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空中阶梯四

第14章 空中阶梯四

邶忻冰琰先修习的是冰魄和冰莲剑法,小小的身躯打坐在云层起伏中,细细感受着空中的冰元素,渐渐地空中的冰元素感受到了一阵亲和力缓缓不断地从邶忻冰琰身上发出,撒着脚丫子奔过去,团团围在邶忻冰琰身边翩翩起舞打旋跳跃融入不见,汇聚到丹田里,此时丹田呈漩涡状,不停地吸收着这些外来客,渐渐地丹田满了,邶忻冰琰运转冰魄,咬了咬牙向饱满的丹田压缩过去,丹田的冰元素极不满这种被压迫的境地,四处乱窜,邶忻冰琰丹田传来一阵抽搐的阵痛感,在高压的环境下丹田仿佛处在破碎的边缘,邶忻冰琰绝不能让丹田破碎否则一切前功尽弃不说她也将从此变成废物,所以说,这次极考验一个人的毅力。

邶忻冰琰自体内抽出两股凌力,团团将丹田包围并迅速修复,另一边快速运转冰魄又狠狠压缩过去,这时冰元素似乎沉寂下去,但她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果不其然,冰元素的反扑来得异常猛烈,不行,绝对不可以被其打败,她还要出去看一看这异世大陆的好风光,要狠狠质问她的爷爷为什么要把这么小的她丢在这边自生自灭,要见识这大千世界的美人看看这世界的颜值高到何等境界是否比21世纪的明星美得太多太多了,她还,还想要看看自己是不是个大美人......

邶忻冰琰醒过来看见的首先是金光遍天渗透云层,云层中传来翻滚的海浪般的啸声,蓝色的天空澄澈干净,是家乡最初的样子,可惜了......接着浑身仿佛被大卡车压过的酸痛唤醒了沉溺在美景中的她,对了,她之前在练功来着,但是,她昏过去,昏之前的唯一念头就是要活下去。她马上运行了一下凌力,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突破了!而且丹田也比之前扩大了一圈,伸缩性更好了,福祸并至啊,挺过去了才能看到这么美妙的景光呢。

“哗——”邶忻冰琰面前出现了一阶阶梯,她拍拍不存在的灰尘站了上去。

接着便是修习剑法了,邶忻冰琰刚心有所思,面前便出现了一把剑,剑身通体流畅光滑,折射着晶莹的紫银光泽,邶忻冰琰不再犹豫握着剑柄,运起剑术来,其用法有刺、劈、挂、点、崩、云、抹、穿、压,在剑法的基础配以剑指,加以各种步法、步型、跳跃、平衡、旋转,邶忻冰琰初运剑怎么也找不到契合感,再来一次,再来一遍,不行还太生疏,重来一次还是不行,不够流畅,再来!再来!再来!

刺、劈、挂、点、崩、云、抹、穿、压,跳跃、旋转、平衡......

高高的云层上,一个小小的人儿从一开始力不从心,慢慢地掌握了技巧,尽管一次次重新来过都始终面不改色,眼神坚定地注视着手上的一柄剑似乎除了它,眼里心里再也容不下其他。

行云流水,动如蛟龙出水,站如青松屹立,飘逸灵动的身姿在自己的一方小小天地舞出了潇洒舞出了盈动,小小的身影早已有了初初的光彩。

顺利跨越了第一级,到了第二级的意合。

邶忻冰琰似被云层的涌动吸引,那云层犹如海浪向前推进,浪峰浪谷似分似和,彼此相象,又各不相同;隐含着某些规律,但却过于复杂,难以分析或表述。她又想到了当时大学语文课上讲的意合——

儒、道、佛三家都注重藉灵感和直觉体悟宇宙本体、感悟人生,力求达到“天人合一”,同时多以简约的话语概括思想,往往一语中的,不同于西方一脉相承的、繁复严谨的推演理论体系。孔子提出“内省不疚”,重视以直观的自然知识证明道德规范。《易经》的精髓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强调阴阳依存,统一为道,即太极。老庄继承了这种观点,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概述。佛家修行,不在乎长篇累牍地诵经与说教,而强调静思顿悟。“枯木龙吟”、“三冬阳气盛,六月降霜时”、“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些貌似不合逻辑、言简意赅的言语深藏对世界的大彻大悟。同样,中国画不追求精确写实地描绘世界、而重在写意,认为真正的艺术之美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画的主题也往往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稳定和统一,强调人与天的趋一性。而中国的诗歌则更是追求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所谓“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人和自然浑然一体。除此之外,直觉思维对中国的美学、医学、建筑等也都有着同样深远的影响。远的不说,我国的近现代翻译理论思想的沿革就可以极为精辟地概括为三个阶段:“信、达、雅”→“神似”→“化境”,在这些高度提炼“感悟式”的翻译精髓思想面前,再多的论证都嫌多余。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众生彼岸,我自妖娆纵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众生彼岸,我自妖娆纵狂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章 空中阶梯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