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长沙北山》

第四十二章《长沙北山》

连同刘慧,一行人驮着大包小包,分两队,直接出了长沙城,往北而行。至于这为何出发往北而行,还是孙林提的主意,研究了一个晚上,就这地图的构造,结合刘慧对长沙河流的描述,猜测这河流应该在长沙北区,就这几下子的功夫,看样子这孙林的功底真不是盖的,毕竟也是李健这几人中的翘楚。

长沙,又称“楚汉名城”,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自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秦开始建郡,至西汉为长沙国都城,东汉复为长沙郡治,上隶荆州,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有着三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约有二千四白年建城史。因历史悠久和历史中的特殊地位,长沙城各时期发掘了众多古墓,以汉代古墓为主,分布在湘江两岸,也是各个时代的盗墓贼所“亲耐”的“香饽饽”,尤其是清朝、民国至建国初期的近代,盗墓尤为猖獗,在利益的驱使之下,铤而走险的越来越多。

加入了这伙盗墓贼的队伍,刘慧也不闲着,处处留了心眼,毕竟自己也是考古研究所得一员,历史的使命感一直深耕在内心的底层,这次的行动更是一次“身临其境”,为国家和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想到这,更加坚定了作为“卧底”的神圣使命。

出了城,走了大半天山路,找寻半天,临近黄昏来到一农家住户处,这虽离长沙城不远,但是发展程度而言,有着天然的差别,更别提繁华了,说是凄凉更加贴切,方圆几里,才看到一处人家,而且在大山深处。一行人假借矿产勘察研究队的名义住了进去,这农户见是矿产勘察,也没有多留心眼,还给了大把的大团结,更是脸上笑开了花,赶紧杀鸡宰鸭,忙的不亦乐乎。

大团结,八十年代对一百元人民币的别称,和现代的人民币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最小面额还有到分的,更别百元大钞,普通人家十元的都见得少。

次日清晨,一缕阳光从东头的大山上直嵌在农家院子内,从大门外挑着一担水进门的是刘凡志,六十岁上下的老人。

“刘老哥,早啊”出门的正是李健,见刘凡志进门,连忙上前帮忙。

“李队长,你也起的这么早,昨晚睡得可还踏实”

几句简短的寒暄之后,刘凡志和老伴忙着烧火添材,准备早饭去了,毕竟两人收了白花花的大团结,可得把这几个财神爷供着。

趁着早饭时间,赵琪向刘凡志打听了这里的地名和地形,顺变还问了周边居民情况,在刘凡志的介绍中得知,这地方叫大坡村,方圆五里都少有人家,原先自己祖辈都生活在此,也有十几户人家,后来政策变化,都举家搬迁至城里了,只留下自己一家还居住在此,其原因不是别的,因膝下无儿无女,搬出去了也无法生存,就靠着几亩农田过活,虽然清贫,倒也知足。

听着介绍,赵琪开始打着哈哈,一方面是顺时迎合,一方面也听出了很多信息,周边无居民,肯定方便自己一行人行动,另外,这老两口性格朴素,给点小恩小惠,肯定能让他们知足,想到这,还一个劲的鼓励他们。

“刘大哥,我们是组织上派来的,你帮助我们,就是帮助了组织,说不定,组织上还会给二位在长沙安排房子,到时候和胡大嫂去那边享清福了昵”

“嘿嘿,这敢都不敢想,小赵同志尽会框我这老太婆”听着赵琪的甜言蜜语,让本来没有想法的胡大嫂心理乐开了花。

聊天归聊天,这吃罢早饭,带足了干粮,一行人大包小包的就出发了,还特地嘱咐刘凡志两夫妇要过几天才会回来,把一些重要的“仪器”放在这边,而且还特地交代,别丢了,因为是组织上的东西,坏了就交代不清了,吓得这朴素的两人,一个劲的说着,就是自己折了,也不会折这些宝贝。

“我说,咱们这找了两天也走了这么久了,怎么一点都没有发现”李二河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本身就是体力有限,虽说是边走边查看,但是这翻山越岭的,但是身上背的东西可不清,身子骨也开始垮的不行了。

“他娘的,你不是河神吗?你倒是找到这条河啊,瞧你那痨病鬼的样子”李健见没有外人在场,一改在刘氏夫妇那一本正经的模样,开始对着李二河指鼻子瞪眼的开骂。

骂归骂,一屁股坐在地上喘着粗气,本来就是江湖人,有点钱就到处挥霍找乐子,身体早就被偷空了,晃过神之后开始问着身边的孙林,孙林也没去理会,拿着指南针在森林里边走边揣摩,发现有点情况,还特地爬上了一石头上往外眺望。

只见现在身处一条峡谷中,两边被大山包围,峡谷的走向也符合自东向西,峡谷的下流还有一个不高不低的小山堆。

“老大,有情况,我们下去看看”来不及解释,独自一人向峡谷下跑去。

一行人也开始了精神头,背起家伙就往孙林的方向走,留下刘慧一人在最后,刘慧见这些人全都离自己有十来丈远,赶紧拿起随身携带的小刀在树上刻了一把叉。

“把地图来出来看看,别又找错了”张大彪走到小山堆上,找了一空旷的地方,把自己的背包仍在了地上,连忙催促着李国富。

“这山谷应该是古河道,你看还有水流冲刷过的鹅卵石,估计是几百年过去了,这河流枯竭了”看着地图后,孙林和赵琪在那比划着,越说脸上表情越轻松,张大彪也舒了一口气。

几人对过地图,手忙脚乱的开始找入口,留下肖思国一人在那揣着本书在那悠闲地翻着,好像根本就把眼前的事情放在心上,是不是还哼着歌。

“肖哥,你咋一个人在这清闲,不去帮忙吗?”刘慧这会出来也是一边打听着这几人的性格,一边和他们混的脸熟。

“嘿嘿,这个我可帮不上忙,有力使不上哦”肖思国边说边拿出干粮啃了起来。

经过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时间,几人累的气喘吁吁,就连身经百战的李健和张大彪也开始犯起了嘀咕。

“他娘的,这挖了不下七八个洞了吧,糯米泥都没有看到,不会是找错了吧”张大彪放下了手中的折叠铲,开始大口喝着水说道。

“应该不会错,但是就是找不到任何东西,都是老土和朱甲土”李健也是身经百战的主,这在以前,凭着自己的经验,看准地方,几铲子下去绝对挖到封土堆。

这封土堆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墓完成后的回填土,古墓一般以土葬为多,葬法先在老土(原生土)内挖成长方形墓坑,将葬具放进去,然后以土回填或夯筑,上面再筑封土堆。这李健根据经验识别古墓就是根据古墓的封土和墓坑的回填土的成色、夯层、含水湿度来判断。概括来说是“一看二挖”,“看”就是看封土堆是人工堆积而成的或是自然堆积形成的;“挖”就是用锄头透过地表取出样土,用手挖碎来看,是否有夯筑层次现象或湿度。这会李健算是失了面子,像往常,挖到封土堆,就让小弟们去开井,俗称盗洞,这半下午的功夫,都没有找到位置。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茅山笔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侦探推理 茅山笔记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长沙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