了。也正是他们昨天跑去煽动其他的士兵,说出了那些个理由,让士兵们深以为然,最终再由杨光义收场,就在前不久,发动那些士兵一起来逼宫。

…………………………

见群情激奋,郭威只得说道:“好吧,看来我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既如此,那我便从了你们吧!”

众将士纷纷发出一声欢呼,紧接着,郭威又说道:“不过,我们要约法三章。第一,不得对刘氏皇族出手,违者斩立决。”

这一点可以理解,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篡位好看一些,在天下人面前表现出自己胸怀宽广,不计前嫌的一面。

“第二,不许侵扰百姓。”

这一点自不用说,郭威得国之后,又不是换一批百姓,这一点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第三,此间事了,立刻北上御寇,不得有半点耽误。”

契丹人的出现并不是郭威刻意安排的,他们是真的入寇边境了。只不过这次北上对于郭威来说是个政变的好机会,反正也才到澶州而已,来去也算不得太远,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众将士本以为会是什么更加苛刻的要求,没想到就这,于是纷纷点头答应。

于是郭威立刻率军南归,直扑京城而去。

两日后,大军返回京城。郭威并没有直接回到东京城里,而是命大军屯兵在外,派人进城要求城内的大臣出来迎接自己。

城中的大臣们一个个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其中有不少人是郭威之前就通过气的,也有一部分人是懂得审时度势,自己察觉出来的。

郭威不能自己立自己为帝,这就到了他们表现的时候了。

听说郭威到了城门口,众大臣纷纷主动出城来迎,言语之间,再没把郭威当成昔日的同僚,而是将其当成皇帝来对待。

等他们将郭威迎到城内,又组团跑去太后那边逼宫,要求太后将后汉的江山禅让给郭威。

太后早就咂摸出味儿来了,她就觉得郭威之前的表现有些反常,不对劲。而且她也知道,既然这些大臣都开始行动了,那就证明郭威已经等不下去了。

虽然自己能够坚决不从,但她却舍不得刘承勋那孩子。想到自己不从的后果,就是自己和那个苦命的孩子一起下去见夫君,太后就暗暗抹泪。

没什么好犹豫的了,太后随即下诏,封郭威为监国,处理大汉国一切大大小小的事务。

这并不是太后刻意为之,这是郭威的要求。他依旧觉得直接篡位不太好,遂弄出来了这么个折中的办法。

先当监国,再当皇帝,这样大家面子上都好看。

而且,就算是当皇帝也没那么简单。禅让需要一场盛大的仪式,而且昭告天下的文书也需要时间来撰写。

加上自己肯定不能沿用大汉国的国号,新国号是什么,还需要拟定一下。

此时刘赟行至宋州,忽闻惊变,是进退两难。

不过很快,就有人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郭威成为监国之后,也没忘记刘赟这回事,很快他就派郭崇威先至宋州,将刘赟控制住。

紧接着,他又命李洪义去担任宋州节度使,赴任之后,便将刘赟囚禁了起来。

又过了几日,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此时时间已经是第二年的正月。

初五,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尊李太后为母,迁太后居至太平宫。下诏废黜了刘赟,降封刘赟为开府议同三司、检校太师上柱国、湘阴公。

至此,大汉国灭亡。

赵修己感慨万分,回家之后,提笔写道:“高祖拥精锐之兵,居形便之地,属胡骑北旋中州之主,故雍容南面,而天下归之,岂其材德之首出哉?乃会其时之可为也。

夫根疏者不固,基薄者易危。隐帝虽有南面之号,而政非已出,民不知君,轻信群小之谋,欲除跋扈之臣,祸不旋踵,自然之势也。

父子相继,四年而灭,自古享国之短,未有若兹也!吁,哀哉!”

这样的感慨,不止是赵修己有,所有人的心中,几乎都是这么想的。

刘承佑坐拥大汉江山,竟败给了郭威,不得不说,此非天灾而是人祸。

倘若他最开始就听从郭威之言,亲贤良,远奸佞。遇事冷静,多依靠那些值得依靠的大臣,谦虚处事,谨慎为人,大汉国恐怕不会就这样灭亡。

只可惜,刘承佑天性如此,又是一个没什么阅历的年轻人。

天要亡汉,非人能救。

只是这皇权更替如走马观花的乱世,何时才是个头啊……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扶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扶龙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汉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