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笔下文学Www.bxwx.net]
人的一生必须有梦想,有梦想才有动力,活得才滋润。对于我来说,虽然活得并不滋润,但在很早以前,也曾经有过两个梦想。说是很早,和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对我自己而言,确实是很早了,早在什么时候,大概是在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之间吧。现在想来,那段时间确是我这三十五年中活得最滋润的。
小学四年级开始看小说,那时接触的小说,一般都是历史小说、评书之类。看的第一部小说就是评书,记得非常清楚,书名叫《孙膑演义》,稍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是什么内容,我这里就不赘述。怎么弄来这本书的,记不大清了,总之是非常艰苦。后面陆续看了许多的书,都是以历史评书为主,什么《呼家将》、《说唐传》等等,书大都是借的,读小学时买起书。有一次在小镇书店看见一本《杨家将》,非常喜欢,价格是9毛8,因为一直没看过这本书,下决心要弄到它,于是每天放学后就去地里挖野生麻芋子(后来知道应叫半夏),一种中药材,到镇上供销社卖,这样集攒近半年吧,终于集到一元钱,并在大人那里换了整,迫不及待的在一个星期天到镇上去买书。到了书店,理直气壮地叫售书员把那本《杨家将》拿来,颇有些现在饭店吃饭后叫小妹结账的气势,然后手往兜里一摸,顿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钱不见了,顺着来时的山路寻找,碰见人就问看见地上有一元钱没有(后来回想,那天被我碰见的人都会认为我是一个想钱想疯了的小疯子吧)。钱最终没找到,书也最终没买成,这个记忆在脑中之深,以至于参加工作后第一次领到工资时,一口气买了三种版本的《杨家将》。
初中住读,情况就好多了,可以从生活费中省卡点下来,从那时起买的书渐渐多了。
有一个暑假,到城里工作的大姐那去玩,大姐是以镇里(当时叫区)中考状元考上了中专,上了卫校,以优异的成绩中专毕业,分配到当时的地专行署级医院工作(现为省级医院),她的很多同班同学则分回了县城或镇里的医院(这里着重强调她的成绩优异,不是想要吹嘘我们家族有多么好的遗传基因,大家别误会)。偶尔一个机会,给她讲起了“五十步笑一百步”成语的来历,她居然听得津津有味,再给她讲一点历史知识,就象是讲评书一样讲,她好象是从没听过,要知道,那时她不但是我的也是我们整个镇学子的偶象啊,现在她却以偶象的目光看着我。
天啊,于是,我有了第一个梦想:我要以评书的方式写中国历史,从盘古开天写到蒋介石跨台!
小学六年级接触了武侠小说,有一点我比很多武侠小说迷都幸运,我看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就是金庸先生的名著《天龙八部》,没走弯路,直接养成了只看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四位先生小说的良好习惯。长大后我对三姐夫不加选择如饥似渴的阅读武侠小说的行为嗤之以鼻,为此没少受三姐的白眼。
应当是初中一二年级吧,我已读完了金庸先生的十三部长篇小说,同时梁羽生先生的几大系列和古龙、温瑞安的名篇也看得差不多了,生活一下子变得空洞,开始异想天开,发现金先生的小说里有以宋、元、明、清等历史朝代作为背景(当时还没看《越女剑》,不知还有春秋战国的),怎么没有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唐朝呢?(《笑傲江湖》虽没注明年代,但经分析其历史背景应当是明朝,绝不会是唐朝)
在读评书、看武侠小说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个附加爱好,就是古典文学,特别钟爱唐诗宋词,对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李唐王朝,有一些了解。
于是第二个梦想产生了,我要写一部以唐朝为历史背景的武侠小说,最好借鉴金先生写《依天屠龙记》的写作手法,把大家耳闻目详的《隋唐英雄传》中的人物,如李世民、秦叔宝、程咬金等都写进去(金先生的《依天屠龙记》把《明英烈》中的朱元璋、常遇春、汤和等人都编进了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明白,文字那东西不是谁都可以弄的,自己不是那块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现在做的唯一还和文字沾边的事就是在工厂写点文件,严格的说,只是摘抄,把国家政策摘抄一下,变成工厂文件;还有呢,帮儿子看看作文,但自己的思路往往跟儿子思路不一致,看了半天,很难改动一字。
有时在深夜醒来,会突然一下想起在山路上边走边看小说的童年,想起遥远的两个梦想,想起自己读过的评书,想起曾经钟爱的古典文学,想起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最耀眼的明星—盛世唐朝,想起曾经一鳞半爪读过的有关唐朝的政治、科技、文化、宗教方面的知识。
读了当年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儿》,沉寂的心灵有了丝许儿时的冲动,站在楼顶望残阳如血,霎时神交古人,我是唐朝的哪位山村野夫转世投胎吗?为什么对唐朝如此痴迷,于是,我有了生平第三个梦想,重读唐史!
历史人物已经安睡,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逝去,他们的欢乐、他们的痛苦随之逝去,我不忍心再次翻出,打搅他们在天堂中的灵魂,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我只要悄悄的走进,走进我的盛世!
我有懒惰的习惯,读书做事往往半途而废,权以此篇,作为我重读唐史的宣言,鞭策自己读下去,读下去。
2008.6.12
[笔下文学Www.bxwx.net]
人的一生必须有梦想,有梦想才有动力,活得才滋润。对于我来说,虽然活得并不滋润,但在很早以前,也曾经有过两个梦想。说是很早,和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对我自己而言,确实是很早了,早在什么时候,大概是在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之间吧。现在想来,那段时间确是我这三十五年中活得最滋润的。
小学四年级开始看小说,那时接触的小说,一般都是历史小说、评书之类。看的第一部小说就是评书,记得非常清楚,书名叫《孙膑演义》,稍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是什么内容,我这里就不赘述。怎么弄来这本书的,记不大清了,总之是非常艰苦。后面陆续看了许多的书,都是以历史评书为主,什么《呼家将》、《说唐传》等等,书大都是借的,读小学时买起书。有一次在小镇书店看见一本《杨家将》,非常喜欢,价格是9毛8,因为一直没看过这本书,下决心要弄到它,于是每天放学后就去地里挖野生麻芋子(后来知道应叫半夏),一种中药材,到镇上供销社卖,这样集攒近半年吧,终于集到一元钱,并在大人那里换了整,迫不及待的在一个星期天到镇上去买书。到了书店,理直气壮地叫售书员把那本《杨家将》拿来,颇有些现在饭店吃饭后叫小妹结账的气势,然后手往兜里一摸,顿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钱不见了,顺着来时的山路寻找,碰见人就问看见地上有一元钱没有(后来回想,那天被我碰见的人都会认为我是一个想钱想疯了的小疯子吧)。钱最终没找到,书也最终没买成,这个记忆在脑中之深,以至于参加工作后第一次领到工资时,一口气买了三种版本的《杨家将》。
初中住读,情况就好多了,可以从生活费中省卡点下来,从那时起买的书渐渐多了。
有一个暑假,到城里工作的大姐那去玩,大姐是以镇里(当时叫区)中考状元考上了中专,上了卫校,以优异的成绩中专毕业,分配到当时的地专行署级医院工作(现为省级医院),她的很多同班同学则分回了县城或镇里的医院(这里着重强调她的成绩优异,不是想要吹嘘我们家族有多么好的遗传基因,大家别误会)。偶尔一个机会,给她讲起了“五十步笑一百步”成语的来历,她居然听得津津有味,再给她讲一点历史知识,就象是讲评书一样讲,她好象是从没听过,要知道,那时她不但是我的也是我们整个镇学子的偶象啊,现在她却以偶象的目光看着我。
天啊,于是,我有了第一个梦想:我要以评书的方式写中国历史,从盘古开天写到蒋介石跨台!
小学六年级接触了武侠小说,有一点我比很多武侠小说迷都幸运,我看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就是金庸先生的名著《天龙八部》,没走弯路,直接养成了只看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四位先生小说的良好习惯。长大后我对三姐夫不加选择如饥似渴的阅读武侠小说的行为嗤之以鼻,为此没少受三姐的白眼。
应当是初中一二年级吧,我已读完了金庸先生的十三部长篇小说,同时梁羽生先生的几大系列和古龙、温瑞安的名篇也看得差不多了,生活一下子变得空洞,开始异想天开,发现金先生的小说里有以宋、元、明、清等历史朝代作为背景(当时还没看《越女剑》,不知还有春秋战国的),怎么没有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唐朝呢?(《笑傲江湖》虽没注明年代,但经分析其历史背景应当是明朝,绝不会是唐朝)
在读评书、看武侠小说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个附加爱好,就是古典文学,特别钟爱唐诗宋词,对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李唐王朝,有一些了解。
于是第二个梦想产生了,我要写一部以唐朝为历史背景的武侠小说,最好借鉴金先生写《依天屠龙记》的写作手法,把大家耳闻目详的《隋唐英雄传》中的人物,如李世民、秦叔宝、程咬金等都写进去(金先生的《依天屠龙记》把《明英烈》中的朱元璋、常遇春、汤和等人都编进了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明白,文字那东西不是谁都可以弄的,自己不是那块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现在做的唯一还和文字沾边的事就是在工厂写点文件,严格的说,只是摘抄,把国家政策摘抄一下,变成工厂文件;还有呢,帮儿子看看作文,但自己的思路往往跟儿子思路不一致,看了半天,很难改动一字。
有时在深夜醒来,会突然一下想起在山路上边走边看小说的童年,想起遥远的两个梦想,想起自己读过的评书,想起曾经钟爱的古典文学,想起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最耀眼的明星—盛世唐朝,想起曾经一鳞半爪读过的有关唐朝的政治、科技、文化、宗教方面的知识。
读了当年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儿》,沉寂的心灵有了丝许儿时的冲动,站在楼顶望残阳如血,霎时神交古人,我是唐朝的哪位山村野夫转世投胎吗?为什么对唐朝如此痴迷,于是,我有了生平第三个梦想,重读唐史!
历史人物已经安睡,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逝去,他们的欢乐、他们的痛苦随之逝去,我不忍心再次翻出,打搅他们在天堂中的灵魂,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我只要悄悄的走进,走进我的盛世!
我有懒惰的习惯,读书做事往往半途而废,权以此篇,作为我重读唐史的宣言,鞭策自己读下去,读下去。
2008.6.12
[笔下文学Www.bxwx.net]
人的一生必须有梦想,有梦想才有动力,活得才滋润。对于我来说,虽然活得并不滋润,但在很早以前,也曾经有过两个梦想。说是很早,和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对我自己而言,确实是很早了,早在什么时候,大概是在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之间吧。现在想来,那段时间确是我这三十五年中活得最滋润的。
小学四年级开始看小说,那时接触的小说,一般都是历史小说、评书之类。看的第一部小说就是评书,记得非常清楚,书名叫《孙膑演义》,稍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是什么内容,我这里就不赘述。怎么弄来这本书的,记不大清了,总之是非常艰苦。后面陆续看了许多的书,都是以历史评书为主,什么《呼家将》、《说唐传》等等,书大都是借的,读小学时买起书。有一次在小镇书店看见一本《杨家将》,非常喜欢,价格是9毛8,因为一直没看过这本书,下决心要弄到它,于是每天放学后就去地里挖野生麻芋子(后来知道应叫半夏),一种中药材,到镇上供销社卖,这样集攒近半年吧,终于集到一元钱,并在大人那里换了整,迫不及待的在一个星期天到镇上去买书。到了书店,理直气壮地叫售书员把那本《杨家将》拿来,颇有些现在饭店吃饭后叫小妹结账的气势,然后手往兜里一摸,顿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钱不见了,顺着来时的山路寻找,碰见人就问看见地上有一元钱没有(后来回想,那天被我碰见的人都会认为我是一个想钱想疯了的小疯子吧)。钱最终没找到,书也最终没买成,这个记忆在脑中之深,以至于参加工作后第一次领到工资时,一口气买了三种版本的《杨家将》。
初中住读,情况就好多了,可以从生活费中省卡点下来,从那时起买的书渐渐多了。
有一个暑假,到城里工作的大姐那去玩,大姐是以镇里(当时叫区)中考状元考上了中专,上了卫校,以优异的成绩中专毕业,分配到当时的地专行署级医院工作(现为省级医院),她的很多同班同学则分回了县城或镇里的医院(这里着重强调她的成绩优异,不是想要吹嘘我们家族有多么好的遗传基因,大家别误会)。偶尔一个机会,给她讲起了“五十步笑一百步”成语的来历,她居然听得津津有味,再给她讲一点历史知识,就象是讲评书一样讲,她好象是从没听过,要知道,那时她不但是我的也是我们整个镇学子的偶象啊,现在她却以偶象的目光看着我。
天啊,于是,我有了第一个梦想:我要以评书的方式写中国历史,从盘古开天写到蒋介石跨台!
小学六年级接触了武侠小说,有一点我比很多武侠小说迷都幸运,我看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就是金庸先生的名著《天龙八部》,没走弯路,直接养成了只看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四位先生小说的良好习惯。长大后我对三姐夫不加选择如饥似渴的阅读武侠小说的行为嗤之以鼻,为此没少受三姐的白眼。
应当是初中一二年级吧,我已读完了金庸先生的十三部长篇小说,同时梁羽生先生的几大系列和古龙、温瑞安的名篇也看得差不多了,生活一下子变得空洞,开始异想天开,发现金先生的小说里有以宋、元、明、清等历史朝代作为背景(当时还没看《越女剑》,不知还有春秋战国的),怎么没有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唐朝呢?(《笑傲江湖》虽没注明年代,但经分析其历史背景应当是明朝,绝不会是唐朝)
在读评书、看武侠小说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个附加爱好,就是古典文学,特别钟爱唐诗宋词,对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李唐王朝,有一些了解。
于是第二个梦想产生了,我要写一部以唐朝为历史背景的武侠小说,最好借鉴金先生写《依天屠龙记》的写作手法,把大家耳闻目详的《隋唐英雄传》中的人物,如李世民、秦叔宝、程咬金等都写进去(金先生的《依天屠龙记》把《明英烈》中的朱元璋、常遇春、汤和等人都编进了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明白,文字那东西不是谁都可以弄的,自己不是那块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现在做的唯一还和文字沾边的事就是在工厂写点文件,严格的说,只是摘抄,把国家政策摘抄一下,变成工厂文件;还有呢,帮儿子看看作文,但自己的思路往往跟儿子思路不一致,看了半天,很难改动一字。
有时在深夜醒来,会突然一下想起在山路上边走边看小说的童年,想起遥远的两个梦想,想起自己读过的评书,想起曾经钟爱的古典文学,想起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最耀眼的明星—盛世唐朝,想起曾经一鳞半爪读过的有关唐朝的政治、科技、文化、宗教方面的知识。
读了当年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儿》,沉寂的心灵有了丝许儿时的冲动,站在楼顶望残阳如血,霎时神交古人,我是唐朝的哪位山村野夫转世投胎吗?为什么对唐朝如此痴迷,于是,我有了生平第三个梦想,重读唐史!
历史人物已经安睡,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逝去,他们的欢乐、他们的痛苦随之逝去,我不忍心再次翻出,打搅他们在天堂中的灵魂,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我只要悄悄的走进,走进我的盛世!
我有懒惰的习惯,读书做事往往半途而废,权以此篇,作为我重读唐史的宣言,鞭策自己读下去,读下去。
200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