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老祖宗留下的经商之道

第九章 老祖宗留下的经商之道

就这样,一路磕磕绊绊地读下来,沈万三还是有了很大的收获。尤其读到精彩处,他恨不得抱着弟弟狠狠地亲几口。掩卷而思,沈万三细细回味着书中的精彩之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即使有千乘兵车的天子,有万家封地的诸侯,有百室封邑的大夫,都担心自己贫穷,何况是普通百姓呢。这更加坚定了沈万三那颗经商的心,他已经决定这辈子都要和金钱打交道。

“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商品货物。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了解货物的供需行情,这是对一个商人最起码的要求。

“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买卖货物,凡属容易腐败和腐蚀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这样看来,自己到京城贩卖苏伞真是毫无道理,不赔才怪呢。

“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会做生意的人,都具备能选择吸引顾客、取得人心和凭借时机、抓住季节的本领。可自己呢,往事不堪回首啊。

谚曰:“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是啊,自己千里迢迢到京城贩卖苏伞,真是幼稚。在淮西故道上遇到的那个老头真是不简单,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加请教。

“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精打细算、勤劳节俭,是发财致富的正路,但想要致富的人还必须出奇制胜。自己不是一般人,沈万三一直这样认为。所以,他要出奇招,出险招发财致富。

“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致富并不靠固定的行业,而财货也没有一定的主人,有本领的人能够集聚财货,没有本领的人则会破败家财。有千金的人家可以比得上一个都会的封君,有巨万家财的富翁便能同国君一样的享乐。

此刻,沈万三就好像闭关修炼的习武之人,经过这番思想上的洗礼,他变得成熟了许多。他感叹道:这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是好啊。

在这里有一个人引起了沈万三的注意,他就是范蠡,这个人能帮助越王勾践报仇雪耻,灭掉吴国,成就霸业,了不起。当他看到范蠡怀其重宝逃到齐,再到了陶地成为陶朱公的记载后,更是对这个在政治上游刃有余,在商场上照样叱咤风云的人物佩服不已。

尤其是在定陶一带流传的《陶朱公经商十八则》,沈万三倒背如流,内容如下:

生意要勤快,懒惰百事废。

用度要节俭,奢华钱财竭。

价格要证明,含糊争执多。

赊欠要证人,滥欠血本亏。

货物要面验,滥入质价减。

出入要谦慎,潦草错误多。

用人要方正,歪斜托付难。

优劣要细分,混淆耗用大。

货物要修正,散漫查点难。

期限要约定,马虎失信用。

买卖要随时,拖延失良机。

钱财要明慎,糊涂弊端生。

临事要尽责,委托受害大。

账目要稽查,懈怠资本滞。

接纳要谦和,暴躁交易少。

主心要宁静,妄动误事多。

说话要规矩,浮躁失事多。

工作要精细,粗糙出劣品。

此后,他又搜寻了相关书籍,贪婪地阅读,比如《汉书》中的《食货志》等等,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经商能力。

经过这番修炼,沈万三已非昔日的沈万三,他接下来需要的是把自己学来的这些东西付诸于实践,让它们变成真正的财富。

再说,沈万三的这种寒窗苦读的姿势让沈佑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北上京城的赔本买卖竟然改变了儿子的个性,看来那八百两银子花的值啊。可他做梦也没想到儿子苦心专研的东西不是经史子集,而是和经书不沾边的商道。

当他搞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气的直跺脚,自己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而沈万三才不顾父亲在那里做什么“表演”,而是自顾自地在嘴里念叨着:“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并从父亲身旁轻轻飘过。

母亲看看没办法,赶紧边抚摸老头子的胸脯边安慰道:“别急,小心上火,儿子也老大不小的了,该给他找个媳妇,拴住他的心,他就不会这么胡闹了。”

“这管用吗?”

“试试,没准儿子吃这一套。”

两个老人看着有些“疯癫”的沈万三不住地摇头叹气:这个儿子啥时候才能走上“正道”啊?

在沈万三眼中,田种得再多也只是一个土财主而已,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巨贾富商,所以沈佑盼望着儿子能接班种地的愿望注定是一场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做天下人的生意:中国第一富豪沈万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做天下人的生意:中国第一富豪沈万三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老祖宗留下的经商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