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超越磨难
——本章的三篇旧作,是去年我在老家无州口镇马陈村,在我的小卧室里的一堆乱纸之中找到的。大概是我在高中时代写的作文。可能当时老师正在让我们集中训练议论文的写作。这些应试作文当然很幼稚,空话连篇,不切实用,只是供喜欢我的书友们看着玩儿罢了。
……………………
(一)磨难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古语是这样说的,而事实上确也如此。如果一个人不是在历经了沧桑之后,哪会有开阔豁达的胸襟?怎会有驾轻就熟的宝贵经验呢?
我的家乡马陈村那里的老年人,在教训不服气的青年人时,总是喜欢说: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流的汗比你喝的水还要多!”
呵呵,这些话当然是夸张之谈。除非这位老人是在跟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作比较。
但是他的意思还是很清楚很有道理的,那就是他的经历经验,要比年轻人丰富得多。
……………………
尤其是这句话里所谓“流的汗多”,难道这不就是遭遇磨难的代名词么?
我们试问一个整日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他每天品着香茗,抽着高级烟卷,扇着风扇吹着空调,听着进口的组合音响,他怎么会整日整月整年地流汗呢?
这样的人恐怕不仅仅是不知稼穑之难,不识黍稷稻麦,他不知道的民间疾苦多着呢!
虽然我很明白,脑力劳动也并不轻松,我们不能随便笑话那些干办公室工作的人。而且事实上,他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经一番磨难,也是不易混到这一地步的。
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古代还有一句话,貌似思想不甚积极,却很有道理,是这样说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自古以来,遭际磨难而终成旷世之才的人,数不胜数。唐僧取经,还得经受九九八十一难呢,正所谓“不受磨难不成佛”啊!
我们先来看宋代散文大家欧阳修。他年幼丧父,家贫无以致学,其母用芦苇杆教他认字。
而欧阳修在经过多年的坎坷磨难后,终成一代文学宗师。“唐宋八大家”中,竟然有五人出自他的门下,这种辉煌灿烂的成就,又岂是谈笑之间,几句荐举之辞所能得到的呢?
欧阳修是在饱经磨难之后,在认清了世间生命的苦难、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的悲歌之后,终于认识到文学的意义应该是为人民而作。
在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磨炼之后,欧阳修又重新举起古文运动的大旗,实践白居易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继承发展了韩愈柳宗元的伟大事业。
欧阳修所经历的,岂止是一般的磨难呢?这是经过了心灵上各色五彩的杂念侵糅之后,经历了刀与火般的变革之后,才生成的一股清新馨远的气息。
这种磨难不仅是极其重要的,甚至是必须经历的阶段。虽然一般而言,在物质生活条件上,没有人会主动喜欢低劣寒碜。
……………………
我们再来看中国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
雪芹先生是在经历了那场与朝廷权力斗争有牵连的,几乎翻天覆地的抄家之变后,在经历了凡尘中最富丽可爱的温柔富贵乡之后,最终却落到了茅牖土灶、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
这种巨大的打击,这种非凡的磨难,终于使这块顽石璞玉磨去了外表,露出了那金灿灿的宝玉质地。他辛苦十载,增删五次,才成就了一部举世闻名的《红楼梦》。
这是一部多么恢弘、气象万千的天人之书!它何等逼真地活画出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它不仅是凝聚了雪芹先生自己的心血,实际上也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在生生息息奋斗不止了数千年后,所得到的一部杰出的社会生活画卷!
如果不是雪芹先生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怎能出现这部“无材补天”的深婉浩叹呢?
……………………
实际上,没有人会一帆风顺,磨难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必然的。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它,就可以化阻力为动力,把磨难变成事业成功的催化剂。
是的,磨难是事业的垫脚石。当然,我们并不是号召每个人都做苦行僧,而是说尽可能在不好的条件下,也做出最大的努力。
我们应该不怕磨难,同时珍惜已有的优越条件,以火一般的豪情壮志,建设祖国的灿烂未来!
……………………
(二)实干
人生是一次艰辛的远航,在这艘只能独自掌舵的航船上,虽然有时需要嘹亮的号子来加油,但更需要的是不声不响,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
也许一个人自从启蒙以来,就不知听过多少次这样的师长教训:
“别浮漂!要真下苦功夫,要巧干加实干,不要做花里胡哨的表面文章。”
可是在大多数时候,年轻的人们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话的意义。即使表面上承认,也不过是因为常常听到,而以之为套话了。
其实普天下的真理,往往出于粗直朴素人之口;真正的金玉宝石,往往藏在一块黯然无光的顽石里。
而这个实干精神,就是一个颠扑不破的至善至美的真理啊!
……………………
当年,伟人率领民众暴动,去推翻反动集团的统治的时候,不就是最注重实干的吗?他经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整顿党八股,脚踏实地干革命。
而像王明博古一班稚气未尽的青年人,仗着第三国际的支持,夺到了中央的领导权。他们口头上标榜着自己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喧嚣声震天盈耳。可是他们那一套理论就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不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只是死记硬背革命导师的理论,没有丝毫的实干精神,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央苏区日渐缩小,没能打破第五次“围剿”,只能迫不得已走上了长征之路。
直到遵义会议以后,伟人才真正成为革命领袖。在他的领导下,长征取得了胜利。此后十年,他住在杨家岭的一个普通窑洞里,徘徊在延河岸边,深入劳苦民众,终于大彻大悟,形成了一套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系统思想。他的“理论联系实际,放手发动群众”,正是实干精神的精粹与映照!
对革命军事史耳熟能详的人们啊,不要停留于文字的表面,要理解和学习实干精神的本质!掌握实干精神的伟力!
……………………
作为莘莘学子的我们,又何尝不需要实干精神呢?每一条公理定义,每一个生字难词,都需要我们一次次地与它们亲近,一遍遍吟诵嘟囔,它们才会收起那冷冰冰、硬邦邦、沉甸甸的面孔,艰难地走到我们心中。
我们在寒来暑往朝来暮去中,在天清气朗惠风和畅万物姣好中,对学校外面的精彩世界的诱惑置之不理;
我们一天一天地埋头于书山题海,忘情于讲义资料,醉心于考卷上的一百几十分,投身于无声的笔墨喧闹;
我们让心底的波澜默默流淌,而不露一丝声息,让这种创业必先实干的精神,笼罩着我们每一个学子……
……………………
我们这些人表面上看是书呆子,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傻子。我们只是早已意识到,每一个人的责任与时推移,既然到了这个拼命的阶段,就应该发愤图强,以便让亲朋好友的眼里露出欣然,让下几级的学弟学妹羡慕,让同窗的人嫉妒……
是的,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自己心安理得,走路才可以腰挺得直,说话的嗓音才可以“粗犷豪放”;只有实干,才能让父母的血汗钱,不掉进十几年的深潭里,连一个水花也不响!
这就是实干。实干不仅是奋斗的代名词,更是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兴旺的保证,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伟大的精神!
……………………
(三)常在水边不湿鞋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谚语:
“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
一般而言,这里的“河边”,是指不利于人正常发展的环境,“湿鞋”则是指受到这个环境诱惑的影响,变得腐化堕落。
这似乎在人们心中已是个定论了。但是如果我们心平气和地想一想,就会得出个道理:
只要我们有一个坚定的清正廉洁之心,那么完全可以做到常在水边不湿鞋,完全可以避免腐化堕落。
……………………
君不见古代的清官海瑞,官至正二品,却始终清正廉洁,甘于清贫。
海瑞临终前三天,兵部派人送来的柴金费多了七钱银子,他还命部下送了回去。
海瑞最后死于南京右都御史的任上。这位二品大员去世之后,家财仅余白银十几两,连丧葬费都不够。他的好友王用汲去看他,只见布衣陋室,葛帷(用葛藤织的帷布,比麻布还差)还是破的,连个穷书生的境况都不如,感动得直流眼泪,并为他凑丧葬费。
……………………
君不见如今全国各地有无数的银行等金融公司,里面的人整日在经手大宗的金钱;无数的企事业单位里,那些出纳员、会计员、保管员,每日都面对着巨额的金钱,但是也并没有多少人会因为钱在手边,而伸手假公营私,拿进自己的腰包。
许多身携亿万公款,身在豪华精舍的人,岂止是在水边走啊,简直是已经落入水中了,但是也并非都会陷进去,而且大多数人也是可以做到不湿鞋的。
……………………
当然,要做到“常在水边不湿鞋”,就必须有一套完备严密的法规制度,严格做到法律的监督检察,不让某些意志不坚定的投机分子乘隙取巧。
所以必须从上到下织牢制度的笼子,建立一套严密的检察制度,而且心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要做到“常在水边不湿鞋”,还需要个人培养自身的道德意识,加强个人的高尚修养。
如果是一个见到蝇头小利,就会忘公营私的人,那么一旦面前出现一个很大的利益诱惑,他当然更会舍命相争了。他会不顾一切跳进水里去捞,别说湿鞋不湿鞋这种小事了,就算淹死他也会在所不惜的。
实际上这种人也确实有一些。像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以及近年来的胡长清成克杰,这一小搓堕落的人,就是不惜湿鞋的败类。
……………………
虽然这些人只是极少数,但也说明要做到“常在水边不湿鞋”,心须要有很深刻的公仆意识,有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有清正廉洁的端正态度,有国家监察机关的实时监督,有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才会做到“常在水边不湿鞋”,才会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清官。
当然,“常在水边不湿鞋”的人,确实是很多的,我们不必列举那些令我们赞颂的伟人,只须历数当今的各级领导,就会看到大部分人是一身正气的。
我们应该多看社会的正面,世界的光明面,而不是以极少数的某些黑暗角落为全局。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也应该加强道德修养,心怀祖国人民,做到“常在水边不湿鞋”。
……………………
(四)清官海瑞
——上面这篇小作文中,虽然提了一下海瑞的故事,但因为考试字数所限,当时我仅仅是一笔带过,现在附录一篇他的清廉故事,共书友唏嘘一番。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清官,举人出身,41岁入仕,初任福建南平县教谕(无品,职位近似如今的县教育局局长),45岁时升任浙江淳安知县(正七品),最后官至南京右都御史(正二品,职位近似如今的监察部部*长)。这位在历史上以敢于上疏骂皇帝而著称的大臣,也是一位享誉古今的大清官。
……………………
1、为官廉洁,一生清贫
海瑞为官,始终坚持最高的廉洁标准,除了领取政府下发的俸禄外,他绝不接受哪怕一分一毫的“灰色收入”。
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历代王朝中最低的。海瑞任淳安知县时,每年的实际收入仅为12石大米,27.49两银子,360贯钞。依购买力计算,他的月薪大致相当今天的1130元。
海瑞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全靠这么点收入,生活水平跟今天的低保户差不多。尽管收入低到难以解决全家的吃饭问题,但海瑞依然毫无怨言地接受,完全靠工资安排生活。
……………………
身为知县,他亲率仆从在后衙种蔬菜自给,当然吃不起肉。
有一次海瑞为母亲过生日,买了二斤肉,这居然成了新闻,传到了总督(地位近似如今的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胡宗宪耳朵里,胡总督竟以传播消息的口吻说:
“听说海知县给老母过生日,买了二斤肉!”
一个堂堂的正县级干部,竟然清贫到如此程度,其道德操守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
2、厉行节约,反对奢侈
海瑞本人十分节俭,对下属也严格约束,除了严禁收受各种“灰色收入”外,连公费支出也大为减少。
淳安地处交通要冲,过境官员士大夫很多。按照当时流行的规格:一般官员路过,大概需驿费(招待费)二三十两银子,折合今天人民币6-7千元;如果督抚大员路过,需银三四百两,近10万元人民币。明朝时,官府并无此项经费预算,都是由当地百姓负担。
海瑞做知县前,淳安县每年的驿费开支高达白银12000多两,百姓每丁需纳银三两五钱。海瑞到任后,调整了标准:一般官员过境接待费为五六钱银子;如果督抚大员,可再增加二钱银子。
一年下来,淳安的驿费仅需银900多两,每丁仅纳银二钱五分,为此前的7%。仅此一项,每年向百姓少征1万多两白银。
……………………
9年后,海瑞出任应天巡抚(职位近似如今的省*委书记兼省*长),发布《督抚条约》36款,规定:巡抚出巡时,府县官员不得出城迎接,伙食标准为每天纹银二至三钱;境内公文,一律使用廉价纸张;境内的若干奢侈品要停止制造……
公款消费历来都是腐败的重灾区,海瑞从知县到巡抚,始终坚持厉行节约,严禁奢侈浪费,真是一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好典型。
……………………
3、坚持原则,不畏权贵
海瑞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和属下,还一视同仁地对待上级,不畏权贵。
海瑞任知县当年,总督胡宗宪的公子路经淳安。据说这位胡公子一路过来,各地都是按一二百两银子(略低于巡抚)的规格接待的,府县长官不仅出面宴请和出城迎送,还要孝敬银子。
然而到了淳安,知县不仅不出面,驿丞(近似如今的招待所所长兼邮政局长)还仅以五六钱银子的规格来接待他。胡公子之怒可想而知,他大发淫威,令人将驿丞绑了,倒着吊了起来。
海瑞闻讯,立即令人将他拘押,没收了他携带的数千两白银,并将他押送至总督衙门,附信一封称:此胡公子必系假冒,因总督大人节望清高,不可能有这样的不肖之子,也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的金银财物。
海瑞这样做,胡总督为了虚名和面子,居然也并未怪罪他。
……………………
两年后,都御史鄢懋卿奉旨清理盐税。这位钦差大臣是个贪官,大权在握,各地官员自然招待周全,不敢怠慢。而此人很爱沽名钓誉,行前发出通令,标榜节俭,说自己“素性简朴,不喜承迎”。
这样的官样文章,地方官早已司空见惯,又岂会当真。但海瑞却毫不含糊,在鄢懋卿抵达淳安之前,海瑞派人送去禀帖,说钦差大臣你一路过来,各处皆有酒席,每席费银三四百两,供应奢华,连溺器都是银的。
海瑞还提醒说:大人你如果不能拒绝地方官这样的恭维,将来势必无法做到公事公办,难以完成皇上的重托。
鄢懋卿接到禀帖以后,就绕道他去,没敢进入淳安,而淳安百姓也免去了一场浩劫。
都说公款吃喝难以杜绝,最难的恐怕还是由于要接待上级,而海瑞不畏权贵、一视同仁的做法无疑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
海瑞是一个恪守圣人之道并身体力行的人,始终坚持为官一处,造福一方,真正做到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处处为老百姓着想。
他为官清廉,政绩突出,享誉朝野,入仕虽晚(41岁),但很快就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升任知县(45岁),又较快升任巡抚(56岁),并且管辖的是全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这对于一个仅仅举人出身的官员来说是破天荒的。
但是,也正是由于他“摧豪强,抚穷弱”,处处维护百姓的利益,又使他严重触犯了官僚集团的利益,终于招致朝野官员群起而攻之。
57岁那年,他当巡抚仅8个月就被免职,接下来是长达15年的退隐生涯。72岁时才复出,但又多次被参劾,只因得到皇帝的“优容”才未被免职。
……………………
海瑞就是这样一位清官,他不惜得罪权贵,也要维护百姓的利益,以至于他在封建官僚集团和平民百姓之中具有两种完成不同的形象。
一种是怕海瑞:
当年他出任巡抚的消息刚传出,人还没到任,当地许多官员就已自动离职,豪强之家纷纷把朱漆大门改成黑色,连驻地的织造太监也把轿夫由8人减至4人,其声威可见一斑。
但另一方面,海瑞的政治措施及清廉作风,却深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海瑞死后,从江上归葬时,南京的市民生意都不做了,纷纷去为他送行,长江沿岸挤满了穿戴白衣帽的百姓,人们失声痛哭,把酒酹江,延绵一百多里。
。