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愁云惨淡

第三百四十九章 愁云惨淡

林向南走过来的时候就看见他们这一家四口了,也听见有人说林向北回来的事。

不过跟顾汉书离婚后,她过的挺好的,现在也在县城开了服装店。

反倒是顾汉书,跟初恋情人结了婚还是没学会安分守己、没受够教训,婚内出轨弄大别人的肚子。

林向南被叫去询问情况时,这次没再帮忙隐瞒,把那些陈年旧事都给他说了,毫无意外顾汉书要吃好几年牢饭。

她如今算是事业有成,依旧没结婚,但有几个又帅又年轻的大男孩围着她转想追求她。

林向南知道他们看上的不是她的人、而是她的钱!

那也没什么,钱赚来不就是花的、不就是让自己快乐的嘛!

林向南现在的生活快乐又幸福,看到林向北,也没有以前的嫉妒情绪了,她自己赚钱自己花,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所以就迎着走过来,若是躲了,还以为她怕她呢!

“这不是向北吗,回来了?”甚至还主动打招呼。

“你也回来了。”

林向北也回了句,两人没再说其他,错身越过。

看着虽然打扮不同、看起来也显老,但五官跟林向北一模一样的林向南,陶婉婉疑惑了。

陈凡继续给她解释,难免提起林向北的过去。

“没事,妈想知道你就说嘛,我的过去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人这一辈子没有这么多人可以幸运的从头甜到尾,总会经历苦日子的,不是这里苦就是那里苦,只要现在的生活比蜜甜就是好日子。”

听了林向北说的话,又从陈凡嘴里知道双胞胎姐妹的恩怨,陶婉婉都替她生气。

“先不说你们是双胞胎姐妹,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同气连枝,这样才能过好日子。

在外面工作跟人勾心斗角、回到家还要跟家里人连借个烧火棍子都要算计,多累呀。”

谁说不是呢。

不过只要是人,就容易有不同的心思,大多数人家兄弟姐妹之间都有口角的,小时候可能是为了一根冰棍,长大了为的是钱、房子。

真好的能穿一条裤子没二心的兄弟姐妹,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到了胡兴邦家,林向北又把陶婉婉给他们介绍了下,她撸起袖子帮忙做饭,陈凡也帮忙点火。

看见陈凡这勤快样,胡兴邦家里的人都夸!

“向北真有福气,嫁的人长得好、能赚钱,家务还抢着干,不像我家这几个老爷们,回了家就往炕上一做,屁事不管,酱油瓶子倒了都不知道扶。”

“那是,我家陈凡哥天上难找、地上独有,不过嫂子你们家的孩子倒是可以培养培养,说不定以后男孩子不会家务,对象都难找!”

因着绣花厂的存在,以及村里又出了好几个有本事的女大学生,原本重男轻女的红高粱村,风气都转变了。

就算男孩子也能学刺绣,但是从男女性格上来说,还是女孩子更占优势,男孩子大多根本坐不住,更别说笨手笨脚的拿针线。

“我看向北说的对,几个小崽子写完作业就知道玩,有那么多力气还不如帮我干活,我累一天了也能轻省点。”

人太多,晚饭分了两个桌子吃。

陈凡和林向北怕陶婉婉不喜欢跟那么多陌生人一起吃,就一左一右把她夹在中间,用公筷给她夹菜。

回了家,这边没买电视,倒是有个收音机,就开收音机试试还能不能用,倒是能用,几人听了会儿收音机上床睡觉。

转天白天,陈凡带着陶婉婉出去玩,上山挖野菜、站在河边看他抓鱼。

陶婉婉从小生活在沪市那样的大城市,对于碧水蓝天的乡村生活,初来乍到也觉得挺新鲜,玩的很开心。

林向北则抱着孩子去绣花厂视察工作。

县城。

纺织厂职工楼。

林向西和陈娜家里一片愁云惨淡。

“芳芳这孩子也太不像话了,我顺了她的意去外地上学,结果一去就没消息了,算算日子,也早就毕业上班了,什么报个外地的学校兜底,我看她就是故意的!

把她养到那么大咱容易吗?吃我的喝我的,临走还要了那么多学费生活费,她就那么坑咱们!等她回来,我非打断她的腿不可!”

陈娜骂完,也知道自己骂的就是气话。

陈芳芳要是真愿意回来,早就回来了,就连户口都跟着一起转到了学校的集体户口,他们根本拿捏不了她!

“行了别骂了,让我安静会儿!有功夫念叨还不如想想要是厂子真倒闭了怎么办!”

两夫妻看起来越发显老,能不显老吗?

大儿子林玉泽整天在外头鬼混,经常不回家,女儿更是跑了个没影。

若是上学期间知道她的学校去学校里找人,倒是能找到。

可林玉泽因为他们给了陈芳芳学费,也跟他们闹,还经常要钱花,要是陈芳芳又要学费怎么办?

所以两夫妻选择性的故意不联系,也是被林玉泽翻的没有功夫管别的闲事。

等想起来才发现,陈芳芳一直都没有找过他们,而且也该毕业工作、往家里拿钱了。

再去联系再去找可就找不到了,学校也找不到。

因为陈芳芳没有服从学校的分配,学校也不知道她到底去了哪里、做什么工作。

国内那么大,那么多城市,一个人要是躲着他们,这时候还是很容易的。

“别听别人瞎说,纺织厂可是国营厂,是铁饭碗,怎么可能倒闭。”

陈娜嘴里说着不信,心里也担心。

随着改革开放,各种私人工厂拔地而起。

做出的产品质量有的不比他们差,价格相对还便宜,服务态度也好,最重要的是为了竞争市场还会搞创新。

国营厂呢,还是老几样,只知道安于现状,价格还不肯调低,越来越落伍。

能适应潮流适应时代,进行创新的国营厂相对而言只是少数,纺织厂显然不是那少数里面的。

除了纺织厂,县里的其他国营厂都面临着这样的局面。

仓库里的成品卖不出去,厂子里的员工又不可能让他们闲着白发工资。

前头继续干,就得买原材料,后头仓库里则是都快发霉了。

以前红高粱村的绣花厂还会找他们拿货,发现质量更好更便宜的后,也放弃了跟他们合作。

陈娜道,“别操心了,咱就是干活的,这些事都是厂长他们该操心的,只要知道铁饭碗破不了就行了!”

与其发愁这个,还不如想想儿子咋办,这孩子照这样下去,能指望他养老吗?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穿成年代文女主的亲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穿成年代文女主的亲妹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九章 愁云惨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