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星落五丈原

第6章 星落五丈原

一路上姜维片言不发,心事重重,杨兰想要问问,可一种阻力没让她说出口来。

“你想说什么?”姜维问。

“没……没什么。”杨兰脸羞红地说道。

“大汉国祚三百年,从张角太平起义到董卓进京,也有数十年,天下还未统一……”姜维叹道。

杨兰没有回应,走过北地必经之路的雁门关后,茫茫草原映入眼帘,一群鲜卑人骑着战马正在射猎。

“我们到了。”杨兰说。

二人下马后前往轲比能的大帐,发现身后有几名鲜卑人一直紧紧跟随不知来意,姜维知会杨兰小心。

进帐后鲜卑王轲比能高高坐在牙帐之上吃着刚刚烤完的羊肉,屏退左右,帐内只留下了轲比能的左右大将和姜维杨兰几人。

“汉人?”轲比能问。

“我乃大汉中监军姜维,特来请求大王相助。”姜维行礼说道。

“哦?听闻大汉刚与大魏在祁山一战取得胜利,为何还要来找本王?”轲比能问。

“大汉虽然取得微乎其微的胜利,但对魏国并无威胁,只求大王在大汉攻进长安之时,大王能够给予支持。”姜维说。

“本王二十年前自认为能够打败曹操,可没想到却被曹彰打得体无完肤,如今大魏气势正盛,本王若要相助你们,有何代价?”轲比能又问。

“我们打败魏国后,你们就是我们强劲的敌人,在此之前我们是盟友,不会阻止你们扩张。”姜维说。

“哈哈哈,你身边的这位女子是羌人?”轲比能转而看了看杨兰问道。

“我现如今是大汉的将领。”杨兰说。

“如此,本王愿意协助你们。”轲比能答应了姜维的请求,这一事算是告终了。

姜维在这里得到了轲比能的厚待,在回到汉中的路上被雁门关守兵发现并且被他们给抓了起来。

姜维并没有遭受到雁门太守的威胁,而是十分礼遇。

“这是……”太守牵招令士兵将姜维二人身上的绳索解开。

“我问你,你是刘备的将军吗?”牵招问。

“是,我是大汉中监军姜维。”姜维回答道。

“果然是刘备的部下,还是那么直白。”牵招叹道。

“您认识先帝?”姜维问。

“我叫牵招,字子经,是刘备生前的挚友。”牵招说。

“原来如此。”姜维点头道。

“只可惜国让在南方镇守没办法带来见你,只希望你能去玄德墓前替我带上一句话。”牵招说。

“请说。”

“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

交代完后,牵招便将二人放出雁门,只当没有见过二人。

回到汉中后,因为杨仪的缘故使得诸葛亮也知道了杨仪假借丞相之名令姜维北上联络轲比能。

宁随也在姜维北上轲比能的时候和杨仪见了一面。

“你是,马谡?”杨仪问。

“在下宁随,并非马谡。”宁随说。

“真是奇妙啊,明明是丞相的一枚弃子,却又没死。”杨仪冷笑道。

“威公,劝你收手吧,伯约并非和魏延有勾结。”宁随将姜维身后之事全部铺垫好,杨仪也当即保证,魏延死后让他成为杨仪的二把手。

可实际上,在杨仪假借诸葛亮的名义令姜维北上之后被诸葛亮知晓,将蒋琬召进丞相府托付重任。

“公琰,你知道我这次找你是什么事吗?”诸葛亮说。

“不知。”蒋琬摇头道。

“哎,亮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而大汉人才逐渐凋零,魏延与威公二人整日相争,而杨仪更是假借丞相府的名义让伯约北上联络轲比能更是伤透了亮的心。”诸葛亮叹道。

“威公他也是为了大汉……”蒋琬说。

“伯约还尚且资质不足,不足以支撑大汉,魏延性情刚猛只适合当统军之将,杨仪此人勾心斗角亮已经无心再用,唯有公琰你适合继承亮的位子。”诸葛亮说。

“丞相,您身体不是还好吗……”蒋琬站起来说道。

“哎,亮只是凭借着最后的力量与曹贼奋力一搏,子龙去了,你性情宽厚,亮打算并不想让你涉身这肮脏的政事之中,但人才已经不多了,你之后我会托付文伟(费祎)代替你。

在此之前,你要和伯约合力将大汉维持住,朝中有休昭(董允)维持,军事上有伯约和王平二人,你大可放心。”诸葛亮说。

“丞相请保重身体。”蒋琬说。

“无妨。”

诸葛亮交代蒋琬的事后,姜维也从雁门撤回祁山大营,并赶回汉中。

诸葛亮召集众将商议第五次北伐,噩耗来临了。

“报——”

“何事?”

“侍中(关兴)昨晚病逝了。”

“什么?!呃啊!”

诸葛亮听此噩耗后晕倒在地,醒来后费祎与蒋琬二人在旁。

“拿笔来。”诸葛亮说。

费祎将案上竹简与笔递给诸葛亮,诸葛亮在竹简上写下了他最后一刻的交代。

这也是让后世所传颂的著名篇章《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

“够了丞相,不要再写了!”费祎抽泣道。

这时将军李福前来,将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和书信一一带到,便前往成都了。

姜维来到了中军帐看到诸葛亮如此,心中不免伤感,诸葛亮和姜维二人在渭水边上讨论大汉之后,忽然之间感觉到荆州的风。

“(这是荆州的风?先帝,云长,益德,子龙,你们难道来接我了吗?)”

公元234年6月,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群臣皆惊,魏延因不听从指挥而导致姜维一人亲带常败军阻挡司马懿追兵五万。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幼麟姜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幼麟姜维
上一章下一章

第6章 星落五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