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研制成功

第一百零四章 研制成功

就在方林和吴恒、丁双研究资料、确定方案在自动化站埋头研究之时,方林“揽”下这个烫手山芋并立下军令状的事情就传遍航团。

不少人对于方林的这个举动并不看好,有些人觉得方林这是想出风头,更有不少人认为方林是自不量力:

“这家伙,要是有这能耐,到研究所去,呆这干啥?”

“想立功,还是想当处长啊?还真够狂的。”

“我看啊,他就是瞎逞能,有其灰头土脸的一天。”

“搞这么拼,真以为能干处长咋的。”

……

就是机务处质控室的人,包括老高,对方林的举动也不是很理解。

机务处质控室,此时营区内已经熄灯,质控室内还是灯火通明。

高岭把他的数据报表做完,伸了个懒腰,返身看到方林还在计算机前“噼里啪啦”地敲击着键盘,心里憋了两天的话再也压不住。

“大林子,这也不是我们质控室的事,更不是你这个质控主任的事情,你说你揽过来干啥?”高岭有点激动,高声道。

“老高,淡定,淡定,这不是赶上了嘛。”方林道。

“淡定?淡定个屁!你还立了军令状,人家公司四个月都不见得搞定的事情,你要搞,搞就搞呗,就还定一个月,你,你真疯了!”

“老高,我和老吴他们研究了,这个系统的改建并不复杂,我们有信心。”

“你有信心干就是了,还立哪门子军令状,也不给自己留点后路。”

“我这人有点懒,逼自己一下能干的快点,再说了,应该问题不大。”

“你还懒?得了吧你!大林子,你说,你这么做你图个啥?立功?你好几个了,还有二等功,这个三等功对你没什么影响;奖金?在部队根本不存在,买东西都是实报实销,连个夜宵费都没有。你说你,你说你,算了,不说你了,你就是这幅德行,上次编写新机培训教程也是。”

“嘿嘿……”

“对了,我可听说了,团里已经搁置了这个项目的立项申请,一旦失败,你挨不挨处分暂且不说,但这耽误的一个多月时间,就会因为你白白浪费。”

“老高,放心吧,我敢立这个军令状,就有因为我有这个信心来完成。”

“靠!你行!你牛!你要是这是干成了,我给你做一周的夜宵。”

“真的?那你别等以后了,这些天我天天晚上加班,现在开始每天给我整点夜宵吧,我要求很简单,两三个菜,两三罐啤酒就行。”

“靠!死去!还每天晚上,两三个菜?还啤酒?每周最多两次。”

“行吧,行吧,看在你是师兄的份上,就照你说的来吧。这个点差不多了,你去弄点吃的?”

……

在这之后的一个月,方林又开始其“疯狂之旅”。

所幸现在新机已经列装,新机的数据库已经构建完成,质控室的各项工作走向正规,机务处也进入了齐装满员的状态,也给方林的“疯狂”提供了条件。

在老吴的办公室,方林在老吴和丁双的协助下,搭建了指挥监控系统的测试平台,利用仪器设备和从定检中队借来的示波器,构建CPLD开发环境。

这几年,方林并没有再进行CPLD的开发,虽说出来一些新的器件,开发的软件进行了升级换代,但基本的理念和开发的过程大同小异,方林很快熟悉上手。

“家”里老吴坐镇,方林带着丁双奔赴华强北的电子市场,进行市场调研,购买元器件。

回来后,方林在计算机前通宵达旦编写调试程序,设计电路原理图……

其实整个改建项目的关键点,就在于从中继数传电台传来的数据信号,进行译码后,再进行重新编码,以满足系统软件接口的格式需求。

经过对大量数据信号的采集译码分析,之所以出现乱码,系统软件无法识别,重点还在于对机型、机号的识别有误,每一组的编码数据长度与以往不同。

找到问题所在,方林在塔台的数传电台接收机与软件终端之间,增加一个编译码模块,将中继数传电台传来的数字信号译码后,再进行重新编码,以适应软件终端的需求。

加装了编译码模块后,塔台的指挥监控系统恢复正常,不过中环指挥中心,航空兵团指挥所等处,仍旧无法接受信号。

经过方林、吴恒和丁双三人的多次研究论证,提出了一个最为便捷的解决方案:

将塔台数传电台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经过重新编译码后,转成串口数据,并分成两路。

一路提供给塔台的指挥监控系统;另一路经过串口转以太网,以实现嵌入式设备的联网功能通过内部网络进行传输。

通过串口转以太网模块,将信号数据进行“打包”,通过内网传输到其他场所,再经过以太网转串口的模块,就可将之前“打包”的数据转成符合软件接口要求的串口数据,提供给客户端。

这样,所有的客户端,包括中环指挥中心,就可与塔台的指挥监控系统同步,实时显示飞行中直升机的方位、速度等。

串口转以太网的模块、以太网转串口的模块,在市场上都已有成熟的产品,每一个模块的价格也不贵,仅在两三百元左右。

因为数传电台传输的信号都是经过保密模块的,采用市面上购置的这两种模块并不存在泄密的问题,所以方林就放心采购了这些市场上成熟的产品。

如此,在航团的塔台建立一个指挥监控系统的终端网络服务器,通过内部局域网,共享到中环的驻军指挥中心,航空兵团指挥所、作战研究室等处的客户端。

2月5日,中环驻军指挥中心。

方林看着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的直升机飞行状况,布满血丝的眼里露出成功的喜悦。

奋战三十二天,花费不到四万元,升级改进了实时指挥监控系统,研制成功了该系统的网络终端服务器及客户端,将直升机飞行的各类实时信息上传至中环指挥中心及各级指挥所。

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又被他啃下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天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天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研制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