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受封
“的确是该让大家都沾沾喜气!”李世民也是喜气洋洋地说道。
随后,就是大赏后宫。
而李世民也是直接开自己的私库,直接用自己的私房钱办宴会,来庆祝此事。
关于幽州王有了嫡长子这个消息,也因此快速地从皇宫传了出去。
外面的人本来因为八百里加急的事有些惶惶不安,一听居然是幽州王有了嫡长子这样的大事,这可真是后怕尽除,惊喜翻倍!
幽州王在长安的人气本就很高,因着他献出来的神种能活万民,不少人在家里给他供了长生排位。
可见他在长安人的心里,那就真的被当做天神转世来看的。
如今幽州王有后了,还是与长乐公主所生的嫡长子,这简直就是个超级大喜事!
幽州王有了嫡长子,在政治层次上,也让长安这边的朝臣们松了口气。
有嫡长子了就好,这个孩子身上有着一半李唐的血脉,他的出生,也等于是给朝臣宗室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有这么一个孩子联系着幽州与朝廷,幽州对他们来说,就少了那么几分危险性。
或许在后世的人看来,血缘关系也并不算是牢靠,但在这时代,血缘、名分,都很重要。
这时代的人还是相信血缘的力量,也同样相信结义的力量。
只要有其一,就能让人安心许多。
为此,在这个消息传开后的第一次大朝会上,就有臣子提议,立刻封幽州王的嫡长子为世子。
李世民已是有了这个想法,却没立刻同意,而是钓足了大家的胃口。
当幽州王的请封世子的折子也终于到了的时候,李世民才终于在几乎所有人的期待中,下了旨意,将幽州王的嫡长子,封为幽州王世子。
不仅如此,他还干了一件让部分人了然但也有部分人惊讶的事。
那就是,将幽州以北的大片土地,赐名为东州与北州,分别赐给了女儿长乐公主,以及幽州王世子秦颂作为封地。
之所以分别赐给两人,其实也是为了堵住朝臣们的嘴。
若是只赐给一人,纵然那些土地上并无什么人口,也会让朝臣们惊骇。
但分别赐给两人,而且还是将长乐公主原本的封地,换成了苦寒的东州,这就让人想说什么,也说不出口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消息传回到幽州后,秦阳对此很是满意。
张允济听说此事后,喜忧参半。
他既高兴大王有了世子,而这个世子也会让幽州与朝廷的关系更紧密,但同样也担心这么一大片土地都成了幽州王府的封地,短时间内不会出什么问题,可在几十年后呢?
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他虽然与幽州王的关系相当好,但也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真到了那时候,他必然已经不在了,但若真发生那样的事,他纵然是在九泉之下也难以安心啊。
秦阳看出了张允济的这种复杂心情,他在一次与张允济的谈话中,将自己对子孙后代未来的期许说了出来。
让张允济惊讶的是,在秦阳对子孙设计的前进之路上,提到最多的,竟是海外,而不是幽州境内!
“得之,我知道你再担心什么,但这种担心其实并不必要。大宝将来会继承幽州王的爵位,他,以及他的孩子,永远都会拥有李唐的一部分血脉,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我会让他们落到需要与血脉亲人自相残杀的地步,所以,我给他们留的后路,在海外。海外的世界,比大唐更大,大得多,在海外,有着无数肥沃的土地。若真有一日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他们完全可以离开幽州,离开这片土地,去海外生活。况且,这天下不可能有万年长存的朝代,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其实也没必要去想那么多,未来的事,谁说得准呢。”
大唐的江山又能维持多久?
不可能千秋万代。
也许,李唐的后代到了以后,没准还要靠着他的后代去往海外,这都是说不定的事。
此时的秦阳并不知道他竟是一语成谶。
张允济听着他所说,倒也觉得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大王说得是。”他点头叹道。
秦阳又道:“远的事,何必去想?反正我们也未必能看到。但近处的事,却不能不想。得之,我最近一直在盘算着一件事,正好你来了,就说说这件事吧。”
“大王,何事?”大王难得如此郑重,让张允济的神情也跟着严肃起来。
秦阳说道:“朝廷赐名了东州与北州,在北州黑水附近,生活着黑水靺鞨部落,你说,是直接驱赶他们离开,还是让他们归顺为好?”
说完之后,不等张允济回答,秦阳就继续说道:“若是驱赶,还不如赶尽杀绝,不留后患。但这样一来,怕是要引人非议,倒不如令其归顺。”
黑水靺鞨?
一听大王说的竟是这件事,原本已是神情严肃起来的张允济,顿时就神情缓和下来,还带上了一点不理解。
大王何故对黑水靺鞨如今忌惮?
不过就是一些异族部落罢了,又能掀起什么大风浪?
大王对吐蕃的态度都不曾这样郑重啊,张允济不理解,就将自己的不解问了出来。
秦阳就说:“得之,你就当是我的直觉吧。若是不能在数十年内成功令其归顺、汉化,他们在多年之后,必将成为汉人的大患。”
真的?
张允济并不知道后世的事,但听到大王这样说,就下意识选择了相信,他想了想,道:“若是现在就斩草除根,只会引来非议,并且令其他异族畏惧恐慌,反倒不好。还是想办法令他们归顺,试着将他们汉化吧。”
只要能够汉化成功,让黑叔靺鞨彻底变成大唐人,那么,大王所担心的事应该就不会发生了吧?
秦阳点头,觉得也只能这么办。
他又说道:“吐蕃那边也要开始收网了,吐蕃内部争夺,到目前为止,已是让吐蕃内乱不息,但时间久了,他们中必有人会妥协,要在他们中有人妥协之前进行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