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有钱了
先交钱再给货,这是许云修之前定下来的规矩,他这里没有只给定金就能拿货的说法。
这个要求虽然会限制别人进货的数量,减缓铺货的速度,但是这也是许云修的无奈之举,毕竟他现在要做的是尽快把资金收到口袋里,如果只收定金,盟主府就要垫付资金,短时间内赚不到多少现钱。
而且现在作坊刚开始运转,出货量还得不到保证,齐文昭现在订的一千块的货至少要好几天才能出来。
如果其他几个人都要这么多货,前期还供应不上。
之前几块几块的做,肥皂出来之后用炉子烘干,能够大大缩减时间的,但是转到作坊大批量做,就需要自然风干,现在是冬天,三四天可能都打不住。
齐文昭走的时候,许云修给他写了一个收据,他拿着收据就回去了,等到货出来之后,他带着收据就能过来取货。
等到齐文昭没走多久,小胖子王政就来了。
他只要了一百块,让许云修很失望,不过早前就料到他们王家不会要太多,所以也算预料当中的。
又给了王政一张收据,小胖子喜滋滋地回去了。
当天胡镛和秦子尼都没有回来,直到又过了一天,初三的下午,他们两个才风尘仆仆地回来。
秦子尼要了五百块,胡镛跟齐文昭一样,也要了一千块。
至此,香皂还没有生产出来,许云修手里已经赚了两千两银子,准确点说,是两千零八十两银子。
有了这些银子,许云修心里总算有些底了。漕运的工人,一般工资在一天三十文到四十文之间。
江阴码头专职的工人大概两百人,每天支出的工资大概在六两银子到八两银子之间。
当然了,工资不仅仅是这么算的,因为很多管事的工资不是这个价格。
大概算下来,一个月码头人工支出的工资大概在三百两银子左右。也就是说,许云修手里的这两千多两银子,可以养这些工人大半年没有问题。
当然码头工人也无需贴钱去养,毕竟漕运本身也是很赚钱的。也就是许家管漕运才混到整个盟主府现在只有一千多两银子的流动资金,要是来个心肠狠一点的,估计这个数字能翻个十倍。
许云修他爹和爷爷都是用心在经营整个江阴,当年盟主府没建的时候,江阴虽然有渡口,但是城市体量很小,人也不是很多,跟常州根本不能比。
就是许家几十年的精心打理,才有了如今这番场面,比之常州不遑多让。
在江阴当官,没什么实权,毕竟有盟主府这么个土皇帝在。但是知道内情的人,都愿意到江阴来当官,因为在江阴当官虽然没有实权,但是也省了份心。
只要认清形势,安心地把江阴让盟主府管着,到了考课的时候,自然有盟主府为他们提供一份完美的考卷。江阴只有三年县令,一到了三年,县官铁定升迁。
很多在江阴当了县令的官,都想继续留在常州府,如果有朝一日当了知府,自然还能跟许家精诚合作。
当然,许家也不是一尘不染的,也干过不法的事情,最普遍的就是行贿,基本上江阴大小官员以及常州府大小官员都被许家用各种名目行贿过。
许家行贿没有其他目的,就是为了求个心安而已。也不指望这些官员怎么帮自己,只要不背后使绊子就行。
所以许家行贿都有分寸,正七品官每年多少两银子,正六品每年又是多少,都是有定量的,不会太少,少了显得寒碜,不如不送,也不能太多,多了可能会出事。
许天林有时候喝多了,会跟笑着跟许云修说:看看,皇帝的官儿,却要我们许家给发例银。
不发不行啊,大梁朝的官俸禄太少了,一个正七品的县令,一年只有九十石米。一石米大概换成钱是四百到五百文,按最多的算,县令一年所得也就只有四十多两银子。
而这四十多两银子还要拿出一部分来养三班衙役,毕竟衙役们不属于在编人员,没有国家补贴,只能靠县官拿钱养着。
如果真的按规矩来,县令自己得先饿死。
别的县,一般为了养活衙役,吃拿卡要的不说,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收粮的时候临斛一脚扣火耗。
江阴没有临斛一脚,因为有盟主府给钱养着呢。一个江阴县衙,许家每年要投入大概大几百两白银。
不过许家向来低调,除了某一些人,别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家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不然也不至于一个铁牛帮就敢打盟主府的主意。
现在有了银子,铁牛帮也就不足为惧,回头拿这钱造一批武器,再招些人迅速武装起来。
可惜大梁朝规定平民不能着铠,不然弄些盔甲,想必战斗力会大增。
最好是能够把县衙的衙役也拉过来,就算不让他们上,在旁边壮壮声势也是好的。
还有最重要的,盟主府的情报系统等于零,到现在他还不知道铁牛帮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出发了没有?从哪儿过来?带了多少人?
昨天上午,武叔派了两个家丁出去打探消息,应该这两天就能回来。
但是家丁毕竟不是专业搞情报的,派他们出去也只是能解一时之急,后面还是需要培养一些专业人士。
关于武器的事情,大梁朝对武器管制得比较松散,除了铠甲火铳之类的特别的东西,其他像弓箭,弩,刀枪棍棒什么的都是不禁止的。
不过虽然不禁止,但是如果组织规模太大也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所以在增添人手的方面,许云修需要注意分寸不能弄太多人,装备也不能得太豪华。
盟主府本来就高手很多,再搞个几百个人,各个持刀挎剑还背着弓弩,恐怕朝廷还以为你要造反。
想必铁牛帮过来人也不会太多,毕竟路途还算远,而且他们也要注意,沿路如果声势太过浩荡,被拦住也不是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