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真的王安石

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真的王安石

皇帝老子家的事情总归要回京后再议,包正目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和谈问题。

韩德让这个时之魔神就是个情痴,为了他的老相好‘凝光’做出无数安排,固然是有真心议和之心,本意却是要帮助萧后占足便宜,幽州之盟说是要成兄弟之盟,可这究竟谁为兄、谁为弟,那可就难说的紧了。

幽州留守府,后花园听风雅筑中,包正此刻正与自己的门生王安石对面而坐,桌上燃着檀香,还有泡至佳时的香茗。

包正笑着看了眼比自己还要大上几岁却一脸紧张的王安石,笑道:“介甫,放轻松些,为师唤你前来不过是闲聊几句,你不必紧张。”

“是,请恩师吩咐。”

面对恩师,王安石腰杆儿挺得笔直。他这个人通法文、明经义,却偏偏就是不通人情事故,否则也不会以一任探花郎的身份沦为闲职,要不是包正抬举,如今还不知道在那个角落中呆着呢。

可就是再如何不通人情事故,王安石也知道这和谈副都知意味着什么,和谈若成,既是自身的仕途资历,也从此被恩师看重,说不定就此一飞冲天,他的脾气就算再如何执拗,在包正面前也是表现的老老实实。

“哎,都说了是闲聊,你如此紧张做什么?”

包正笑着看了看王安石:“介甫,为师想要知道,你对此次幽州和谈是何看法?”

听到恩师与自己论政,王安石倒是神色一松,挺直的腰板也顿时变得随意了许多。

“学生以为,如今北国内乱方定,又新败于我,欲战本就无力;且如今北国乃是萧后执政,虽为女子,实有大志,自知休养生息乃南北两朝唯一选择,因此这‘兄弟之盟’的建立,应无问题。”

“哦?”

包正望着王安石微微点头,拗相公就是拗相公,论起政事来,果然头头是道。

王安石想了想又道:“不过学生以为,此次结盟,北国定位是寸步不让,究竟哪国为兄,哪国为弟,只怕是还有一番争执。”

“介甫以为,我朝与北国争执之处何在?”

“学生以为,不在军事。天门阵一战,北国固然大败,我朝却也力疲,且我大艮军治早有缺陷,各地厢军尾大不掉,日有演变为阀团之象,只怕是经不起再一场大战了。”

王安石挺了挺胸道:“学生大胆揣测,此次和谈之争,当在民生!幽州和谈,或会涉及钱粮,却非根本,根本者,在幽云十六州也。

如今幽云十六州南北混居,七八成却是南人,不过这些北地南人多半慕北而轻南,民意在北国萧后,却非在我大艮赵家也。

偏偏收复幽云十六州又为我朝国策,我朝欲收幽云,北国必会提出诸多要求,若我朝不能一一应对,则落人口实,甚至引起幽云南人不满,那时就要陷入被动,必要付出诸多利益方可。

只是如此一来,我朝便落于下风,只怕恩师与我皆成大艮罪人也......”

包正暗暗点头,王安石就是王安石,虽然情商极低,智商却是高得惊人,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

“如此倒是个难题,介甫可有对策?”

在上世蓝星的历史上,主持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可是与商鞅齐名的,而且他的改革包括了政、法、农、军、商,比商鞅更为全面,只是触及了保守集团的利益,加之北宋其时已烂到了根儿上,上虽有明法,下却各种歪解不遵,这才会最终失败。

包正倒是很想听一听,这个仙侠世界的王安石究竟有何见地。

“禀恩师,学生以为,要令幽云南人归心,首要就是藏富于民,要达此目的,则需变法!”

听到包正问及对策,王安石顿时精神一振。

机会来了啊,他绸缪数年的治国方略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哪怕如今只是在幽云十六州。

王安石对自己非常有信心,相信只要恩师肯推行自己的方略,幽州的变法必会成功,到时还怕不能推行至整个大艮吗?

现在还有谁不知道,恩师包正乃是仙师入朝,地位超然高绝,此次北援官家,更是立下不世奇功,已然是权倾天下。

所以只要得到恩师的支持,他的毕生大志便实现有望了。

“呵呵,看来介甫你是早有准备啊,如此甚好,你可详细说来。”

包正端起面前茶盏,冲着王安石轻轻一抬,在大艮官场,这就表示了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莫大肯定。

“学生以为,幽云南人虽多半生于北国,其中八成却依然以农耕为主,因此欲藏富幽云南人,首在农法之变。

学生有均田之法奉上,此法又名方田均税法,官府公平丈量土地,分于农户,而后农户则以土地面积课税,如此家中男丁多者可多领公田,男丁稀者则少领,多田者多税、少田者少税,一改昔日按户定粮定税之弊,可令民生得富。

此外,考虑每年二、五月间青黄不接,百姓最为弊苦,学生另有青苗法奉上,每逢每年二、五月间,官府以两至三厘借贷给农户,帮助其渡过艰难,待庄稼成熟后,再以粮食折还官府本息,若如此,则百姓从此不再受青黄之苦,官府也有收入,可谓是国富民强之良策。”

果然,哪怕是这个世界的王安石,念念不忘的还是均田法和青苗法,只不过在包正看来,他还是太过自信了。

“均田法和青苗法的细则在此,请恩师细观。”

王安石很有些愤愤不平,自己绸缪数载的变法良策是一定会成功的,就算是恩师也不可质疑,仿佛是为了证明自己,从怀中掏出一本帛册递给包正。

“看来你是有备而来啊。”

包正笑着接过绢册,细细观看,边看边摇头。

王安石见状更为不忿,梗着脖子道:“恩师摇头,可是对安石之策不满?安石不才,还请恩师指教!”

“看来不指出你这均田青苗两法的弊端,你是不会服气的。”

包正笑着摇头,指着手中绢册道:“盖均田之法,以方圆为田,厘清亩数,令狡诈得势者无所冗余,老诚忠厚着无所亏欠,彰显法令之公显也。

介甫啊,你的想法不错,只是忽略了一些要点;田亩素来就有薄厚之分,有的地力雄厚,收获极丰,有的地力贫瘠,所获寥寥;官府分田,总是要经吏人之手,如何做到公平?只怕多半是亲者得肥田,疏者只能分到薄地。

而你却以田亩面积课税,却不考虑这其中的不公,如何算得善法?”

王安石不觉一愣,一时竟无言以对。

“再来说你这青苗法......”

包正叹道:“此法的立意本是好的,农人于青黄不接之时可向官府贷以银钱,到了收获之时,可按市价以粮食抵充所贷钱息,似乎乃是一门善法;可是你却只知立法,忘记了‘立人’,导致这青苗法有天然漏洞,若不能将其解决,则善法也变恶法,只怕会贻害无穷,留下百世的骂名!”

“恩师,安石为这两法筹思多年,尤其是这青苗法,更是花费了许多心血,自认乃是救世良法,不知漏洞何在,恩师所言的‘立人’又是何指?”

哪怕是面对真仙入朝、权倾天下的恩师,王安石还是一如既往的倔强,见包正否定了自己的青苗法,心中大是不服。

“立人者,知人而后管束,此方为可用之人,介甫,你法儒双修,根子里却是我法家的东西,怎不知人性本恶?”

包正摇头道:“青苗法一出,下面的官员为了迎合朝廷,必然大力推行,彼时就是无需借贷的农户也会在他们的逼迫下借贷‘青苗钱’,而且这官府放贷,钱权不分,农户哪里有争辩余地?

一开始或许还只是强行放贷,到了那些贪恶官吏的手中,就连这青苗钱的利息都将变本加厉,化作盘剥农户的手段!”

“恩师未免多虑了。”

王安石摇头道:“朝廷大可派员监察,由不得他们胡来。”

“监察?介甫果然是个书生,心中虽有大志,却不知人间险恶,官吏猛于虎蛇也!”

包正失笑道:“如何监察?你可不要忘记了,青苗法的关键就在归还贷银时是以成熟的庄稼的折抵。我来问你,这折抵比数又是何人来定?

三六月间,收成看天,或仓库丰盈、或仓库平足、或仓库不足!一地一城之粮价,还不是那些大户粮商说了算?而这些人素来都与地方官吏勾结,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等到三六月归还贷钱之时,他们就将粮价压低,原本的两三厘钱息顿时变做了五六厘、七八厘;待农户含血带泪归还了粮息后,他们再又抬高粮价,令农户们欲哭无泪!

你以为大艮钦天监会闲到没事去监察这些官吏粮商?还是以为我大艮派出的监察官吏能够为这些农户说话,得罪同僚?

此青苗法和均田法一旦推出,等同是令那些大户粮商欢天喜地,令普通农户雪上加霜,不用两三年,则成我大艮一等一的害民之法也!”

王安石皱眉道:“恩师乃是真仙入朝,权倾天下,若是恩师肯发话,钦天监的仙师们难道就不能以仙法监察天下各地收成,而后朝廷为各州各地之地制定折抵青苗钱的比数?

还有均田法的弊端,也可用此类方法解决啊?”

“介甫,为师真不知该说你是天真呢,还是天真呢?”

包正连连摇头:“要知此乃变法,结果未定,哪里有动用钦天监为你保驾的道理?钦天监说到底也是皇家所养,更不会同意为那些农户出手,难道要本官亲自出手,逼迫他们同意此事?

何况你之变法首在幽州南人,要令北国使团无话可说,就必须做到推行之前毫无漏洞,又怎能留下弊端任人指责,反令我等和谈落入被动?”

“这......”

王安石脸色涨红:“安石愚钝,还请恩师指点。”

“不错,你能如此,倒还没有执拗到极点。”

包正微微点头:“均田法虽然分田于农户,却毕竟还是公田,难免给人营私舞弊的机会,将厚田分于亲者,薄田分于疏者。

所以均田之法,当以公私结合之策推行。有力购田者,可挑选肥厚良田购买,如此田亩归私人所有,官府收取‘土地转让金’后,在一个甲子的时间内,只对该私田收取半数公粮。

如此一来,国库可在短时间内充盈,那些有能力与官吏攀交的大户能够有机会拥有私田,也会欣然从之,他们会购买大量土地,倒是耕种人手不足,就要雇佣其他农户为工,而贫落农户除了有朝廷分配的公田可以耕作外,还可因此赚取一份收入,哪怕所分公田不够肥厚,也不至来年无法缴纳公粮......”

王安石皱眉想了想道:“如此一来,表面上看朝廷的土地‘卖’给了这些大户,其实却是在短期内收取了大笔银钱,而且收取私田的公粮数虽然折半,却令得待收田亩更为集中,让下方官吏少了许多‘过手’的机会,最后算下来却不会少了许多。

贫落农户除了可以耕作分配的公田外,还可以为这些大户出工,另多了一项收入?

看起来确实不错,只是......”

“只是从此多出了许多‘大地主’是不是,你是担心他们掌握了过多的土地,从此有了盘剥贫落农户的机会?”

包正笑道:“这正是为师要推行‘公私结合’的原因之一,朝廷并不会全面推行私田制,大户们自然也就没机会完全掌握土地;哪怕贫落农户手中的公田数量少、地力不够肥厚,却始终拥有一块公田,只有手中有田,便不怕被这些‘大地主’完全控制。

而对于朝廷来说......”

“对于朝廷来说还有一桩好处!”

王安石双眼一亮:“一旦恩师良法能在整个大艮推行,朝廷就有了借口收回各地厢军的‘军田’,彻底消除心腹大患;而且此法若在别州推行,必然牵动各地厢军神经,令其纷纷反对。

而这幽云十六州刚好可以推行此良法,等到此法卓有成效后再推行向大艮各州,那时各地厢军也难反对了。

恩师真是高明啊,这是一箭双雕啊!”

王安石忽然站起身,冲着包正深深拜下:“还请恩师再次指点,这青苗法又该如何改良?”

包正微笑点头:“不错不错,果然孺子可教也......介甫,不必如此,坐下喝口茶,听为师慢慢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从开封府磨刀人开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侠 从开封府磨刀人开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真的王安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