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明耀天下
“周大伴,想个法子,咱们不去读书。”已经十五岁的隆治帝对周年安嘀咕着说道。
周年安一边给隆治帝穿好衣服,一边笑着说道:“我的皇爷,这可不行。今儿来上课的可是东篱先生。他的戒尺可不是吃素的。”
隆治帝脸色更苦了。
“唉,自从昱明公病故后,这上课越来越没意思了。”
“皇爷说得没错。小的在旁边听了这十来年,也就昱明公的课讲得最好,深入浅出,例子信手拈来,通俗易懂。”
说到这里,周年安迟疑一下,“听说昱明公门下四十九位弟子,唯独岑司马的学问学得最好。要不请他来给皇爷讲课?”
隆治帝先是一喜,随即不知想到什么,脸色薄怒,白嫩的脸蛋气得微红。他狠狠地踢了周年安一脚:“狗奴才!不准提请岑司马进宫来上课的事!”
周年安连忙应道。
刚才话一出口,他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前些年,岑国璋也时常进宫,跟昱明公等人一起,给皇上讲课。
其他几位帝师讲的是经义,岑国璋讲的全是经济之法,听得皇上是津津有味。偏偏这时,传出岑国璋淫乱后宫,与皇太后有不轨行为。
有小道消息,把岑国璋传为吕不韦和缪毐的混合体,把皇太后传为前秦的“帝太后”。
流言蜚语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甚至传到了宫里。皇太后听闻后大怒,下令都知监和内班司彻查。
很快就查到小道消息的源头来自覃徽凤。
洪中贯、覃北斗等人致仕后,被勒令回乡安居。覃徽凤也被免为庶人,永不叙用。不过他不敢寂寞,打着正教宗儒的旗号,四处讲学,与正在席卷全国的开明新学针锋相对。
圣贤之学毕竟根深蒂固,新学虽然已经成为朝野的学术主流,但支持覃徽凤的遗老遗少们还有不少。他们有钱出钱,没钱出力,一起为匡复圣学摇旗呐喊。
学术之争,皇太后不会去管。但是往她头上泼脏水,那就不行。在她的暗示下,内班司指挥使吴现很快就搜集到了覃徽凤乃旦贼余毒,还曾经与被废黜的东倭明智幕府有往来。
拿着这些证据,吴现将覃徽凤缉拿下狱,严刑拷打,逼他招供。
覃徽凤的同伴们在狱外焦急不安,他们认为现在到了正教宗儒最危急的时刻。
于是他们四下串联,各地散布传言,说朝中奸臣当道,正仁君子惨遭迫害。意图学习前朝年间,东林党人煽动市井百姓,造成民意汹涌的局面。
可惜的是,江浙东南,经过天理教之乱,各地世家几乎死伤殆尽。明盟一系趁机大行新政,推行产业公会和农业公会,填补地方基层势力。
愿意声援和支持他们的也就岭东、河阴、河东、直隶部分府县。这些地方,大批地主已经感受到明盟新政的咄咄逼人。
尤其是同乡中那些靠上明盟新政的“背弃之辈”,进入到整个工业革命新经济产业链中,大发特大,让他们羡慕嫉妒恨。恨不得将那些“叛徒”打翻在地,再抢了这些人的财产。
事情倒是闹大了,可是被迅速定义为“谋乱”!
不用岑国璋出手,兵部尚书杨瑾就把三省四地的乱事给弹压下去。然后开始清算,覃徽凤赐死,覃家家产被抄没,覃北斗没多久也病死。其余数百人受牵连,或杀或流放。
旧势力遭到沉重打击。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有规模的反击,以后只能看到零零星星的反抗。
这可是钦命大案,周年安觉得自己有点得意忘形,一时失了口。为了保住自己在皇上心目中的位置,周年安眼珠子一转,想出个好主意。
“等上课完,小的带皇爷出去透透气。”
“去哪里?”
“去展驸马府上。”
“姑父府上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小圭子府上去玩。他那里一堆好玩的玩意。”
“皇爷,潭王爷跟着岑司马出海去了。”
周年安小心地提醒道。
岑国璋不肯就王,皇太后吴氏就想了个主意,把徐国公主的儿子,李传圭从卫国公封为潭王。反正正弘帝在驾崩前已经把他以孙辈,隆治帝儿侄辈的身份录入玉牒,承认是皇室一脉。
隆治帝听了周年安的话,反而乐了。
“小圭子真是可怜。我只是从五岁开始读书而已,他从五岁开始,天不亮就要锻炼身体再读书。今年才十二岁,对虚岁十二岁,居然就被岑司马踢到船上去当什么海军见习军官。嘻嘻,真是可怜。”
隆治帝嘴里说着可怜,脸上却是满满的幸灾乐祸。有比自己更惨的人做对比,才会觉得幸福。
自己的侄儿兼打小的玩伴,被岑司马如此“折磨”,隆治帝顿时觉得自己其实还是蛮幸福的,文渊阁的读书,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看到隆治帝没有理会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周年安有些着急了,“皇爷,展驸马现在在南城正南坊南海子旁边置办了一座宅子,阖家搬到那里去了。”
朱焕华接任顺天府尹后,对京师又搞了大动作。南城许多又脏又臭的水洼,被他雇人挖出淤泥,淘汰干净,连成一片。再接通城外护城河,引入活水,变成南海子。
翠柳拂堤,春花秋醉,清波烟霭,如诗如画,居然成为京城一大胜景。
隆治帝也听说过南海子的名声,一时也向往了。
“那我们就去姑父府上拜访一趟。”
他还没有亲政,皇太后吴氏又管得不是很严,所以只要理由充足,出宫不是什么大问题。
“皇爷,去驸马府上,会经过天桥地区,那里有座错金楼,负有盛名。现在由昌国公玥二爷管着。”
隆治帝眼睛一亮,立即领悟到周年安所说的关窍。
由于他父亲,正弘帝身子最后垮掉,一多半是好色贪欢造成的。所以吴太后在女色方面,对隆治帝是严防死守,生怕他过早失了元阳,不得长寿。
现在十五岁了,这才开始为隆治帝选后,充实后宫。
隆治帝脑子很灵活,他很快就想到了里面的弊端。
“玥国舅管着错金楼,那就不能去。他听到风声,要是透露给母后,大伴,你就死到临头了。”
周年安打了个寒颤,皇上说得没错。是自己没想周全。很快,他又想到了好点子,亡羊补牢。
“皇爷,错金楼附近有个湿井胡同,听说别有一番风情。”
“湿井胡同?”隆治帝听到这名字,就遐想连篇。胸口里的那颗年轻的心,瞬间被汹涌的荷尔蒙给灌满了。
“大伴,务必安排好了。”
周年安心领神会,“皇爷放心,一定安排好。”
半年后,隆治帝刚新婚没多久,就突然病倒了。
京城里纷纷传闻,隆治帝秉承了先帝爷的优良传统,娶了一后两妃后,食髓知味,纵欲无度,所以身体才垮了。
但是少数人,包括几位太医知道,皇上不是纵欲无度,而是染上了脏病,从泰西传来的不治之症-梅毒。
在湿井胡同流连忘返一段时间后,隆治帝不知何时染上这种病。因为羞于启齿,隆治帝遮遮掩掩,等到病发时,居然病入膏肓。
吴太后仿佛天要塌下来了,她大怒之下处死了周年安以及同党宦官十几人,护驾侍卫几十人后,开始思量自己的尊荣,以及吴氏一脉的前途。
儿子眼看是救不活了,也没能留下一儿半女,但是大顺朝必须要有皇帝。
立谁为新君?吴太后必须好好思量一下。
按规矩是要从皇室子嗣中选一位。可是现在皇室人丁凋零,乐王、寿王还有几个子孙在世,可他们是逆贼家属,已经被废为庶人,从皇家玉牒中除名。群臣不可能立他们为君。
关门会议上,兵部尚书苏澹提出一个建议,把潭王过继给皇上为嗣子,立为太子,然后一切顺理成章。
首辅杨瑾默不作声,神情等同于默认。次辅胡之荣当即表示赞同。阁老黄彦章、许遇仙、刘穆然没有出声反对,也就意味着赞同。
吴太后看着年过四旬,依然神俊飞扬的苏澹,猛然间想起十几年前,自己身居凤藻宫,与秀福宫的杨妃生死相争。当时自己身处险境,岌岌可危,是祖母引荐了这位。他在宫外居中指挥,自己照着做,没多久杨妃就身故。
想到这里,吴太后觉得自己像是掉进了冰窟里,皇太后躯壳里的那具灵魂,被冻成了冰坨子。
偏偏这时候,殿外阳光明媚,从窗棂里照下一道又一道的光柱,无数的浮尘在光柱里飘动。
“事关社稷大计,还请太后定夺!”苏澹的高声打破了殿中的沉寂,也把吴太后的思绪从飘浮中拉了回来。
“准!”在数双神情各异的目光注视下,吴太后终于艰难地吐出了一个字。
“臣等领旨!”众臣齐声应道。
走出殿门,阳光笼罩着他们,给他们的脸上和大红色的官服上,披上一层金色的细纱。胡之荣是一脸的无所谓,许遇仙则有些凝重和忐忑不安。苏澹、杨瑾、刘穆然三人却满是自信,对视一笑,迎着阳光走在了最前面。
——完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